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禽 ① 问于子贡 ② 曰:“夫子 ③ 至 ④ 于是 ⑤ 邦也,必闻 ⑥ 其政 ⑦ ,求之与?抑 ⑧ 与之与?”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 ⑨ 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 ⑩ 异乎人之求之与?”
字 |
词 |
释 |
义 |
①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齐国人,孔子的弟子。郑玄云:“子禽,弟子陈亢也。”但是,在《史记·弟子列传》中,没有陈亢此人,只有一名叫原亢,字籍的弟子。毛传云:“原,大夫氏。”《春秋》:“公子友如陈,葬原仲。”即“原氏出于陈,原陈同氏也。”而且,“籍”和“禽”可以互相解释,加之古人经常用“子”去配一个人的字。所以《论语集释》据此考证,认为:子禽,姓原,名亢,字籍。原亢即陈亢。
②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儒家七十二贤之一。他善于雄辩,才能出众,且善于经商。孔子对子贡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是自己的得意门生。子贡曾分别在鲁国和卫国做过宰相,而且是孔子弟子中最富有的一个。在《汉石经》《左传》《礼记·乐记》等书中,“子贡”均写作“子贑”,有经学家认为“贡”是“贑”的省写。
③夫子:是古时候,人们对士大夫的尊称,这里指的是孔子。《礼》:“身经为大夫者,得称为夫子。”在鲁国时,孔子曾做过司寇。所以孔子的弟子们尊称他为夫子。后来,学识渊博的人或是传授知识的老师都称为夫子。
④至:到,到达。
⑤是:作代词。这,这个。
⑥闻:知道,知晓。
⑦政:政事、政治。
⑧抑:还是,或是。“抑”在这里是作表选择的连词。
⑨温、良、恭、俭、让:温,和厚,平和。良,善良。恭,庄重,恭敬。俭,节制。让,谦逊。《论语集释》:“五者,夫子之盛得光辉接于人者也。”这五个词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孔子的形象,是孔子的弟子对老师的评价和描述。
⑩其诸:语气词,表推测。
点 |
睛 |
译 |
文 |
子禽问子贡:“无论我们的老师到了哪个国家,必定会知晓那个国家的政治事务。这些信息是老师自己用心求来的呢?还是那些国家的君主自愿告诉老师的呢?”
子贡回答道:“老师这个人性格平和善良,行为恭敬有礼,节制克己,为人谦逊。正是由于这样,老师才能佷自然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但是我们老师获取信息的方式,大概和别人采用的方法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