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绪论

★ WEAPONS AND EQUIPMENTS OF ★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IN W W Ⅱ

WEAPONS AND EQUIPMENTS OF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IN W W Ⅱ

1775年11月10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约翰·亚当斯关于组建两个海军陆战营的提议。这一天被确定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成立日,此时距离美利坚合众国成立还有10个月。此后,海军陆战队一直是美国武装力量的尖峰。直到今天,美国海军陆战队依然实力不俗,并广泛参与着美国在世界各个地区的行动。

美国海军陆战队组建于美国大革命时期,并在此期间崭露头角。1776年3月3日,随一支小型舰队出发的陆战队员成功登陆新普罗维登斯岛,第二天就占领了巴哈马首都拿骚,在未遭受伤亡的情况下就缴获了58门大炮、炮弹和其他各种装备。这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第一次两栖行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1783年独立战争结束后,出于财政上的考虑,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均被解散。随着美国常备海军的重建,1797年7月1日,国会通过法案规定了海军陆战队的人数。1798年美国与法国的“准战争”开始后,国会于当年7月11日通过了由国会海军委员会主席塞缪尔·塞沃尔提交的议案,成立了一支由1名少校指挥、500名士兵组成的海军陆战队,这就赋予了海军陆战队官方地位。此后,又两次大幅度增加海军陆战队的人员编制。

海军陆战队重新成立后,参与了一系列战争和冲突,包括1789-1800年的美法海上战争、1801-1805年一系列打击海盗的战斗、1846-1848年的美墨战争,此后又参加了许多海外战斗。

海军陆战队的第一次两栖登陆作战

早在1915年

这是一张一战时期

凭借在1805年黎波里战争中的杰出表现,陆战队员普雷斯利·奥班农中尉(Presley O'Bannon 1776-1850)获赠了一柄镶满宝石的弯刀,这就是马穆鲁克之剑。受此影响,许多军官都开始佩带相似的剑。1825年海军陆战队条例直接规定,所有军官都要佩戴这种与众不同的马穆鲁克之剑,此后成为传统,除美国内战的一段时期外,所有海军陆战队军官都佩带着此剑。

南北战争爆发时,海军陆战队的规模还相对较小,1861年1月1日,联邦海军陆战队仅有1892人。这场战争导致了海军陆战队的分裂,它们分别在南北双方的阵营中参加了战争,这也使其在内战结束后避免了被解散的命运。随后海军陆战队步入低谷,但依旧非常活跃,任何美国利益需要的地方都有他们的身影。

1898年的美西战争以美国胜利而告终,获胜的美国需要更强大的武装力量来保卫自己的权益,于是1899年国会通过了《海军法案》。海军陆战队的规模由此扩大到201名军官和6062名士兵,逐步变成了一支正式的远征部队。

海军陆战队此后逐步壮大,先后参与了对菲律宾起义和义和团运动的镇压,随后更是卷入拉丁美洲的纷争。在1916年通过的《海军陆战队临时扩编法案》中,海军陆战队编制为597名军官和14981名士兵,另外还成立了一支小规模的预备役部队,并授权总统可以战争期间再增加2515名官兵。

参加一战

1912年当选的美国第28任总统的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 1856-1924)于1916年再次当选,他在竞选时打出了“我们不去参战”的口号,然而,为了荣誉和利益,美国显然不可能置身于战争之外。1917年4月6日,美国正式对德宣战。

当时海军陆战队有511名军官和13214名士兵,其中大部分驻守在海外。美国领导人认为有必要向法国派遣一支远征部队,哪怕是象征性的,以尽快提升盟友的士气。但是陆军并没有受过阵地战的训练,而陆战队更习惯于在中美洲追逐土匪或是镇压叛乱等行动,并且他们散布在世界各地。为了尽快向法国派遣一支海军陆战队,海军不得不集中所有美军基地的帆布装备和船舶分队,并从海地和其他地方尽可能多的召回人员,建立了由70名军官和2689名士兵组成的第5陆战团。1917年6月27日,第5陆战团在法国圣纳泽尔登陆,随后第6陆战团和第6机枪营也于1918年2月抵达法国。后来第5和第6陆战团组成了第4陆战旅,拥有280名军官和9164名士兵。第4陆战旅又与陆军第3旅共同组成了第2步兵师。

这张1918年的照片显示了在法国的海军陆战队员把法国防毒面具挂在了胸前。

因战斗而变得更加坚强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一门德国战壕迫击炮旁。

英国和法国对他们美国盟友并没有多少信心,福煦将军希望将美军纳入自己的指挥之下,但潘兴坚持认为美国远征军必须保持独立。1918年3月,德军发动了春季攻势,被英军遏制后又于5月又向法军发起进攻。5月31日,第3师在蒂耶里堡阻止了德军推进。在陆战旅抵达蒂耶里堡不久,一个法军少校把第5陆战团2营上尉劳埃德·威廉姆斯(Lloyd W. Williams)拉到一边,劝告他应该立即撤退。威廉姆斯回答这名被吓坏了的法国军官说:“撤退,见鬼去吧!我们刚刚到达这里。”他的这句话被载入史册,成为几代海军陆战队员的口号。

6月1日,德军进抵贝洛森林,同日包括第4陆战旅在内的美军第2师和第1师的一个团沿着巴黎—梅斯公路布防。第9步兵团防线在公路和马恩河之间,第6团陆战团在其左翼展开,第5陆战团和第23步兵团作为预备队。6月1日晚,德军进攻的拳头砸到了海军陆战队的防线上,作为回应,包括第23步兵团、第5陆战团1营以及第6机枪营之一部的美军预备队进行10公里的强行军,填补了防线上的空隙,在巴黎—梅斯公路以北形成了20公里长的防线。6月3日下午,上着刺刀的德军穿过农田,向海军陆战队的防线发起进攻。海军陆战队一直等到德军前进到91米外才倾泻火力,撂倒了德军步兵攻击波,迫使幸存的德军退入贝洛森林。随后交战双方在此陷入了残酷的拉锯战,最终美军取得了胜利,海军陆战队一战成名。

一战中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实力不断膨胀,1918年12月战争结束时达到了巅峰,拥有官兵达78839人。在美国参战的19个月里,共有32000名陆战队员在美军服役,其中2459人丧生,8907人负伤。

约翰·阿彻·勒琼(John Archer Lejeune 1867-1942)

712作战计划的制定者——厄尔·汉考克·埃利斯(Earl Hancock Ellis,1880-1923)。

战斗在中美洲

1920年被任命为海军陆战队司令的勒琼为海军陆战队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他积极支持海军陆战队航空部队的建设,改进两栖作战训练,为将来的两栖战作准备。

进一步推进两栖作战计划的是厄尔·汉考克·埃利斯,他曾在菲律宾担任勒琼指挥的第1陆战旅第2团F连连长,1918年曾担任勒琼任旅长的第4陆战旅副官。后来他来到海军战争学院学习并担任教员,这里也成为了埃利斯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海军战争学院参与了许多美国海军作战计划,其中之一就是橙色作战计划。一战后,美国海军再次修改橙色作战计划并研究对日作战问题。正是1921年初埃利斯几乎昼夜不停地工作取得了预言性的成果——海军陆战队712作战计划,为以后美军在太平洋进行两栖战奠定了基础。

此后,海军陆战队继续研究两栖作战,在军事演习期间,少数高层海军军官相当积极,这意味着两栖演习可以获得军舰和登陆艇。1922年,海军陆战队举行了两次演习,一次在关塔那摩湾,另一次在波多黎各的库莱布拉岛。第二年则在巴拿马举行了一次演习,随后又于夏季在马萨诸塞州的科德角(Cape Cod)举行了另一次演习。1924年由加强团进行了两次演习,翌年又在夏威夷举行了一次演习。虽然此时的海军陆战队已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也发现了诸多问题,仍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

1925年8月4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尼加拉瓜驻守13年后返回了巴拿马的基地。1925年10月,保守党人查莫洛将军发动政变推翻了政府,并于1926年1月自封总统,尼加拉瓜内战爆发。这个国家像1912年一样再次陷入动荡,华盛顿决定进行干预,于是派出海军陆战队登陆保尼加拉瓜,保护美国利益。1927年,在美国的调停下,尼加拉瓜保守党同自由党达成协议,双方放下武器并解散军队。1928年11月,尼加拉瓜在美国监督下进行了大选,由第2陆战旅维护该国的法律和秩序。

尼加拉瓜反美反独裁斗争者——“自由人的将军”奥古斯塔·塞萨尔·桑地诺(Augusta Cesar Sandino)感觉被出卖了,遂率领支持者进入丛林。事实证明,桑地诺确实具有领导者的素质,他的游击队人数增加了,但并不被认为是一个严重的威胁。1927年7月6日,桑地诺率领约800名武装份子将驻守在奥科塔尔(Ocotal)兵营的62名海军陆战队员和48名正规军包围。在驻军击退了几次进攻后,桑地诺下令停火。他走到吉伯特·哈特菲尔德上尉(Gilbert Hatfield)的指挥位置前说到:“你们已经勇敢战斗过了,可以在一小时内放下武器。”这名军官回答道:“我们海军陆战队员从不投降,甚至不知道投降是什么意思。”战斗重新开始,桑地诺想拖垮既不能逃跑又不能获得补给的海军陆战队员。然而后者拥有以马拉瓜为基地的飞机援助,下午2点,5架飞机赶来扫射并轰炸桑地诺的手下。桑地诺游击队的中大多数人以前从来未见过任何飞行器,幸存者赶紧在机枪火力的追赶下逃跑。

1927年7月,在尼加拉瓜。

约1915-1925年的海军陆战队征兵海报。

这段插曲也许就是未来太平洋战争中空中支援的预演。在向陆战队发动的两次进攻均告失败后,桑地诺改变了战术,不再同海军陆战队正面作战。海军陆战队开始搜捕桑地诺,但一再失败。不管桑地诺意没意识到,这也算帮了海军陆战队的大忙,因为他迫使海军陆战队在丛林环境下运动和作战。

在中国的行动

海军陆战队主要驻扎在拉丁美洲,但同样也被派往中国维护美国的利益。早在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美国就派遣陆军和海军陆战部队进行干涉。到1925年,美国驻扎在中国的海军陆战队员有450~500人,除这支部队外,还在天津驻扎着陆军第15步兵团的两个营。到1925年底,这支部队兵力达到了946人,装备3门37毫米火炮。

随着中国1926年北伐战争的蔓延,局势变得越来越严峻。1927年1月28日,第4陆战团收到命令开赴中国。2月3日,该部从圣地亚哥登船,2月24日抵达上海码头,并于3月21日下船进入上海。当时该团由66名军官和1162名士兵组成,以保护租界和美国侨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当时寓居在上海的外国侨民约有5万人,其中有3000名美国人。随后费城的第6陆战团被迅速征召并派往中国,所属的两个营于1927年5月2日抵在达上海。史沫特莱·达林顿·巴特勒(Smedley Darlington Butler1881,1881-1940)准将也来到中国,他被任命为第3陆战旅旅长,负责指挥所有驻华海军陆战队。第4陆战团和第6陆战团都隶属于第3陆战旅,另外还有一个炮兵营也从属于第3陆战旅。巴特勒从1927年到1929年一直在中国服役,他巧妙地在众多中国将领和军阀中周旋以保护美国利益,赢得了当时中国领导人的公开赞誉。1929年回国后,他就被晋升为少将,时年48岁,成为海军陆战队中最年轻的少将。

在局势平稳后的1928年12月31日,除驻北平公使馆的海军陆战队卫队外,美国驻华的部队只剩下第15步兵团的885名陆军官兵和驻在上海的第4陆战团的1289名官兵。1933年,几乎所有海外的陆战队都乘船回国,以充实美国远征军。

二战前的彩色照片,驻扎天津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正在阅兵场进行检阅。

1927年3月,第4陆战团抵达上海外滩。

1933年6月14日的第4陆战团

获得新装备

本·H·富勒(Ben H. Fuller,1870-1937)少将是第15任海军陆战队司令,约翰·拉塞尔(John H. Russe, 1872-1947)准将是他的得力帮手,富勒在1933年任命拉塞尔为海军陆战队副司令。他们在弗吉尼亚州匡提科创建了远征军参谋部,但远征军这个名字不太合适,于是在1933年12月8日改为舰队陆战队(Fleet Marine Force ),缩写“FMF”。舰队陆战队仍然隶属于海军,并由其指挥。1933年拉塞尔推动并创建了海军陆战队装备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首要职责是检验为进行两栖作战而装备的登陆舰只和前进基地的建设。

富勒退役后,拉塞尔于1934年3月1日被任命为第16任海军陆战队司令。同年,拉塞尔推动并制定了《登陆作战试行手册》。海军于1938年出版了这个手册的修订本,名为《FTP-167美国海军登陆作战原则》,而陆军则在1941年采用了如出一辙的文件《FM31-5在敌对海岸登陆作战》。

在1934年到1941年的两栖演习期间,陆战队的人力和技术被发挥到了极限,但因为装备不足经常导致任务失败。最初海军陆战队仅能从并不适宜的海军汽艇上登陆,这对于进攻来说太慢了,而且在波浪中操舵困难,也没有能力携带沉重的负载。陆战队曾改造过一种15米摩托艇来运送轻型坦克和火炮,但多次试验的结果均令人失望。

托马斯·霍尔库姆

托马斯·霍尔库姆(Thomas Holcomb,1879-1965)是美国第17任海军陆战队司令,1879年8月5日出生在纽尔卡斯,后随家搬迁到华盛顿地区,并于1897年高中毕业。1900年4月3日,霍尔库姆被任命为海军陆战队少尉,从此开始其在海军陆战队44年的从军生涯。他首先在北大西洋舰队陆战队服役,1903年4月晋升中尉,后曾两次在菲律宾群岛服役,分别是1904年4月至1905年8月及1906年10月至11月,也曾在先后两次到中国北平保卫使馆,分别是1905年9月至1906年9月和1908年12月至1910年7月。1908年5月3日,霍尔库姆晋升为上尉。后来他继续在中国担任美国公使幕僚的随员,并学习中文一直到1911年5月。1911年12月,他再次奉命到北平美国使馆,期间继续学习中文,直到1914年5月调离。

美国第17任海军陆战队司令托马斯·霍尔库姆上将。

1914年10月-1917年8月,霍尔库姆在海军陆战队担任打靶巡视员,1916年8月29日晋升少校军衔。1917年8月-1918年1月,霍尔库姆在匡提科海军陆战队兵营担任第6陆战团2营营长,为派往海外做准备。1918年2月-次年7月,他在派往法国的美军远征军服役。从1918年2月起指挥2营,并担任第6陆战团副团长,霍尔库姆参与了在法国的一系列战役,后按停战协议进至德国莱菌河。

1922年9月-1924年6月,霍尔库姆担任古巴关塔那摩湾海军站海军陆战队军营指挥官,返回美国后奉命到堪萨斯州利文沃思堡的总参谋学院学习。1925年6月,他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后,奉命到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作战和训练处,一直待到1927年6月。

1927年8月-1930年2月,霍尔库姆上校指挥中国北平美国使馆海军陆战队分遣队,并于1928年12月22日晋升上校。1930年6月,他前往海军战争学院学习高级课程,于1931年6月毕业。随后又前往陆军战争学院,一年后毕业。1932年6月-1935年1月,他曾在海军部海军作战办公室任职,1935年2月1日晋升准将,之后担任匡提科海军陆战队学校校长直到1936年11月。1936年12月1日,霍尔库姆升任少将并担任海军陆战队司令。在位期间,他反对黒人进入海军陆战队。1942年1月20日,霍尔库姆依据国会的一项法案晋升为中将。1943年8月5日,霍尔库姆中将达到了正常退休年龄,总统宣布,他将延长霍尔库姆担任海军陆战队司令的任期,以表彰他杰出的服务。在1944年1月1日他正式退休时,依据国会新通过的法案,为特别表扬霍尔库姆在实战中的表现晋升其为上将,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这个军衔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

霍尔库姆的妻子是海军少将理查德森·克洛弗(Richardson Clover,1864-1919)的女儿,两人于1916年结婚。他们唯一的儿子在二战期间作为一名海军陆战队军官服役。霍尔库姆于1965年5月24日在特拉华州纽卡斯尔去世。

然而海军陆战队并不气馁,随即聘用了一个才华横溢的盟友——安德鲁·杰克逊·希金斯(Andrew J. Higgins, 1886-1952),他是新奥尔良造船厂的董事。希金斯并没有犹豫,他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向陆战队推销一系列准备在战争爆发时使用的登陆艇,包括缩写为“LCP(L)”的大型人员登陆艇和缩写为“LCP(R)”的梯板人员登陆艇。这其中最有名的是车辆和人员登陆艇(缩写为“LCVP”),以及机械化登陆艇(缩写为“LCM”)。LCM具有多种型号,而美国采用的第一种机械化登陆艇是LCM(2)型。该型号主要性能为:排水量26吨,航速7.5节,乘员4人,可运送100人的部队或1辆13.5吨坦克或15吨货物。LCM(2)型共制造了147艘。LCVP和LCM配有登陆梯板,允许士兵、车辆和补给品直接快速登陆滩头。

海军部长弗兰克·诺克斯(Frank Knox,1874-1944)正对霍尔库姆(手持文件者)获得优异服役勋章表示祝贺。

由唐纳德·罗布林发明的另外一种车辆也引起了海军陆战队装备委员会的注意。1933年,身为工程师的发明家罗布林开始研制一种特殊车辆,这种绰号“鳄鱼”的水陆平底军用车是为在佛罗里达沼泽湿地中执行救援任务而发明的一种履带式两栖车辆,它既能在水面上行驶,又能在陆地上行驶。1937年10月4日,《生活》杂志刊登了一篇关于这种水陆平底车的文章,引起了海军陆战队的注意。于是这种水陆平底军用车同样被海军陆战队采用,并命名为“履带登陆车”。

二战前夕

受到1929年经济危机重创的日本把目光投向了亚洲大陆,以保证其原材料供应及出口贸易。1931年,日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1937年开始全面进攻中国。与此同时,欧洲局势急剧恶化。1939年9月1日,德国的装甲部队和航空部队越过波兰边境,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几天之内,欧洲的大部分国家纷纷卷入了这场战争。

在德国进攻波兰不久前的1939年中期,美军现役军人数量为333473人,其中陆军188839人,海军125202人,海军陆战队19432人。波兰战斗开始一周后,美国开始采取应对措施。1939年9月8日,罗斯福总统虽然仍拒绝参战,但批准进一步巩固国防,包括召回武装部队的退役人员——自1918年以来曾在陆战队服役的人员被重被征召。

美国海军陆战队(USMC)是美国海军部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非人们通常认为的美国海军(USN)的组成部分。二战期间,海军部负责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和战时由财政部移交的海岸警卫队。海军陆战队分为两大组织,分别为舰队陆战队(FMF)和岸上机构(Shore Establishment),此外还有陆战队司令部。舰队陆战队包含海军陆战队作战部分,包括地面战斗、航空、后勤和大多数训练部队。岸上机构包括海军陆战队学校、供应站、招募站、新兵训练营、海军陆战队兵营警卫,以及守卫海军基地、车站和仓库的分遣队,范围包括美国国内和海外。配属给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的陆战队分遣队基本是连级规模,也是舰船连队的一部分和整个舰队的组成部分。海军陆战队司令为少将军衔,其正式称呼是海军陆战队少将司令。1936年12月出任司令的托马斯·霍尔库姆于1942年1月晋升中将,其头衔简单地改为海军陆战队司令。

美国海军部指挥序列。

大约是1940年,这些候补军官正在学习使用12.7毫米机枪防空。

海滩登陆后,正在向内陆推进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

虽然美国最初宣布在欧洲战争中保持中立,但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美国逐渐从公开的中立立场转向公开支持受到德国进攻的国家。但美国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到欧洲,因为当时其潜在的敌人正占据着远东地区。1940年9月,日本成为轴心国的第三个成员,它奉行的扩张政策直接挑战了美国的利益。在紧张的国际氛围下,美国开始加强武装力量。

德军入侵波兰一年后,美军整体实力增长到458365人,其中海军陆战队占28345人。1940年11月7日,海军陆战队后备队(USMCR)重组,吸收了15000名志愿者,这些人员经过陆战队的传统训练后进入陆战队现役部队。第1陆战旅和第2陆战旅扩大成为陆战师,每个师都包括一个战斗核心和支援部队。由于1939-1940年大西洋沿岸局势的变化,美军优先考虑第1陆战旅的扩充。1941年2月1日,第1陆战旅扩充成为第1陆战师,由少将霍兰德·史密斯(Holland M. Smith,1882-1967)指挥,该师一直处于待命状态。在法国投降后,加勒比海上的马提尼克岛成为一个敏感地区,美国提出愿意把这个岛屿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但遭到法国拒绝。之后美国决定动用武力逼其就范,当时陆战1师正在匡提科待命。

为了这次占领行动,早在1941年5月24日,陆战6团就接到了转移至东海岸加入陆战1师以应对欧洲应急行动的命令。当时该团并没有达到平时的实力,因此从第2陆战师的第2团和第8团中征集志愿者充实到第6团中。为了这次调动,陆战6团由第10团2营、第2坦克营A连(缺一个排)、一个伞兵排、一个反坦克排以及第2勤务营A连1排进行了加强。这个团与加强部队的实力达到了204名军官和3891名士兵,随后又接收了从第2陆战师其他部队抵达的58名军官和577名士兵。师部命令该加强团携带10日份弹药、汽油,30日份的口粮和其他补给物资,于5月31日在上校里欧·赫姆勒(Leo D. Hermle)的指挥下启程。经过加强的陆战6团在圣迭戈搭乘3艘运输舰,在4艘驱逐舰的护航下向大西洋舰队舰队陆战队报到。就在此时,马提尼克的法国当局决定效忠自由法国,这个岛屿也就不再具有威胁,于是美军舰队转往南卡罗来纳州的查尔斯顿。陆战第6团后来成为第1暂编陆战旅的核心,不久就进驻了冰岛。

进驻冰岛

1940年4月9日,德军入侵丹麦,第二天冰岛议会投票表决剥夺丹麦国王在冰岛的行政权力。出于明显的战略原因,英国无法承受这个岛屿落入德国人手中所造成的威胁。5月10日,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登陆雷克雅未克,入侵政治中立的冰岛,然后由英军陆军部队(约25000人)接替驻守。冰岛当地居民普遍反对英国的占领,而面临德军入侵威胁的英国迫切需要更多防御兵力,这就需要召回海外部队。1940年12月18日,冰岛负责外交事务的部长与美国领事举行了一次正式会议进行磋商,而邱吉尔则利用一切条件要求美国担负冰岛的防御职责,以减轻英国部队的压力。最后,美国总统同意在冰岛政府的邀请下进驻冰岛。

1941年6月4日,罗斯福总统下令进行入驻准备以减轻英军在冰岛的责任。美国陆军当时有150万人,但由于并没有宣战,美国国会摇摆不定,以致陆军无法在西半球以外进行部署。6月5日,总统和海军上将哈罗德(Harold R. Stark)要求一个志愿海军战队旅在15天内准备开拨。

当时,海军陆战队正在进行重组。同月,海军陆战队第1航空大队、第1步兵师与陆战1师在匡提科组成第1联合训练部队,由少将霍兰德·史密斯指挥。11月1日,第2联合训练部队(JTF-2)成立,由海军陆战队第2航空联队、第3步兵师和陆战2师在加州圣地牙哥的埃利奥特兵营(Camp Elliott)组成,第2联合训练部队隶属于太平洋舰队。第1暂编陆战旅于6月15日正式组建,由准将约翰·马斯顿(John Marston)负责指挥。

第1暂编陆战旅的部队编成:

旅部排

旅军乐队

陆战第6团(加强)

第5守备营(缺少5英寸火炮中队,当时仍在国内)

第10陆战团2营

第2坦克营A连(缺少第3排)

第2医疗营A连

第1工兵营C连

第2勤务营A连1排

第1侦察连3排(陆战1师分遣队)

化学排

6月22日,4艘运输船和2艘货船载着4095名官兵离开了查尔斯顿。当船队进入北大西洋时,一支包括两艘战列舰、两艘巡洋舰的美军护航舰队加入了舰队,整个舰队此时共拥有25艘舰只。6月27日夜,船队开进纽芬兰的普拉湾。7月1日,冰岛不情愿地正式“邀请”美国部队进驻冰岛。当日晚,美军船队慢慢重回大海并向冰岛前进。7月7日,船队抵达雷克雅未克海湾停泊。12日,第一批美军登陆上岸,英军热烈欢迎了美国海军陆战队。美国海军陆战队作为机动预备队被纳入了英军的防御系统,第5守备营则被分配去承担防空任务。

美国海军陆战队最后于1942年初离开冰岛,第1暂编陆战旅旅部于1942年3月25日在纽约上岸,第1暂编陆战旅解散。

二战海军陆战队在太平洋地区的行动。

1942年,海军陆战队上校里欧·D·赫姆勒站在冰岛的尼森小屋

LVT系列水陆两栖运输车由唐纳德·罗布林研制。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黎明,5艘日本微型潜艇抵达美军舰队锚地——珍珠港的入口。同时,日军第一攻击波的183架飞机从6艘航空母舰上起飞,向南面90分钟航程外的瓦胡岛飞去。在日军飞机一小时的攻击之下,珍珠港变成了一个浓烟滚滚的地狱。美国海军的8艘战列舰、3艘轻巡洋舰、3艘驱逐舰和4艘辅助舰,或沉或倾覆,或重创或轻伤。海军航空兵损失87架飞机,陆军航空兵损失77架飞机,另有128架飞机受损。

在日本联合舰队攻击珍珠港的过程中。

圣迭戈新兵训练营正在进行攻击训练。

菲律宾战役不久前在奥隆阿波(Olongapo)

这场灾难对美军来说只是个开始,在日军袭击珍珠港的同时,日军部队进攻了马来西亚、新加坡、关岛、威克岛和香港。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的第二天,美国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战争初期,美国为和平时期的“等等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军队遭受到巨大的人力和物资损失。此时海军陆战队拥有65981人,舰队陆战队辖有7个步兵团、2个炮兵团、7个守备营和10个混和航空中队。虽然成千上万的新兵正在接受训练并将在不久之后抵达部队,但海军陆战队总体实力并不强。

在菲律宾,麦克阿瑟指挥着19000名美国守军以及1万多的菲律宾人,抵抗本间雅晴中将指挥的日本第14军。为实施菲律宾作战计划而特意组建的第14军下辖2个师团、1个旅团,共5.7万余人。在夺得菲律宾的制空权后,1941年12月10日,第一批日军在吕宋岛北部登陆。在几次小规模登陆后,第14军主力于12月22日晨在吕宋岛西海岸登陆。

美军无法阻止日军向马尼拉推进,被迫撤退。24日晚,麦克阿瑟下令向巴丹半岛撤退。在巴丹,美军持续抵抗,一直坚持到4月9日才不得不投降,而科雷吉多尔岛上的美军最后坚持到了5月6日。早在2月21日,罗斯福总统、马歇尔和陆军部长就联名下令麦克阿瑟撤离到澳大利亚重整旗鼓。但麦克阿瑟一直延后到3月12日夜,才从科雷吉多尔岛乘鱼雷艇撤离。

自发动太平洋战争的3个多月时间里,日军不仅打败了美、英、荷、澳在远东的陆军部队,还重创了美国太平洋舰队和英国远东舰队,夺取了海空控制权,并相继占领亚洲一些国家及岛屿,强占土地面积达380万平方公里,人口1.5亿。日本帝国取得了暂时的胜利。

威克岛防御战

广义的威克岛由一个暗礁围成的泻湖和三个独立岛屿——威克岛、皮尔岛和威尔克斯岛组成,其中威克岛最大。1940年春,太平洋舰队进驻珍珠港后开始对威克岛进行建设,金梅尔出任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后开始加强威克岛的防御。1941年6月23日,第1守备营的一部分被派往威克岛。8月19日,陆战队少校刘易斯·霍恩率第1守备营的178名官兵抵达威克岛。工程承包商和陆战队开始把这座野岛变成一个航空基地,并加强威克岛的防御。威克岛后来进驻了第211战斗机中队(VMF211)和更多的陆战队员。

11月28日,坎宁安(Cunningham)中校抵达后成为威克岛的指挥官(11月29日-12月23日),他带来了海军中校坎贝尔·基恩(Campbell Keene)、8名海军军官和58名水兵组成的海军航空基地建设先遣队,这些人没有携带武器装备。战争爆发前的威克岛防御并不完善,全岛共有1200名雇员,军方人员包括38名军官和484名士兵,整个环礁上受过训练的武装人员也只有449名陆战队员,而且布置很分散。由于驻军人手不足,岛上的6门5英寸海岸炮、12门76毫米高炮、机枪和探照灯无法配齐操作人员,工具和火炮维修备件实际上根本没有,雷达设备也没有交付,它们还躺在珍珠港的板条箱里。

战争爆发后的12月8日(威克时间),第211中队的4架飞机立即起飞进行空中侦察,还没到中午就有36架日军轰炸机对威克进行轰炸,美军随即进展开反击。在地面上,陆战队航空兵的8架飞机被摧毁了7架,第8架则被损伤。而在日军第二天的空袭中,形势大为逆转,14架日军飞机被美军高炮击伤,2架被毁。其中,一架飞机被两名飞行员大卫·克里危尔(David D. Kliewer)和威廉·汉密尔顿(William J. Hamilton)击落,另一架被高炮击落。在后来的空袭中,更多的日机被VMF211击落。

12月11日,日军尝试全面登岛,凶猛的炮击摧毁了岛上许多设施。在反击中,美军海岸炮兵等日军舰队逼到很近距离才开火,日军“夕张”号巡洋舰被击伤,“疾风”号驱逐舰被击沉,另有多艘日本军舰被击伤。在追击撤退的日军舰队时,陆战队飞机又击沉了“如月”号驱逐舰,并给其他舰船造成不小损伤。此后日军几乎每一天都发动空袭以软化守卫者的防御能力。23日,日军最终登陆,大部分陆战队员们都作为步兵投入战斗,并以高昂的战斗精神使日军付出了沉重代价。最终,日军凭借雄厚的实力压倒了美国守军。坎宁安下令投降,日本海军登陆部队占领了三个小岛。

在威克岛防御战中,不满员的第1守备营分遣队孤军坚守了两个星期,击沉2艘驱逐舰,击落21架日军飞机,重伤11架,击毙击伤超过1000名日军,而美方伤亡171人,其中陆战队81人,海军8人,平民82人。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1942年珊瑚海海战后,美军很快获得了中途岛战役的伟大胜利,日军丧失了战略上的主动权。美军在1942年6月开始向日本发起第一次大规模反击——登陆瓜达尔卡纳尔岛,范德格里夫特的陆战1师被选中去完成这项任务。

6月14日,陆战1师先头部队陆战5团和参谋部抵达新西兰。最初陆战1师所属部队和支援部队分散在太平洋:陆战7团驻扎在英国萨摩亚,陆战5团刚在新西兰惠灵顿扎营,陆战1团直到7月11日才抵达新西兰,第1突击营在新喀里多尼亚,第3守备营在珍珠港。然而6月25日,范德格里夫特得到命令——将行动提前到8月1日。到时即使陆战1团和7团成功抵达,该师实力也仅达正常水平的三分之二。为补充实力,陆战2团从圣迭戈紧急出动,以提供后备力量。根据作战方案,7月28日陆战1师在斐济科洛岛集合进行训练。由于命令变化以及运输船只短缺,从新西兰启航时,该师所有的2.5吨卡车、155毫米榴弹炮和反炮兵的声光测距设备都被迫留在了惠灵顿。同时由于惠灵顿码头工人正在罢工,该师不得不将辎重从行政装载重新配置为战斗装载。在经过11天后勤方面的挑战后,该师16000名官兵乘坐船离开惠灵顿,他们携带着60日份的作战装备,但不包括帐篷、备用衣物、宿营装备、军官设备,以及展开部署所需的驱蚊虫药剂、蚊帐等。由于缺乏装备和充分的训练,7月28日至30日在科洛岛进行的两栖登陆作战演习以失败告终,范德格里夫特将其形容为一场“灾难”。

亚历山大·阿切尔·范德格里夫特

范德格里夫特,1887年3月13日出生在弗吉尼亚洲小镇夏洛茨维尔(Charlottesville),他的父亲是拥有荷兰血统的建筑师和承包商。在弗吉尼亚完成大学学业后,1908年范德格里夫特经过一周的竞争考试加入了美国海军陆战队,1909年6月22日成为海军陆战队少尉。1909年在海军陆战队学校,他写下了一篇预言性的文章,标题是“航空,未来的骑兵”。在海军陆战队军官学校学习后,他被分配到新罕布什尔州朴茨茅斯海军陆战队兵营。1912年被派往国外,先后前往古巴和尼加拉瓜,并在尼加拉瓜参加了战斗。1914年参加了墨西哥维拉克鲁斯占领行动。1914年12月晋升中尉后,他在费城海军陆战队兵营参加了晋级课程学习。

摄于约1942年的范德格里夫特少将。

毕业后,范德格里夫特随陆战1团抵达海地,参加打击当地叛乱的战斗。1916年8月晋升上尉,成为海地警察部队的一员,直到1918年12月回国。1919年7月他再次返回海地作为一名海地宪兵,其职责是监督警察,并于1920年6月晋升少校。1923年4月回国后,范德格里夫特被分配到费吉尼亚州的匡提科海军陆战队兵营。1926年5月在海军陆战队学校完成野战军官课程后,他调转到加州圣迭戈基地作为参谋助理。1927年2月他来到中国担任驻天津的第3海军陆战队总部训练主任,1928年9月又奉命到华盛顿成为预算局的首席协调员助理。后来他进入匡提科海军陆战队兵营成为舰队陆战队G-1的助理参谋长,1934年6月晋升中校。1935年6月他奉命来到中国,成为北平美国大使馆海军陆战队分遣队的执行和指挥官,1936年9月晋升上校。

1937年6月,范德格里夫特上校奉命到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报到,成为少将海军陆战队司令军事秘书。1940年3月被任命为少将海军陆战队司令助理,并于4月晋升准将。在美国加入二战前不久的1941年11月,范德格里夫特成为陆战1师师长,并于1942年3月晋升少将。1942年8月7日在所罗门群岛,范德格里夫特率领陆战1师参加了瓜达尔卡纳尔战役。

因为领导陆战1师在所罗门群岛进攻期间的优异表现,范德格里夫特被授予海军十字勋章,随后又因1942年8月7日到12月9日的占领和防御行动,获得了荣誉勋章。1943年7月成为第1陆战两栖军的军长,指挥部队于1943年11月1日在北所罗门群岛布干维尔岛奥古斯塔皇后湾登陆,随后交出指挥权作为候任司令回到华盛顿。1944年1月1日,范德格里夫特晋升中将,宣誓成为第18任海军陆战队司令。1945年4月4日晋升上将,成为第一名获得四星上将军衔的现役陆战队军官。因为在1944年1月1日-1946年6月30日担任海军陆战队司令期间的杰出表现,他被授予了海军优异服役勋章。

1947年12月31日范德格里夫特退出现役,并于1949年4月1日退休。在范德格里夫特40年的军旅生涯中,除了上面介绍的荣誉,他还获得了众多来自美国和外国军队的奖励,包括中国的宝鼎勋章。1964年,他与人合著包括自身二战自身经历的自传《一名海军陆战队员》出版。1973年5月8日,长期有病在身的范德格里夫特在马里兰州贝塞斯达的国家海军医疗中心去世,并于5月10日葬于阿灵顿国家公墓,享年86岁。

1942年8月7日拂晓,美军几乎同时登陆瓜达尔卡纳尔岛、图拉吉岛以及周围几个小岛。但出人意料的是,日本人基本没有在海滩上设防。陆战1师在图拉吉岛经过3天的战斗后,以248名官兵伤亡的代价攻占该岛。而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经过规模不大的火力准备后,海军陆战队就攻占了简易机场,这次两栖行动的成功很大程度依赖于美军空中和海上的优势。

8月7日下午,日本海军飞机开始攻击美军舰只。第二天晚上,日军第8舰队的强大力量突破了盟军的外围防线,盟军4艘重巡洋舰(包括澳大利亚“堪培拉”号)被击沉,致使1023人阵亡、709人负伤。日军第8舰队仅1艘重巡洋舰“加古”被潜艇击沉,3艘轻伤,而人员伤亡方面,只有121人阵亡,53人负伤。

面对日军海空反击的沉重压力,弗来彻第61特混舰队和特纳的第62特混舰队暂时撤退,留下了海军陆战队,美军登陆舰队在撤退前紧急卸载了4个基数弹药和37日份口粮。交战双方就此进入了漫长而痛苦的相持阶段。为收复瓜岛,日军开始不断向瓜岛增兵,海军陆战队则持续加强滩头阵地和机场的防御。岛上机场被紧急修筑好,并进驻了陆战队航空兵战机,这座机场后来被陆战1师更名为“享德森”机场。陆战队在瓜岛上奋力阻挡日军的进攻,至9月中旬,美军恢复了补给,给登陆部队提供了增援部队和补给品。日军这边也采用了“老鼠运输”等方法不断加强实力,围绕瓜岛周边的制海权和制空权、支援和反支援,两军展开了激烈拼杀,并不断投入新生力量。

陆战2团于9月14日登陆,紧接着陆战7团于18日抵达。10月13日,美军第164步兵团抵达瓜岛,这个团来自1942年5月27日在新喀里多尼亚岛加入现役的第23步兵师,该师俗称“美国师”。在1942年8月7日到12月10日作战行动中,陆战1师总伤病人数为10635人,死亡650人,已成疲惫之师。于是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决定撤出陆战1师,由陆军换防。12月8日,陆战1师开始撤出瓜岛,到月底该师各部相继撤到澳大利亚墨尔本休整。

12月9日,瓜岛防务交了“美国师”师长帕奇(A.M.Patch, 1889-1945)少将,该师所属的第132步兵团和第182步兵团各部开始陆续登陆。在“美国师”抵达后不久,第25步兵师也逐次登上瓜岛。1943年1月2日,在瓜岛的所有部队组成了第14军,由帕奇少将负责指挥。1月4日,陆战2师师部和陆战6团抵达。到1月7日,瓜岛的美军兵力达到了50000人,其中海军陆战队在这个地区拥有18383人。

在美军强大的实力面前,日军最终碰得头碰血流,不得不撤退。在瓜岛争夺战中,日军第17军作战损失约20800人,日本海军和航空兵蒙受的损失则更大。美军方面阵亡1692人,负伤4245人,海军损失航空母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14艘和潜艇1艘。在瓜岛持续半年的消耗战争中,美军越战越强,而日军联合舰队则逐渐丧失全面进攻能力,瓜岛战役成为太平洋战争攻守彻底易位的分水岭。在占领瓜岛后,盟军以此为基地,开始向所罗门群岛发动进攻。

1944年3月陆战队员正在瓜达尔卡纳尔岛进行训练。

1943年12月23日,在新几内亚奥罗湾(Oro Bay)海滩上。

攻占新乔治亚岛

美军攻占瓜岛后,准备攻占瓜岛东北180英里的新乔治亚群岛。新乔治亚群岛位于所罗门群岛的中部,最大岛为新乔治亚岛,日军在1942年11月中旬占领这里后修建了蒙达机场。

美军第4突击营(缺两个连)在迈克尔·柯林中校(Michael S. Currin)的指挥下于6月21日在新乔治亚岛西部登陆,经过四天时间穿过茂密的丛林并克服日本巡逻队骚扰后,于7月1日占领了维鲁港(Viru Harbor)。期间,陆战队伤亡28人,日军阵亡61人,另有100人受伤。就在麦克阿瑟在新几内亚发动进攻的同一天,6月30日下午,陆军第103团和第9守备营的美军在离新乔治亚岛不远的伦多瓦岛(Rendova)登陆。这里距离隔海相望的新乔治亚岛蒙达机场8英里,把这里定为首要登陆点是为了方便为攻占蒙达提供火力支援。

占领伦多瓦岛后,美军就架起155毫米火炮向机场开火。7月5日,陆战队第1突击团团长哈里·利弗西奇(Harry B. Liversedge)上校率第1突击团第1营和37步兵师145、148团各一个营在新乔治亚岛西北登陆,以防止日军增援蒙达。7月10日,美军攻占了伊诺盖湾(Enogai)一个锚地,击毙350名日军,缴获了4门困扰库拉湾(Kula Gulf)美军驱逐舰和鱼雷艇的140毫米大炮。利弗西奇的下一个目标是拜洛克锚地(Bairoko),他部署来自145团3营的两个连防守滩头阵地,带着该营余部、第1突击营和148步兵团3营清扫半岛并攻占拜洛克锚地。但由于日军抵抗猛烈,加上岛上地形崎岖,重武器支援没有跟上,在阵亡236人后,利弗西奇下令撤退到伊诺盖湾。最后,美军等到日军撤离这座岛屿后才予以占领。

与此同时,美国部队慢慢向前推进,最终到达蒙达机场周边,于8月3日完全包围了当地日军。8月5日,美军越过蒙达镇,击毙或驱逐了躲在暗堡、隧道和碉堡中的残余日军,完全占领了蒙达机场。蒙达攻下两周内, 6000英尺的跑道就开始投入使用,很快成为所罗门地区最为常用的飞机场。盟军最终控制了新乔治亚岛,代价是陆军1094人阵亡,3873人负伤,海军陆战队650人伤亡。在战斗中,海军陆战队员的士气相对较高。新乔治亚岛美军的严重伤亡让哈尔西想到,清除太平洋岛屿上星罗棋布的日军还不知道要牺牲多少美国军人,他决定对日军防守严密的据点围而不打,将主力用在日军防守薄弱的地方,哈尔西将这种战术命名为“蛙跳战术”(亦称“跳岛战术”)。

1943年10月4日,一群陆战队第1伞兵团士兵正在等着登陆维拉拉维拉岛(Vella Lavella)。

布干维尔岛战役

俾斯麦群岛位于布干维尔西北190英里,主要岛屿是新不列颠岛和新爱尔兰岛。日军在1942年1月占领了新不列颠岛东端的拉包尔,到当年年底就把拉包尔建成了海空基地,并使其成为第8方面军总司令部所在地,意图从这里控制新几内亚和南太平洋。

布干维尔岛战役与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很相似,盟军希望在布干维尔岛建立空中力量以孤立拉包尔。这项任务交给了由范德格里夫特中将指挥的第1两栖军,这个军下辖陆战3师、第37步兵师、第2突击团、第1陆战伞兵团和新西兰第8旅群。新西兰人和一个伞兵营被分配执行一项直接关系布干维尔岛战役胜败的特殊使命。在正式登陆D日4天前,新西兰旅和部分美军部队在日军占据的宝藏岛(Treasury Islands)登陆,这一佯攻目的是分散敌人的注意力并确保美军的沟通联系。另一次佯攻由第2伞兵营实施,于1943年10月27日在舒瓦瑟尔岛(Choiseul)空降,使敌人相信登陆部队非常强大。在完成任务后,这部分美军撤退到布干维尔登陆,任务期间仅11阵亡14人负伤。

11月1日,美军第一攻击波在布干维尔发起,盟军第一个目标是抢占滩头阵地,然后攻占机场,从而使用盟军轰炸机可以抵达日军的拉包尔基地。盟军的首次登陆由陆战3团、陆战9团和缺少一个营的第2突击团实施。美军之前对岛屿进行了炮击和轰炸,但日军仍然进行了猛烈抵抗。日方火力未能阻止登陆,但造成了很大的混乱。由于地形复杂,加之天气状况恶劣,滩头阵地并没有得到迅速扩大,登陆三天后海滩阵地平均也只有1500码。从最初登陆到陆战队结束在这场战役中的行动,布干维尔战役就是滩头阵地慢慢扩大的过程。

1943年12月26日。

1943年11月在新几内亚。

盟军登陆第二天,日本海军从拉包尔增授,爆发了奥古斯塔皇后湾海战,日军被击退。1943年11月6日至19日,第1两栖军负责登陆的陆战3师和第37步兵师继续扩大滩头阵地。此后日军空中反击也收效甚微,因损失惨重逐渐丧失了周围的制海制空权。美军海空力量挫败了日军所有增援的尝试,岛上日军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工程和海军工程部队开始开辟道路,修建机场,第37步兵师的部队开始接管部分防线。12月10日,飞机已经可以起飞参加战斗。日军大部分转为在丛林和山脊中据守,等待美军进攻,除了巡逻队的小规模冲突,主要战事都发生在海军陆战队驻守的地段,日军在这一时期发动的几次进攻也都失败了。日军在滩头阵地周围制高点建立了炮兵阵地,轰击美军阵地和机场目标。第3陆战师等着炮火继续扩大防线,最终在各部有力协同下,陆战21团于12月18日占领了日军阵地。

12月15日,第1两栖军被第14军代替,12月28日陆战3师被美国师换防,海军陆战队被调往别处,他们的使命已经完成了。陆战队在布干维尔付出的代价是732人阵亡,1259人受伤。三名陆战队员凭借勇气和胆识在布干维尔战役中获得了荣誉勋章。

以布干维尔为基地,美军切断了日军至关重要的空中和海上交通线、补给线,致使成千上万的军需供应被切断。12月26日,陆战1师在新不列颠岛西端格洛斯特海角(Cape Gloucester)登陆。开始只遇到了微弱的抵抗,在1小时之内,陆战7团就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滩头阵地,陆战1团由此向附近的机场进攻。面对日军的顽强抵抗,作为师预备队的陆战5团登陆支援。4月23日,第40步兵师替下了陆战1师,陆战1师结束了在该岛的行动。当侧翼安全后,麦克阿瑟得以恢复在西南太平洋的推进。陆战1师通过此战完善了其两栖及丛林作战手段,但也付出了沉重代价:310人在战斗中阵亡,1083人负伤。日军亦有423人死亡,1418人负伤。

新不列颠战役的结果是,日军立即将周边部队撤退到拉包尔,但美军凭借制海制空权将拉包尔封锁起来,拉包尔日军在余下时间里被彻底孤立,已经无力影响今后的战局了。最后在1945年9月6日,约135000名日军在拉包尔向盟军投降。

戴维·门罗·肖普

美国海军陆战队第22任司令官戴维·门罗·肖普上将。

戴维·门罗·肖普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第22任司令官,二战荣誉勋章获得者。肖普生于1904年12月30日,出生在印度安纳州。1926年毕业于该州德波大学(DePauw University),在大学时他是后备军官训练团的一员,1926年7月20日被委任为海军陆战队少尉,奉命前往费城海军造船厂海军陆战队军官基础学校学习。肖普的学业因两次在美国其他地方的临时任务而打断,还曾派到中国天津在第6陆战团服役6个月,最后于1928年完成了基础学校学业。后来他曾在弗吉尼亚匡提科、佛罗里达州彭萨科拉和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服役。

1929年6月-1931年9月,肖普被分配到了“马里兰州”号(USS MARYLAND)上的海军陆战队分遣队。回到陆地后,他在圣迭戈海军陆战队基地(后来的海军陆战队新兵训练营)担任一名连队军官,直到1932年5月奉命前往华盛顿州布雷默顿普吉湾海军造船厂,1932年6月晋升中尉。1933年6月-1934年5月他在爱达荷州和新泽西州接受临时任务,后于1934年11月被勒令前往中国,在上海的第4陆战团短暂任职,随后调至北平美国使馆。1936年6月初他经日本返回美国,并再次被安置在顿普吉湾海军造船厂,1936年10月晋升上尉。1937年7月肖普进入匡提科海军陆战队学校学习中级课程,并于1938年5月毕业,随后作为讲师服役两年。

1940年6月他在圣地亚哥加入第6陆战团,1941年4月晋升少校。一个月后肖普奉命与第6陆战团进驻冰岛,在担任团作战官后,于1941年10月在冰岛成为第1陆战旅作战官。他在冰岛服役三个月后美国正式参战,1942年2月成为第6陆战团2营营长。3月返回美国,此时第1陆战旅解散,他随2营返回到圣地亚哥。1942年7月肖普成为第2陆战师作战和训练副主任,并于1942年8月晋升中校。1942年9月底肖普乘船抵达新西兰惠灵顿,一直待到1943年11月。在新西兰训练期间,他担任第2陆战师G-3作战和训练主任,在策划进攻塔拉瓦过程中能力得到了肯定。

肖普也曾分别于1942年10月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的第1陆战师以及1943年夏在新乔治亚伦多瓦岛的第43陆军师担任观察员,并在后者的行动中获得紫心勋章。1943年11月9日肖普晋升上校,

担任第2陆战团团长,在塔拉瓦战役中获得荣誉勋章以及第二枚紫心勋章。1943年12月,他成为第2陆战师参谋长,并在塞班岛和提尼安岛战役中表现了优秀的能力,于1944年10月回国。回国后,肖普上校在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策划和政策处担任后勤官。1947年6月他再次担任海外任务,两个月后成为大西洋舰队陆战队后勤司令部司令,1949年6月加入陆战1师成为该师参谋长。一年后他前往匡提科,1950年7月-1952年4月担任基础学校校长。随后他被分配到海军陆战队司令部财政局长办公室担任财政局长助理,1953年4月晋升准将。1953年7月他被任命为海军陆战队财政局长,并于1955年9月晋升少将。

肖普少将时期的签名照。

1956年5月,他曾短暂担任了新兵训练督察长,1956年9月-1957年5月担任海军陆战队总检察长。1957年6月回到鼓德尔顿军营任陆战1师少将师长,1958年3月在冲绳担任陆战3师师长。回国后的1959年5月至10月,他在帕里斯岛担任海军陆战队新兵训练营总指挥。1959年11月2日肖普晋升中将,并担任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总参谋长。1959年8月12日艾森豪威尔总统提名肖普担任第22任海军陆战队司令,这一四年任期的提名获得参议院通过。1960年1月1日肖普正式上任,并晋升为四星上将。1964年1月21日,在退休后不久,林登·约翰逊总统授予了肖普优异服役勋章。肖普于1983年1月13日去世,安葬在阿灵顿国家公墓。

塔拉瓦战役

在吉尔伯特群岛实施的“电流行动”开始于1943年11月20日,经海空火力准备后,第165团在马金环礁登陆。虽然岛上只有798名日军,却牵制住了6470名美军。美军花了四天才攻占这个岛屿并全歼日军,美军阵亡66人,伤152人,非战斗负伤35人。

在攻占马金岛的同时,陆战2师向塔拉瓦环礁的贝蒂奥岛发起了进攻。早在1943年9月,美军就开始对日军进行空袭,此时陆战2师总兵力加强到18088人,并配备了包括M1步枪在内的新式步兵武器。在贝蒂奥岛上,日军修建了拥有3条跑道的机场,日军主力4836人全集中在这个岛上,并且岛周围被珊瑚礁环绕,海滩登陆十分困难。在进攻塔拉瓦76小时的战斗里,日军死亡4690人,另有17名日军和129名朝鲜劳工被俘。整个吉尔伯特群岛有日军守备部队6400人,除251人被俘(大部分为朝鲜裔工兵)外全部被歼,而美方阵亡、失踪1771人,负伤2243人。最惨烈的战斗发生在塔拉瓦环礁,大多数陆战队员不得不在抵达海滩前离开登陆艇并涉水上岸,这样不仅速度缓慢而且很容易成为日军的靶子。在岸上,由于指挥混乱,又造成许多军官伤亡,陆战2师阵亡1027人,负伤2292人,占吉尔伯特群岛美军总伤亡人数的85%,美军付出了颇为沉重的代价。这场血战对美军的教训之一是,对依托坚固防御工事重兵防守的小岛发起的登陆战,必须具有压倒性的兵力优势;教训之二是,航空和舰炮火力准备不足以摧毁防御设施。美军总结并吸取教训,改进了此后两栖作战手段和方法。

1943年11月,海军陆战队猛烈进攻吉尔伯特群岛的塔拉瓦岛。

在贝蒂奥岛(Betio Island)

在塔拉瓦贝蒂奥岛的一个陆战队营地

1943年11月20日

马绍尔群岛战役

1944年开始,美国海军陆战队逐渐向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占领的岛屿发起反攻,现在是时候迈出决定性的一步了!进攻日军1941年占据的岛屿,将战火烧到日军的绝对国防圈已经刻不容缓,目标——马绍尔群岛!

马绍尔群岛位于中太平洋,占领这里就可以将中太平洋与西南太平洋的日军分割,使日军陷入首尾难顾的境地。不过日本在占据马绍尔群岛后就立即进行军事设施建设,1941年1日在马绍尔群岛设立海军第6根据地,专职负责马绍尔群岛防务。同时,日军还不断强化地面防御能力,在吉尔伯特群岛战役打响后,大举增兵,对六个环礁——沃特杰、贾卢伊特、马洛伊拉普、米莱、埃尼威托克和夸贾林的防御进行强化,每座岛屿都建有至少一座机场。截止1944年1月15日,日军驻马绍尔群岛的地面部队总兵接近34000人,由秋山门造海军少将统一指挥,其中夸贾林环礁兵力达8782人,主力分布在两个主要航空基地——罗伊-那慕尔岛和夸贾林岛。

在登陆吉尔伯特群岛前夕,美军陆海军航空兵对马绍尔群岛进行了大规模空袭,并派舰队加大打击力度,通过空袭和海空封锁,削弱日军的防御。在夺取了夸贾林外围岛屿后,1944年2月1日,第7步兵师登陆夸贾林岛,并于2月5日占领该岛。陆战4师在2月1日同时登陆罗伊-那慕尔岛,在罗伊岛,虽然美军登陆组织混乱,但由于美军登陆前火力准备工作卓有成效,大部分日军还是死于空袭和舰炮打击,陆战23团当天攻占全岛。在那慕尔岛,陆战24团在登陆时遇到了更多的麻烦,该团到第二天也就是2月2日下午才攻占全岛。相比在太平洋其他海军陆战队参与的战役来说,攻占罗伊-那慕尔岛要容易得多。陆战4师付出的代价是313名海军陆战队员和医护兵阵亡,502人负伤。相比之下,3563名日本守军除少数外全部被击毙。

在塞班岛,约瑟夫(Joseph Buzleski)中士正准备使用他的M1A1喷火器。

马里亚纳群岛

马里亚纳群岛由15座火山岛和一些珊瑚岛组成,但只有4座岛屿具有战略价值,分别是塞班岛、提尼安岛、罗塔岛和关岛。塞班岛是日军防守体系的关键,估计该岛上有3万名日军驻守。之后的战事证明,攻占这个岛屿比拿下塔拉瓦还要艰难。

夸贾林岛的战斗结束后,日本战俘在美军宪兵的看押下乘坐LVCP撤离。

美军北部登陆部队是霍兰德·史密斯指挥的陆战队第5两栖军,由1个陆军师和2个陆战队师组成,总兵力66779人,其中陆战队47510人。在包括6艘战列舰在内的强大海空火力掩护下,6月15日上午8点43分,陆战2师在左、陆战4师在右,一齐登陆塞班岛加拉潘镇( Garapan)南面的西部海滩。这一战有722辆水陆两用车参与,20分钟后就有超过8000人登陆,但立即遭到日军激烈阻击。到第二天,在日军压力下依旧建立了稳固的滩头阵地,不过仅有1370米深、9150米宽。由于进展不顺,美军决定将加强过的第27步兵师(共计16404人)派去增援登陆。

直到6月18日,美军才穿越全岛推进到东部海岸,于是将攻击轴线转向北,依然是陆战2师在左、陆战4师在右。此后由于前线太过宽阔,美军又进行了机动调整,于是第27步兵师被夹在两个陆战师中间向北推进。期间第27步兵师战术保守,推进速度之缓慢令人震惊。在经过两天战斗后,由于第27师的迟缓暴露了两翼陆战师的侧翼,有“疯子”之称的霍兰德·史密斯撤换了第27步兵师师长拉尔夫·史密斯,但这一决定对军种关系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经过三周战斗之后,美军推进到距离北部海岸仅有700米远的地方,第43师团长斋藤义次指挥全岛5000多名残余官兵守卫着最后防线。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斋藤下令在7月6日至7日夜发动自杀式进攻。最后斋藤剖腹自杀,而率领舰队偷袭珍珠港的南云忠一中将也自杀毙命。在三个师的联合进攻下,美军经过25天的鏖战终于夺取了塞班岛。三个师共阵亡3225人,受伤13061人,失踪326人,其中三分之二伤亡为陆战队员。日军则有23811人死亡, 1810人成为俘虏(大部分是朝鲜劳工),全岛约三分之二的居民丧生。东京电台宣布全国为塞班陷落哀悼一周。

攻占塞班岛后不久,南部登陆部队就登陆了关岛。关岛为马里亚纳群岛中最大的岛屿,1941年12月10日被日军攻占。在经过13天的空中和海上火力准备后,1944年7月21日,北部的陆战3师在猛烈的火力支援下登陆关岛的阿加尼亚湾南部,这里距离关岛首府阿加尼亚镇只有一英里。陆战3师的三个团同时展开登陆,陆战3团的登陆点在左侧的红1和红2海滩,陆战21团在中央狭窄的绿滩,陆战9团则在远右的蓝滩。在更远的南方,第1暂编旅在阿加特镇下方的阿加特湾登陆,第77步兵师次日也在这里登陆。直到8月12日,日军的抵抗才基本平息,美军顺利解放关岛。在21天的战斗中,海军陆战队有1567人阵亡、5308人负伤,陆军则有177人阵亡、662人负伤。不久之后,第1暂编旅加上陆战29团和勤务部队组成了陆战6师,后来参加了冲绳战役。

此外,攻占塞班岛后,美军决定攻占提尼安岛。这个小岛距塞班岛南端仅3海里,对塞班岛威胁较大,而且岛上还建有大型机场。除海空火力准备外,从6月20日起,塞班岛美军就开始炮击提尼安岛。7月24日,陆战2师和陆战4师在提尼安岛西北登陆,8月3日攻战全岛。刨去战斗中被掩埋于地下无法清点的尸体,至少有6000名日军被歼,而陆战4师有290人阵亡、1515人负伤、24人失踪,陆战2师则有107人阵亡、654人负伤。

在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中,美军全歼了三个岛的日军守备部队。除了岛屿争夺,日美双方还爆发了多次海战,日本海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中太平洋的制海制空权彻底落入美军之手,日军在此后的战争中更加被动,从马里亚纳群岛飞起的B-29轰炸机甚至可以直接空袭日本本土。

在塞班岛,

在塞班岛

1944年7月10日,这些陆战队员正在塞班岛北部海岸清扫躲藏在洞穴中的日军。

1944年6月的塞班岛,在第2坦克营D连的一辆M3A1喷火坦克“Dusty”前。

此时正是塞班岛上陆战队员的午餐时间。

1944年7月在塞班岛。

贝里琉岛战役

在位于西太平洋的帕劳群岛中,最南端的贝里琉岛是日军防御的核心,现在它成了海军陆战队的新目标。该岛上的机场位于麦克阿瑟重返菲律宾行动的左翼,因此必须拿下这个战略要点。贝里琉岛仅有15公里长、3公里宽,由以第14师团为主的6500名陆军以及3000多名海军等共计1万余日军防守,并修建了大量防御工事。

进攻该岛的日期被定在9月15日,美军认为只需4天就可以解放该岛。在登陆前,美军舰载航空兵和重型轰炸机进行了火力准备,并从9月12日开始进行密集的海上炮击。9月15日8点32分,陆战1师由两栖装甲车领头,LCI/LVT开始登上海滩。日军花费了很长时间为战斗进行准备,这个岛屿已经成为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堡垒。整个登陆变成了一场灾难,日军躲藏在天然或人造的隧道、洞穴里,使用火炮、迫击炮、机枪等一切火力砸向第一波登陆美军,给海滩上的美军带来了很大的伤亡和混乱。

下午日军轻型坦克和步兵又向美军发起了反击,美军击退进攻的同时也停下了进攻脚步。黄昏时,陆战5团和陆战7团的陆战队员穿过了岛屿。其中陆战7团开始向南推进,而向北进攻的陆战1团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到9月20日,陆战1团损失惨重,实际上近乎被消灭,该团一共伤亡1672人,不得不撤出休整重建,由新生力量第81步兵师321团接替。到10月12日,第81步兵师全部进岛。10月15日,第81步兵师正式代替陆战1师。

依靠兵力和物资优势,美军最终在登陆1000小时后占领了全岛,日军约10900人全部被歼,仅19名日军及202名朝鲜、冲绳劳工被俘。海军陆战队共伤亡6525人,其中1252人死亡(阵亡、因伤死亡或因失踪推测死亡)。根据战斗后的一份报告,各团损失情况为陆战1团1749人,陆战5团1378人,陆战7团1497人。第81步兵师在贝里琉伤亡1393名官兵,其中208人阵亡,在安佳岛(Anguar)伤亡1676人,其中196人阵亡。贝里琉岛战役实际成为太平洋战场上最为血腥的一场战役,美军仅在登陆日一天伤亡就近2000人,这场战役因双方的残酷及过高的伤亡率而备受争议。

1944年9月15日在帕劳群岛。

这封信件由宾夕法尼亚哈里斯堡

1944年11月,在陆战4师第4坦克营的一辆M4A3坦克前。

硫磺岛战役

硫磺岛位于小笠原群岛南部,北距东京1200余公里,南跟塞班岛1100余公里,东南距马里亚纳群岛500余公里。该岛岛长8000米,宽约4000米,形状酷似火腿,面积约20平方公里。岛南部有一座尚未完全冷去的死火山——折钵山,山上终年喷发雾气,岛上其余地方则由火山岩和松软的黑沙组成。

马里亚纳群岛失守后,日本开始大力加强硫磺岛防御,6月16日将硫磺岛上的陆军部队整编为第109师团,由栗林忠道中将任师团长。截止到1945年2月,岛上日军共有陆军13500人,海军7020人,飞机30余架(堪用的只有2架),并配备有120毫米、155毫米海岸炮、100毫米高射炮和双联装25毫米高射炮,以及11辆九五式和12辆九七式坦克。为抵御美军的登陆,栗林忠道制定了折中的纵深防御为主、滩头防御为辅的防守方案,将全岛建成坚固的要塞,他以折钵山为核心阵地,以两个机场为主要防御地带,在适宜登陆的东西海滩构筑了以永备发射点和坚固支撑点为骨干的防御阵地。防御工事采取以地下坑道阵地为主,混凝土工事与天然岩洞相结合的方式。日军还下令在海滩纵深埋设大量地雷,构成绵密的火力网,并对部队强化训练,日后给美军造成了极大的杀伤。

为了给轰炸日本的B-29轰炸机提供备降场地,以利于开展对日战略轰炸,美国陆军航空兵提出攻占该岛。下辖陆战3、4、5师的第5两栖军接下了攻占硫磺岛的任务,当时三个陆战师的实力为:陆战3师17715人,陆战4师18241人,陆战5师18311人,这是历史上唯一一次由三个陆战师共同参与的登陆作战。第5特混编队负责海空掩护,他们派出500艘战舰(其中军舰约400艘)、约2000架飞机,统一由第五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上将指挥。美军对硫磺岛的海空火力装备从1944年8月10日就已经开始了,包括B-29轰炸机在内的海空部队曾多次轰击硫磺岛。虽然美军火力密集,但由于日军防御工事异常坚固,效果十分有限。

1945年2月16日,火力支援编队抵达硫磺岛海域开始进行火力准备,并出动舰载机和轰炸机进行猛烈轰炸,火力准备一共持续了三天。据统计,1944年8月-1945年2月18日,美军一共向硫磺岛倾泻了24000余吨炮弹和炸弹,平均每平方公里承受1200吨。即使在如此猛烈火的火力下,日军死伤也不过104人,地面工事遭严重破坏,但坚固的地下工事损失却十分轻微。

2月19日,在经过直接火力准备后,美军在折钵山脚下向东北延伸的海岸登陆。登陆滩头从南向北每450米划分一个,陆战5师在南端的绿一、红一、红二这三个滩头登陆,穿越岛部最窄部,孤立或攻占折钵山。而陆战4师则在北面的黄一、黄二和蓝一、蓝二四个滩头登陆,攻击一号机场。上午9时,部队开始登陆,由于火山灰堆积的土质松软,许多履带登陆车陷在火山灰中难以前进,后面的登陆艇由于受到前方友军的阻挡,根本无法抢滩。日军等美军炮火延伸后,开始向海滩上的美军猛烈射击,一时间给美军造成了惨重伤亡。但凭借强大的舰炮火力支援,陆战5师28团得以将折钵山包围起来。当日终时,美军已有6个陆战团、6个炮兵营和2个坦克营共约3万人上岸,占领了宽约3600米、纵深650~1000米不等的登陆场,全天阵亡548人,负伤1755人,伤亡率约占登陆总人数的8%。

1945年2月19日,第5陆战师在硫磺岛战役中在红一海滩登陆。

摄于1945年2月27日硫磺岛。

经过四天血战,2月23日10时20分,陆战5师28团2营E连由哈罗德·希勒中尉率领的40人小分队,终于攻上折钵山山顶,印第安血统的路易斯·查曼中士升起了一面美国国旗。4小时后,又换了一面更大的国旗,美联社记者乔·罗森塔尔(Joe Rosenthal)正好赶上,便将插旗情景拍摄了下来,这张照片广为流传,成为了胜利的象征。但由于日军顽强抵抗,美军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2月25日,三个陆战师在硫磺岛并肩开始攻击,3月1日攻占二号机场,第二日拿下被称为“绞肉机”的382高地,3月10日陆战3师攻到了西海岸,将日军防线截为两段后向两侧扩张。日军防御态势虽然不利,但仍死战不退。

在美军巨大的优势面前,守岛日军最终失败,共阵亡22305人,被俘1083人,栗林忠道在负伤后自杀。美军从2月19日-3月26日阵亡6821人(其中陆战队5324人),负伤21865人,伤亡共计28686人。美日双方伤亡比为1.23∶1,这是太平洋战争中唯一一次进攻方伤亡大于防守方的登陆战。美军登陆部队伤亡人数占参战总人数的30%,而陆战3师战斗部队伤亡达60%,陆战4师、5师战斗部队伤亡率则高达75%,第5两栖军则几乎失去了战斗力,此次战役中海军陆战队伤亡率之高成为太平洋战争之最。美军的巨大代价没有白费,硫磺岛机场投入使用后,有效确保了美军对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大大加速了日本的崩溃。

陆战队员正向隐藏在一个山洞中的日军射击。

摄于1945年2月21日硫磺岛。

1945年2月23日。

日军在硫磺岛上布设了无数陷阱。

这面54×28英寸美国国旗来自“米苏拉”号运输舰(USS Missoula)。

除了美国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升起的国旗。

冲绳战役

琉球群岛包括五个呈弯曲状排列的群岛,冲绳群岛是这个岛链中最大的岛群,而位于台湾与九州中间的冲绳岛又是其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岛屿。该岛南北长105公里,宽31公里,面积达182.5平方公里。美军占领菲律宾后,冲绳就成了双方争夺的焦点。冲绳岛的防御由牛岛满中将指挥,主力是第32军,由第24和第62师团、独立第44旅团、1个坦克联队和大量支援部队组成,总人数为67000人。冲绳海军基地包括3800名水兵和6000名准备参加战斗的平民。为加强防御力量,日军从冲绳当地征召了大量人员充实到部队中去。由于手中兵力不足,牛岛满的作战计划是像硫磺岛那样打持久战,日军在岛上修建了大量工事,防御重点在岛的南部,并沿山脊和山丘修筑了三道横贯全岛的防线,而在北部仅部署了十分有限的力量。

斯普鲁恩斯海军上将负责全权指挥进攻冲绳的“冰山行动”。两栖部队交由特纳海军上将指挥,而第10集团军则由小西蒙·巴克纳(Simon B. Buckner)指挥,这个集团军是专门为夺取冲绳而在1944年6月编成的。南部登陆部队由第24军部署,包括第7和第96步兵师,再加上第77步兵师;北部登陆部队为第3两栖军,包括陆战1师和陆战6师。所有参加的陆战团实力高于100%,而陆军步兵团却平均缺编300人。

日军战俘正在冲绳一座码头上等待被运往夏威。

1945年在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后。

美军联合远征部队共有182821人,其中陆战队88500人,这之中有66636名陆战队员将参加首次进攻。参加冲绳作战的美军舰船达到1457艘,其中航空母舰40多艘(舰载机2108架)、战列舰22艘、巡洋舰和驱逐舰320余艘、运输舰430艘。美军估计日军共有约10万名作战人员,包括67000名日军、23000名当地民兵和至少9000名海军人员。美军第10集团军的登陆行动包括两个陆战师和第7、第96步兵师,从北部向南依次是陆战6师(绿一、绿二、红一、红二、红三海滩)、陆战1师(蓝一、蓝二、黄一、黄二和黄三海滩)、第7步兵师(紫一、紫二、橙一和橙二海滩)和第96步兵师(白一、白二、白三,褐一、褐二、褐三和褐四海滩)。

1945年4月1日,美军发动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上午8时30分,第一波两栖登陆车在烟幕的掩护下靠近海岸,之后每一波登陆车都在十分钟内依次上岸。由于日军根本没有抵抗,美军顺利登陆。中午,陆战6师兵不血刃地占领了读谷机场。当晚,美军就建立了6公里宽、5公里深的登陆场。在登陆四天内,北部的两个陆战师按计划将全岛分割,由于牛岛满中将以南部为主进行重兵部署,初期美军并未受到有力的抵抗。陆战6师向北进攻,4月8日发现日军集中在本部半岛。4月12日,罗斯福总统去世,岛上日军在航空决战的配合下,发起了反攻。反攻虽使美军遭到重大伤亡,但最终被粉碎。在清剿北部后,陆战6师于5月4日由第27步兵师替换。

在陆战6师向北进军的同时,第77步兵师于4月16日至21日占领了冲绳西北3英里的伊江岛。4月19日,第24军下属的第7、第96和第77师开始向跨越全岛的首里防线发起进攻,期间进展缓慢并且损失惨重。5月4日,日军发起了一次全线反击,但最终失败。5月7日,陆战1师重归第3两栖军指挥,并运动到前线右翼以加强进攻。5月11日,巴克纳发起了另一次进攻并最终突破首里防线。5月25日-6月4日,日军撤退并建立新的防线。在此期间,陆战22团占领那霸,陆战5团占领首里。冲绳岛最终于6月21日被攻占,牛岛满中将剖腹自杀。

在作战82天后,第10集团军的官兵终于可以放松了。美军第10集团军共损失约38000人,另有26200人非战斗减员(包括海上海军人员的伤亡)。在1945年4月1日-6月30日的琉球战役中,美军共死亡12281人,其中陆军4582人,海军陆战队2792人,海军4907人。参战的美军陆战师中,陆战6师战功最为着著,占领了全岛三分之二的土地面积,包括那霸和几个机场,共歼灭约2万日军。该师为此付出的代价是超过8300人伤亡,其中1622人阵亡,6689人受伤,15人失踪。而久经战阵的陆战1师又一次伤亡惨重:阵亡1115人,受伤6745人,失踪41人,总计7901人。日方估计损失超过131000人(包括被活埋在山洞里的士兵、平民和约10755名投降日军),其中110071人死亡。除此之外,这场战役中有大量的冲绳平民因炮火、空袭和被强行征召等原因死亡。

硫磺和冲绳战役伤亡如此惨重,令人难以置信,这让进攻日本的前景看上去更加令人畏惧。在美军试验成功原子弹后,新总统杜鲁门决定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在日本拒绝最后通牒后,8月6日,载有原子弹的B-29轰炸机从提尼安机场起飞,对广岛投掷了第一枚原子弹,3天后第二枚原子弹投向了长崎,日本被迫同意投降。1945年9月2日,麦克阿瑟将军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接受了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从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正式参战到1945年8月陆战4师登陆东京湾,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海军陆战队兵力达到485833人,包括2个两栖军、6个陆战师,以及大量由庞大岸上机构支持的战斗支援营和勤务营。海军陆战队航空兵同样发展壮大,拥有5个航空联队、32个航空大队和135个中队。海军陆战队的实力总体增长了24倍,它的能力和组织大大增强,吸收了大量的人员,在采用新观念、新战术、新武器、新装备和部队的同时保持了其独特的团队精神,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两栖攻击力量。

《矛头》杂志第一期封面和封底,封面主题是该师陆战队员在彭德尔顿军营进行训练。

《矛头》杂志第二期封面和封底,封面主题是该师参加的硫磺岛战役。

《矛头》杂志第三期封面和封底,封面主题是该师占领日本,封底是海军陆战队司令的一则讯息。

这些照片展示了几种海军陆战队的出版物。

陆战师编制

在二战期间,美国海军陆战队陆战师编制经过了多次变化,情况相对比较复杂,这里仅就陆战师编制变化过程及情况进行简略介绍。根据1941年3月28日微小调整的C-100系列编制,海军陆战师由3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特种部队与勤务部队组成。步兵团每团3个营,炮兵团由1个105毫米火炮营和4个75毫米火炮营加上1个特种武器连组成,特种部队则包括轻型坦克营、伞兵营和工兵营,勤务部队有勤务营、医疗营和两栖运输营。根据部队演习获得的经验,以及新式战斗装备的采用,陆战队的两栖战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体现在陆战师编制上就是增加了配属部队。根据1942年7月1日的D-100系列编制,陆战师增加了一个由1个工兵营加上1个新成立的突击工兵营以及1个海军工程营组成的工兵团,海军工程营由海军直接分配给陆战师。一个特种武器营增加了提供反坦克和防空能力的部队。一个师部营将现存的师部连、通信连、宪兵连进行了合并。

1943年4月15日E-100系列编制被批准采用,主要是对部队人员实力进行了细微的调整,配属了更多的通信和后勤人员。一些新式武器的采用和增加必然使步兵部队发生一些变化,一些部队发生了重大改变,而一小部分部队被撤销而其他部队增加了。

许多变化都是瓜岛作战经验教训的结果,热带岛屿战也使得部队装备进一步完善。1943年陆战师的总实力为19979人,包括910名陆战队军官和17238名士兵,加上143名海军军官和1688名海军士兵。表面看其整体实力增加不超过600人,但其实际实力增幅比看上去的要多,考虑到陆战师伞兵营和一个高炮营被撤销(约700人),其实力净增加了1300人,海军陆战师成为美国武装力量中实力最强的师级部队。

必须需要指出的是,陆战师下属部队的数字并不是绝对的,由于频繁对编制进行修改,导致其部队实力有轻微的变化。部队部署时往往也没有全部按照批准的标准进行编制,人员比编制数量更多或者更少。同时根据作战需要以及新式装备的采用,偶尔也能看到一些部队参加战斗时拥有比编制更多的人员和武器,此时其编制和装备也就不同于以前已经不适应战斗需要的陈旧编制了。例如陆战师经常装备比编制数量更多的M3型75毫米半履带自行火炮和轻型坦克。由于编制表并没有指定无线电台的具体数量和型号,陆战师就使用了任何在战场能用到的型号,战场上陆军和海军新式无线电台数量也不断增加。

虽然分配的武器发生了变化,采用了新式武器,下属部队组织进行了改进,但在整个战争期间陆战师下属的步兵团几乎没有根本改变过。1942年的步兵团拥有团部及勤务连,3个步兵营和1个武器连。团部及勤务连由连部、通信排和团部(配一个急救站)、情报科、军需科和补给科组成。团武器连由1个连部,3个武器排,2个排各配有4门反坦克炮和2挺12.7毫米机枪,1个排装备2辆M3半履带75毫米自行火炮。但陆战1师和2师并没有配属这些半履带火炮直至1942年中期,其最初使用的是两门75毫米M1897A4野战炮。步兵营由1个直属连、3个步兵连和1个武器连组成。营直属连由1个连部、通信科、营部(配有一个急救站)、情报科和补给科组成。武器连最初由1个配4门反坦克炮和2挺12.7毫米机枪的反坦克排,1个配有4门81毫米迫击炮的迫击炮排和3个各配8挺M1917A1水冷机枪的机枪排组成,其中使用4挺,4挺备用。步兵连则由1个连部, 1个武器排和3个步兵排组成。42人的步兵排由1个排部和3个9人制步兵班、1个8人的自动步枪班组成。步兵排的步兵班除了自动步枪手外,都装备M1903系列斯普林菲尔德步枪,掷弹手的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则配备M1枪榴弹发射器,自动步枪手则装备M1918A2勃郎宁自动步枪,自动步枪班的班长配一支M50冲锋枪。武器排由1个4人的排部,一个由2个班(各装备1挺7.62毫米M1919A4轻机枪)13人的机枪分队与1个由2个班(各装备1门60毫米M2迫击炮)共11人的迫击炮分队组成。

休息中的海军陆战队员,直立正对镜头者身着11联装手榴弹背心。

经过1943年改编,步兵团在人员和武器数量有了轻微变化,最明显的变化是团部勤务连增加一个43人3班制的侦察和狙击手排,这也是瓜岛作战获得的经验教训,在战斗中发现步兵团拥有自己的侦察兵非常重要,陆战师则直接指挥其侦察连。1943年步兵团拥有1个团部及勤务连、3个步兵营和1个武器连。团部及勤务连由连部、侦察和狙击排、通信排和团部(配一个急救站)、情报科、军需科和补给科组成。团属武器连由1个连部,每排配4门37毫米M3A1反坦克炮的3个排和配2辆75毫米M3自行火炮的1个排组成。步兵营则由1个营直属连,3个步兵连和1个武器连组成。营直属连主要增加了后勤和海军医护人员,通信分队扩大为一个排。营武器连由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坦克威胁而失去了它的37毫米反坦克排,3个机枪排保留了大部分力量,但失去了4挺备用的M1917A1机枪,每排仅剩4挺机枪。81毫米迫击炮排减少到18人,但仍保留了足够实力背负其4门迫击炮和弹药。步兵排失去了自动步枪班,但3个9人制的步兵班分别增加到12人,步兵排实力仅增加1人。新的步兵班由班长、副班长、2名自动步枪手、2名自动步枪副射手和6名步枪手组成,装备9支M1步枪、2支BAR和1支配有M1榴弹发射器的M1903步枪(配M1步枪的M7榴弹发射器直到1943年末才投入使用)。武器排接收3门60毫米迫击炮和3挺M1919A4轻机枪,使迫击炮分队达16人,机枪分队达9人。

1943年的炮兵团标准配有3个M1A175毫米榴弹炮营和2个M2A1105毫米榴弹炮营,这种组织结构可以给每个步兵团分配一个75毫米炮营,同时还有2个105毫米炮营提供通用火力支援。炮营的营部及勤务连由1个营部、营部炮连连部和维修保障分队,以及通信-传令-勤务排组成,炮营的下属部队包括3个炮兵连,每个炮兵连包括有指挥部、观测组和射击组。其中炮连指挥部编制包括有指挥员、警戒分队、维修保障分队。炮连观测组包括有指挥员、前沿观测员和通信分队。炮连射击组包括有指挥员、弹药分队和4个榴弹炮分队,每个榴弹炮分队装备一门榴弹炮。配属陆战1师的第11陆战团由1个105毫米炮营和3个75毫米炮营组成,与标准的编制稍有不同,而分别配属陆战2师、陆战3师的陆战10团和陆战12团则根据标准编制构成。炮兵营由营部直属连和三个各装备4门火炮的榴弹炮连组成。

工兵团这种编制仅存在于1942年9月至1943年12月,由工兵营加上突击工兵营以及海军工程营组成。工兵营所属连习惯上配属给各步兵团,三个工兵连各由1个连部,3个攻击排和1个轻工兵排组成。攻击排可提供8具M1火焰喷射器和炸药支援步兵团的步兵营。突击工兵营于第一次于1942年2月建成,本来是从登陆艇上卸载,组织仓储和向前线转运补给的部队,但也可以执行施工任务,3个突击工兵连各有1个连部和3个排。海军工程营负责帮助海滩工作队,构建支援设施,简易机场和师后方的道路,由3个连组成的营拥有1个营部和6个排。1943年工兵团唯一显著变化工兵营直属连得到大规模扩充,增加了参谋、通信和后勤人员。

海军陆战队员正在从登陆艇上卸下个人物品,水手袋上依稀可以分辨个人和单位标记。

轻型坦克营,每个营4个连(A-D),每连包括连部和3个坦克排,连部3辆坦克加上大型的维修分队,每个坦克排有5辆坦克,装备M2A4或M3型坦克。侦察连(E连)也被分配给坦克营分担维修保养职责,但通常其行动由师部直接指挥。侦察连最初三个排各有4辆M3A1侦察车,1个排有4辆吉普车和4辆摩托车,连部拥有2辆侦察车。由于侦察车和摩托车并不适合岛屿战,在陆战师向海外部署前被取代了,部署到萨摩亚群岛侦察排就没有侦察车,现在侦察连拥有了各配备8辆吉普车的4个侦察排各拥有36人。

特种武器营拥有3个反坦克连,每连装备6门37毫米M6反坦克炮和2门75毫米自行火炮,共4个排每排装备2门火炮。2个防空连各拥有16门40毫米M1高射炮,共4个排每排4门,以及1个装备6门90毫米M1高射炮的防空连。伞兵营预想做为陆战师的突袭和侦察力量,将伞兵空降到岛屿目标上以支援两栖登陆。这些伞兵部队并没有实施战斗空降,主要是因为空投运输机的缺乏和缺少战术机会。伞兵营主要作为轻步兵部署使用,但由于其仅具有标准步兵营一半的实力,而且重武器也很少,他们并不能执行与步兵营相同的正面攻坚任务。伞兵连的3个排仅装备轻型武器,有莱辛冲锋枪、约翰逊轻机枪和后来的约翰逊步枪。仅有的重武器是每个39人制排装备1门60毫米迫击炮和1具巴祖卡,但火箭筒到1943年末才收到。

1943年改编主要是师部和通信连人员增加以更有效的指挥全师,特种武器营的90毫米防空营被重新分配给了守备营,此后1个守备营随着陆战师参加战斗,这样可以更加有效的集中使用90毫米高射炮。反坦克连的M6火炮被37毫米的M3A1反坦克炮取代了。各坦克营的一个连被调走并与一个谢尔曼坦克连(拥有14辆M4A2坦克)组成了第1两栖军坦克营。1943年坦克连开始接收M3A1、M3A3、M5和M5A1坦克。侦察连(现在是D连)在丛林密布的岛屿上很少使用吉普,而主要依靠双脚和橡皮艇,1943年夏季和秋季,侦察连被重新分配给了师部直属营,他们工作被摆在了首位。伞兵营被从陆战师中调走,并于1943年3月在新喀里多尼亚集结,于4月1日组成了拥有2261人的陆战队第1伞兵团,成为第1两栖军的下属部队。

在布干维尔岛行进的海军陆战队员。

陆战师勤务部队具有充足的力量,可以满足在战场上陆战师的供应,勤务营最初由营部,勤务连和运输连组成,1942年改编为营部,勤务和补给连,军械连,师运输连和3个团运输连。勤务和补给连由一名少校指挥,近乎一个营的实力,并且提供全方位的后勤功能。它由一个连部和4个100多人的勤务排组成,可以提供后勤,补给,面包房,小卖部,邮政局,澡堂等服务。军械连由4个排组成,提供武器和车辆维修保养支援。由于步兵团运输能力贫弱,4个排组成的汽车连中的3个排习惯上配属给各步兵团,以增加其运输能力(1942年步兵团有55辆吉普和9辆一吨卡车,1943年则拥有64辆吉普和同样数量的卡车)。医疗营的3个连被配给步兵团,以充实团急救站,其他2个作为清洗连并支持其他部队,每个连有3个排。两栖运输车最初设想仅作为后勤运输工具,用来运送补给跨过珊瑚礁和海滩抵达内陆,在1943年11月攻击塔拉瓦中发现其真正的价值是可以运送部队,3个两栖运输连每连共拥有30辆车,每连拥有9辆车的3个排和拥有3辆车的连部组成。

1943年勤务和补给连的实力显著增加了,增加配备了超过100名人员。4个运输连改组成一个汽车运输营,拥有3个连,每连3个排。卡车仍旧配属给团,但为了更加有效地使用卡车,多数将卡车集中使用,师下属部队会根据作战行动不同阶段需要而提出不同的卡车支援需求。

海军陆战队编制从师到班保持着三角形的概念,有三个可供机动的团和一个火力支援部队,特种和勤务支援部队更强化了三角形理念,拥有三个下属部队。由于新型武器和装备在战场应用,新的部队组织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这些变化,或者将现有部队内部编制与这些装备进行整合,其中心仍然是保持独立的完成两栖进攻组织和支援能力。

海军陆战师根据1943年4月1日批准的E系列编制进行了改编,主要人员力量进行细微的调整,增加了武器,撤销了炮兵团的特种武器连,将特种武器营的90毫米高炮防空连调给守备营,将伞兵营重新分配给伞兵团。在1943年还进行了其他改进,1943年夏季和秋季侦察连从坦克营中调给师部直属营。1944年初两栖运输营开始参与行动。从1944年3月开始工兵团虽然长时间没有认可,但各师仍保留了一段时间。1943年11月,陆战1师和陆战2师批准实力为928名海军陆战队军官和17192名士兵,加上133名海军军官和1688名海军士兵,仍然拥有美军师级部队中最高的实力。

1944年5月5日,批准了F系列编制,但步兵团编制在3月就批准了,然而在1月开始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就根据编制草案改组将步兵部队分配给各陆战师。新编制使步兵团更加合理化,炮兵团精简至四个营,工兵团被撤编(仍被保留至1944年),特种武器营被撤销,两栖运输营被永久的分配给舰队陆战队。现在陆战师纸面实力拥有843名海军陆战队军官和15949名士兵加上119名海军军官和955名海军士兵。然而由于需要论证批准陆战师下属部队编制表,其下属部队实力几乎每个月都有变化,其批准的实力也经常波动。根据T/O E-5编制表,每个师节省下来的人员被编进了独立步兵营,另外在该营中增加了一个附属的75组装榴弹炮连,独立营的总人数达到1066人。陆战2师在4月组成了第2独立(加强)步兵营,1944年5月1日更名为陆战29团1营。平均来看,各陆战师通常超编1000-2000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后面介绍陆战师给出的部队编制数字并不是绝对的,对编制进行必要的细微调整经常发生,造成部队实力发生轻微的变化。此外,由于战斗的需要,引入了新式装备,并且也能看到部队在参战前经常使用超过编制数量的人员和武器,也就造成与后面介绍的标准编制稍有不同。

在布干维尔岛烂泥中艰难跋涉的陆战队员。

在整个战争期间陆战师步兵团改变很少,最为显著的变化是1944年配备了重型武器,引入了新式武器,并对下属部队组织进行了改进,所有这一切都是根据一年来战斗所取得经验和教训的结果。1944年改组后步兵团众多下属部队实力产生了很多变化,支援武器在团内被重新进行了分配。最为重要的变化是撤销了营武器连(D、H、M连),步兵连武器排转变为机枪排,撤销了团部及勤务连的侦察和狙击排,调动武器连部人员以提供人员加强给营部和连部,增加其支持能力。

步兵团地面作战的一线作战的主力是步兵连,每个步兵连有1个连部,3个步兵排和1个机枪排。以前步兵连武器排改为仅装备6挺7.62毫米M1919A4轻机枪,2名军官和31名士兵的连部分队有6挺后备M1917A1重机枪可能代替轻机枪。以前武器排的一部分,1名军官和19名士兵迫击炮分队,装备3门60毫米M2迫击炮分配给连部。连部还有3具巴祖卡可以在必要时分配使用,连部分队配有1辆配0.25吨拖车的吉普。步兵排有7人的排部,3个13人的步兵班组成,这是根据一个新理念而编成的。步兵由1名班长(配M1卡宾枪)和3个4人火力组构成,火力组分别指定为1-3号,每组由1名组长(下士,配有M7榴弹发射器M1步枪)、步枪手(配有M7榴弹发射器M1步枪)、勃朗宁自动步枪手(M1918A2自动步枪)和1名自动步枪副射手((配有M7榴弹发射器M1步枪)组成。

1944年炮兵团进行了精简变为四个营,工兵团被撤编(仍被保留至1944年),特种武器营被撤销,两栖运输营被永久的分配给舰队陆战队。炮兵团改编后,一个75毫米炮兵营重新分配给舰队陆战队并转为使用155毫米榴弹炮,这样就提供了军级炮兵营而无需组建新的炮兵营。新编制调整的初发点是剩下的二个炮兵营将分配给两个突击团提供直接火力支援,预备团则将由一个105毫米炮兵营提供火力支援,其他的105毫米炮兵营可以提供通用支援。一个75毫米炮兵营被调走后的结果就是炮兵团内其他营的番号需要重新指定以便保持在炮兵团内部的序列顺序,装备75毫米和105毫米口径榴弹炮的炮兵营在一些师中指定番号并不相同,在大多数情况下,一营和二营装备75毫米火炮,而三营和四营装备105毫米火炮。

根据1944年5月5日的F-100编制,陆战师实力是拥有962名军官和16503名士兵。主要武器装备有.45口径手枪399支,M1卡宾枪10953支,M1伽兰德步枪5436支,冲锋枪49支,勃郎宁自动步枪853支,12号霰弹枪306支,7.62毫米M1919A4机枪302挺,7.62毫米M1917A1机枪162挺,12.7毫米M2重机枪161挺,便携式M2-2火焰喷射器243个, E4-5车载火焰喷射器24个,M1A1反坦克火箭筒172只。装备60毫米迫击炮117门,81毫米迫击炮36门,37毫米M3反坦克火炮36门, 75毫米自行火炮12门,75毫米榴弹炮24门,105毫米榴弹炮24门。

1945年9月4日的G系列编制开始执行,并在1945年1月应用于为冲绳战役准备的陆战1师、2师和6师的征兵工作。新编制步兵团和炮兵团受到的影响最大,其他师属部队只进行了部分改编。在硫磺岛战役结束后,其他陆战师开始改编以准备于1945年11月进攻日本九州。由于并不是所有师下属部队都完全按照新编制进行了改编,造成与批准的陆战师编制不同,新师拥有总实力为19176人。平均来说,师实力上升1000-2000人。部队增加人员部分来自批准增加的海军医疗人员,派往关岛的医疗部队超编3-5%,在贝里琉每个步兵营增加了8名医护兵,这样允许每个步兵排增加2名医护兵。

1945年编制最早完成是在1945年5月1日并投入了冲绳战役使用。步兵团实力仅增加86人,但战斗力得到了提高。团部及勤务连减少了12人,但其组织没有变化。团武器连减少了33人,主要损失是失去了一个3门37毫米反坦克炮排,但剩下的其他排每排增加8人,武器连部减少了25人。4辆75毫米M3自行火炮都被105毫米自行火炮取代了,这个自行火炮排增加了8人。

步兵营扩大增加84人,在步兵连和营部间人员进行了重新分配,增加了一个由55人组成的攻击排。步兵连实力减少了5人,20人的迫击炮分队仍然保留在连部内。步兵排仅损失了爆破下士,这名下士转到了突击排。机枪排增加了12人,并增加了另2个M1919A4轻机枪班。这样根据以前的做法,这样每个步兵排可以配属由2个机枪班构成的分队,增加的分队使连指挥官指挥更加灵活。这些机枪分队也可以使用储备的6挺M1917A1重机枪来替换轻机枪。

团车辆实力保持大致相同,但也有小的调整。46辆0.25吨吉普(12辆配有无线电台)、5辆吉普救护车、20辆一吨货物卡车和仅有一辆作为团长座车的M3半履带车。根据E和F系列编制,步兵团并没有手枪,而G系列编制改为一些M1卡宾枪和408支M1911A1手枪,主要配发给医务和总部人员。在冲绳战役中,其中大部人保留了他们的卡宾枪。

1945年的改编使用陆战师的炮兵团更像陆军师属炮兵,例如三个105毫米和一个155毫米榴弹炮营。在冲绳战役中,陆战队的155榴弹炮营并没有再配属给陆战师,而是保留由军来控制。为进行冲绳战役,除了第11陆战团1营外,所有的75毫米榴弹炮营都转为使用105毫米榴弹炮,使陆战师获得了四个105毫米榴弹炮营。后来为了进攻日本本土的时候,师属炮兵团的四个炮营改编为拥有636人的155毫米榴弹炮营。第1-5声测分队于1944年8月建成,配属给了各炮兵团,他们的任务是利用声音定位找出敌人火炮、迫击炮和火箭的位置,同年年底,这些分队被吸收到炮兵团内。

正在将国旗插上冲绳岛制高点的陆战队员。

工兵团于1944年3月奉命停用,海军工程营则重新分配给海军。第2、3、4陆战团的停用是因为筹备进攻马里亚纳群岛他们被综合进了演习计划而延迟了。第18、19和20工兵团则分别于1944年8月和9月停用,陆战3师第19工兵团最后一次参加战斗是在关岛。陆战师保留了工兵营和突击工兵营,一个海军工程营也习惯性的配备给每个陆战师和两栖军进行支援。

在硫磺岛战役中,每个陆战师保留了一名勤务部队指挥官,这名上校和他的小参谋班子属于师部。他负责指挥医疗及勤务营等。在硫磺岛战役后,各种师属营暂时集中作为“师属群”来运作,管理临时水箱,工程师,岸滩组和勤务群,通常由勤务群内一名高级营级指挥官指挥。

1945年改编,可以看到师部几乎增加了100余人,在师部营营部连甚至增加更多。通信连增加了66人,但宪兵连和侦察连略微减少。虽然G系列编制分配了火箭炮排和军犬排给师部营,但直到战争结束后才正式出现。火箭分队(暂编)装备有12辆装有火箭发射架的一吨卡车。

1945年工兵营、医疗营和突击工兵营变化不大,师内的运输车辆总数从1548辆增加到1918辆。包括一个349人的汽车修理连增加到汽车营中,大大增加了陆战师的维护保养能力。由于必需装备DUKW水陆两栖车的第1至第6两栖汽车连与一个小的陆军连一起附属各陆战师,但在1945年7月正式配属给陆战师,每个178人的连拥有50辆DUKW 2.5吨水陆两栖车。同时勤务营保持近乎原有实力,502人的勤务和补给连拆分成两个连以易于管理,军械连则扩大了。

坦克营变化不大,仍保持由四个连构成,每个连三个排,每排各拥有3辆坦克,连部拥有3辆坦克(其中一辆配有M1推土铲)。曾有提议恢复1944年前每连拥有3个排,每排5辆坦克的编制,但直到战争结束也并没有发生。三个坦克排编制的缺点是即使仅损失一辆坦克也不能保持有效发挥作用。9辆M4A3喷火坦克被增加给坦克营部和勤务连,但是并没有实现。

指挥系统

1942年-1943年海军陆战师由少将担任师长,副师长由准将担任。师下属部队有3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1个工兵团、特种部队和勤务部队,这7个部队由上校担任指挥官,再加一名上校参谋长。师级以下的各级指挥人员会伴随其前锋部队参加战斗,在连级以上的每层编制中通常成立前进指挥部和后方指挥部。指挥部配备指挥官、作战和情报军官、军士和士兵、通信兵、炮兵观察员、航空管制员和海军舰炮火力控制军官。后方指挥部配备执行军官,补给军官及其支援人员,通信兵,加上配属部队及后勤部队的联络军官。指挥部的任务包括确定部队需要的位置,请求和协调火力支援,请求和分发弹药与补给物资。

指挥人员,观察员,航空管制员和海军舰炮火力控制军官会处于需要他们的位置,来直接指挥军事行动和协调火力支援。指挥人员需要经常到其前线部队了解情况,不仅直接指挥战斗,也要确保每个部队所处的位置,并保持士气。在所有的战斗中,排级和连级指挥人员伤亡率很高。

在关岛的滩头阵地上。

理论上,副师长在师后方指挥部指挥,但往往由参谋长指挥。战斗中,副师长会被交给特定的任务。如第1陆战师由师长亲自指挥在瓜达尔卡纳尔的主要登陆行动,而副师长负责指挥图拉吉等辅助登陆行动。

海军陆战队参谋机构像陆军一样,自一战就采用的受法国人影响的编号系统,1——人员,2——情报,3——作战与训练,4——供应,5——计划。认别参谋军官和部门通过期前缀的字母,“S”用于营、团和旅,“G”用于师或更高级编制如集团军。海军陆战队不同编制的参谋军官和部门前缀字母如下右下侧列表所示。

从1942年开始指挥和参谋程序稍微有所变化,连以上编制中总部配备人员增多,可以24小时更有效率的指挥战斗,分配了更多的专业参谋以处理专业化行动。原来小型部队如工兵营,医疗营和坦克营的营部连对下属部队只能提低最低程度的控制,在1944年这些营部连总体上有所扩大以提供更多的支持。此外能够发现从营到舰队陆战队编制的每级编制主要参谋人员中很多专业参谋军官在数量上有所增加,认别主要参谋人员和部队的数字编号前缀字母有:Bn—营,R—团,B—旅,D-师,A—军炮兵,C—两栖军,F—太平洋舰队陆战队。

陆战队专业参谋军官包括:航空、炮兵、工兵、总部指挥、联络、LVT、医疗、NGF、军械,海岸工作队、通信和军需运输官。在低级别编制部队中,这些专业参谋的职责作为一种附加职责由其他指挥部军官来承担。在所有部队编制中,通信部队都进行了扩充,增加了无线电设备配备,以提供更多的指挥和控制能力,并且提高了讯息与请求的传递速度,通讯保障能力大幅提高。 lX1shayJUR5grA4QU87uIGYKTwHhu3ZXMQbXJzvSLHlIsmwarvzE9oEHRjA76Sj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