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曰:昔曹、刘殆文章之圣,陆、谢为体贰之才。锐精研思,千百年中,而不闻宫商之辨
,四声之论。或谓前达偶然不见
,岂其然乎?尝试言之:古曰诗颂,皆被之金竹
,故非调五音,无以谐会
。若“置酒高殿上”、“明月照高楼”,为韵之首。故三祖之词
,文或不工,而韵入歌唱。此重音韵之义也,与世之言宫商异矣。今既不被管弦
,亦何取于声律耶?
齐有王元长者,常谓余云:“宫商与二仪俱生
,自古词人不知用之。唯颜宪子论文乃云‘律吕音调’
,而其实大谬
。唯见范晔、谢庄颇识之耳。”常欲造《知音论》
,未就而卒。
王元长创其首,谢朓、沈约扬其波。三贤或贵公子孙,幼有文辨。于是士流景慕,务为精密,襞绩细微
,专相凌架
。故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
。
余谓文制本须讽读,不可蹇碍
,但令清浊通流
,口吻调利,斯为足矣。至如平上去入,则余病未能;蜂腰鹤膝,闾里已甚。
陈思赠弟
,仲宣《七哀》
,公幹思友
,阮籍《咏怀》,子卿“双凫”,叔夜“双鸾”
,茂先寒夕
,平叔衣单
,安仁倦暑
,景阳苦雨
,灵运《邺中》
,士衡《拟古》
,越石感乱
,景纯咏仙
,王微风月,谢客山泉,叔源离宴
,鲍照戍边,太冲《咏史》
,颜延入洛
,陶公《咏贫》之制
,惠连《捣衣》之作
,斯皆五言之警策者也
。所谓篇章之珠泽
,文彩之邓林
。
孟坚才流,而老于掌故
。观其《咏史》,有感叹之词。文胜托咏“灵芝”,怀寄不浅。元叔散愤“兰蕙”,指斥“囊钱”,苦言切句
,良亦勤矣。斯人也而有斯困,悲夫!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叡不如丕,亦称三祖。
白马与陈思答赠,伟长与公幹往复,虽曰以莛叩钟
,亦能闲雅矣。
元瑜、坚石七君诗,并平典不失古体
。大检似
,而二嵇微优矣。
孟阳诗,乃远惭厥弟
,而近超两傅
。长虞父子,繁富可嘉
。孝冲虽曰后进
,见重安仁
。熙伯《挽歌》,唯以造哀尔
。
永嘉以来,清虚在俗
。王武子辈诗,贵道家之言。爰洎江表
,玄风尚备
。真长、仲祖、桓、庾诸公犹相袭
。世称孙、许,弥善恬淡之词。
安道诗虽嫩弱,有清工之句。裁长补短,袁彦伯之亚乎?逵子颙
,亦有一时之誉。
晋、宋之际,殆无诗乎?义熙中
,以谢益寿、殷仲文为华绮之冠,殷不竞矣。
季友文,余常忽而不察
。今沈特进撰诗
,载其数首,亦复平美
。
才难
,信矣!以康乐与羊、何若此,而二人文辞,殆不足奇。
蔚宗诗,乃不称其才
。亦为鲜举矣
。
孝武诗,雕文织彩
,过为精密,为二藩希慕
,见称轻巧矣。
希逸诗,气候清雅
。不逮于王、袁
,然兴属闲长
,良无鄙促也
。
苏、陵、任、戴,并著篇章,亦为缙绅之所嗟咏。人非文是
,愈有可嘉焉
。
惠恭本胡人,为颜师伯幹
。颜为诗笔
,辄偷定之
。后造《独乐赋》,语侵给主
,被斥。及大将军修北第
,差充作长
。时谢惠连兼记室参军,惠恭时往,共安陵嘲调
。末作《双枕诗》以示谢。谢曰:“君诚能,恐人未重
,且可以为谢法曹造
。”遗大将军
。见之赏叹,以锦二端赐谢
。谢辞曰:“此诗,公作长所制,请以锦赐之。”
惠休淫靡
,情过其才。世遂匹之鲍照,恐商、周矣
。羊曜璠云:“是颜公忌照之文,故立休、鲍之论。”康、白二胡
,亦有清句。《行路难》是东阳柴廓所造。宝月尝憩其家,会廓亡
,因窃而有之。廓子赍手本出都
,欲讼此事,乃厚赂止之。
齐高帝诗,词藻意深,无所云少。张景云虽谢文体
,颇有古意。至如王师文宪,既经国图远
,或忽是雕虫
。
檀、谢七君,并祖袭颜延
,欣欣不倦,得士大夫之雅致乎!余从祖正员常云
:大明、泰始中
,鲍、休美文
,殊已动俗
。唯此诸人,传颜、陆体用
,固执不移。颜诸暨最荷家声
。
伯成文不全佳,亦多惆怅。吴善于风人答赠
。许长于短句咏物。汤休谓远云:“我诗可为汝诗父。”以访谢光禄,云:“不然尔,汤可为庶兄
。”
令晖歌诗,往往崭绝清巧
,拟古尤胜,唯《百愿》淫矣。照常答孝武云:“臣妹才自亚于左芬
,臣才不及太冲尔。”兰英绮密
,甚有名篇。又善谈笑。齐武以为“韩公”。借使二媛生于上叶,则“玉阶”之赋
、“纨素”之辞
,未讵多也
。
思光诗缓诞放纵
,有乖文体。然亦捷疾丰饶
,差不局促
。德璋生于封溪,而文为雕饰,青于蓝矣。
元长、士章,并有盛才,词美英净
。至于五言之作,几乎尺有所短。譬应变将略,非武侯所长,未足以贬卧龙。
祏诗猗猗清润
。弟祀
,明靡可怀
。
王巾、二卞诗,并爱奇崭绝,慕袁彦伯之风。虽不宏绰
,而文体勦净
,去平美远矣
。
嘏诗平平耳,多自谓能。常语徐太尉云
:“我诗有生气,须人捉着。不尔
,便飞去。”
欣泰、子真,并希古胜文
,鄙薄俗制
,赏心流亮
,不失雅宗
。
观厥《文纬》,具识文之情状
。自制未优,非言之失也。
子阳诗奇句清拔,谢朓常嗟颂之。洪虽无多,亦能自迥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