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章

上善若水 [1]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2] ,故几 [3] 于道。居善地,心善渊 [4] ,与 [5] 善仁,言善信,政善治 [6] ,事善能,动善时 [7] 。夫唯不争,故无尤 [8]

【注释】

[1]上善若水:拥有最高修养的人就如同水。上,最。上善,即最善,喻指道家的“圣人”。老子崇尚水之德,此处以水的德行喻指“圣人”的德行。

[2]所恶:厌恶的、不喜欢的,此处指不愿意居处的。

[3]几:接近。

[4]渊:沉静,深藏不露。

[5]与:指与别人结交、相处。

[6]政善治:为政善于治理国家并取得成效。

[7]动善时:行动善于抓住有利的时机。

[8]尤:责怪,怨恨。

【译文】

拥有最高修养的人就如同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愿居处的地方,因此其境界很接近“道”。这类人,居处善于选择卑下之地,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总能真诚、友爱、无私,言谈总能恪守信用,为政总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正因为不与万物相争,也就不会引来责怪和怨恨。

【解读】

老子在自然界万物中最推崇水,认为水德是接近道的。为什么水德接近道呢?

对此,王夫之是这样理解的:“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水滋润万物而对万物无所求,且甘于居处在最卑湿的地方。以不争争,以无私私,是水最为明显的特性。

水给人的印象非常好。它滋润万物,赋予万物以生命,并促使其生长、繁衍。它清洁干净,可以涤荡世间一切污秽。它流动无方,充满生机和活力。它无色透明,却能映射出天空与大地。它包容一切,对万物等同看待,毫无偏私。它美妙纯粹,构成如画风景……

水的流动,形象地诠释了时间的流逝,象征着无穷无尽的智慧,也在向我们昭示一些更大更根本的东西。只希望我们的知性永远如同水一样,灵动清澈,永不干涸。

在本章中,老子还以七个“善”字,对水德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这其实也是在介绍“圣人”所应具备的品格。最后,他得出结论: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为“不争”。也就是说,宁可居处在别人不愿意居处的位置,也不去与人争利,因此也就不会招来别人的责怪和怨恨。

居善地。水善于找准自己的位置,不争上而甘处下。做人宜往下走,眼睛要向下看。

心善渊。水有广阔的心胸,有很好的容受性。有容乃大,切莫狭隘封闭,鼠肚鸡肠。

与善仁。做到与人为善,而不是与人为恶;成就万物,而不毁坏任何东西。

言善信。水说到做到,身随声走,毫不虚夸,更从不欺世盗名。

政善治。水能满足人的饮用需要,也能推动水车促进生产,还能做其他很多事情。水有自己的规律和章法,且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若能依照此法为政,就可以避免扰民害民。

事善能。水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如能量、冲流、浮载、灌溉、洗涤、溶解、调节等。

动善时。时机未到,决不轻举妄动;时机一到,则应立即行动,决不麻木不仁。

看到了这么多的“善”,可能就会有人感到奇怪,老子曾在第二章里对美和善提出质疑,为何本章里又讲了如此多的“善”。事实上,此处的“善”作“善于”讲最为妥当,“善于”是一个副词,切不可与名词的“善”混为一谈。老子讲七个“善”,都是正面的价值标准。

河上公:上善之人如水之性。水在天为雾露,在地为源泉也。众人恶卑湿垢浊,水独静流居之矣。水性几于道同。水性善喜于地。草木之上,即流而下,有似于牝,动而下人也。水深空虚,渊深清明。万物得水以生,与虚不与盈也。水内影照形,不失其情也。无有不洗,清且平也。能方能圆,曲直随形。夏散冬凝,应期而动,不失天时也。壅之则止,决之则流,听从人也。水性如是,故天下无有怨尤水者也。

朱元璋:人能访有德之人,相为成全德行,以善人多处则居之,其心善行广矣。若与善人论信行,则政事无有不治者,故善治。既知治道之明,凡百诸事,皆善能为造。及其动也,必合乎时宜。前心善渊者,以其积善多而行无竭也,若渊泉之状。 OfEO2q8DUGBedlU8oN3RgqrVMwwnLW33Ji3vJQCZNvhEWozeT45vxEWIwFlI4fp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