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学而篇第一

子曰 [1] :“学 [2] 而时习 [3] 之,不亦说 [4] 乎?有朋 [5] 自远方来,不亦乐 [6] 乎?人不知 [7] 而不愠 [8] ,不亦君子 [9] 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解读】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即使人们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就是君子吗?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宋·程颢、程颐: “习,重习也。时复思绎,浃洽于中,则说也。”

宋·朱熹: “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说,喜意也。既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不能已矣。”

有子 [1] 曰:“其为人也孝弟 [2] ,而好犯上者 [3] ,鲜 [4] 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5] 。君子务本 [6] ,本立而道生 [7]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8] ?”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解读】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悌为前提,孝悌以忠为目的。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我们应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宋·程颢、程颐: “孝弟,顺德也,故不好犯上,岂复有逆理乱常之事。德有本,本立则其道充大。孝弟行于家,而后仁爱及于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也。故为仁以孝弟为本。论性,则以仁为孝弟之本。”

宋·朱熹: “言君子凡事专用力于根本,根本既立,则其道自生。若上文所谓孝弟,乃是为仁之本,学者务此,则仁道自此而生也。”

子曰:“巧言令色 [1] ,鲜 [2] 仁矣。”

【注释】

[1]巧言令色: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解读】

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

宋·程颢、程颐: “知巧言令色之非仁,则知仁矣。”

宋·朱熹: “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圣人辞不迫切,专言鲜,则绝无可知,学者所当深戒也。”

曾子 [1] 曰:“吾日三省 [2] 吾身。为人谋而不忠 [3] 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4] 乎?传不习乎?”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解读】

《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如后来儒家所说的那样,“尽己之谓忠”。“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

宋·朱熹: “曾子,孔子弟子,名参,字子舆。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传,谓受之于师。习,谓熟之于己。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而三者之序,则又以忠信为传习之本也。”

子曰:“道 [1] 千乘之国 [2] ,敬事 [3] 而言,节用而爱人 [4] ,使民以时 [5] 。”

【注释】

[1]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shèng)之国:乘,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3]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

[4]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

[5]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解读】

孔子在此处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

宋·程颢、程颐: “此言至浅,然当时诸侯果能此,亦足以治其国矣。圣人言虽至近,上下皆通。此三言者,若推其极,尧舜之治亦不过此。若常人之言近,则浅近而已矣。”

宋·朱熹: “敬者,主一无适之谓。敬事而信者,敬其事而信于民也。时,谓农隙之时。言治国之要,在此五者,亦务本之意也。”

子曰:“弟子 [1] [2] 则孝,出 [3] 则弟,谨 [4] 而信,泛 [5] 爱众,而亲仁 [6] ,行有余力 [7] ,则以学文 [8] 。”

【注释】

[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悌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泛,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解读】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宋·程颢、程颐曰:“为弟子之职,力有余则学文,不修其职而先文,非为己之学也。”

宋·朱熹: “信者,言之有实也。泛,广也。众,谓众人。亲,近也。仁,谓仁者。余力,犹言暇日。以,用也。文,谓诗书六艺之文。”

子夏 [1] 曰:“贤贤 [2] [3] 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4]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1]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3]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

[4]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解读】

上一章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句。本章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上章的进一步发挥。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所以,将这一章与前一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现代社会,享受义务教育成了我们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人们掌握的文化知识越来越丰富,但是衡量一个人如何不能只看文凭和学历,更应该看他的行为,看他的言谈举止。“有余力,则以学文”,先做好了人,再做学问。

宋·朱熹: “四者皆人伦之大者,而行之必尽其诚,学求如是而已。故子夏言有能如是之人,苟非生质之美,必其务学之至。虽或以为未尝为学,我必谓之已学也。”

子曰:“君子 [1] ,不重 [2] 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 [3]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注释】

[1]君子:这个词贯穿于本段始终,因此这里应当有一个断句。

[2]重:庄重、自持。

[3]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译文】

孔子说:“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而所学的东西也不会牢固。为人应该以忠厚诚信为主,不与忠信比不上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要勇于改正不能畏怯。”

【解读】

自尊自爱是我们每个人都必备的品格。陀思妥耶夫斯基也说过:“如果你想受人尊敬,那么首要的一点就是你得尊敬你自己。只有尊重自己,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尊重自己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教导。每个人都必须自重,自重是自信的基础,而有了自信心才能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做人只懂得尊重自己还不够,真正有修养的人还能时时刻刻做到尊重别人。日子久了,我们就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完善。

宋·程颢、程颐: “人道惟在忠信,不诚则无物。且出入无时,莫知其乡者,人心也。若无忠信,岂复有物乎?”又曰:“学问之道无他也,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而已。”“君子自修之道当如是也。”

宋·朱熹: “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又曰:“轻乎外,必懈怠于内,则所学不深,所知肤浅,所行虚浮,自然德威无所从树。”

曾子曰:“慎终 [1] 追远 [2] ,民德归厚矣。”

【注释】

[1]慎终:“终”的意思是去世。这里指父母的去世。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

[2]追远:“远”指祖先。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译文】

曾子说:“慎重对待父母的死亡,按时追思悼念先祖,百姓的道德自然就引归淳厚了。”

【解读】

“慎终追远”是孝道的体现,也是仁道的根本。今天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凡事开头难,任何事情在迈出第一步的时候都很艰难,但这第一步却又是最重要的。所谓有果必有因,所有的结果都可以追溯到源头找到原因。所以,我们在做出任何一个决定之前都必须慎之又慎,三思而后行。我们只有抱着慎重的态度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才可能收到好的结果。

宋·朱熹: “盖终者,人之所易忽也,而能谨之;远者,人之所易忘也,而能追之;厚之道也。故以此自为,则己之德厚;下民化之,则其德亦归于厚也。”

明·张居正: “丧也,尽其礼;祭也,尽其诚,而其德亦归于厚矣。此可见孝者,人心之所同。君者,下民之表率。欲化民成俗者,可不知所以自尽也哉。”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 [1] 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 [2] 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1]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

[2]抑: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还是”的意思。

【译文】

子禽向子贡问道:“老师每到一个国家,一定听得到它的政事。是他自己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跟他说的呢?”

子贡说:“老师是凭着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五者得到的。他老人家获闻各国政事的方法,与别人都不同吧?”

【解读】

人格的修养是学习做人的重中之重。君子的处世之道就在于温、良、恭、俭、让。人格道德修养都具备的人,他的所求就很容易实现,正如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温、良、恭、俭、让,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态度,也是一个人的行为风范。而植根于内就是这个人的人格修养和文化积淀。如今,我们仍然愿意主动接近有人格魅力的人,愿意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向有威望的人倾诉。所以,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和内在素质是我们应该重视的人生问题。

宋·朱熹: “夫子未尝求之,但其德容如是,故时君敬信,自以其政就而问之耳,非若他人必求之而后得也。圣人过化存神之妙,未易窥测,然即此而观,则其德盛礼恭而不愿乎外,亦可见矣。学者所当潜心而勉学也。”

明·张居正: “子贡之言,不惟足以破子禽之疑,而使万世之下,犹可以想见圣人之气象,此所以为善言德行也。”

子曰:“父在,观其 [1] 志;父没,观其行 [2]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这里指儿子。

[2]行:指行为举止等。

【译文】

孔子说:“他父亲活着时,要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去世后,要观察他的行为。如果多年不改变他父亲的行为原则,就可称作孝子了。”

【解读】

孝,就是父母活着的时候尽心尽力地去赡养他们,他们去世之后要继承他们的遗志,完成他们没有完成的事业。这便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一点不假。我们从小便接受父母的影响,学习他们的正当志向和言行举止,在他们的熏陶下树立自己远大的志向。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相当重要。

宋·朱熹: “父在,子不得自专,而志则可知。父没,然后其行可见,故观此足以知其人之善恶。然又必能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乃见其孝;不然,则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矣。”

明·张居正: “抑孔子所谓无改于父之道,亦自其合于道而可以未改者言之耳。若于道有未合焉,则虽速改可也,何待三年。故善述其事孝也,克盖前愆亦孝也。观圣人之言者,不可以执一求之。”

有子曰:“礼之用,和 [1] 为贵。先王之道 [2] ,斯 [3] 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1]和:调和、和谐、协调。

[2]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3]斯:意思为这、此等。这里指礼,也指和。

【译文】

有若说:“礼仪的效用,以和谐自然可贵。古代帝王治理国家之道,最可贵的也在这里。无论大事小事,都无一例外地遵循这一点。有行不通之处,为求得和谐而和谐,不用礼仪来加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解读】

“礼”用在处世上,最重要的就在于调节各种关系。它对社会上的各种人都有很大的约束力。无论国家与国家之间,还是亲朋好友之间,一切行为都按照“礼”展开。遵循礼才能成事,而不注重礼则是行不通的。怎样做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呢?这就是礼与和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既要相互团结,做到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又要坚持原则,不去搞虚假的一团和气。实际上就是要我们在礼节与自由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宋·程颢、程颐: 礼胜则离,故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以斯为美,而小大由之。乐胜则流,故有所不行者,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

宋·朱熹: “严而泰,和而节,此理之自然,礼之全体也。毫厘有差,则失其中正,而各倚于一偏,其不可行均矣。”

有子曰:“信近 [1] 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 [2] 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注释】

[1]近:意思是接近、符合。

[2]远:作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除此以外也可以翻译为避免的意思。

【译文】

孔子的弟子有若说:“信守的诺言符合道义准则,这样的诺言就会得以实现;恭敬的心符合礼仪准则,就可以避免遭受耻辱;所依靠的都是亲近的人,这样的人就有了依靠。”

【解读】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重要原则之一,为了正义的事业、正当的要求去信守诺言是应该的,但是对于那些错误的行为甚至是犯罪行为是不能去信守承诺的。对于符合准则的诚信,我们则应该做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很多人内心很想做到诚信,但是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原因可能在于答应别人的时候没有好好考虑,这也应了“凡轻诺者必寡信”那句话。生活中,对于合理的要求我们应该全力以赴兑现自己的诺言,而对于自己做不到或者不合理的要求一定要加以拒绝。

宋·朱熹: “言约信而合其宜,则言必可践矣。致恭而中其节,则能远耻辱矣。所依者不失其可亲之人,则亦可以宗而主之矣。此言人之言行交际,皆当谨之于始而虑其所终,不然,则因仍苟且之间,将有不胜其自失之悔者矣。”

明·张居正: “如与人以言语相约,本是要践行其言,但其所言者,若不合于义理之宜,将来行不将去,则必至爽约失信矣!”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 [1] 有道 [2] 而正 [3] 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1]就:靠近、看齐。

[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3]正:匡正、端正。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饮食没有过分的要求,只要能吃饱就行了;对于居处不求舒适,只要安全就可以了。做事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解读】

德行高尚的人不管经济情况多么优越,对于饮食也不会过分要求;对于居所也不要求过分舒适奢华。“慎言则自安”,这又是另外一个处世的大智慧。一个人的言行不能太草率,一国之君如果言行轻率一定会失去辅佐他的忠臣,一介平民如果言行轻率一定会失去可靠的朋友。经济发达、言论自由的今天,我们也不能忘记“知足常乐,慎言自安”,要做个有涵养的人。

宋·朱熹: “不求安饱者,志有在而不暇及也。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然犹不敢自是,而必就有道之人,以正其是非,则可谓好学矣。凡言道者,皆谓事物当然之理,人之所共由者也。”

明·张居正: “夫志向已是精专,功夫已是切实,而又加以谦抑之心,常存不足之虑,盖真见夫义理之无穷,学问之有趣,其心欣慕爱乐,有不能自己者,这才是好学的人,所以说可谓好学也已。学而至于能好,则聪明日开,闻见日广,进而为贤为圣,何难之有哉!”

子贡曰:“贫而无谄 [1] ,富而无骄,何如 [2]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 [3] ,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4] 。”

【注释】

[1]谄(chǎn):意为巴结、奉承。

[2]何如:《论语》书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

[3]贫而乐:又作“贫而乐道”。

[4]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指过去的事情;来,指未来的事情。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然贫穷却乐于道,虽然富裕而又好礼的人。”子贡说:“《诗经》上说,‘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又像雕刻石一样下功夫’,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呀,现在我可以同你谈论《诗经》了。从学过的知识里你能知道将来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解读】

世界万物各有不同,道路有平坦崎岖之分,物体有高低大小之别。人虽然没有贵贱的区别,但是也存在着贫富的差距。一个人能做到“贫贱不移,富贵不淫”是难能可贵的。只有真正的圣贤之人,才能不受物质匮乏的影响,悠然自得地始终保持内心的安宁。即使处在困苦之中,也要建立自信,绝不沉沦;即使十分富有,也绝不骄傲无视礼节。

宋·朱熹: “此章问答,其浅深高下,固不待辨说而明矣。然不切则磋无所施,不琢则磨无所措。故学者虽不可安于小成而不求造道之极致,亦不可骜于虚远,而不察切己之实病也。”

明·张居正: “好礼,是喜好礼节,自然循理的意思。”又注:“夫子答子贡之问如此,善许其所己能,而勉其所未至也。”

子曰:“不患 [1] [2] 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注释】

[1]患:意为忧虑、怕。

[2]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解读】

大多数人都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因为自己本身就是个普通人,不被人知道也很正常。遇到这种情况,也没必要生气动怒。因为别人不了解你,你也仍然是你,对你来说也并没有什么损失。一个人如果真有才能,早晚会脱颖而出,而怕的就是自己没有能力。把精力浪费在推销自己上,倒不如多多看书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

明·张居正: “人才固未易知,知人最为难事,必居敬穷理,使此心至公至明,然后如镜之照物,好丑毕呈,如称之称物,低昂自定,欲知人者,尤当以清心为本也。” CevI5SBsr11jAROaR+QHiXx/Gvu74RKju6Ai5vgdp19wp5d3d4QMKIJbu+W0Mld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