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曰:一品之中,略以世代为先后
,不以优劣为诠次
。又其人既往
,其文克定
。今所寓言
,不录存者
。
夫属词比事
,乃为通谈
。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撰德驳奏
,宜穷往烈
。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
;“高台多悲风”,亦唯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
;“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
?观古今胜语
,多非补假
,皆由直寻
。
颜延、谢庄,尤为繁密
,于时化之。故大明、泰始中
,文章殆同书抄
。近任昉、王元长等
,词不贵奇,竞须新事
,尔来作者,寖以成俗
。遂乃句无虚语,语无虚字,拘挛补纳
,蠹文已甚
。但自然英旨
,罕值其人
。词既失高,则宜加事义。虽谢天才
,且表学问,亦一理乎
!
陆机《文赋》,通而无贬;李充《翰林》
,疏而不切
;王微《鸿宝》
,密而无裁
;颜延论文,精而难晓;挚虞《文志》
,详而博赡
,颇曰知言
:观斯数家,皆就谈文体,而不显优劣。至于谢客集诗,逢诗辄取;张骘《文士》,逢文即书:诸英志录,并义在文,曾无品第。嵘今所录,止乎五言。虽然,网罗今古,词文殆集。轻欲辨彰清浊,掎摭病利
,凡百二十人
。预此宗流者
,便称才子。至斯三品升降,差非定制
,方申变裁
,请寄知者尔
。
士会夫妻事既可伤,文亦凄怨。二汉为五言者,不过数家,而妇人居二
。徐淑叙别之作,亚于“团扇”矣
。
其源出于李陵,颇有仲宣之体则。新歌百许篇
,率皆鄙直如偶语
。唯“西北有浮云”十馀首,殊美赡可玩
,始见其工矣
。不然,何以铨衡群彦
,对扬厥弟者耶
?
颇似魏文。过为峻切
,讦直
露才,伤渊雅之致
。然托谕清远,良有鉴裁,亦未失高流矣
。
其源出于王粲。其体华艳,兴托多奇
。巧用文字,务为妍冶
。虽名高曩代
,而疏亮之士,犹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谢康乐云:“张公虽复千篇,犹一体耳。”今置之甲科疑弱
,抑之中品恨少,在季、孟之间矣。
平叔“鸿雁”之篇,风规见矣
。子荆“零雨”之外,正长“朔风”之后,虽有累札
,良亦无闻。季鹰“黄华”之唱,正叔“绿蘩”之章,虽不具美,而文彩高丽
。并得虬龙片甲,凤凰一毛。事同驳圣
,宜居中品。
祖袭魏文。善为古语,指事殷勤,雅意深笃
,得诗人激刺之旨。至于“济济今日所”,华靡可讽味焉
。
清河之方平原
,殆如陈思之匹白马
。于其哲昆
,故称二陆。季伦、颜远,并有英篇
。笃而论之,朗陵为最
。
其源出于王粲。善为凄戾之词,自有清拔之气
。琨既体良才
,又罹厄运
,故善叙丧乱,多感恨之词。中郎仰之,微不逮者矣
。
宪章潘岳
。文体相晖,彪炳可玩
。始变中原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
。《翰林》以为诗首。但《游仙》之作,辞多慷慨,乖远玄宗
。而云:“奈何虎豹姿。”又云:“戢翼栖榛梗。”乃是坎壈咏怀
,非列仙之趣也
。
彦伯《咏史》,虽文体未遒
,而鲜明紧健
,去凡俗远矣
。
泰机“寒女”之制,孤怨宜恨。长康能以二韵答四首之美
。世基“横海”
,顾迈“鸿飞”。戴凯人实贫羸
,而才章富健。观此五子,文虽不多,气调警拔
。吾许其进,则鲍照、江淹未足逮止。越居中品
,佥曰宜哉
。
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文体省静
,殆无长语
。笃意真古
,辞兴婉惬
。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叹其质直。至如“欢言酌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耶?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其源出于陆机。故尚巧似。体裁绮密,情喻渊深,动无虚散
,一句一字,皆致意焉
。又喜用古事
,弥见拘束
。虽乖秀逸
,固是经纶文雅
。才减若人,则陷于困踬矣
。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颜终身病之
。
其源出于张华。才力苦弱
,故务其清浅
,殊得风流媚趣
。课其实录
,则豫章、仆射,宜分庭抗礼
;征君、太尉,可托乘后车
;征虏卓卓
,殆欲度骅骝前
。
小谢才思富捷,恨其兰玉夙凋
,故长辔未骋。《秋怀》《捣衣》之作,虽复灵运锐思
,亦何以加焉
。又工为绮丽歌谣,风人第一
。《谢氏家录》云:康乐每对惠连
,辄得佳语。后在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
。寤寐间忽见惠连,即成“池塘生春草”。故常云:“此语有神助,非吾语也。”
其源出于二张。善制形状写物之词。得景阳之諔诡
,含茂先之靡嫚
。骨节强于谢混,驱迈疾于颜延
。总四家而擅美
,跨两代而孤出
。嗟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然贵尚巧似
,不避危仄
,颇伤清雅之调。故言险俗者
,多以附照
。
其源出于谢混。微伤细密,颇在不伦
。一章之中,自有玉石,然奇章秀句,往往警遒
。足使叔源失步
,明远变色。善自发诗端
,而末篇多踬,此意锐而才弱也。至为后进士子之所嗟慕
。朓极与余论诗,感激顿挫过其文。
文通诗体总杂,善于摹拟。筋力于王微,成就于谢朓
。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
,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
范诗清便宛转
,如流风回雪。丘诗点缀映媚
,似落花依草。故当浅于江淹,而秀于任昉。
彦昇少年为诗不工,故世称“沈诗任笔”
,昉深恨之
。晚节爱好既笃,文亦遒变
。善铨事理
,拓体渊雅,得国士之风
,故擢居中品
。但昉既博学,动辄用事,所以诗不得奇。少年士子效其如此,弊矣。
观休文众制,五言最优。详其文体,察其馀论
,固知宪章鲍明远也。所以不闲于经纶
,而长于清怨。永明相王爱文
,王元长等皆宗附之
。于时谢朓未遒,江淹才尽,范云名级故微
,故约称独步。虽文不至,其工丽亦一时之选也。见重闾里,诵咏成音。嵘谓约所著既多,今剪除淫杂,收其精要,允为中品之第矣
。故当词密于范,意浅于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