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几何原本序

﹝明﹞徐光启

【题解】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松江(今上海)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由庶吉士历赞善,从利玛窦学天文历算。天启五年(1625),擢礼部右侍郎。崇祯五年(1632),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进文渊阁大学士。《明史》卷二五一有传。徐光启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天主教徒之一,居“圣教三柱石”之首。著有《农政全书》、《崇祯历书》、《徐氏庖言》、《勾股义》等书。他在同传教士郭居静(1560—1640)、利玛窦(1552—1610)的交往中接触了西方的近代科学,译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著作。《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约前330—前275)的不朽之作,凡十三卷。十六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格拉维(1537—1612)又续补两卷,是为十五卷本。利玛窦曾从学格拉维,明万历时,来中国传教,将此书介绍给徐光启,并由利玛窦口译,徐光启笔录,将其中的前六卷译出刊行。《几何原本》的全译本直到十九世纪中叶才由李善兰(1811—1882)和英国人伟烈亚力(1815—1867)完成。本文是徐光启为六卷本《几何原本》所作的序文。

唐虞之世 [1] ,自羲和治历 [2] ,暨司空 [3] 、后稷 [4] 、工 [5] 、虞 [6] 、典乐五官者 [7] ,非度数不为功 [8] 。《周官》六艺 [9] ,数与㞐一焉 [10] ;而五艺者,不以度数从事,亦不得工也。襄、旷之于音 [11] ,般、墨之于械 [12] ,岂有他谬巧哉?精于用法尔已。故尝谓三代而上 [13] ,为此业者盛,有元元本本,师传曹习之学 [14] ,而毕丧于祖龙之焰 [15] 。汉以来多任意揣摩,如盲人射的 [16] ,虚发无效,或依儗形似 [17] ,如持萤烛象,得首失尾。至于今而此道尽废,有不得不废者矣。

《几何原本》者,度数之宗,所以穷方圆平直之情,尽规矩准绳之用也。利先生从少年时 [18] ,论道之暇,留意艺学,且此业在彼中所谓师传曹习者,其师丁氏 [19] ,又绝代名家也,以故极精其说。而与不佞游久 [20] ,讲谭馀晷 [21] ,时时及之。因请其象数诸书 [22] ,更以华文 [23] 。独谓此书未译,则他书俱不可得论。遂共翻其要约六卷 [24] ,既卒业而复之,由显入微,从疑得信。盖不用为用,众用所基,真可谓万象之形囿,百家之学海。虽实未竟,然以当他书,既可得而论矣。私心自谓:“不意古学废绝二千年后,顿获补缀唐、虞、三代之阙典遗义,其裨益当世,定复不小。”因偕二三同志,刻而传之。

先生曰:“是书也,以当百家之用,庶几有羲、和、般、墨其人乎,犹其小者,有大用于此,将以习人之灵才,令细而确也。”余以为小用大用,实在其人。如邓林伐材 [25] ,栋梁榱桷 [26] ,恣所取之耳。顾惟先生之学,略有三种,大者修身事天 [27] ,小者格物穷理 [28] ,物理之一端,别为象数。一一皆精实典要,洞无可疑。其分解擘析 [29] ,亦能使人无疑。而余乃亟传其小者,趋欲先其易信,使人绎其文,想见其意理,而知先生之学可信不疑。大概如是,则是书之为用更大矣。他所说几何诸家,藉此为用,略具其自叙中,不备论。吴淞徐光启书。

《几何原本》卷首

【注释】

[1]唐虞:尧与舜的并称。尧初封于陶,又封于唐,号陶唐氏。舜为有虞氏。 [2]羲和:传说尧曾派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驻四方,观察天象,以制定历法。[3]司空:职官名,西周始置,掌水利、建造之事。[4]后稷:职官名,尧舜时掌管农业。[5]工:职官名,掌管手工业制作。[6]虞:职官名,尧舜时掌管山泽苑囿以及田猎等事务。[7]典乐:职官名,舜帝时主管朝廷礼乐。《尚书·舜典》:“帝曰:夔,命汝典乐。”[8]度数:以度为单位计算所得的数目。《周礼·天官·小宰》:“其属六十。”汉郑玄注:“六官之属,三百六十,象天地四时、日月星辰之度数。”[9]《周官》:即《周礼》,也称《周官经》。西汉末列为经,而属于礼,故有《周礼》之名。西汉时献王在民间所得,分天、地、春、夏、秋、冬六官,记古代百官职守,相传为周公所作。六艺:古代的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10]㞐( 拘):“居”的古字。[11]襄:即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旷:即师旷,春秋时晋国的乐官。[12]般:即公输般,春秋时鲁国的木匠。墨:墨翟,即墨子,春秋时墨家的代表人物,长于机械。[13]三代:指夏、商、周三代。[14]师传曹习:老师传授,学生们学习。曹,等,辈。[15]毕丧于祖龙之焰:都毁于秦始皇的焚烧。祖龙之焰,指前213年李斯上书秦始皇焚书之事。祖龙,指秦始皇。[16]的:目标。[17]儗( 你):比拟。[18]利先生:利玛窦(1552—1610),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意大利天主教传教士。明万历时来到中国。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钻研中国典籍的西方学者,著有《基督教远征中国史》等。[19]丁氏:格拉维(Clavius),利玛窦与徐光启译其姓为“丁”。[20]不佞:谦词,徐光启自指。[21]谭:通“谈”。馀晷( guǐ 鬼):闲暇。[22]象数:数学。[23]更:更改,此处指翻译。[24]要约:要点。[25]邓林:传说夸父追日,中途渴死,弃其杖,化为一片大树林,叫作邓林。见《山海经·海外北经》卷八。[26]榱( cuī 崔):房屋的椽子。桷( jué 绝):方形的屋椽。[27]修身事天:指信仰天主教。[28]格物:推究物理。[29]擘( 帛,去声)析:剖析。

【解析】

明代后期,西方耶稣会士来华传播天主教,利玛窦就是其中的代表。他通过结识众多官员,传播西方科技而传教,客观上为中西文化交流与西学东渐作出了贡献。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是其传播的重要内容之一。

徐光启从利玛窦处获知《几何原本》。利玛窦指出这部书是了解其他西方自然科学的基础。徐光启也认为《几何原本》是数学之宗,在于探究方圆平直的关系,以此作为数学的基础。于是由利玛窦口述、徐光启记录,将《几何原本》的前六卷译成中文,翻译完成后又重新校订一遍。在徐光启看来,《几何原本》是纯理论科学,是众多实用科学的基础,虽然全文没有被译出,但用它来弥补中国历史上对数学的认识和传统大有裨益。而《几何原本》的翻译刊刻也是传播利玛窦学问的重要途径,徐光启遂决定将此书刻印出版。

《几何原本》以其严密的逻辑推理,从公理、公设、定义、命题出发,建立了严密的几何学体系,是世界近代科学的基础。第一至四卷欧几里德对直边形和圆的论述颇具代表性。他巧妙地证明了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几何原本》六卷本的翻译出版,为中国人认识西方自然科学提供了契机。“几何”一词作为数学的专业名词来使用,由徐光启斟酌拟定。其中的一些概念,如点、线、直线、平行线、角、三角形和四边形等的中文名称都是在这一译本中定型的,由此奠定了中国近现代数学和几何学的基础。 vT0fHTU+g92z1q230qsDcyxSqD9n2G0JEhMVd5eEYaRmMRjNCSDW6ziJvVClIlM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