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周易》二卦

《周易》

【题解】

《周易》在先秦一般只称作《易》,后来儒家尊之为经,自汉代以来称《易经》。传世的《周易》由“经”、“传”两部分组成,“经”指原经或文本,其内容包括六十四卦的卦名、卦爻象和卦爻辞,约产生在西周初期至中期之间。“传”包括“十翼”,即《彖(tuàn 团,去声)》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七种十篇,主要是解释“经”的文字,约成书于战国末年。“传”之解“经”,其特色在于将《易》由原来的卜筮之书发展转化为道德义理阐释之书,从而使《易》一跃成为“群经之首”,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周易》这部书,把认识客观规律和人们对这种规律的利用两者结合起来,指导人们根据形势的变化采取正确的决策,实质上是一部“开物成务”、“极深研几”之书。早期的《周易》,“经”、“传”并未混在一起,汉儒把《彖》、《象》纂入“经”中。《文言》是专门解释乾坤二卦的,三国的王弼把它取出,放在乾坤二卦的卦、爻辞后面,作为乾坤二卦的结论,后世因利就便,也就成为习惯。唐代孔颖达奉命撰修《周易正义》,取王弼注而为之疏,使王弼本成为流传最广的本子。这里所选的乾坤二卦,居《周易》六十四卦之首,在《周易》哲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周易》以阴阳作为最高的哲学范畴,而乾坤二卦对天地之间阴阳两大势力的性质和功能做了全面的阐发,它们是进入《周易》哲学体系的门户,如果不先读懂乾坤二卦,便无从窥见易道的底蕴。

乾 卦

(乾下乾上)乾 [1] :元,亨,利,贞。

初九 [2] :潜龙,勿用 [3]

九二:见龙在田 [4] ,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 [5] ,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 [6] ,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 [7] ,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8]

用九 [9] :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 [10] :大哉乾元 [11] ,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 [12] ,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 [13] ,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 [14] :天行健 [15] ,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16] 。“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17] 。“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18] 。“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 [19] ,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20]

《文言》曰 [21] :“元”者善之长也 [22] ,“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 [23] ,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 [24] 。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 [25] 。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 [26] 。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 [27] ,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 [28] ,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 [29] ,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潜龙勿用” [30] ,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 [31]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32]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33] 。“或跃在渊”,乾道乃革 [34] 。“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 [35] 。“亢龙有悔”,与时偕极 [36] 。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37]

“乾,元”者 [38] ,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 [39] ,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 [40] ,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 [41] ,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 [42] ,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刚而不中 [43] ,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重刚而不中 [44] ,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 [45] ,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 [46] ,后天而奉天时 [47] 。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 [48]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周易注疏》卷一

【注释】

[1]乾:卦名。以天为象,以健为义。乾卦,包含元、亨、利、贞四种德性。《子夏易传》说:“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就是说,乾卦是代表一切事物的原始根源,它是毫无阻碍,无不通达,绝对祥和有益而无害的,而且是洁净清正的。一说,“元、亨、利、贞”当读作“元亨,利贞”,元亨是大通顺,利贞是占问的事有利,贞是占问。 [2]初九:乾卦 有六画,称六爻( yáo 姚)。“一”为阳爻,称九。初九,指最下第一爻为阳爻。九二、九三指从下往上数第二、第三阳爻。上九,指最上阳爻。[3]潜龙,勿用:意思是说,乾卦的第一爻(初九),象征潜伏着的龙,以不用为佳。龙是中国古人最崇敬的生物,而且相信它具有神灵的作用,古人因借用龙的功能,说明卦爻变化的不可捉摸而可以想象的状态。子夏说:“龙所以象阳也。”潜龙,便是潜伏隐藏的龙。[4]“见龙在田”二句:乾卦的第二爻(九二),象征已经出现在田地上的龙一样,可以见到高贵的大人物而有利了。第一个“见”,同“现”。田,地。大人,指圣明德备的人。[5]“君子终日乾乾”四句:是说君子整天固守刚健中正的德性,虽然到了夜晚,还要像白天一样的警惕自励。为学为道的君子只有这样惕励,才不会有过失和忧患。乾乾,借用重复本卦的卦名,作为形容词用。乾卦代表了至阳、至刚、至健、至中、至正等道理。把乾乾两字重复地用作形容词,就是表示人要效法乾卦的德性与精神,随时随地固守着刚健、中正、如阳的德性。惕,小心谨慎。厉,严谨而危正的德性。[6]或跃在渊:“或”是将然之辞。“或跃”谓将欲跳跃而尚在犹疑,跃跃欲试而有所图进。九三阳爻居刚位,故戒之以惕惧;九四阳爻居柔位,故有跳跃之志而又能犹疑三思。如此则可保前景无忧害。[7]“飞龙在天”二句:此君子显达之象。飞龙在天,谓龙飞于天,表示升腾之象。利见大人,是有贵人相助之义,亦表示外部客观环境有利。[8]亢龙:即龙飞得太高。有悔,有不好的事情。比喻处在高危的地位。[9]用九:乾卦所特有,与《周易》筮法、占法有关。从卦象层面上讲,就是乾卦六爻全为“老阳”的卦象。从数的角度解释,就是说乾卦六爻全为“九”。这条辞反映乾中有坤但乾不是坤的特点,朱熹《周易本义》论“用九”说:“六爻皆变,刚而能柔。”[10]《彖》:指《彖传》,它是对卦名、卦体、卦义予以解说的文字。[11]“大哉乾元”三句:是说乾元之气太伟大了,它使万物得以萌生,并且统领主宰大自然的运作过程。乾元,指“天”的元气,即充沛宇宙间、开创万物的阳气。统,统领。天,犹言大自然。[12]“云行雨施”五句:是说云雨以时兴降,各类物种在大气的流动中随之长成;太阳终而复始地周天运动,宇宙上下四方之位于是确定。这就好像太阳按时乘驾着六龙有规律地运行于天空。品物,即各类事物。流形,流布成形。这是指万物因雨水的滋润而不断变化发展、壮大成形。大明,即太阳。终始,指太阳东升西落的周天运动。六位,也可以说成六合、六虚,指上下四方之位或天地四时(即两仪四象)。卦有六爻六位以象宇宙,所以六位亦指六爻所在的六个位置。六位时成,就造化而言,谓乾元大明终始有序,宇宙六合于是确定;就《易》而言,谓乾元大明之德圆而神,由于它的终始有序的运动而使得六十四卦各卦的爻位因之确定。“时乘六龙以御天”一句,就象而言,是说太阳乘驾六龙有规律地运行于天;就意而言,是说圣人凭借乾卦六爻的往复规律而驾御自然。[13]“乾道变化”六句:是说由乾元之气所决定的天道有规律地运动变化,使得万物各得其所;乾元之气恒久维持和谐的状态,所以它能施利于万物并使万物正常运作。天道生长、万物终始相续,天下万物都可宁定安吉。[14]《象》:指《象传》,它是对卦辞、爻辞予以诠释的文字。[15]“天行健”二句:是说天道运动不止,这便是乾卦的意象。君子应当效法乾道,自觉奋勉,永无止息。行,运转不停。君子,指有才德之人。以,是以,所以。[16]阳在下:指初九阳气初生而居下。阳气微弱,喻君子所处之客观环境不利,行动的时机不成熟。[17]德施普:指九二阳气出现于地面,其生养之德普及万物。[18]反复道:指反复行道不使偏差。反复,指重复践行。道,正道。[19]“飞龙在天”二句:是说爻已至五,龙飞于天,君子风云际会,成为获得显爵之大人,可大有作为于天下。造,指有所作为。[20]天德:指阳刚之德。《周易正义》:“天德刚健,当以柔和接待于下,不可更怀尊刚为物之首,故云‘天德不可为首’也。”[21]《文言》:即释说乾、坤二卦之言,为《十翼》之一,又称《文言传》。六十四卦只有乾、坤二卦有《文言传》。[22]“‘元’者善之长也”四句:元是众善之首,亨是美的集合,利是义的体现,贞是治事的根本。嘉,美。会,会合。和,反应,体现。贞,正。干,根本。[23]“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四句:君子履行仁善则足以为人君长,会合众美则足以符合礼,施利于万物则足以体现义,坚守正道则足以治事。长人,为众人之君长。贞固,坚持正道。[24]“龙德而隐者也”九句:是说有龙一样的品德而不得不暂且隐居的人,他不会为污浊的世俗改变节操,不迷恋于成就功名,逃离这个世俗不感到苦闷,不为世人称许也不感到苦闷。称心的事付诸实施,不称心的事绝不实行,具有坚定不可动摇的意志,这就是潜龙的品格。“龙德而隐者”,《周易正义》认为这是“以人事释‘潜龙’之义”。遁,隐避。不见是,不被世人所称许。违,弃,不用。确,坚定。拔,转移,动摇。[25]“龙德而正中者也”六句:是说有龙一样的品德而立身中正的人,始终能做到言必守信,行必谨慎,防范邪僻而保持诚挚,为善于世而不自夸,德泽广施以感化天下。正中,指九二居下卦之中。庸,有平常和中和的双重意思。闲,防止。存,保持。善世,为善于世,亦可训为治世。伐,夸耀。德博,德泽广被。化,感化天下。[26]“君子进德修业”至“虽危无咎矣”:这几句讲的是君子如何增进美德和修养功业,即追求忠信可以增进美德,修治言论而立足于诚挚可以积蓄功业。能预知事物如何进展而采取相应的行动,这样的人才可能保有适宜之行。所以能居高位而不骄横,在下位而不忧愁。勤勉于事而随时惕惧,虽有危险亦可无害。知至至之,知,预知。前“至”谓进展,指事物如何进展。后“至”谓自己的行动如何进展,指采取相应的行动。言几,讨论几微之理。原本无“言”字,今据阮元校勘记补。知终终之,前“终”字谓事物发展的终极结果,后“终”字谓自己行动的终极走向。存义,使自己的行动保持适宜。因其时,指随时。[27]“上下无常”七句:这是譬喻贤人的上升、下降是无常则的,并非有违正道;他的进取、隐退也是无定规的,并非随波逐流。君子增进美德、修养功业,应该抓住时机,所以没有什么过失。无常、无恒,指无常则、无定规。邪,违离正道。离,当用为“丽”,依附,趋附。群,犹言世俗。[28]“同声相应”十句:这是譬喻同类的声音互相感应,同样的气息互相求合。水向低湿处流,火往干燥处烧,云随龙吟而兴,风随虎啸而起,圣人奋起治世而万物显明可见。依存于天的亲近于上,依存于地的亲近于下,各以类相从而发挥作用。[29]“贵而无位”四句:这是譬喻某种人太尊贵了反而没有位置可以安身,太高贵了下面难有亲上的人。贤人都处在下位而高高在上者得不到好的辅助,所以一旦轻举妄动就将“有所悔恨”。[30]“潜龙勿用”至“穷之灾也”:这几句话是说,初九爻在最下的一位,所以不起作用,是谓“潜龙勿用”。九二爻的“见龙在田”,是说已得其时、得其位了。九三爻的“终日乾乾”,是指对于事功行为所持的态度。九四爻的“或跃在渊”有自试的现象。九五爻的“飞龙在天”,是说在上位治道的情况。上九爻的“亢龙有悔”,已经达到爻位的最高点,难免会有物极必反的灾晦。时舍,谓阳气舒发,时机已到。舍,通“舒”。穷,尽,极。[31]阳气潜藏:指初九如阳气潜伏,藏而未发。[32]天下文明:指九二如阳气发出地面,万物焕发光彩。[33]与时偕行:指九三如阳气发展到一定阶段,万物将趋于繁盛。行,发展。[34]乾道乃革:指九四如阳气发展至一个新阶段,万物正临转化。乾道,天道,即大自然的运行规律。革,变革。[35]乃位乎天德:位,此言尊居“天位”。天德,指九五如阳气发展到最旺盛阶段,万物已至繁茂。[36]与时偕极:极,穷极,穷困。爻位至上则时已穷,上九亢极则行必困。[37]乃见天则:乾德至极而能通其变,不为盈满,及时退返,和光同尘,如此最能体现天之法则。天则,自然法则,客观规律。[38]“‘乾,元’者”至“纯粹精也”:这几句是说,乾卦象征天,有元亨之德,它能化生万物并使之亨通。和谐有利,贞正坚固,是天所蕴含的本性和内情。天以嘉美的惠利泽及万物,而它却不自伐其德,这真是太伟大了。伟大的天,它刚健中正,纯粹至精。[39]“六爻发挥”六句:是说乾卦六爻的运动变化,曲尽万物的发展情理。乾德有规律地运移其六爻,如同乘驾六龙而健行于周天,行云降雨,带来天下太平。发,动,运动。挥,移动,变化。旁通,犹言曲尽。情,天地万物的情理。时,按时,有规律。[40]“君子以成德为行”二句:是说君子以德业的成就,作为行为的目的。而德性之目标,以平日可以显见的行为作为标准。成德,成就德业。为行,作为立身行事之目的。日,俞樾《群经平议》以为“日”是“曰”之讹,“曰可见之行”,是说要把这种理想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41]“‘潜’之为言也”四句:初九爻辞所讲的“潜”,意思是隐藏着而没有显现,行动尚未显著,所以君子暂时不施展才用。[42]“君子学以聚之”四句:是说君子靠学习来积累知识,靠发问来辨决疑难,胸怀宽阔而居于适当之位,心存仁爱而施诸一切行为。聚,积累知识。辩,通“辨”。仁以行之,即以仁爱之心行事,《中庸》“力行近乎仁”即此。[43]“九三重刚而不中”五句:是说九三是多重阳刚叠成的,居位不正中,上不达于高天,下不立于地面,所以要不断健强振作,随时保持警惕,这样即使面临危险也可免遭咎害。重刚而不中,初九、九二均为阳刚之爻,九三仍为阳爻,故称“重刚”。六十四卦的每卦只有二、五两爻居中,故九三“不中”。[44]“九四重刚而不中”八句:是说九四是多重阳刚叠成的,居位不正中,上不达于高天,下不立于地面,中不处于人境,所以强调“或”。强调“或”的意思,就是说要有所疑虑而多方审度,这样就能不遭咎害。中不在人,指九四之位近于天,远于地,故说中不在人。[45]“与天地合其德”四句:这是通过多种比拟来赞扬九五的“大人”。合,犹言符合、相同。[46]先天:先于天象,这里指自然界尚未出现变化时,就预先采取必要的措施。[47]后天:后于天象,这里指自然界出现变化之后,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天时,指大自然的阴晴寒暑等变化规律。[48]其唯圣人乎:这是《文言》作者的慨叹语,与末句相同而复用,旨在渲染慨叹语气。

坤 卦

(坤下坤上)坤 [1] :元,亨。利牝马之贞 [2] 。君子有攸往 [3] ,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 [4] ,东北丧朋。安贞吉 [5]

《彖》曰:至哉坤元 [6] !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 [7] ,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 [8] ,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 [9] ,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 [10] ,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 [11] ,应地无疆。

《象》曰:地势坤 [12] ,君子以厚德载物 [13]

初六 [14] :履霜 [15] ,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 [16] ,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六二:直方大 [17] ,不习无不利 [18]

《象》曰:六二之动 [19] ,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六三:含章 [20] ,可贞。或从王事 [21] ,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 [22] ,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六四:括囊 [23] ,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 [24] ,慎不害也。

六五:黄裳 [25] ,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 [26] ,文在中也。上六:龙战于野 [27] ,其血玄黄 [28]

《象》曰:龙战于野 [29] ,其道穷也。

用六 [30] :利永贞 [31]

《象》曰:用六永贞 [32] ,以大终也。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 [33] ,至静而德方 [34] 。后得主而有常 [35] ,含万物而化光 [36] 。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37]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 [38] 。《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39]

直其正也 [40] ,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 [41] ,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42]

阴虽有美 [43] ,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天地变化 [44] ,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

君子黄中通理 [45] ,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阴疑于阳必战 [46] ,为其嫌于无阳也 [47] ,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 [48] ,故称“血”焉。夫玄黄者 [49] ,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周易注疏》卷一

【注释】

[1]“坤:元,亨”句:坤,卦名,以地为象,以顺为义。元,亨,词义与乾卦略同,此处特指“地”配合“天”,也能开创化生万物,并使之亨通。《周易本义》“元亨”连读,训为“大亨”,可备一说。 [2]利牝(pìn 聘)马之贞:贞,正也,指守持正固。“牝马”柔顺而能行地,故取为坤德之象。 [3]“君子有攸往”四句:这几句说明坤德在于柔顺、居后,抢先必迷,随后则利。攸,所。“先迷,后得主,利”三句,《周易本义》读作“先迷后得,主利”,朱骏声《六十四卦经解》以“利”属下文,读作“先迷后得主,利西南”。两说可并存。 [4]“西南得朋”二句:尚秉和《周易尚氏学》取《十二辟卦图》为说,指出坤居西北亥位,阴气逆行,沿西南方向前行遇“阳”渐盛,若沿东北方向前行则失“阳”渐尽;而“阴得阳为朋”,故西南行“得朋”,东北行“丧朋”。此说阐明“阴阳为朋”之理甚为精当,今从之。 [5]安贞吉:这是归结“得朋”、“丧朋”之义,说明坤德以安顺守正为吉。 [6]“至哉坤元”三句:是说伟大的坤元之气,万物依靠它成长,它顺从禀承天的志向。至,形容词,指大地生养万物之德美善至极。 [7]“坤厚载物”四句:是说地体深厚而能普载万物,德性广合而能久远无疆。它含育一切使之发扬光大,万物亨通畅达遍受滋养。无疆,兼含地域无涯和时间无限之义。“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周易集解》引崔憬曰:“含育万物为弘,光华万物为大。动植各遂其性,故言‘品物咸亨’也。”[8]“牝马地类”三句:是说母马与地有类同的德性,其持久的耐性使其在大地上健行不已,其柔顺的品格使其利于持守正道。利贞,利于持守正道。[9]“君子攸行”三句:是说君子有所前往,要是抢先居首必然迷入歧途、偏失正道,要是随从人后、温和柔顺就能使福庆久长。先,即先动,谓贸然先行。后,即后动,谓谨慎随后。坤主柔节,故宜后不宜先。得常,谓坤德能顺则福庆常保。[10]“西南得朋”四句:是说往西南将得到友朋,可以和朋类共赴前方;往东北将丧失友朋,但最终也仍有喜庆福祥。西南,谓阳方。朋,指得阳为友。类,众。阴无阳不行,南行得阳以为友,故可与众偕行。东北,谓阴方,行往阴方则失阳以为友。“东北丧朋,乃终有庆”,是说往东北方向虽丧阳失朋,但行至终极,必将旋转为西南方,则也出现得朋之“庆”,故曰“乃终有庆”。这是揭示阴阳循环消长之理,表明只要安顺守持坤德,即使“丧朋”,也将出现“得朋”之时。[11]“安贞之吉”二句:安守正道而获得吉祥,是说要应合坤地的美德而永远保持下去。安贞,安守正道。应地,应合效法坤地美德。无疆,永远保持下去。[12]地势坤:此释坤卦上下“坤”皆为“地”之象。《说卦传》谓坤象取地、其义为顺,《大象传》即依此为说。[13]厚德载物:是说地势是顺着天的,君子应效法地,用深厚的德泽来化育人物。[14]初六:居卦下第一位,故称“初”;以其阴爻,故称“六”。[15]“履霜”二句:是说阴气初起,必增积渐盛,犹如微霜预示着坚冰将至。履,践,踩。[16]“履霜坚冰”四句:是说履践秋霜意味着冬日的阴气已开始凝积,依照循序渐进的规律,坚冰必然到来。“驯致其道,至坚冰也”即“坚冰之至,驯致其道也”,为协韵而倒其语序。驯,顺,循。就客体而言,是说气自然积渐之规律;就主体而言,是说察知几微而因循之。[17]直方大:这是从六二的位、体、用三方面说明爻义之美。《周易正义》:“生物不邪谓之‘直’也,地体安静是其‘方’也,无物不载是其‘大’也。”尚秉和《周易尚氏学》:“方者,地之体;大者,地之用;而二又居中直之位,故曰‘直方大’。”[18]不习无不利:六二之爻位居中得正,能行中正之道,虽未娴熟于事,然亦无所不利,此所谓“不习”之事。习,犹言学习。[19]“六二之动”四句:是说六二的举动行止,正直而端方,无所修习却能无所不利,是因为效法了广大的地道。地道,指地的柔顺之道。[20]“含章”二句:是说六三阴居阳位,犹如内含美德而不轻易发露,故可守贞。含,怀有。章,文采,指美德。[21]“或从王事”二句:或,不定之辞,含抉择时机之义。成,成功。无成,犹言不以成功自居。有终,即尽“臣职”至终。此二句承前文义,展示“含章可贞”的具体情状。[22]“含章可贞”四句:内怀美德而可以守正,这是说六三同时也能够抓住时机发挥才能;或许还会追随君王做事,说明其智虑明智而远大。知光大,知,通“智”。六三居下卦之上,有为臣颇多艰难之象,故须“知光大”才能摆正位置,慎行免咎。[23]“括囊”二句:是说六四处位不中,其时不利施用,故以“括囊”喻缄口不言、隐居不出。这样虽不致惹害,但也不获赞誉,故曰“无咎无誉”。括,闭也,犹言“束紧”。[24]“括囊无咎”二句:《象传》说:“束紧囊口,免遭咎害。”说明六四必须谨慎小心才能不惹祸患。六四以阴居阴,有谦退自守、慎而又慎之象,这是处位不利能获无咎的重要条件。故爻辞以“括囊”为喻,《象传》以“慎不害”设戒。[25]“黄裳( cháng 常)”二句:是说六五以柔居上卦之中,其德谦下,故获“元吉”。黄,居“五色”之“中”,象征中道。裳,古代服装是上衣下裳,故“裳”象征“谦下”。元,大也,犹言“至大”。[26]“黄裳元吉”二句:《象传》说:“黄色裙裳,至为吉祥。”说明六五以温文之德守持中道。“文在中”,文,谓温文,与威武相对,亦喻坤德。六五获“元吉”,在于居尊而能柔和谦下,与乾卦九五阳刚向上正好相反。[27]龙战于野:是说上六阴气至盛,阴极阳来,二气交互和合,故有“龙战”之象。龙,喻阳刚之气。战,接。龙战,指阴阳交合。[28]其血玄黄:此句承上句意,谓阴阳二气交合,流出青黄交杂之血。尚秉和《周易尚氏学》:“万物出生之本,由于血。血者,天地所遗氤氲之气。天玄地黄,‘其血玄黄’者,言此血为天地所和合,故能生万物也。”[29]“龙战于野”二句:二龙交战于野外,这意味着阴道盛极而走向困穷。本爻“龙战”的喻意,含两个方面:一、阴气至盛,终究要导致阳来;二、坤道穷尽,则转入阴阳交合。所谓“天地生生之德”,就在两者矛盾统一中体现出来。此爻明显反映了《周易》阴阳相推、变易不穷的思想。[30]用六:义与乾卦“用九”相对,但“用六”是就阴爻而言。[31]利永贞:是说柔极能济之以刚则利。永,永久,含“健”义。能永久守正,即见阳刚之质。[32]“用六永贞”二句:即“用六永贞”,(由阴变阳,)以小变大来作终结。所谓“大”,即阳大阴小。“以大终”犹言“以阳为归宿”。[33]至柔而动也刚:尚秉和《周易尚氏学》:“坤柔动刚,义与‘用六’、‘大终’同。言坤虽至柔,遇六则变阳矣。”[34]方:古人以为天圆地方,此处含流布四方之意。[35]后得主而有常:《周易正义》:“阴主卑退,若在事之后,不为物先,即‘得主’也;此阴之恒理,故云‘有常’。”[36]含万物而化光:此句与《彖传》“含弘光大,品物咸亨”之义同。《周易本义》:“复明‘亨’义。”[37]承天而时行:《周易集解》引荀爽曰:“承天之施,因四时而行之也。”以上几句大意是,大地极为柔顺但变动时却显示出刚强,极为安静但柔美的品德却流布四方。随从人后、有人作主,于是保持福庆久长;包容一切、普载万物,于是焕发无限光芒。大地体现的规律多么柔顺啊!它禀承天的意志沿着四时运行得当。这一节是总释坤卦卦辞大义,以下六节分释六爻喻旨。[38]两个“辩”:通“辨”,别也。[39]盖言顺也:《象传》“顺”作“驯”,朱熹疑“顺”当作“慎”。在这里,此“顺”字兼驯(循)、顺、慎而言。就客体现象而说,坚冰之至有循次积渐之过程;就主体教训而说,谓当因依其理而慎行之。本节是释坤卦初六爻辞,主要阐发了防微杜渐的意义。[40]“直其正也”二句:义,宜也。《易经蒙引》:“此‘正’、‘义’二字,皆以见成之德言。然直不自直,必由于敬;方不自方,必由于义。直,即‘主忠信’;方,即‘徙义’。直,即心无私;方,即事当理。”[41]“君子敬以直内”三句:“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两句复申直、方之义,犹言“以敬使内心正直,以义使外形端方”。德不孤,指美德广布,人所响应。[42]不疑其所行:指美德充沛,所行必畅达无碍,故不须疑虑。[43]“阴虽有美”至“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这几句大意是,阴柔在下者纵然有美德,只是含藏不露而用来辅助君王的事业,不敢把成功归属己有。坤阴对乾阳来说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地道、妻道和臣道,它们本无所谓成功,而仅仅是替乾阳成就事功罢了。这里指出坤道在客观上是“成物”的,但在主观上要不以为“成”、不自居其“成”。代有终,即替乾阳成就事功而归功于乾阳。代,替。有,同“为”。终,犹“成”。[44]“天地变化”四句:天地变化,草木蕃盛。天地闭塞,贤人隐遁。[45]“君子黄中通理”五句:是说君子修美于内而通达于外,时位正当而居中得体。内在的美德,流通于四肢,发挥于事业,这真是完美至极了。黄,中之色,六五柔居上卦中位,故称“黄中”。理,指美在其中而见之于外的文理。正位居体,犹言“体居正位”,即正确居处己位。支,通“肢”。[46]阴疑于阳必战:是说上六处坤之极,阴极返阳,犹“凝情”于阳,故必致交合。疑,通“凝”,犹言“凝情”。[47]“为其嫌于无阳也”二句:是说爻辞取“龙”喻阳,是虑及读者或疑卦中无阳,不明爻义。嫌,《说文解字》:“不平于心也,一曰疑也,从女兼声。”[48]“犹未离其类也”二句:是说上六既阴极遇阳,阴阳必合,故爻辞称“血”以明交合。类,朋类,指阳性“配偶”。[49]“夫玄黄者”三句:这三句说明爻辞“其血玄黄”,是譬喻天地交合之血混合。尚秉和《周易尚氏学》:“言此血非阴非阳,亦阴亦阳,为天地所和合,故能生万物。”又曰:“阴阳合为‘类’,离则为独阴独阳。独阴独阳不能生,即不成为‘血’。既曰‘血’,即阴阳类也,天地杂也。”这一段大意是说,阴气凝情于阳气必然相互交合。作《易》者是怕读者疑惑于坤卦没有阳爻,所以在爻辞中称“龙”代表阳;又因为阴不曾离失其配偶阳,所以在爻辞中称“血”代表阴阳交合。至于血的颜色为青黄相杂,这是说明天地阴阳的血交互混合:天为青色,地为黄色。杂,指血色相混。

【解析】

《周易》六十四卦,乾为纯阳之卦,坤为纯阴之卦;乾卦是阳卦之首,坤卦是阴卦之首。乾坤二卦集中体现了阴阳哲学的基本原理,是深入理解易道的关键。另一方面,六十四卦有不少事不同而文同者,这些文字的基本含义,在乾坤二卦里首先表现出来。如乾卦之“元亨利贞”,坤卦之“西南东北”,各有一定含义,别的卦用时,皆本此以为说。故而乾坤二卦在《周易》一书中又有着起例的作用。

作为《周易》六十四卦之首,乾卦以天为象征形象,具有阳性、刚健的特征。其卦辞“元亨利贞”经由《彖传》解释,被提炼为四个德性范畴,称为乾之四德,其用意在于表明阳气是宇宙万物“资始”之本。但阳气的自身发展,又有一定的规律,于是,六爻拟取龙作为阳的象征,从潜龙到亢龙,层层推进,形象地展示了阳气萌生、进长、盛壮乃至穷衰消亡的变化过程。其中九五“飞龙在天”,体现阳气至盛至美的情状;上九“亢龙有悔”,则披露物极必反、阳极生阴的哲理。

坤卦继乾卦之后,寓有地以承天的意旨。全卦之义,在于揭示阴与阳既相对立、又相依存的关系。在这对矛盾中,阴依顺于阳而存在、发展。就卦象看,坤以地为象征形象,其义主顺。坤卦六爻主要抒发阴在附从阳的前提下的发展变化规律。二处下守中,五居尊谦下,三、四或“奉君”或“退处”,皆呈“坤,顺”之德,而以二、五最为美善;至于初六履霜与上六龙战,两相对照,又深刻体现了阴气积微必著、盛极返阳的辩证思想。

乾坤二卦不仅展示了《周易》作者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纯粹理性认识,还具有一种普遍的实践指导功能。如《系辞》所说:“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周易》作为一部“开物成务”之书,其中的易道囊括了天地万物之理,可以启发人们的智慧,开通人们的思想,把这个易道用于处理实际的事务,就能通权达变,决断疑惑,采取正确的行动,做成一番事业。乾坤二卦对人们的启示意义,正在于要“推天道以明人事”,从天道的刚健有为中学会自强不息、奋发有为;从地道的柔顺宽容中学会宽厚涵容、厚德载物。乾坤并健,刚而能柔,柔中有刚。人们也要如同宇宙的自然法则那样,把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结成一种双向互补、协调并济的关系,既勇猛进取又虚怀若谷。

关于《周易》的核心思想,在《乾卦·彖传》中有一个经典表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大和”即“太和”,是最高的和谐,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周易》的核心思想是追求一种以大和为最高目标的天与人、自然与社会的整体和谐,其思维模式是一个阴阳互补的宇宙观、世界观,代表了中国文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根本精神,对我们今天人类社会的建设也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PmqVH0ygzIzGMI09L7h5Np/SAF7l+4X6xb9SRpNKxNnnWYmH32gUspeEcyZYB07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