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8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优的

选择:在绝大多数时刻,冲动是魔鬼

经济学家正在房间里埋头做自己的学问。这时,一个中意他的女子大胆地敲开了房门:“让我做你的妻子吧,错过我,你再也找不到比我更爱你的女人了。”经济学家虽然也很喜欢她,但仍回答说:“让我考虑考虑!”于是,他陷入长期的苦恼之中,迟迟无法做决定。最后,他终于得出一个结论:“我该答应那个女人的请求。”

于是,经济学家来到女子的家中,对女子的父亲说:“您的女儿呢?我已经决定娶她为妻。”老父亲冷漠地回答:“你来晚了10年,她现在已经是3个孩子的妈妈了。”经济学家听了,整个人近乎崩溃,他万万没有想到向来自以为傲的经济学头脑,最后换来的竟然是一场悔恨。

经济学是一门理性选择的学问,它与人自身最根本的利益息息相关,教人从对自己、对社会最有利的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理性且有益的帮助,给人们警示,让人们清醒。

上面这个小故事,以嘲讽的口吻描写了经济学家在做选择时,由于需要权衡利弊,因而错失了一桩美好的姻缘。不过,在大多数时候,人在权衡利弊后做出的理性选择,是优于一时冲动下的行为决策的。

“有得必有失”、“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之类的俗语,说明人生总是处在选择中。每个人对同样的问题有不同的认知,在经济生活中也是如此。面对一件相同的商品,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有人作选择是从经济学的成本收益角度来看,比如人们选择一项投资,总是选择投入最少、收益最大的;有人作选择是从物品的使用价值角度来考虑的,如人们在沙漠中对水的珍视就比其他物品要高;还有人是从自己的兴趣爱好来作选择的,如有人喜欢集邮,不惜花费千金也要集齐一套完整的邮票。但是,非得要说谁作决策或者选择是最优的,恐怕谁也不能说服谁。

实际上,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是人们追求不尽的,每个人的价值观、客观条件各不相同,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佳选择。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有不少人见到别人作了某种选择,于是自己也跟别人作同样的选择,全然不顾自身的条件,这种选择和决策往往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无论作何种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佳选择。在别人看来并非是最佳选择,但对自己而言是最佳选择,这就够了。不过,在考虑绝大部分问题的时候,理性是作出选择和决策的必要步骤。当人们还在为选择什么而犹豫不决的时候,更应该理性思考,从而作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趋利避害

每个人在面临选择和决策时,大致上会体现如下的规律:每个人都会自然地作出趋利避害的决策,选择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结果。但应以经济学的思维思考问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条件,才能作出让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最优决策。 1l7SyCMcNNsELLrJ4xz40yLu2i4NgMh1Y7qMaA7dGovaf+T4k0tuaUprdJFQQYh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