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格竹子?格出个啥

自那次学堂表大志之后,王阳明乖了很长一段时间,没说什么出格的话,也没做什么乖张的事。上课之余,他都泡在书房里研读圣贤书,还将书本批注得密密麻麻。这一切,都让长辈们感到很欣慰——这孩子真是收心学习了。

那段日子,老王伦常会在王阳明回屋前叫住他。王伦捋着美髯,反复为孙子讲一些古人刻苦学习的案例。那时,王华也乐得主动与儿子分享自己当年苦学的心得,他还送了两句喜欢的古诗鼓励儿子:“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每每被教导,王阳明也都乖乖地垂立一旁,一副听进去了的样子。

正如长辈们所见到的,王阳明发奋了。但别人没看到的是,王阳明这不是普通的读书明理,他是在为做圣贤做准备!每天,王阳明都很忙。除了要找到做圣贤的理论基础外,他还在物色现成的圣人模板。因为当今社会没出现过什么“大圣”级人物,他也只好从历代圣贤中寻找。

被王阳明找到的圣人大师是朱熹。

王阳明能够想到朱熹,并认定自己可以从朱熹的思想与哲学中找到圣道、成圣的方法,这其实一点也不意外。

早从汉武帝时期起,儒学便一枝独秀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那时世人直接以千年前的鼻祖孔孟为师,这虽然没什么不好,无奈他们悟性不高,学艺也不精,多数时间都拿来拾先人的牙慧。直到几位宋儒的出现,才给儒学带来新突破。比如北宋周敦颐和程颐两兄弟就将旧儒学消化、晋升为“与时俱进”的社会哲学。再之后,南宋的大儒朱熹接起了这杆大旗,正式引领新儒学时代。到了元明时期,朱熹思想已经成为不容置疑的官方思想,治国安邦用它,科举考试用它,连国民的行为准则都要以它为准绳。

朱熹是一股后浪,虽然不至于将孔孟这股“前浪”都拍倒,却也是分去世人对他们的一半崇拜,朱熹也因此被世人尊称为“朱子”。

普天之下,多是朱熹的粉丝。帝王是,将相是,读书人是,王阳明往上几代人都是。王阳明自然也是一个“小粉丝”。

朱熹的新儒学是理学,他认为理是一切的根本,成物都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一;理是事物的规律;理亦是伦理。当然,朱子还说了好多大道理。

王阳明的研究直接围绕朱子学说的核心主题:理。在他看来,既然朱子说理是一切的根本,那么,找到这个“理”或许就可以成为圣人了。

可要去哪里找理呢?

朱熹也给出了答案——格物致知。

《礼记•大学》里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朱熹说:“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简单点说,就是“格物,才能明白事物的理”。

这下可好了!圣人找到了,圣人的学问也找到了!但若不做点什么,王阳明总觉得很不应该!思来想去,他决定要亲自“格物”以求“致知”。可是这想法一出,王阳明就又迷茫了,也怪朱熹老先生太深沉了,只反复“格物致知”的道理,却没教人具体的操作方法。

理论基础一大堆,却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去找“理”,该怎么去操作,感觉好像是肚子胀胀得不消化。这一难受,王阳明又几天都在苦苦寻找出路。

终于,面对着庞大复杂的物质与理论网络,王阳明决定先找到一件事物的理,并以此为突破口搞清所有事物的理。依他看,只要找到一物的理,就能一通百通,找到世间万事万物的理了!这个有些“异想天开”的少年还自我安慰着:就算二者没有因果关系,自己能搞懂一件事物的理也不亏啊。

想法幻化为大致雏形。王阳明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可以操作了。一天下午放学,他约了关系要好的钱同学,两人一到王家就一头扎进书房。

“格竹子?怎么格啊?”钱同学一脸惊讶!

“找到了藏在竹子身上的理,就能一通百通,知道天下事物的理了。”王阳明又得意、又坚定。接着他又给钱同学详细讲了好一阵:“理论基础是这样……初步的计划是这样……”见钱同学有些不得要领,他又耐心解释了一遍。之后,二人又认真地嘀咕了好一阵,才各自散了。

回到自家后的这一夜,钱同学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要实践朱熹圣人的理论,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啊;要跟着另类少年王阳明一起做这样一件神圣的事,更应该是很有趣的,很刺激的。

第二天,钱同学跟先生告了假,准时出现在了王阳明家的竹林里。两个人盘腿坐在府邸竹林园里,又调整了一下坐姿,开始恭恭敬敬地盯着周围的竹子。

是的,他们要开始“格竹”了,他们要在“实践”中找到“真知”。既然朱熹先生没说清楚,他们就以自己的理解去做“与事物面对面,推究事物的理”。虽然这种怪怪的“格竹”方法难于理解,但至于王阳明所要“格”的物为什么选择了竹子,却不难理解。

首先,竹是岁寒三友,是个有品德有灵气的物种,自古就为正人君子所青睐,两个小男生选择格竹子,因为他们都以“君子”自居,也因为他们认定竹子身上一定藏着什么大道理。第二,王伦又号称“竹轩先生”,一生爱竹,所以有王伦的地方就会有竹,王家庭院当然少不了竹林。再者,王阳明从小受感染,对竹也是别有一番感情。

这样想来,竹子还真是王阳明“格物”的不二物选。

按照两个少年事先商量好的,“格竹”时要全神贯注,减少不必要的闲话沟通,但是若有所感悟可以随时讲出来。

坐了一个上午,钱同学有点浑身不自在了,不知道是因为昨天没睡好,还是自身定力不够。他偷瞄了一眼定力十足的王阳明,问:“守仁有什么收获么?”

王阳明好似没听见他的话,半晌才回了一句:“朱子说‘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一定是没错的。”之后又继续格竹子了。

两个人就这样不吃不喝地坐着“格”了三天,道理没多大发现,身体底子太差的钱同学就先累倒了。被王华府上人送去急救时,钱同学还弱弱地对王阳明说:“我不争气啊,格竹的事儿就靠你了,加油,守仁!”几句话,说得王阳明心里又烫又酸的。他暗暗给自己喊号:“我不是一个人在格竹。我是代表我和钱同学两个人,在向圣人致敬,在向真理致敬!”

一面,王华安排专人将钱同学送回家疗养。一面,他和老父王伦也再无法坐视王阳明这样折腾了。他们心疼孩子的身体,却又不想干扰孩子探究学问的决心。便叮嘱家丁轮班在一旁观察情况,时时汇报。

王家竹林。太阳光照在竹节与每一片竹叶上,照在王伦老先生一生挚爱的竹子上,又落在王阳明用心去“格”的竹子上。时间一点点过去,太阳公公升起来,又落下去。

不知过了多久,也不知什么时辰了。王阳明的思绪开始飘飞,仿佛自己不是置身在京城王府的竹林间,而是在老家的瑞云楼前,脑海中一会是朱子的话,一会是孔圣人的话,一会又像是相士和尚的话,一会好像钱同学没有被抬走,还坐在自己身边问自己收获。许是意识到有些怪异,王阳明竭力想控制自己的思想不要“走火入魔”,不想有什么东西“鼓咚”一声倒在地上。隐约中,还听见一群人在喊:“不好了,不好了,少爷晕倒了,快请大夫。”

随着王阳明的病倒,此次“格竹”行动宣告失败。

跟竹子面对面,企图通过“格竹”来“致知”,这在常人看来是荒唐幼稚,又有些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对于两个少年来说却是十分严肃的。那可是圣人朱熹在指引他们啊!一直在他们年少的心中,就算世人都错了,圣人也不可能错的!可是,怎么就会格吐了血还没格出理来呢?承受着肉体与心灵的双重折磨,王阳明再一次迷茫了,他不知道到底是自己的操作方法错了,还是朱圣人的学说经不起验证?

虽然,总有一天王阳明会明白,自己年少虽然没能格出竹子的理来,却是已经学会站在圣人的肩膀上思考自己的问题,而他格竹的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朱熹所提“知与行”的认证。有认证、有质疑,这一切都为他日后创立和弘扬阳明心学、提出“知行合一”奠定了基础。所以严格意义来讲,格竹并非失败。

总有一天,王阳明还会明白:圣人也非完人,权威也不一定是百分百的真理。而悟人家的道,不如悟自己的道;悟世事的理,不如悟心中的理。只是当时,这位青春少年真的很失落。他想起床再验证一下“格竹”问题,大夫和长辈却是不允许了。

第二年春,鸿雁传来王华夫人在家乡病重过世的消息,王阳明刚入口的甘蔗粥咳了出来,里面还夹着一大块鲜血。

是啊,不但连那大儒朱熹的话不可全信,不但自己咳血的后遗症落下了,现在连最亲爱的娘亲也过世了,看来在成为伟大的圣人之前,王阳明要先成为一个坚强的凡人。 MVARzHMpV4vywo+J5LPdcxmm6ChyymmdPfC4Z2vZr8P4jAobqepWi9pq/8wqi5D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