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域理性论概念的生成

笔者经多年的研究和对全球经济存在现实的观察,对一些西方理论有许多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虽然对西方的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有意见、有看法,但并不是全面反对这些理论,是觉得这些理论都太具有自主性,即考虑问题、设定的目的点都在自我框架内,没有考虑框外的接受性、矛盾性。宏观经济主张政府干预,对此思想理论有看法并不是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干预市场,反而是赞成政府的干预,但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中的政府干预观点有所不同。笔者主张的政府干预是说干预是必需的,但干预的方法、干预的内容、干预的目的要经过科学的认证,认证的基点是要以民众的本质性要素需求为干预目标点,这也是对经济人理性论的否定。对经济的发展,政府一定要进行干预,不能完全相信理性经济人的存在就会造就经济发展的一切。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问题,既有政府干预的原因,又有放纵经济人行为、政府不作为的原因。越相信经济人的理性,理性经济人越会带来问题。为什么理性经济人会出问题呢?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以及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将经济人定义都是按以下两个标准来进行的:一是他们认为经济人都会力图以自己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取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二是认为经济人都有计算能力,有创造性的思维和能力。这没错,经济人的确有两个这样的理性,但问题是,正因为经济人有会计算的理性,有获取经济利益的理性,又有会创造利益获取的理性,所以按西式经济学的思维发展经济才出现了问题。问题的出现就是因为经济人的获利性、计算性、创造性往往只考虑微观的、个人的利益,而不考虑社会整体的利益和效益。虽然说他们懂得获取经济利益,懂得创造(盲从的思路还称其为创新)获取利益的方法手段,他们获取利益的方法手段行为尽管也带来了经济的增长现象,但是如果不加规制,就有可能带来社会发展的问题,有些发展已经带来了问题,而且问题很多。

人都有理性和感性特征,这是客观存在。理性是按客观规律行走、办事;感性是按照自己的愿望行走、办事。 庸俗的思想、普遍的观点都认为理性为上,感性为下;承认理性的科学存在,贬低感性的存在。好像理性就值得信任、可靠;感性就一定要限制、不可靠。这样的普遍性观点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说这个人是有理性的人,就认为他是好人、可信赖的人;说这个人是很感性的人,就认为这个人是不可信赖的人,甚至认为他是坏人。普遍认可的观点也并不一定百分之百正确,普遍不被认可的观点也并不一定是百分之百的错误。人的理性是个假设,也是中性的,同样的理性操作和作为并不都是完全雷同的,否则就不会出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差别了。差别的原因就是体现为不同人应用不同的智慧,不同的智慧将拥有不同的策略,不同的策略会带来不同的行为和结果。 说到理性人的假设,是指人的理性具有双面性。如果理性的做法从形式上看虽然是按照客观现实的现象规律走的,但走得对不对、该不该走、走得有没有问题,那就要看客观现实现象存在的规律本身是不是科学、是不是有利于社会健康、是不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该走的路,这就需要“证伪”。客观现实存在的规律也并不一定都是科学健康的。如果你按照健康、科学、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走了、做了,那你的理性就是好人的理性。如果你按照不科学、不健康的客观规律走了、做了,那你的理性行为就是错了,你可能就是个理性的坏人。

对好人的理性要重新进行定义,并且已经进行了重新定义,对人要遵守好的理性提出的概念和定义叫“域理性”。 所谓域理性论,是指人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行动当中,不能机械教条式地、不假思索地盲目按照当下现实已存在的事物现象和规律规则建立起自己的思维,并得出自己的思想结论、采取自己的行动,而必须要对已经存在的现实现象和事物存在与变化的规律规则进行重新评审、认定、比较,在评审、认定、比较之后,再划定自己的思想与行为界限,最终达到真正科学合理的思想与行为目标。 现实当中,哪一个经济人都喜欢赚钱,都想方设法、不顾一切、一门心思地去赚钱,心理上都想赚钱,但行为上却有差别,效果上也没有一致性。但不同产业、不同行业赚钱的难易度不同,赚取的效益也不同,有的高效益、有的低效益。房地产业就属于高效益,烟草产业也属于高效益……不科学、不健康的产业赚钱可能更多,或更容易赚钱,健康的产业反而不容易赚钱。如果按照传统理性原则,难道你能跟着这样不科学、不健康、只会赚钱的产业路径走吗?就西方经济人理性观点而言,经济人都会自动、主动地赚取效益,按照这个道理,难道什么钱都认可他赚吗?理性经济人都懂得计算,但他计算的目的不是为了消费者,是计算能用什么方式以最低的成本尽可能多地赚钱,甚至是蒙骗消费者的钱。有些商人还设计了一些看似为了消费者,实际上是为了蒙骗消费者的商品销售方式。在超市里,某种商品上写着“买一送一”“买二送一”等,这是为了送你吗?是免费的吗?商家早计算好了,送你肯定是为了更多地赚你的钱,诱惑你来买,他把赠品的成本早已经加入到了卖给你的商品中了,这就是商人经销的机巧和狡计,也是一些人喜欢奢华、炫耀的消费心理被商人抓住了。经济人为了获取自己的利益,可能会采取没有域理性的方法和手段,销售自己的经济物、经济服务。一个物理体积很小,或很简单的物品,竟然进行奢华、复杂的外包装,让你感觉其物品很高档,尤其是奢侈品、适合赠送的礼品的外包装,更是小题大做。别人送你一个礼品,从外包装上看,物理形态极其庞大、奢华,而当你打开包装时,内物的物理形态却显现出了极大的反差。于是,奢华、庞大而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外包装物就变成了垃圾。这种商业供给物的存在,既浪费了形成商品外包装物的生产资源,又浪费了购买者的消费成本费用,还增加了社会垃圾。

再说感性的人,不要妖魔化人的感性特点,感性的人同样具有双面性,感性是按自己的愿望办事。如果一个感性人的愿望是科学、健康的,那么这样的感性就是合理、健康的存在,是高于理性的存在,因为,当一个人把自己科学合理的感性愿望变成了客观现实,这就相当于创新。通俗地讲,创新就是现存社会没有存在的现象和事物在新的思想和行为中脱颖而出,当创新出的合理现象和事物被越来越广泛地接受,进而形成普遍性的现象和事物时,这种感性实现的现象或事物就变成新的客观规律性的现象和事物了,这也就变成了新的理性客观规律存在的现象和事物。感性与理性相比,应当是感性在先、理性在后。感性创造得多了,被大家普遍接受、认可了,就会变成理性的规律和现象了。变成了理性的规律和现象后,便成了理性人遵循、效仿、跟随的对象。

事实上,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观点,只是针对经济人自己利益的理性,而非为社会宏观效益服务的理性。所谓的理性经济人,都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无限任意的理性,二是无限的心理环境,三是无限自私自利的性格。由于经济人有以上这三个无限理性的特点,所以,西方经济理论当中存在着一个叫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概念。行为经济学认为人是非理性的,做不到理性的可持续性。固定模式的行为经济学从观点上看是和经济学相对立的理论。经济学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经济人都是具有无限理性的人,即政府不用干预指导,经济人就会自动永远求得经济发展效益。行为经济学认为经济人不可能是无限理性的,反而认为其是非理性的,不具备稳定和连续的偏好,也不可具备能使所有偏好最大化的无限理性。事实上,不管是承认理性经济人,还是承认非理性经济人,这两个理论观点都是希望经济人能会计算、会赚钱,能永远会计算、永远会赚钱。只不过行为经济学认为经济人保持不了永远的理性,即保持不了永远赚钱的态度和能力。从形式上看,二者确实是对立的;但从本质上研究和观察,二者是合二为一、珠联璧合、水乳交融的。

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不能完全按照传统的理性经济人套路的模式走,人做事虽然基本都有既讲思想又讲行为的意识,但更要有讲什么样的思想、讲什么样的行为的意识,这就要讲协调、有协调。本人的观点是要加进去新的行为经济论,即域行为经济论。 域行为经济论的自我定义是:域行为经济论是指经济人在理性行为当中,对其所创造的经济物和经济做法的诞生过程及运行结果,要进行动态性、循环性的认证、调节、选择,看其对象、结果是否符合社会的整体价值,是否具有价值理性,以避免经济行为的社会出轨行为的出现。 按此域行为经济论的观点,理性经济人的无限赚钱态度和能力要肯定存在,但要把握住赚什么钱、该赚什么钱、不该赚什么钱。非理性经济人缺少的无限赚钱态度和能力也要把控。赚取什么样钱的态度和能力要继续留存和促进再生,赚取什么样钱的态度和能力要控制、停止,由此还要研究认知不协调理论。对认知不协调理论通俗些讲的意思是说,心里明白,但就是不按照明白的道理和方法去做,这也是心理学的概念。做任何事情,包括发展经济,必须要懂心理学。内心与外部要相协调、健康协调,这叫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基础是什么,由于外部无法直接观察到一个人内部的心理过程,便通过对其行为方式、内容和结果来推测、判断其心理。按照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每个人都会努力使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有矛盾,然而所有的人,都无法使自己达到无矛盾的状态。因为现实社会的外部环境会影响甚至制约人的内心世界,人的内心世界被影响了、被约束了、被捆绑了,就会使人的外在行为与内部意识出现矛盾的现象,比如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身体健康,但社会上还是不全面禁烟,官方也不剔除烟草工厂;吸烟者也知道吸烟是人不健康的行为,但仍然不停止吸烟行为。原因就是由于社会上有烟草存在,外部人会经常地鼓励、诱导、刺激、促进你吸烟,这样你就被影响、被捆绑了;当你吸烟形成生活文化习惯了,这时,你的内心认知与行为表现就形成了矛盾对立。公共管理场所也存在着如此矛盾现象。公共场合某一区域挂着一个牌子写着:吸烟有害于人的健康,但旁边却又挂着一个牌子:此为吸烟区,这不就是矛盾现象吗?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烟草生产者和销售者还把烟草取名为“香烟”。烟香吗?比臭对人的危害性还大。依我看,烟草应当取名为毒烟。如此情况还有酒。酒也是不利于人身体健康的饮品。但生产者和销售者也把其取名为“美酒”。酒美吗?一个人喝酒喝多了,喝醉了会失态,那是丑而不是美。这就是商业性的机巧策略,误导消费者。现实情况是,为了经济发展,仍不加控制、不断推动,生产越来越多的汽车,超出了社会的基本需求进行生产供给。房地产业必须是使用人类最重要的土地资源的产业,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应尽可能少占用,留出更多的土地来种植农作物,因为农业生产物是人生存的第一要素、底线要素、基本的基本要素。虽然住宅也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人类建住宅是必须占用土地资源的,但住宅建设只要能满足人人有居住的条件就行了。全球由于发展房地产业建住宅,占用土地已经很多了,有剩余了,土地被浪费了,但人们还是鼓励甚至刺激房地产业不停地发展。还有电子游戏产业也有类似的矛盾情况,电子游戏不是人的本质性生活要素,电子游戏玩起来既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又不利于人的精神健康,但社会上还是生产、还是供给,还是有人没完没了、疯狂地玩电子游戏。我们都懂得绿色发展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但就是有人在赚钱的时候不考虑绿色发展,只讲赚钱的效应,这些矛盾现象就是认知不协调。

我们在发展经济当中,的确就存在着很多认知不协调的问题,那么怎么解决呢? 从思想理论概念上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中央系列新发展思想和理念,就是可以解决这些认知不协调的矛盾现象,具体要进行三个方面认证操作:一是变不健康行为为健康行为,二是变不科学思想为科学思想,三是判断思想与行为的要素是否科学合理。 认知不协调的理论提示了我们: 对社会发展的人和事要懂,懂了就要做,做就要做得对,做得对就要做到位。我们必须懂得社会如何健康地发展,要真正做到健康地发展,不能仅仅以经济效益为前提来进行生产经营。 社会管理者也不能仅仅考虑经济的增长而认知不协调经济发展当中存在的矛盾现象。绿色一定要真绿色,不能理念上认可绿色,管理上没有真做到绿色;不能理念上认可健康社会发展,但管理上没有真正做到剔除不健康的产业或没有管控住健康的生产物、服务项目供给的量和结构。用看得见的手去操作事物的运行,用看得见的手去管理社会,才能让事物运行可靠,才能让社会管理踏实。互联网就是如同西方经济理论中的“看不见的手”在操作,不仅手看不见,操作的事物、管理的对象也看不见,即使看见也可能是假的,混乱的互联网现象的出现就是因看不见的手在操作、管理而造成的。金融是经济运行的服务工具,当前的金融运行为什么会出现混乱现象?就是互联网这只看不见的手造成的,什么网络银行、比特币、P2P、手机银行等。市场化是在看不见的手引导下形成的机制,而市场化是最不公平的形式。金融运作当中用看得见的手都会出现风险,用看不见的手的互联网金融运作不仅是风险,还会把金融秩序弄得混乱不堪,甚至会倒闭,这就是看不见的手、市场化的商业行为带来的负面现象。现代化的社会,金融由于互联网科技工具的加入而方便了许多,但也出了很多问题,出了问题却缺少协调功能,大部分人都是随波逐流地跟随,盲目抛弃传统文化,方便了自己,也方便了别人,甚至方便了坏人,这都是现代性社会、现代化发展促成的社会现象。现代性社会、现代化发展与真正的人类发展、社会发展并不是完全相等的。对发展的现代化不能进行单向的操作和理解。 +7IVodcqQmXFzuhBzwmgRPCoOYi7SCtBYFR+sh93QbbGqh3bJ9IB5lG+C21xMTo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