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戏慧童,和尚反遭戏

开口说话之后,能够表达自己的思维意志,属于王守仁的小日子算是真正开启了。尽管那时还没有人称他“阳明先生”,但其实,他叫什么,对世人来说真的不重要。当地人所八卦的是这位“小红人”本身:娘胎里待了十四个月、仙娥踏云送来、五岁改名才会说话、金口一开便能背诵……

完全就是一个神孩子嘛!除了称奇之外,没什么可争议的!

就这样,“神孩子”王阳明在当地受到了不少人的倾慕,有些怀孕的女子还会挺着大肚子,老远地赶过来摸摸小阳明的头,以祈求自己的宝宝也能够“沾点神气”。

凭借“神一般的经历”在当地蹿红的小守仁,也就是小阳明。又凭借其超过同龄孩子的聪明才智,在余姚当地火了下去,这一火又是几年。几年间,他有了另一个称号“小神童”。

当地人以“神童”的眼光定位小阳明,却不知道,小阳明能够在才学上领先同龄孩子一大截,一半是缘于其天生聪慧、领悟力强,另一半则是王家王伦、王华两代大文化人都在苦心做孩子的文化启蒙功课。不管怎样,小阳明算是名声在外。

做红人难,做名人难。做一个又小、又红、又有名的人,难上加难。平日里,关注小阳明的,除了一些平凡的当地百姓,更有“神仙近卫”式的人物。

有一位“神仙近卫”关注王阳明好久了,他就是余姚当地一家寺院的和尚——惠明。惠明和尚之所以关注王阳明,是因为他对王阳明“神孩子”、“神童”、“慧童”的特殊身份另有所图。

这要先从惠明本人讲起:惠明和尚,俗家姓赵,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入了佛门。惠明年纪轻轻,也读了不少书。他人生的一大爱好就是喜欢找人对课,说是切磋道行,实是借机炫耀才学。每每辩赢,他就会像一只战胜的公鸡,趾高气扬。几次下来,惠明便自诩是余姚最聪明的和尚,不仅如此,他甚至觉得自己是当地最聪明的人。可是,一个自我意识膨胀、一个以为自己“最棒”的人,却又偏偏不被广泛知晓、不被广泛赞誉,这是件多么痛苦的事啊!强忍着这份痛苦,惠明和尚决定迅速提升自己的知名度。

但惠明有一点总算是理智的。他知道,尽管自己想出名都想疯了,可总不能站出去喊“我是余姚最聪明的人”,这样真的会被当成疯子的。要红,就要先炒作,一个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借一个红人上位。想来想去,他想到了王阳明(那时这孩子还只叫王守仁),一个因为传奇经历而红遍当地的“神孩子”。

“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就能被传得神乎其神,什么天赐的、神送的、又学富五车的。想我惠明,佛门弟子、青春潇洒,一腔才华却无法被人赏识。真是千里马少有,伯乐更少有啊!真是一群没见过世面的俗物!”人们的憎恶与不平衡,有时就是这样莫名其妙却又理所当然。

想到王阳明,选择王阳明,惠明有自己的如意算盘。首先,从敌我力量来评估,自己都是成年人了,而对手不过是个七八岁光景的孩子,自己赢在了年纪和见识;第二,这个孩子五岁才会说话,虽然出口就能背文章,可毕竟真正接触文化知识的时间很短,自己赢在多读了好多年的书;最重要的是,只要自己赢了这个“神仙送来的孩子”,不就是堪比神明了么!还不得风光无限啊!惠明越想越美。可是,自己毕竟身为出家人,怎么好主动去王家找一个孩子切磋,他能做的,唯有焦灼地在庙里“守株待兔”。

“小兔子”当然会来,因为王阳明的母亲和祖母都是虔诚的佛教徒。

这一天,小阳明随着母亲到庙里上香,隔着老远,惠明就看到了这个还在抹鼻涕的孩子。其实,这不是惠明第一次见王阳明了,只是之前,因为有老和尚在场,碍于师父的威严,他实在不敢轻易上前打扰这位“小香客”。但这次不一样,师父不在家。

趁着王母跪在佛前祷告的时机,惠明冲上去,拉起了小阳明,把他带到偏殿。没有选择在大众面前比试,是因为惠明也觉得这孩子看着聪明伶俐,担心万一出点什么差错,自己输给一个孩子岂不很丢人,还是先低调地试探一下吧。

时间紧迫,惠明和尚开门见山:“我是惠明,你是人们口中的‘聪慧神童’,不如我们对课,看谁更配得上这慧字。”

小孩子哪禁得起这样的挑衅,小阳明脱口应道:“好啊,尽请出题。”

倒是惠明和尚愣了一下,暗想:“好一个比我还傲气的小家伙,还让我先出题。那就给你点颜色瞧瞧。煞煞你的锐气。”想毕,和尚开口说道:“轰字三个车,余斗字成斜。车车车,远上寒山石径斜。”

小阳明听罢,没有立刻回答,反倒是哈哈大笑起来:“和尚大哥,你不要欺负我小,我们家族中大人们在一起喝酒的时候也会说你这样的话,你是要和我比酒令么?”阳明没有注意到惠明的脸色变化,接道:“品字三个口,水酉字成酒。口口口,和尚只贪一杯酒。”

被说贪酒,惠明脸上有些挂不住,决定给这孩子一个反击:“古有李守仁,今有王守仁,手中一本《太公法》,不知是兵家?是法家?是道家?”

小阳明见好好地对课扯到挖苦自己上来,小嘴当即嘟起来:“古有卜惠明,今有赵惠明,手中一本《金刚经》,不知是胎生?是化生?是卵生?”

挨了骂,惠明和尚可是再也挂也不住了,他拉住阳明头上三根辫子,恶狠狠地说“三叉如鼓架”。

小阳明这下更不乐意了:“作对子就作对子,还对我动手动脚的,讽刺我的发型,太不像话了!”想着,他跳起来点点惠明和尚的头说“一秃如锣槌”。

二人追逐着来到正殿,惠明指着殿上三尊佛像说:“三尊佛像坐象坐虎坐莲花。”

虽然这回和尚说了正经点的话,可是小阳明还沉浸在自己发型被打击的不愉快中,他转着眼珠想了想,接道:“一个秃驴偷鱼偷肉偷女人。”在小阳明看来,虽然不知道酒肉、女人和和尚到底有什么渊源,但他知道,很多和尚都不喜欢与这些词联系起来,就像是自己也不喜欢被别的小朋友说“尿床”一样。

王阳明哪里知道,自己话一出口,篓子就捅大了,惠明真的气急败坏起来,还跑到母亲面前去告状。看到母亲投来指责的目光,阳明赶紧笑嘻嘻地改口道:“和尚大哥听错了,我说的是,‘一位师父念经念佛念观音’。”

尽管如此,和尚仍不依不饶,眼看阳明母子就要走出庙门,他气急败坏地追出去对小阳明低声说:“牛头且喜生鹿角。”对着不依不饶的无理和尚,小阳明同样低声回道:“狗嘴何曾吐象牙。”然后扮着鬼脸大步流星地离开了,留下生气的和尚把木鱼敲得咣咣巨响。

从寺院出来,小阳明的脸上还挂着得意。他想起了当年小苏福和母亲一起在田垄上拾穗的故事。那时,恰巧有一位驿丞途经田间。驿丞以“拾穗与神童”句相戏,苏福随便答“折梅逢驿使”,佳话流传至今。现如自己对大和尚的考试也能对答如流,也该配得上这“神”、“慧”了吧。

小阳明越想越得意,他本想回家向父亲、爷爷炫耀一番的。但想到自己过于着急时说和尚偷酒肉,总显得不大文雅,还惹恼了和尚。便决定不再提起此事,以免被长辈们教训。小阳明当然理解不了,自己只是童言无忌,不想输给别人,但他却无意中揭穿了惠明“花和尚”的真实面目,逼得和尚狗急跳墙。

还不谙世事的小阳明当然没有错,他只是一个口无遮拦的孩子,他不想输给一个无理的挑衅者。错的是那个惠明和尚,一个本该六根清净的出家人,却犯了贪戒、犯了色戒,人在寺中,心却是百草丛生。但或许那位和尚也没什么大错,毕竟,那根本就是一个有着众多宗教、却缺乏真正信仰的年代,从国君到百姓都是那样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j3eTiUv8uZT8IZIXUp+Osn17ChTq3+hQsDHhtoU+sQxm/ZaXtmvRmQRD8XERvrP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