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凡 例

一、为传承中华民族的历代文化经典,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意义,并为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助力,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特此编纂《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百篇》。

二、本书选文注重思想性、学术性、现实性和可读性的统一,提倡并引导读者阅读原典,以便准确全面地领悟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真谛。本书所选的内容涉及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其重点是那些关乎修身立德、治国理政、申张大义、嫉恶刺邪,以及伦理亲情的传世佳作。本书既是历代名著名篇的精粹选本,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较小体量的缩影。

三、本书面向社会各界广大读者,包括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大专院校师生等。

四、本书的选录范围,上起先秦,下迄近代,历时数千年,包括先秦诗歌、辞赋及历代论说、语录、史传、奏议、碑志、杂记、序跋、尺牍等多方面的题材,希望能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全面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面貌及其深邃的精神内核。

五、本书拟定所选篇目后,十分慎重地确定各篇底本。原文中的古今字、通假字一般不作改动,惟异体字在转换为简体字时,则根据现行标准作适当对换。每篇选文的末尾一律注明出处,即底本名称和所在卷数。

六、本书对每篇选文,均设置【题解】、【注释】、【解析】三个栏目加以诠释。【题解】部分简介作者生平、成书概况、篇题含义及该文写作背景,力求要言不繁,言之有据。【注释】部分解释字词,注明难字读音,串讲句子大意。对历史典故、地理沿革、职官制度等疑难问题,亦不回避。务求准确、晓畅,避免繁琐引录古籍原文。【解析】部分阐释文章主题,旨在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深入浅出地发掘中华文化永世不磨的精神内涵与特质,切中肯綮,雅俗共赏。

七、本书所选篇目,大多以原篇目为题(如《桃花源记》、《阿房宫赋》之类)。出自某书而原本未设篇目者,即以某书为题并注明选录几则(如《老子》、《论语》之类)。在原书中未独立命名的文字(如《子产不毁乡校》、《论贵粟疏》之类),今则参考前人选本另拟新题。

八、本书所收各篇的编次,不分文体类别,概以作者时代或成书先后为序。凡同一时代的作者,则按其生卒年先后为序。成书年代或作者生卒年尚存异说者,则暂取一说,并在【题解】中予以说明。

九、本书卷末附有《本书引用参考书目》。 L5NxIvFnK7rX03qQ05dWhw/NBO0vLXyWYoocgr1di8nhIB3B1WCBJSATwORJefk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