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04章
战争尚未结束

瓦岗寨旧将秦琼,字叔宝,山东济州历城人,善使一双铁锏,有万夫不当之勇。程知节,本名程咬金,山东济州东阿人,少骁勇,使一柄开山大斧。两人自小一起长大,穿开裆裤的儿时朋友。在瓦岗寨攻城拔寨的时候,都是威震敌胆的虎将,被人称之为济州双雄。瓦岗寨兵败之后,两人被王世充围困,无奈之下,只好暂时归顺王世充。王世充很看重他们,授秦琼龙骠大将军、程咬金参将之职。

王世充本是隋朝江都通守,隋炀帝被杀后,他在东都洛阳立杨侗为帝,自封洛阳王。实际上,杨侗只是一个傀儡,所有军政大权都在王世充的掌控之中。偃师一战,王世充击败瓦岗军,更是大权独运,成为洛阳城实际的主子,废杨侗自立只是迟早之事。

秦琼认为王世充阴险狡诈,反复无常,虽为一代枭雄,并不是可奉之人,他找到程咬金,对他说:“王世充气度浅狭,阴险狡诈,反复无常,说话就发咒誓,像个老太婆一样。军势虽然很强大,终究难成大事,充其量只能算一个乱世枭雄。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给王世充卖命,不值!”

“大哥意欲何往?”程咬金问道。

“太原李渊已在长安城开朝立国,自称唐朝。唐朝声威如日冲天。纵观天下英雄豪杰,难有与其争锋者。”秦琼看了程咬金一眼说,“我们辞别王世充,西行入关,投奔唐朝去。”

程咬金道:“王世充不答应又该如何?”

“先知会手下兄弟,做好准备,恃机而动。”

“好,王世充若要强留,我们就硬闯,杀他个痛快!”程咬金摩拳擦掌。

这一天,王世充率兵出城,行军途中,程咬金与秦琼乘机靠在一处,兵至九曲,两人策马逼近王世充,扼住大道,坐在马上抱拳一揖道:“洛阳王慢行!”

“二位将军有什么事吗?”王世充惊异地问。

程咬金道:“秦琼、程咬金不才,决定就此辞别。”

王世充道:“二位将军为何要离我而去?难道王某薄待二位不成?”

秦琼回答说:“蒙公不弃,偃师一战后收留我等,你待我等不薄,本当报公知遇之恩。但你生性狐疑,左右又多为煽情蛊惑之士,我们都是一介武夫,只知道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不善于阿谀奉承,这里不是我们托身之所,故欲就此别过。”

王世充从内心爱惜秦琼与程咬金,舍不得二人离去,本想强留,又惧二人英勇神武,单打独斗,手下众将无人能敌,且他们身后还有数十名勇士严阵以待,虎视眈眈,自己与他们近在咫尺,若骤然动手,定当涉险。正在王世充犹豫不决之际,秦琼说道:“如果没有什么话说,我们就此告辞!”两人坐在马上一抱拳后欲离去。

“慢!”王世充道。

秦琼、程咬金紧了紧手中兵器,问道:“还有什么事吗?”

“人各有志,不可强求,只叹我王世充无德无能,难以留住二位将军。既然将军欲另谋高就,王某有薄礼相赠,以表寸心。”王世充手一挥,“来人!”

秦琼、程咬金及其身后数十骑勇士以为王世充要发难,正准备硬闯,不想王世充对左右说:“取钱币五十万,赠二位将军以作川资!”

“多谢洛阳王,川资我等尚不缺乏,就此别过,后会有期。”秦琼、程咬金马上一抱拳,勒转马头,带领数十骑瓦岗旧部,拍马狂奔而去。

王世充手下众将见秦琼、程咬金如此气傲,欲挥师拦阻,王世充摇摇手道:“他们二人都是虎将,既然去意已决,绝难回心转意,若作困兽之斗,我等都很难全身而退,让他们去吧!”

秦琼、程咬金等人,一口气跑出数十余里。程咬金回头看,见无追兵,瓮声瓮气地说:“大哥,没事了,王世充怕了我们,没有追兵。”

“前面有片树林,到那里休息一阵再作打算。”秦琼说罢,拍马率先向树林驰去。

大唐皇帝李渊的次子,是太穆顺圣皇后窦氏于开皇十八年(599年)生于武功郡别馆,此子诞生之时,有二龙嬉戏于馆门之外,三日后方离去。李府上下惊异不已,都言此子日后必当大富大贵。此子四岁时,李渊迁岐州署职。有一天,家人来报,说门外有一书生求见,李渊不知所以,吩咐家人将书生带到客厅相见。书生到客厅落座奉茶后,李渊问道:“先生驾临寒舍,不知有何见教?”

书生道:“学生途经岐州,路过贵府,偶窥贵府有一股祥瑞之气,十分好奇,欲进府详查,以解心头之惑,以至惊动大人,请多多见谅。”

隋朝年间,道教盛行,道士们除设炉炼丹以求长生不老之外,也以易学之术游走江湖,看风水、相面、测字、算卦。李渊颇信其道,听书生说府上有祥瑞之兆,内心也觉惊奇,问道:“先生进宅,可瞧出端倪?”

书生面对李渊,端详了一会道:“公头发稀疏而颜色黑亮,额头丰润而宽广,天中、天庭无瑕,日月角突起,是贵人之相,额头有王字纹,他日定能飞黄腾达。”

“真有此事?”李渊有些不相信。

书生指着李渊身边的次子讨好地说:“公乃贵人之相,此子更是贵不可言!”

“何以见得?”

书生看着李渊的次子道:“此子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至二十,必能济世安民,位至九五之尊,乃太平天子。”

李渊听到此话,惊得目瞪口呆,等到醒悟过来时,书生已不辞而去。李渊大叫:“快来人。”

“老爷有何吩咐?”几名家丁立即跑了过来。

“快、快,将刚才的书生拿下,绝不可让他活着离开岐州。”

李渊派出的人四处追赶,找遍了岐州城,不见书生踪影,到城门查询,四面守城军士都说没有见此人进出城。书生就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李渊其实很相信书生之言,惧怕书生将相面之言泄露出去,才起了杀人灭口之心。他见没有抓到书生,以为是神来指点,对书生之言更是深信不疑,依白面书生“济世安民”之言,将次子取名为李世民。

李世民自幼聪颖过人,有睿智,十余岁时,便已熟读兵法,处事果断而不拘泥于小节,常有出人意料之举。大业十一年(615年),隋炀帝兵困雁门,年仅十六岁的李世民应募勤王,因战功显赫而崭露头角。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被任命为太原留守,李世民跟随父亲来到晋阳。这时隋朝已衰,天下大乱。李世民广交天下英雄豪杰,招兵买马,协助父亲举兵反隋。于大业十三年十一月攻克长安。

李渊有四个嫡子,三子元霸早丧,长子建成、次子世民、四子元吉。在李渊眼中,次子世民胜过乃兄,太原起兵时,他曾与世民面约,许诺若得天下,立世民为太子。攻克长安,建朝立国,李世民的功劳最大,将佐中有人奏请立次子李世民为太子,李世民固辞不受,这才立李建成为太子。

李建成性好酒色,喜游猎,李元吉酷似乃兄,有过之而无不及,李渊屡加训斥,且有易储之意。使得李建成惶恐不安,常与李元吉密谋,共同排挤李世民。其兄弟之间的污垢,暂且不提。

这一天,李世民带领房玄龄、杜如晦及秦王府众将,从延兴门出城,要到长安城东十里的凤凰岭狩猎。行至途中,忽见前方尘土飞扬,有人指着前方说:“秦王你看,前面有数十骑人马疾驰而来。”

李世民抬头一看,见远方一队人马奔驰而至,马蹄过处,尘土飞扬,赶忙勒住马缰,众将见有兵马到来,纷纷向李世民的身边靠拢。来人见有人扼住大道,放慢了脚步,走到距李世民一箭之地,勒马停了下来。

小队人马中,有两骑并排走在前面,左边一人头带古铜色军盔,身披金色铠甲,胯下黄骠马,马鞍上挂着一双铁锏,脸色泛黄,威风凛凛;右边一位,手持一柄开山大斧,浓眉大眼,腰粗臂圆,一看就知是一员虎将。

李世民心中暗暗赞叹道:“好威武的两员虎将!”看兵器、相貌,似曾相识,却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房玄龄见李世民两眼眨也不眨地看着迎面的双骑,问道:“秦王可识此二人?”

“似曾相识,却又未曾谋面,好一双虎将。”

房玄龄手一指道:“此二人乃济州双雄,左边的那位,金铠甲、黄骠马,一双铁锏鞍上挂,这是武林人士公认的金字招牌,若猜得不错,此人必是秦琼,秦叔宝;右边的那位,一柄开山大斧天下闻名,定是秦琼的老乡,济州东阿人程咬金无疑。”

李世民惊喜地道:“真是他们二人?”

“是与不是,马上就知分晓。”房玄龄肯定地说。

李世民大叫:“房玄龄,快,拦住他们,以礼相待。”

房玄龄打马上前,问道:“请问将军尊姓大名?”

秦琼马上一抱拳:“在下济州历城人氏,姓秦,名琼,字叔宝!”

“我乃济州东阿的程咬金!”程咬金瓮声瓮气地说。

李世民哈哈大笑:“果然是济州双雄。”

秦叔宝被李世民笑得有点莫明其妙,抱拳问道:“不知各位怎样称呼?为何发笑!”

房玄龄伸手一指李世民:“此乃大唐秦王李世民。”

秦琼听说是秦王李世民,连忙抛蹬下马,单膝着地一抱拳:“山东历城秦琼参见秦王殿下!”

“程咬金参见秦王殿下!”程咬金跟在秦琼的后面单膝着地、抱拳。

李世民飞身下马,抢上一步左手扶起秦琼,右手拉起程咬金,高兴地说:“二位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秦琼、程咬金顺势站起,李世民继续说:“久闻二位将军大名,如雷贯耳,自从瓦岗军溃败以后,本王一直在打听瓦岗寨众英雄的下落,不想在此碰上二位将军,真乃三生有幸!”

房玄龄也说:“秦王素闻二位将军英名,派人四处打听二位将军的下落,苦于没有音信。二位将军一向可好?”

秦琼道:“瓦岗军溃散后,我与咬金兄弟为王世充所擒,无奈之下暂时归顺王世充。王世充阴险狡诈,歹毒无信,实不欲为其卖命。”

“二位意欲何往?”房玄龄问道。

“闻太原唐公在长安建国,号唐朝,我等欲到长安投奔唐公。”程咬金直截了当地说。

房玄龄诚恳地说:“秦王求贤若渴,常念叨二位将军,欢迎二位将军归我大唐,共图大业!”

李世民拱手道:“二位将军若能归顺大唐,则是大唐之幸,请二位将军随本王进城,本王向父皇引见二位将军。”

“若秦王不弃,我等愿效犬马之劳!”秦琼、程咬金齐声说。

“好,欢迎二位将军归唐。”李世民接着对随行众人道,“大家刚才都听到了,这两位就是本王常在你们面前念叨的济州双雄秦琼、程咬金,今天他们投奔大唐,今后都要同殿为臣,大家互相认识认识。”

随行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等纷纷上前自我介绍。李世民也不狩猎了,调转马头,高高兴兴地返回长安城。

秦王李世民向父皇引见秦琼、程咬金,大唐皇帝李渊令秦琼、程咬金跟随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对二人甚是礼待,拜秦琼为马军总管,镇守长安宫,授程咬金秦王府左三统军之职,同在秦王帐前效力。

后人有诗咏叹:

秦王狩猎收虎将,大唐江山添栋梁。

他日疆场建奇功,凌烟阁上挂画像。 BHgHm8Y4JHvqbpWKNhW/efNEKj53vZns3Q+qsAZ2jqCnZcO9upsig1Y5wmcPc+q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