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这个老爹很强悍

成化十七年(1481年)春,大明江山多地天灾不断,国都北京城倒是相对受眷顾。有人觉得,这是万贵妃及其党羽受了天子开金枝、散玉叶的打击,短暂泄气、消停所致。也有人辩驳说,应该是沾了科举大考的光,文曲星庇佑,冲淡了京城的晦气。

不管怎样,随着最终殿试成绩的公布,北京城内热闹非凡:新科状元身着红袍、帽插宫花打马御街前。状元身后,还跟着稍逊风骚的榜眼、探花等人。一行人风光无限地接受着围观百姓的目光膜拜,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京城花”。

再说那些京城百姓,虽然上到老妪、下到几岁孩童,都看习惯了达官贵胄。但是对于新科状元,他们却还是激情澎湃。每隔三年春天,他们都会兴高采烈地去围观,好奇状元的模样,好奇他的家世。他们向状元郎招手,因为状元让他们看到了麻雀变凤凰的希望……

连续数日,在浙江余姚,瑞云楼前也是热闹非凡:爆竹声不断、贺喜声不断、推杯换盏声不断,当地人都沉浸在节日般的喜庆之中。原来,北京城的新科状元不是别人,正是王伦之子——也就是王阳明的父亲——王华。状元及第,这不但是个人荣光,家族荣光,甚至称得上是一个乡、一个省的荣光。其年十岁的王阳明也和众人一起,沉浸在父亲带来的无上荣光中。

相比于儿子日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集立功、立德、立言为一身的“真三不朽”圣人,老爹王华自是差了一个相当大的梯度,但能够从全国读书人中杀出,他也绝非等闲人物。在科举这样残酷的竞技游戏中,聪明的玩家不少,但能像王华一样玩通关成为状元却是三年出一个,还是数万里挑一。

说起王华,不论是在王家,还是当地,也是早有口碑和盛名的。

王华在家排行老二,本来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老大受重视,老幺吃香,独留老二夹在中间,爹不疼妈不爱的”,但王华在家中不但没受冷遇,还最有分量,因为王华和王阳明一样,都不是随随便便就出生的小孩。

相传,在生王华的时候,他的奶奶孟老太太也做了一个神奇的梦,她梦见已故的姑姑将一个绯衣玉带的孩子送到自己手中,还对她说:“在我活着的时候,你和孙子媳妇都很孝敬我,我虽然死了,但是我和祖宗们都保佑着你呢,现在把这个小孙孙交给你了,保我王家世世荣华。”

或许,就是这个梦彻底改变了这个家族的命运走向。

王华出生,其后又有一个弟弟出生。一个不能说的惊天秘密也就来了。

这点,从王家三兄弟的名字中就能看出些端倪:王荣、王华、王衮。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单王伦大儿子叫“荣”,解释可以有千万种:“茂盛”、“受人敬重”,或许起这个名字是希望家族开枝散叶、人丁兴旺。至于王家二儿子叫“华”,顾及到要顺应逝去老人家的梦与寄予,“荣华”倒也说得过去,况且“华”本身也有精英寓意。可是偏偏王家三儿子叫“衮”,这就有点门道了。“衮”的意思是指古代君王等的礼服,色彩绚丽的官服!这三兄弟的名字连在一起,哪像是隐居者的,倒是功利性十足,官宦色彩十足!

可见,王华这代人其实很小就被赋予了涉世荣华、振兴家族的重任,这恐怕是连老王伦本人早些年都不愿意承认的。

对于绚烂仕途,对于富贵功名,一面扭捏、一面矜持、一面刻意逃避、一面又欣欣向往,这便是中国古代读书人连自己都意识不到的态度与宿命。

当王家人终于开始直面这个严峻的问题时,禀赋最高的王华是最被寄予厚望的,而王华本人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励志哥儿:为家族使命而生,为家族使命而战。没什么可说的!唯有学习!

凭借机敏与过目成诵的天分,加上后天勤学努力,王华很小便声名远播,年纪轻轻就被推荐给浙江大人物的爱子做私塾老师,十里八村,连临近省的人都纷纷赶来,排长队向他报名求学:“走啊,去听小王老师讲课啊,去晚了可就没有座位了!”

经常,王华上课最先做的事不是问今天谁没来,为什么没来。而是新生介绍:“今天班里又来了一位新同学,让我们掌声欢迎,请大家挤一挤。”

这王华,学问好也就罢了,人品也是一极的棒。他从小就孝敬父母,团结兄弟,还做出过“拾金不昧”的举动。

据说,当王华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天性使然,他在读书之余,也会和同龄小朋友一起玩。不同的是,别的孩子都是光着屁股下河捞鱼,他则是很绅士地在河边玩石头什么的。尽管有些“不合群”,他还是很受小伙伴们的敬重。

一天,小王华又在河边玩耍,他意外发现了一个装着明晃晃金子的钱袋。当时,王华很淡定地将钱袋放到就近水下。他组织小伙伴们到稍远处去玩,自己则留守着,一直等到了急火火的钱袋主人。

钱袋主人坚持要拿其中一部分做酬金,小王华却是一脸不屑:“大叔,我要是稀罕你的金子,为什么不扣下一整袋呢。”

从小,王华就是非分明,正义感十足。长大后的王华更是超级有节操。比如,他就曾上演了一部正义凛然的大明版“聊斋”。

那时,王华在湖南祁阳读书,仍是一心研学,不像其他士子们一样吃喝嫖赌。可是人这种动物很奇怪,独醒的人往往被醉着的人们认为是醉汉,士子们决定借着为王华践行的酒会搞一搞这个君子,让他显出“狐狸尾巴”。

夜已深,江边亭子的门被人锁住,里面只剩下被灌到醉意深重的王华,和不知什么时候坐进来的两位妙龄女子。模糊中,仍能看到两个女子衣着单薄,笑意盈盈。

见王华半天不动,两个女子主动凑上前去:“听说公子学问很好!听说公子是浙江人!听说公子……”由于头疼欲裂,王华有好些话都没听清。但最后一句话他听得很清楚:“一起安歇。”这一下,他的酒瞬间醒了一半:“一夜情?不行!神女、妖女、人女都不行,不行!不行!坚决不行!”王华先是硬着舌头讲了几句道理,见两个女子仍是百般纠缠,他干脆逃到门边以身撞门。

门被锁住了,一个文弱书生自是撞不开的,两个女子却越脱越少,王华无奈,干脆溜到窗边,破窗而出,连夜渡江回乡。王华走了,留下躲在亭外讪笑的众士子们,不知是该尴尬还是该敬佩。

春秋时期,一位将军借着烛灭之机,连楚庄王的爱姬都敢轻薄,可见人在酒后,实难有德。王华对着上赶的美色本可以“半推半就”,然后抵一句“礼不过三爵”,但是,他没有。

坐怀不乱?也许有人会怀疑:血气方刚的王华就这样决绝地拒绝了两位美人,是自身有毛病,还是另外计划着有朝一日高中可以高攀公主、实现天下文人的驸马梦?这样的所作所为到底是本性流露还是心机使然?

是啊,流氓太多的世道,正人君子是多么的不协调啊!可偏偏王华就是那样不协调地存在着,身处尘池泥淖,他却绝非庸俗的人间富贵花,更不是普通的池中物。

第一,王华日后会有老婆还有几个孩子,他的生理机能大可不必怀疑。他只不过是把那些圣贤书真的看进去了,也以此来勉励自己。他并不是满口“男女授受不亲”,见到千金小姐、美色佳人就立马想着“吃豆腐”、私订终身的主儿。

第二,纵观整个大明前后几百年,十六位帝王共生了五十个公主,只有两位嫁给了读书人。其余的公主都成了更为赤裸的政治联姻对象,都嫁给了武将家庭。至于那些要三十岁甚至更大年纪才能有幸当上状元的读书人,如果个人没不良问题,早已经是成家、孩子满地跑。这样的有妇之夫,又怎么会有资格攀上十六岁适婚的公主们呢?

王华身体的抵抗力来自于他内心强烈的意志与是非观: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是酒精也麻痹不了的。这样的人,不愧为日后明君弘治皇帝朱祐樘的帝师。

在父母的安排下,王华取了一位贤惠可人的妻子,夫化性天清,妻化情地宁,天清地宁生个小孩赛神童,王阳明一出生就是一支绩优股。做了父亲的王华更是比以前还要加倍努力。

潜心准备科举大考的日子,王华就在余姚西边的龙泉山书房内,昼夜“闭关式”苦读。累了,就透过窗棂看看外面的翠绿之色;倦了,就到山腰间捧上一口清泉;再累再倦,就想想人生意义、家族责任、想想孩子们的未来……就这样,万卷书都被读破了,王华也出发赴考了。

那年春生缤纷,王华金榜题名,且独占鳌头。

介入年迈之年的王伦为儿子骄傲,他骄傲,儿子终于有一个更大更闪亮的平台可以施展才华了;他骄傲,王家终于理直气壮地向祖宗致敬。与此同时,年少的王阳明也在由衷为父亲感到高兴,他高兴,不是为父亲即将成为什么样的大官儿,而是见父亲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小阳明以为,父亲圆满了,也解脱了。

那些个因为庆祝而载歌载舞的夜,王阳明依旧睡得很深。他根本不知道爷爷和父亲反倒辗转难眠起来:朝堂一入似海深,在风云莫测的大背景下,王华个人和这个家族的命运又将驶向何方呢? ft8qYrR/4vLr2nhDFlFhuccJ90YVmoW4JPrCwKMfQLiZKP1DC9QplfzoP0ZORbk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