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 庸

《礼记》

【题解】

关于《中庸》的作者和产生年代,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是孔子之孙子思所作,成书约在战国初期。《中庸》最初并非独立成篇,原是《礼记》中的第三十一篇。自汉代起,不断有人为它作注解。从唐代开始受到重视,韩愈、李翱为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认为是与《孟子》同样重要的经书。北宋程颢、程颐大力推崇《中庸》,将其视为“孔门传授心法”。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将《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重新校对章句并作注,将它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著成《四书章句集注》,与“五经”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中庸》比较通行的注本有收入《十三经注疏》的《礼记注疏》和朱熹的《中庸章句》。

何谓“中庸”?代表性的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庸即“用”,中庸就是以中为用,在承认事物两面性的前提下,取其中端,力戒偏颇。如郑玄《三礼目录》:“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二是认为庸即“常”,如朱熹《中庸章句》:“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是讲“中”如何运用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

本文是《中庸》的节选。

天命之谓性 [1] ,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2]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 [3] ,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4]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5]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6]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7] 。致中和 [8]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 [9] ,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 [10] ,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 [11] ,小人而无忌惮也 [12] 。”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 [13] !民鲜能久矣。”

子曰:“道之不行也 [14] ,我知之矣。知者过之 [15] ,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 [16] ,鲜能知味也。”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 [17] ,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 [18] ,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子曰:“人皆曰‘予知’ [19] ,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20] 。”

子曰:“回之为人也 [21] ,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22] 。”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 [23] ,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以下有省略)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 [24]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 [25] ,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 [26]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 [27] ,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 [28] ,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 [29] ,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 [30] ,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31] 。或生而知之 [32] ,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33] 。或安而行之 [34] ,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 [35] ,子庶民也 [36] ,来百工也 [37] ,柔远人也 [38] ,怀诸侯也 [39]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 [40] ,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 [41] ,子庶民则百姓劝 [42] ,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齐明盛服 [43] ,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 [44] 。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 [45] ,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 [46] ,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 [47] ,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 [48] ,既廪称事 [49] ,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 [50] ,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 [51] ,举废国 [52] ,治乱持危 [53] ,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则立 [54] ,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 [55] ,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 [56] ,道前定则不穷。

《礼记注疏》卷五二

【注释】

[1]“天命之谓性”三句:天所赋予人的叫作性,遵循天性而行叫作道,使人修养道叫作教。率,依循。 [2]“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二句:因此君子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也警戒谨慎,在没有人听到的时候也小心畏惧。指时刻谨慎守道。乎,相当于介词“于”,在。 [3]“莫见(xiàn现)乎隐”二句:没有比在幽暗处更容易显现的了,没有比在细微的事情上更容易显露的了。指在幽暗之处、细微之事上,都没有离道的表现。莫,没有。见,同“现”。 [4]慎其独:在独处时也谨慎守道。 [5]发:产生,生发。 [6]中(zhòng 仲)节:符合节度。 [7]达道:通达的道理,公认的准则。 [8]“致中和”三句:到达中和的境界,天地各安其所,万物生育繁衍。位,得其正位。 [9]“君子中庸”二句: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之道,小人的言行违反中庸之道。君子,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小人,道德品质低下的人。 [10]“君子之中庸也”二句:君子之所以能够达到中庸,是因为他们的言行时刻合宜适中。[11]小人之中庸也:依陆德明《经典释文》引王肃本,此处应作“小人之反中庸也”。[12]无忌惮:无所顾忌和畏惧。[13]“中庸其至矣乎”二句:中庸作为一种道德真是至高无上的了,很少有人能长时间地做到这一点。鲜( xiǎn 显),少。一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已经很久了。[14]道:指中庸之道。[15]知( zhì 智):同“智”,智慧。[16]“人莫不饮食也”二句:人们没有不吃不喝的,但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辨知滋味。这两句用来比喻中庸之道很难做到。[17]好察迩言:喜欢仔细辨别浅近的话。迩,近。[18]“执其两端”三句:大意是说舜能够掌握过和不及的两端,选取适中点,然后施行到民众中,这大概就是舜之所以被称为舜的原因吧。[19]“人皆曰‘予知’”三句:人人都说“我是明智的”,但在利益的驱使下,像动物一样被驱赶到捕兽的网、木笼和陷阱中,连躲避都不知道。罟( 古),网。擭( huò 或),装有机关的捕兽木笼。[20]期( 击)月:一整个月。[21]回:颜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弟子。[22]拳拳服膺( yīng 英):牢牢记在心中。拳拳,奉持之貌,牢握不舍的样子。膺,胸。[23]“天下国家可均也”四句:天下国家可以平治,官爵俸禄可以辞掉,利刃可以踩踏,只有中庸之道是不容易做到的。[24]布:公布,记载。方:书写用的木版。策:竹简。[25]“人道敏政”二句:治理百姓的方式是努力行政,就如治理土地的方式是努力种植一样。敏,勤勉,努力。树,种植草木。[26]蒲卢:即蜾蠃,俗称土蜂(细腰蜂)。古人认为蒲卢不能生子,取桑虫的幼子当作自己的幼子。这里孔子用蒲卢喻政,古代贤君之政不能自举,须待贤君推行,就如蒲卢不能自生,而待桑虫之子。[27]取人以身:明君招取贤人,在于自身的品德修养。[28]亲亲之杀( shài 晒):对亲人的亲情有远近亲疏之别。亲亲,第一个“亲”是动词,亲近爱护;第二个“亲”是名词,亲人。杀,等级,差别。[29]“在下位不获乎上”二句:这两句是纰误而重出在此。[30]昆弟:兄弟。[31]一:一致,一样。[32]或:有的人。[33]及其知之一也:(这几种人当初的情况有差别,)等到他们都知道以后也就一样了。[34]安:无所妄求,从容自觉。[35]体:体恤,体察。[36]子:像对待子女一样地爱护。[37]来( lài 赖):同“勑”,劝勉。[38]柔:和好,安抚。[39]怀:安抚,抚慰。[40]不眩:不迷乱。[41]报礼重:以重礼相回报,指能为君死于患难之中。[42]劝:努力。[43]齐明盛服:穿戴整齐明洁的衣冠。[44]劝:勉励,鼓励。[45]同其好恶( hàowù 浩务):对亲人的赏罚原则保持一致。好,这里指奖赏。恶,这里指诛罚。[46]官盛任使:设置众多官属以供大臣差遣(,使大臣不亲自做琐事)。盛,多。[47]时使薄敛:使用百姓不违农时,薄收赋税。时,适时。[48]省( xǐng 醒):省察,察看。[49]既廪( lǐn 凛)称事:使其所得禄粮与其工作相称。既廪,指古代官府所发的给养。既,通“饩( 戏)”,粮食。[50]矜:怜惜,同情。[51]继绝世:延续世系已断绝的诸侯国。[52]举废国:振兴已废置的诸侯国。[53]治乱持危:有乱事的要为之治理,有危难的要加以扶持。[54]豫:同“预”,提前作准备。[55]跲( jiá 荚):绊倒,窒碍。这里指言语不畅。[56]疚:灾祸。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 [1] ,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 [2] ,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 [3] ,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4] 。博学之 [5]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 [6] ,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 [7] ,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自诚明谓之性 [8] ,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 [9] ,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10]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11]

其次致曲 [12] ,曲能有诚 [13] ,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 [14] 。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15] 。见乎蓍龟 [16] ,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诚者自成也 [17] ,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18] 。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19]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 [20] ,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 [21] ,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壹言而尽也 [22] ,其为物不贰 [23] ,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以下有省略)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 [24] 。优优大哉 [25] !礼仪三百 [26] ,威仪三千,待其人然后行。故曰:“苟不至德 [27] ,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 [28]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 [29] 。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30] 。《诗》曰 [31]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礼记注疏》卷五三

【注释】

[1]道:途径,方法。 [2]“诚之者”二句:使自身真诚,是做人的道理。 [3]不勉而中(zhòng 众):不用勤勉努力就能合于至善。 [4]固执:坚定地执行。 [5]“博学之”五句:广泛地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考虑,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实行。之,指代这几个动作的对象。 [6]“有弗学”三句:意思是除非不学,学了就不放下。措,废弃,搁置。 [7]“人一能之”二句:别人学它一次就会,我却学习一百次。意思是要多下功夫。能,完成。 [8]“自诚明谓之性”二句:由至诚之心而明晓道德,这叫作天性。由于明晓道理而有至诚之心,这叫作教化。自,从,由。 [9]“唯天下至诚”二句:只有天下至诚之人,才能彻底发挥他的天性。 [10]赞:辅佐,帮助。 [11]参:匹配。一说“参”同“三”。 [12]其次致曲:那些次于圣人的贤人,能够推至细小的事物上。其次,指自明诚者。曲,犹小之事。 [13]“曲能有诚”七句:在细小的事物上能真诚,真诚就都表现出来,表现出来就会逐渐显著,逐渐显著就会更加昭明,昭明就会感动人心,感动人心就会改变人,改变人就能化恶为善。 [14]祯(zhēn 真)祥:吉祥,这里指吉兆。 [15]妖孽:灾异,这里指凶兆。 [16]“见(xiàn 现)乎蓍(shī 尸)龟”二句:意思是说吉凶的征兆都会体现在占筮和占卜的结果上,表现在动作仪态上。见,同“现”。蓍龟,古代用于占卜的蓍草和龟甲。四体,一说是龟之四足。 [17]“诚者自成也”二句:诚是自我成就完善的,而道是自己履行的。自道(dǎo 导),引导自我通达于道。 [18]知(zhì 智):同“智”。 [19]时措之宜:随时施行都能适宜。 [20]征:征验,证实。一说“征”为“彻”之字误。 [21]不见(xiàn 现)而章:不须表现而自然彰显。见,同“现”。章,同“彰”,彰显,昭著。 [22]可壹言而尽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23]不贰:真诚,没有二心。 [24]峻:高大。[25]优优:宽裕之貌。[26]“礼仪三百”二句:(圣人制定了)大的礼仪三百之多,具体行事的仪礼三千之多。三百、三千,虚数,指多。[27]“苟不至德”二句:如果不是具备最高德行的人,最伟大的道理也就不会形成。凝,凝聚。[28]尊德性而道问学:尊崇德性而勤问好学。[29]倍:通“背”,背离,背叛。[30]其默足以容:他静默自守足以容身自保,免于祸害。其,人称代词,指贤人。[31]“《诗》曰”三句:出自《诗·大雅·烝民》。大意是既明达又智慧,足以保全其身。

【解析】

中庸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道德准则,也是儒家所追求的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中庸”一词始见于《论语·雍也》篇。《礼记·中庸》篇是对《论语》以来的中庸思想所进行的最为系统的阐发,主要阐释了两个问题,一是何谓中庸,一是中庸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什么是中庸?中庸即中和、时中、无过无不及,就是在思考问题或为人处世时,要做到恰到好处,合时宜。偏离中庸就会走极端,孔子把超过了“中”,称为“过”,把达不到“中”,称为“不及”。中庸的哲学意义就是在承认事物存在两面性的前提下,随时折中、平衡,力戒偏颇。

中庸的核心思想是“诚”。什么是“诚”?“诚”就是真实无妄。“诚”有天道、人道之别,“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天道的关键在于“诚”,而人道的终极目标则是对“诚”的追求。如何达到“诚”?《中庸》提出要明善,要择善而固执之,并且要终生渐积。

“诚”是中国传统哲学中重要的思想范畴,具有本体论、道德论的双重文化内涵。在思想史上,《中庸》是第一部对“诚”进行了深入系统阐释的儒家经典。《中庸》中的“诚”将天(自诚明)与人(自明诚)连接起来,成为天人合一的枢纽。同时,它既是道德本体,也是道德实践,对君子提出了内在修为与外在践行相互合一的高要求;它既是个体自身的修养,也是人际关系充分协调的原则。

《中庸》因其内涵的丰富性和哲理的思辨性,成为“四书”中最难理解而争议最多的一部书,曾经被扣上各种帽子不断遭受误读与扭曲。但其实拨开《中庸》神秘的面纱,里面蕴含着极其朴实的道理。如本篇选文以“诚”贯穿全文,其实内涵在于强调人的道德修养。文中提出君子要“素其位而行”,就是提倡得其分、安其位,不做好高骛远之事;提出“言顾行,行顾言”,就是要求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提出“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强调人的坚持不懈、自强奋斗;提出“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认为自我完善后的真正目的在于兼善天下,将道德修养提升到了儒家兼济天下思想的最高境界,也为世人展示了积极的人生意义。

《中庸》的这些理念都成为鞭策人们修身养性、完善自我的思想圭臬,中山大学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就是来自本篇。这些思想内化为人们的言行规范,无形中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9svP9scV+Sj0eRqlY9WWdA2gQgyZJwQhFNGHJ+rDKX+Tmb0CTvm2YA73gfL0fgm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