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看到书架上已经有些蒙尘的针灸书籍,回想起自己学习针灸的经历,还是用那句老话来形容“疯三年癫三年,疯疯癫癫又三年”。读大学期间学习完教科书的针灸基础课程,我便迫不及待地学习各种医书中的经验,图书馆针灸专栏的书籍一本接着一本地读,一边看一边做笔记,每天睡前看一遍白天做的笔记,感觉收获满满的,笔记中充满了各种的经验,各种的绝招,各种的特效穴,各种的特效手法。我每天早晨起床洗漱完后第一件事便是背诵各种针灸歌赋,每天感觉可充实了。我记得当时的笔记还做了一些分门别类,把看到的所有针灸书籍中关于腰痛的治疗经验总结到一起,各种腰痛部位的特效穴,各种腰痛类型的分析与选穴,久治不愈的腰痛还要考虑到的可能性,某一门派的特效穴,还有腰痛的各种创新针法等等。可是一给亲戚朋友治病我就傻眼了,除了少数的经验是有效的甚至是特效的,大部分治法的效果都不理想,稍微严重点的腰痛都需要成月的治疗,且治愈率并不高。尤其是很多新时代的创新针法,针灸就像注射麻醉药一样,当时很管用,很快就恢复老样子,对大部分疾病没有长久的疗效。如果在当时有人对我说我学的针灸是经验医学,我一定跟他据理争论。我现在静下心来看,那些完全就是经验医学,看看我背诵的各种歌赋,都是哪儿疼对应针刺的穴位,“腰背委中求”这就是经验。把腰痛分为几个辨证类型,每个类型对应一组针灸穴位,理论是理论,临床是按经验分型,从种种表现看这种针灸就是经验,而且是不很管用的经验。
我曾经问过很多针灸专家,按古代医案的记载针灸治病都是几次就治好,现在针灸为什么需要按疗程治疗,且疗程都很长,我甚至大胆猜测很多腰痛病人的康复是病人注意休息自愈的,与针灸没什么关系。他们的答案大概有两种,要么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要么说古代医生只记载特效的个案,有文学夸张,甚至曾经有好友直言,任何一个中医只要把他的特效医案收集起来稍加演绎汇编成经验集,都可以把自己包装成神医。我当时坚信针灸一定有一套很深的理论,大部分针灸经验集都太肤浅,我要学习高深的针灸,所以我什么玄看什么,什么高深就信什么,河图洛书、周易、道家秘传、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各种玄妙的理论我都看得津津有味。我记录了两个版本的子午流注开穴的方法,两种方法都说自己是正宗的,可是按两种方法取穴,同一时辰取穴不同,这真给临床取舍带来太大问题,像这样矛盾的理论我掌握了很多,也走访了很多传说中的“神人”。我懂的越来越多,针灸疗效却越来越差,跟同行聊天我能天南海北地夸夸其谈,但只会纸上谈兵,不敢真正治病,知识与疗效差太远。我开始痛恨这些骗人的经验与骗人的理论,我开始怀疑针灸,我放弃了针灸专业,研究生时期我选择了学习《伤寒论》,大约有两年多没碰过针灸。
在读研究生学习《伤寒论》期间,各种的巧合促成我发现了《灵枢经》中的人迎气口诊脉法,这就像一个突破口让我初窥《灵枢经》的门庭,我开始一遍一遍地翻看《灵枢经》,心里积蓄的乱麻一点点解开,我始终记得刚开始依葫芦画瓢一样地运用《灵枢经》的思维去给病人针灸,病人针刺之后惊喜的眼神,从此我开始对针灸有了信心。这么多年,越读《灵枢经》心里越开朗,我学了这么多年的理,甚至为了追求完美的理每天都在读书,我拼了命地学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状态,我这么多年都没有放下心来感受天地之道,我习惯了用各种复杂的理论来理解针灸,却忘记了用最真诚的心来感受经典,真是可悲。
现在,我越来越喜欢《灵枢经》,喜欢放松下来吟诵《灵枢经》,让经中的文字带领我感受天地之道。这个道是天地的规律,是亘古不变的法则,百姓日用而不知,只需要静下心来就能体会到,而且只能被发现不能被创造或改变。《灵枢经》没有冗杂的理论,没有天马行空的奇谈,完全的真实,它不是告诉你包治百病的方法,它教给你客观地观察与体会事物,系统地教授如何客观地看待世界、看待人体、查找病机、调整气机。
我写此书,反复犹豫很久。《灵枢经》最美的不是某一病的具体治法,而是其最纯真的思维,我特别担心读者读完此书后会认为掌握了我要表达的技法,然后将本书所讲授的针法嫁接到自己已有的思维体系中,这不是我想要的。我希望读者能够从心里真正喜欢《灵枢经》,赞同《灵枢经》的天地思维,赞叹这种思维方式的纯真唯美,回到本真的状态观察疾病。本书在理论上以《灵枢经》的天地思维为主,在技法上以《灵枢经》的小针体系为主,并杂糅《素问》中关于针灸的知识。我读《灵枢经》并将其用于实践并未达到我认为的完美,我会继续完美我的思维,因此本书的很多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被我自己推翻。我写本书的目的也是斗胆辅翼《灵枢经》,让读者借助本书能够与《灵枢经》的思维相接。当你真正陶醉于《灵枢经》时,如果能够发现本书有很多错误,太多的曲解经典,那我会感到无比欣慰。
中医不是经验的总结,也不是理论上的推论或哲学上的假说,中医是以最本真的状态观察世界与人体。
王伟
201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