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一下你的孩子出生时的场景,你痛苦而忐忑地躺在手术台上,将自己和尚未谋面的孩子托付给医生。这时,如果医生走过来对你说:“对于接生,我实在没有受过什么训练,但我很爱我的病人,我会用常识为你接生的。”你听了这些会作何感想?恐怕会焦虑至极、惊恐不安,马上要求换一个医生吧?
你的孩子和你处在同样的境地,如果你也像很多父母一样,认为爱和常识就足以教育好子女的话。你的孩子,尤其是学龄前孩子,将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完全托付给作为父母的你,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爱和常识,而是像医生一样的专业以及能够成为一个好爸爸、好妈妈的特别技能。
怎样才能拥有或者培养出这样的专业和特别技能呢?
了解你的孩子恐怕是身为父母的你要做的第一步。为了了解孩子,了解他每一步的成长,美国吉赛尔人类发展中心在耶鲁大学对数以千计的孩子进行了观察和研究。他们不仅观察孩子们每年的身心发展特质、观察他们的心智等各方面能力和人际关系表现,也总结他们这一阶段的成长规律。同时,他们还列举了很多同一年龄阶段孩子的典型表现供父母们参考。他们将所有这些都收录进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你的 n 岁孩子》系列图书中。就像作者在序言里面所说的一样,这套书为父母提供了一张儿童发展的地图,所以,想了解孩子的父母们有福了!
但了解并不等于专业,在了解的基础上有技巧地应对才是专业好爸爸、好妈妈的作为。身为父母的你可以将这套书作为参考,每本书都为你提供和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相处的技巧,提供教养建议并为父母头疼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这些都是专家二十多年研究的成果,相信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
除此以外,你还可以从这套书中取得别的书所不能给你的最难得营养——在建立完美的亲子关系的过程中找到快乐的自己:
你会在孩子遇到困难麻烦的时候想到这不是你孩子的个别行为,而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暂时现象,你不会因此而惴惴不安;
你会在孩子发展异常甚至出现倒退的时候知道这是孩子成长的螺旋规律,需要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养方法,你不会为此而焦躁难眠;
你不会过早地随大流把自己的孩子送进亲子班,因为你会知道1岁半前孩子的发展和猩猩没有区别,你将节约时间和金钱;
你也不会因为把终日和自己对着干的3岁孩子交给保姆或长辈而自责,你会知道这也是和这个阶段孩子相处的技巧,你将收获心灵的踏实和快乐;
……
正是因为上述所有特点,这套书一经面世便受到了全世界家长的欢迎。中文繁体版由信谊基金出版后在台湾地区持续畅销,内地千万妈妈也翘首以盼,甚至引来了盗名出版。而今,经过北京紫图图书有限公司长期的版权洽谈,这套书的唯一正版终于得以和中国妈妈见面!
为了将这套风行全球的阶梯教养圣经更好地呈现给所有读者,我们对原文进行了精心编辑和制作,根据阅读的需要加入了小标题和检索表,希望能让你的阅读更加畅快。你选择的是紫图旗下少儿及家教品牌——奇迹童书为你精心制作的正版图书,相信它会给你带来帮助。我们衷心祝愿:你和你的孩子拥有更美好的成长经历!
编者谨识
2011年12月
两岁孩子的生活技能、运动技能和语言能力等已经有了明显提高,情绪也比较稳定,显得温和而友善,和他们相处显得比一岁半容易多了。
当孩子长到两岁时,已经大不同于他在一岁半到一岁九个月大那个样子了。孩子一岁半的样子,我们在前面已经为你详细描述过了,那时的他做什么事都有自己的一套,完全不理会你的想法,实在是让你伤透了脑筋。有一位母亲曾经深有体会地说:“千万别你以为一岁半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他可不是一台只需要你输入程式的电脑,恰恰相反,他天天和你唱反调,让你头疼不已。”
在别人看来,可能一岁半的孩子真的没什么难照顾的,然而,对于那些经历过这个阶段的家长朋友们来说,实际情况却并不是那样。稚嫩而又充满活力的一岁半孩子总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当他们想要高高挺立着的时候,却总会跌倒;当他们想要抓住某样东西的时候,却总会落空;当他们想要表达自己的时候,却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语言。
不管他们怎样努力,生活就是无法让他们称心如意。这就导致他们经常大发脾气,不仅对自己感到气愤,也对周围的人感到气愤。
不过,等到孩子两岁时,情况就会得到极大的改善。他们身边的所有人都可以长长舒一口气了。
两岁孩子的典型特点是个性温和友善,和他相处起来也变得容易多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生活技能和几个月前比较起来,有了很明显的提高。
如今,他们的运动技能提高得非常明显,不论是大肌肉动作,诸如走、跑、跳、爬,还是精细动作,诸如系扣子、系鞋带等,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他们的语言能力也有明显进步。他们变得很会说话了,不会像之前一样说一句要想半天,甚至半天也说不上来一句。同时,这个阶段的他们是无忧无虑的,没有了那么多要求,不会整天追着你要这要那的。
这时候的他们,在情绪情感方面,也变得比较平静、稳定。先前那种喜怒无常,阴晴不定,且一发作起来程度又十分强烈的情况,一般不会出现在他们身上了。他是个快乐的人,在他身边也有一群快乐的小伙伴。
要是在几个月前,你想让孩子在你怀里安静地待上一会儿,简直比登天还难。他不是不停地挣扎,让你不得不放手,就是把身体绷直,然后从你怀里滑下来。而这时,你要再抱他,他就会很配合了,他会乖乖地蜷缩在你的怀里,安静地听你讲话,或是和你对话。
此时,你和他相处得十分融洽。仅仅几个月的时间,从前那个让你一天到晚头疼不已的淘气鬼,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在孩子学前阶段,你一共要经历两个十分头疼的阶段,一个是在孩子一岁半到一岁九个月这段时间,另一个是在孩子两岁半时。但介乎两者之间的两岁,却是父母们一个难得的喘息机会。
为人父母的你,也许不觉得有求助他人的必要,因为和这个小可爱一起生活似乎是件容易的事。但是也请你记住,在孩子成长的任何一个阶段,若是十分平静、十分令人满意的话,你一定要紧紧地把握住了,因为通常这段时期都只是昙花一现,而接下来则极有可能是很不顺心的阶段。
你也许听说过“可怕的两岁”这种说法,但是,现在你应该对它有了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了吧?因为两岁的孩子并没有什么可怕的,相反,还有些温文可亲,十分讨人喜欢,也许叫做“乖乖的两岁”才比较恰当。但是“可怕的两岁”这种说法又是怎么来的呢?这是因为,在孩子从两岁迈向三岁的后半段,也就是两岁半以后,孩子的性情又会经历一次很大的波动。
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好像总是不能一帆风顺,刚刚经历了一段平稳时期,马上就又要经历一段波动时期。
图一稳定期与不稳定期交替出现
这种情形被称做“成长的交织”(见图一)。这种稳定与波动的交替出现必然会使孩子的成长过程呈现出一种好坏交织、螺旋上升的局面。孩子要实现发展必然会对现在这个稳定的状态进行突破,突破的过程必然又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而完成突破、获得发展之后,必然又会来到下一个较高层次、较成熟的稳定状态。就这样,稳定、突破,再稳定、再突破,一轮一轮地进行着。但是,这种局面不会一直进行下去,请别担心,总有一天,孩子会达到最终的稳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