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凤雏”徐树铮

段祺瑞的智囊徐树铮,就是一个根本没把黎元洪放在眼里的人。同时,徐树铮又是个段祺瑞离不开的人。徐树铮,在民国又称小徐,以区别于徐世昌,就像人称段祺瑞为老段、段芝贵为小段一样。徐树铮是秀才出身,很早就跟上段祺瑞做了记室(秘书),两人一见如故,身为幕僚的小徐,特意留心兵事,每天跟大兵一起出操,深得老段之心。 老段做了统制(师长),就设法把他送到日本留学。文人出身的他,进了日本士官学校,在辛亥革命前一年学成回国,属于国内还相当稀罕的士官生的一员。从此,文人小徐,摇身一变成为武人小徐将军。

小徐号称知兵,却喜欢跟旧派文人打交道,一些宿儒和文坛巨匠,都是他的座上客,吟诗作赋,诗酒酬唱。还办了一所不错的中学,北京九城闻名。在北洋圈子里有跋扈之名的小徐,见了文人,从来都彬彬有礼,谈吐风雅,从来不当面让人下不来台。 然而,这个柯劭忞、林琴南眼里温文尔雅的君子,却是个迷恋铁血和权谋的强人。晚清和民国,自比诸葛亮的很多,但人们买账的诸葛亮却不多。但在段祺瑞的皖系圈子里,小徐的确够得上一个小诸葛,最次也是庞统。做过皖系师长的陈文运说,小徐像《三国演义》中的凤雏庞统一样,可以“五官并用”,“一面和我说话,一面批公事”。 他的见识和谋划,也的确有过人之处,而且对段祺瑞忠贞不贰,因此段祺瑞对他特别信任。他在段祺瑞帐下,也跟小说中描写的诸葛亮似的,经常越俎代庖,自作主张。做陆军次长的时候,就经常替段祺瑞当家,很多事情,连问都不问段一声,公文就批出去了。1914年一战爆发,日本对青岛的德军开战,中国政府由于得罪不起日本,是持中立态度的。但偏偏小徐亲德,德国在青岛的守军缺乏陆战武器,小徐居然私自应德国人之请,偷偷给青岛送去了两千支带子弹的步枪。 这种事,在当时如果被日本人知道,是会有大麻烦的。但是,无论小徐的独断专行捅出多大的娄子,段祺瑞都会给他扛着。对于段祺瑞而言,小徐跟家人一样,甚至,他信任小徐超过信任自己的儿子。所以,做了国务总理的段祺瑞,别的都好说,小徐是一定要用的。

可是,小徐的为人,恃才傲物,如果说他对文人学士还比较客气的话,对武人,对官僚们,可就鼻子朝天了。即使笑着跟你说话,脸上总带着一丝讥讽。说良心话,当年北洋圈子里,才具能比得上小徐的人的确不多,但同样在这个圈子里,人缘比小徐坏的,也不多。漫说别人,就是在皖系这个小圈子里,徐树铮都不让人待见。至于北洋圈子外的官僚,比如黎元洪之辈,小徐更是嗤之以鼻了。黎元洪曾经领教过小徐的轻蔑,还不止一次。在洪宪帝制取消之时,西南方面逼袁下台。冯国璋提出了八项主张,主张依旧维持袁世凯总统的地位。然后由林长民拿着这个提议,交给黎元洪,让黎元洪也签名。黎元洪不肯,小徐接着来,两次到黎元洪府上,连利诱带吓唬,非常不客气。就在黎元洪快要答应的时候,又有人插了一脚,最终,黎元洪没有签名。但小徐的阴狠和跋扈,却令他印象深刻。

所以,当听说段祺瑞要用徐树铮做国务院秘书长的时候,他几乎跳了起来。坚决表示:“我不能与徐树铮共事。”“不但不能共事,且怕见他。我见了他,真芒刺在背。”最后居然说到“总统可以不做,徐树铮绝对不能与他共事”的份儿上。最后,没有办法,段祺瑞只好请出老徐(即徐世昌),出面调停。晚清的时候,老徐是数一数二的重臣,资格比黎元洪不知道老多少,加上又是北洋老人,人缘又好,黎元洪得罪哪个,也断然不敢得罪此老,所以,只好答应。 就这样,徐树铮成了国务院的秘书长,要天天跟总统打交道。这边任命还没有发表,段祺瑞就已经让徐树铮布置国务院了。黎段之间,由于有了这么个小徐,从此多事。

按道理,国务院秘书长的职责之一,就是沟通府院,所有内阁形成的文件、命令由秘书长呈交总统审阅,内阁议决的公文,也是由秘书长呈交总统,总统用印之后,才算生效。由于府院对于政体的理解有偏差,在国务院尤其是小徐看来,总统用印,就是走过场,总统没有必要,也没有权力过问,因为责任内阁,总统是虚位。说白了,政府唱戏,总统如果不是龙套的话,也无非是没有什么词的“王帽子” ,摆设而已。内阁所有需要盖印的,做总统的用印就是,无须多嘴。然而在总统府这边,却觉得总统有必要过问政务,任何一项政令,只要总统觉得不对,就可以不用印。

只是,在当时的府院之间,总统府还是弱势,不大能够分庭抗礼。偶尔有一次半次,总统问得多了点,小徐也不客气,当场就把个大总统堵回去。比如,一次内阁更换山西三个厅长,徐树铮持命令来总统府盖章。黎元洪觉得蹊跷,怎么一次换了三个厅长?遂多问了几句。徐树铮回答说:“总统但在后页年月上盖印,何必管前面是何事情?” 气得黎元洪有时候也会发脾气,大叫:“现在哪里是责任内阁制,简直是责任院秘书长制!” 曾经兼任过总统府秘书的韩玉辰回忆说,黎元洪曾经有过这样的抱怨:“昔日受项城(袁世凯——笔者注)屈辱,今又见侮于段。总统是婆婆,不是小媳妇。婆婆可以少管事,但不耐媳妇命令一切。” 当然,说是这么说,黎元洪也知道,他的这个国家元首,底气不足。而国务总理,背后有北洋系的支持,腰杆子比他硬多了。所以,尽管嘟嘟囔囔,每天核算下来,发现还是被小徐当了盖印的机器,心里未免气闷。最初,总统府秘书长是张国淦,此人是宦海沉浮多年的老官僚,在府院两边都有面子。黎元洪接受徐树铮,一个要求就是以后见徐,张国淦要陪着。但小徐如此跋扈,总是给总统气受,害得张国淦两边不讨好,于是找个机会辞职了,由清末山东咨议局议员出身,而且做过报人的国会议员丁世峄接任。我们知道,当年的咨议局议员,个个都是大炮,报人更是嘴上无德,这下子,针尖对麦芒,有戏看了。

另外,约法恢复,民元国会也重开。所以,在总统和总理之外,还有个国会。民元的国会,是一个大国会,参众两院,议员800余人,人称八百罗汉。这八百罗汉,主要来自国民党和进步党,其中,国民党是第一大党。但是二次革命,袁世凯镇压了国民党人,抢占了国民党都督的地盘,在国会的国民党议员,居然没有什么反抗,反而把个袁世凯选成正式大总统,而后又被袁世凯追缴党证,赶出国会,颜面丢得差不多了。党魁孙中山,却又另起炉灶,组织中华革命党,打手模、宣誓效忠于他个人者方为党员。多数国民党议员,大小都是个人物,何以能受这个屈辱?所以,国民党实际上也就散了。而那边国会被袁世凯废掉之后,进步党原本就是个议会党,没了议会,党也就没了。因此,尽管在讨袁过程中,进步党似乎很活跃,但其实只是个人的行为。民元国会重开,尽管报界有时还提什么国民党议员如何、进步党议员如何,其实事过境迁,原来的党派,已经基本化为乌有。这时的议院,已经不存在原来的党团了。各个议员,依照各自的地域、同学、同年和同事的关系,结成各种圈子。比较典型的,就是各种研究会、学社、俱乐部,比政党更加松散。在吃喝嫖赌中,也谈点正事。比较大的团体,有以前国民党人为主体的宪政商榷会,下面又分成客庐系、丙辰俱乐部系和韬园系三派,后来商榷会散掉,丙辰俱乐部和韬园独立。以前进步党人为主体的是宪法研究会(人称研究系),此外还有宪法讨论会、平社、宪法协议会、宪政会、宪友会、苏园、衡社、友仁社、潜园、静庐等。后来又分化出民友社、政余俱乐部、中和俱乐部和政学会。彼此分分合合,互相掺和,头绪很乱。 但相当多的议员是前国民党人,领袖人物吴景濂、孙洪伊(人称小孙,以别于孙中山)都不省油,这些人,或多或少,跟北洋系还是有那么点隔阂。因此,在黎元洪和段祺瑞之间,国会时不时地会站在前者一边。即便有了袁世凯时代的教训,当时的国会中人,还是有着国会专权的自负,在他们看来,行政、司法和立法三权之中,唯有国会是民选的,所以,他们的权力应该最大。刚恢复国会不久,从前属于国民党的议员孙洪伊对美国公使芮恩施颇为自负地说:“国会不可能只限于进行它的主要工作即完成宪法的制定;它还必须控制国民政府。” 三个都那么自负的角色碰到了一起,麻烦自然是少不了了。也可以说,由于历史的积怨,后来所谓的府院之争,国会肯定不会是一个旁观者,它跟军阀组成的督军团一样,都是帮忙打架的。 M2rpSn3CNUAOYkW+tYkr+3qI9+wt4DcF7w4orQ5wiVBY0uLP+PkzLBp3CqpzNw/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