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在各种地方涂鸦,并乐此不疲。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画画被认为是一种高度专业化、只有一小群人才能拥有的特殊能力,似乎只有在专业院校中经过数年的训练,才可以拿起画笔,开始作画。画画的乐趣变成了幼儿和专业人士的特权。这是一种误解,很多人“谈画色变”,其实是因为误会了画画的目的,错把“画得像”当成了“画得好”,把“画得好”当成了“会画画”。
绘画是人类的本能,识别图画的内容,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显著的能力之一。从远古的洞窟壁画到时下火爆的VR、AR,我们的大脑始终在通过画面而非实物认识世界,一只画在祭坛上的野牛让远古的人类祖先膜拜欢呼,一个印在金属盒子上的残缺的苹果让现在的我们不惜“割肾”。一直以来人类都在用图画认识世界、标记世界、解释世界。我们的体内同样深植着绘画的本能,等待发掘。
作为“站酷出品图书”的第一本,《画语辑——20位插画师的创作心路》包含了我们对绘画这件事的思考:究竟绘画是一件什么样的事,以及我们应该怎么来绘画。这个问题从我6岁时拿起画笔,每天一幅涂鸦开始,就萦绕在我的脑海中,相信也存在于大多数科班出身的设计师心中。运营站酷这十年间,我看到了上百万张新鲜出炉的原创画作,心中逐渐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那就是不要再提“绘画”这个词,而是把它单纯地看成“画画”反而会更好。
画画是一个有趣又很酷的游戏。有趣在于它的不确定性:用手指和树枝可以画,用电脑和颜料也可以画;画得惟妙惟肖很好,画得光怪陆离也很棒。“很酷”在于它的精神力量,一幅佳作可以让所有看到它的人不自觉地停下脚步,注视良久,甚至魂牵梦萦。本书的目的就是向各位读者展示这种力量产生的过程。为此,我们特意挑选了20位具有不同画风的作者,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分享心得,并介绍自己的画法和绘画观。这20位画者的绘画道路各不相同,有追求返璞归真的,也有致力于视觉冲击力的;有从小就系统学习绘画的,也有半路出家学绘画的;有主业就是画师的,也有从事教学工作的;画风不同,经历不同,但道理相通。20位画者的经验分享给你的不是一条通往唯一正确道路的指南,而是为你寻找自己的绘画之路提供参考。建议你翻阅本书中的作品,找到打动你的那张,读一下作者的经历,学一下作者的技巧,拿起画笔,也成为一个绘画创作者。
手绘是创意设计职业的基本功,尤其是平面设计师等与图形直接相关的设计师,其工作本质就是用图形来解释事物、构建事物。然而,受过专业美术训练的你,已经多久没有拿起画笔了?当灵感枯竭时,进步乏力时,面对客户时,有什么比绘画更能给你带来无穷的灵感?希望本书可以重新唤醒你在绘画中曾经得到的快乐,更希望可以成为你继续画画的契机。作为当代的“祭司”,不要停止锻炼你的“绘画魔法”力,因为你和几千几万年前的“祭司”们一样,也是图画魔力的使用者。
刚结束艰苦应试美术教育的你,或许已经对绘画产生了极大的恐惧,正在庆幸可以暂时脱离每天大量的枯燥练习。没错,已经考入高校的你确实可以停止那些枯燥无味的绘画,但是,不要因为已经考入高校就停止绘画,开始把它变成一个乐趣吧。它除了可以用来帮助你考上大学,还有更大的价值,值得你继续保持这个良好的习惯,即使它只是你的一个业余爱好。
“画画是别人的能力,我天生就是手残?”那可不一定。如果你正想寻找一个可以陪伴终生的兴趣,我强烈建议你优先考虑绘画。它不需要你天赋异禀,更不需要你汗流浃背,但是它能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是其他类型的爱好难以企及的。当你迈出第一步,亲手画出你的第一张画,并把它展示给自己或者亲朋好友时,请观察他们的反应,观察这张画作是怎么影响他们的,享受创作者应有的掌声,你会从中得到造物者般的巨大幸福。随着你的技法精进,这种语言之外的表达方式也会让你获得更多心中的宁静和满足感。
请继续在购物、美食、豪宅、名车中享受你所谓的人生乐趣,继续被动地被别人的创作震撼、影响,永远也别想知道一笔一画完成一幅画作时的幸福,更别提享受用自己的作品打动别人时的成就感。
站酷主编 纪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