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老子》九章

《老子》

【题解】

老子(前571?—前471?)姓李,名耳,字聃(dān 丹。一说本字伯阳,谥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东)人,一说今安徽涡阳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周王室藏书的官员),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又被后世道教尊为始祖。《史记》卷六三有传。据司马迁《史记》本传记载,老子在出函谷关前,被关令尹喜强留著书,言道德之意五千言乃去,最后不知所终。关于老子其人,司马迁的时代已莫能明,一说是楚人老莱子,与孔子同时,一说是周太史儋(dān 丹),在孔子死后129年。老子哲学分为“道”与“德”两个部分,“道”与“德”是体用关系,以“道”为宇宙的本源,解释宇宙及世间万物的变化。老子哲学蕴含着朴素的辩证法观念,如“有无相生”、“正复为奇”等等。老子主张“自然”、“无为”,司马迁认为“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就是对老子哲学极为简括精当的说明。关于老子其书,过去有很多的争论。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甲、乙本。甲本抄写的年代,至晚在汉高祖时期,约前206—前195年之间。乙本抄写的年代,可能在汉惠帝时期,约前194—前180年之间。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了《老子》甲、乙、丙三组楚简文本,进一步证明,《老子》一书的成书时间不晚于战国中期偏晚之前。从形式上看,《老子》一书与先秦诸子之书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虽不免有后学的增补修改,但基本上出自一人的手笔。二是全书基本是韵语,可以称作哲理性的散文诗。《老子》一书的通行本主要是西汉河上公《老子章句》和三国魏王弼《老子注》。这里所选的《老子》共有九章,涉及老子的“道”论、“德”论两个部分,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精髓所在。

二 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1]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 [2] ,难易相成,长短相较 [3] ,高下相倾 [4]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5]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 [6]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

[1]恶:丑,与“美”相对。已:通“矣”。 [2]有无:此处的“有”、“无”指的是现象界中事物的“有”、“无”,而非本体论意义上的“有”、“无”。 [3]较:郭店竹简本作“形”。依韵例,作“形”字是。形,比较。[4]倾:帛书本作“盈”,张松如认为此处避汉惠帝刘盈讳而改。[5]圣人:道家理想中的人物“圣人”与儒家不同,道家“圣人”特征是清静无为、取法自然。无为:顺其自然。[6]辞:郭店竹简、帛书甲乙本作“始”,顺其自然而不为先。

八 章

上善若水 [1]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 。居善地 [3] ,心善渊 [4] ,与善仁 [5] ,言善信 [6] ,正善治 [7] ,事善能 [8] ,动善时 [9] 。夫唯不争,故无尤 [10]

【注释】

[1]上善若水:意思是说上善之人,如水之性。上善,上善之人,即道家的圣人。以下几句都是以水德为喻,对上善之人作出的写状。 [2]几:接近。 [3]善地:善于选择地方。 [4]善渊:善于保持沉静。 [5]善仁:善于保持宽厚。 [6]善信:善于保持诚信。 [7]正:一作“政”。善治:善于保持清静。 [8]善能:善于发挥所长。 [9]善时:善于选择时机。 [10]尤:过失。

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 [1] ,洼则盈,敝则新 [2] ,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 [3] ,为天下式。不自见 [4] ,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 [5] ,故有功;不自矜 [6] ,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注释】

[1]枉:屈。 [2]敝:旧。 [3]抱一:守道。 [4]见:同“现”,表现,显现。 [5]自伐:自我夸耀。 [6]自矜(jīn 今):自大。

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 [1] ,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2] ,独立不改 [3]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 [4] ,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5]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6]

【注释】

[1]物:同“道之为物”之“物”,这里指道。 [2]寂兮寥兮:没有声音和形状。兮,虚词。[3]“独立不改”二句:意思是说道的独立性和永恒性,大道运行,无处不在,周而复始。周行,一说无处不在地运行。周,遍。另一说循环往复地运行。周,循环。[4]“大曰逝”三句:意思是说道的运行周流不息,无远弗届,最后又返回自然混成的本原状态。以上是对道的运行特性的说明。[5]王:有的版本作“人”。[6]自然:自然而然。

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1] 。死而不亡者寿 [2]

以上《老子道德经》上篇

【注释】

[1]不失其所者久:不失去根基或本性的人才能长久。 [2]死而不亡者寿:肉体消亡而道长存的人才算长寿。

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 [1] ?身与货孰多 [2] ?得与亡孰病 [3] ?是故甚爱必大费 [4] ,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5] ,可以长久。

【注释】

[1]名与身孰亲:名利与生命哪个更值得珍惜? [2]身与货孰多:生命与身外之物哪个更贵重?多,这里有贵重的意思。 [3]得与亡孰病:得到与失去哪个是灾祸?病,灾祸。 [4]甚爱必大费:过度的吝惜必然引起更大的浪费。 [5]殆:危险。

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 [1] ,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2]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 [3] ,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注释】

[1]“以正治国”二句:以清静之道治国,以诡奇之法用兵。奇和正是一组相反的概念。正,这里指的是清静无为之道。奇,与后来孙子所谓的“兵者,诡道也”有相通之处。 [2]以无事取天下:在老子看来,有正则有奇,奇正相生,正可以治国,奇可以用兵,但是只有无事才可以取天下。无事,无为。下文的“无为”、“好静”、“无事”、“无欲”就是其具体的展开。 [3]忌讳:这里指法令、戒条及规定等。

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1] 。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 [2] ,二曰俭 [3]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4]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 [5] ,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注释】

[1]似不肖:因为道具有“逝”、“远”、“反”的特性,所以,道不可能与任何事物相似。肖,相似。 [2]慈:慈爱,宽厚。 [3]俭:与“啬”同义,节俭,有而不尽用。 [4]器长:万物的首长。器,与“道”相对。该句有的版本又作“故能为成器长”,故一说“成器”乃成词,犹“大器”,成,大。后说亦可从。 [5]“夫慈”三句:慈则相悯、相恤、相爱,故无论战与守,皆能取得胜利。这与孟子的“仁者无敌”的观念有一致之处。

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 [1] ,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 [2] ,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以上《老子道德经》下篇

【注释】

[1]人之道:与“天之道”相对,指社会的一般规律。 [2]“是以圣人为而不恃”三句:陈鼓应据严灵峰《老子达解》认为最后三句与上文意义不相连属,乃错简,但帛书乙本已如此。见,同“现”,显现,表现。

【解析】

老子哲学,一切都是围绕着他所预设的“道”来展开的,由此呈现为宇宙论—人生论—政治论三个层次。

第二十五章是对“道”的具体描述。老子的“道”,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绝对理念”和“绝对精神”,“道”是有实体性的具体存在,它先天地而生,无声无形,是“天下母”,宇宙万物皆由它创生而来,即所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道”是浑朴的、独立的、永恒的,大道流行,周流不息,无远弗届,最后又回归到本初的状态。

“道”最大的特性就是“自然”,“自然”即自然而然的意思。如果说,孔子哲学的核心是“仁”,那么老子哲学的核心则是“自然”。“道”是本体性的、始源性的,而“德”则是与“道”二而一的哲学范畴。“德者,得也”,“德”是“道”的具体展开。“道”内蕴于“德”,而“德”无往而不体现于“道”之中。

老子从经验世界出发,以类比论证的方式阐述了对立转化规律。第二章的“有无相生”、第二十二章的“曲则全”等等,都体现了老子哲学的深刻之处。世间的万事万物以及一切现象皆相反相成,而人间的价值观如美与丑、善与恶等等,也同样如此。善于从反面来把握事物正反面的意义,这是老子乃至道家哲学的特异、卓异之处。朴素的辩证思维观念,构成了老子哲学的方法论。

哲学是为人生的“思维的花朵”。就老子哲学的体系而言,“道”与“德”的下落,便是老子哲学的人生论。除了第二章、二十五章以外,本篇所选的第八章、二十二章、三十三章、四十四章、五十七章、六十七章、七十七章,均是对“德”这一范畴的具体展开。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既是老子对“道”的体察的结果,也是其哲学思辨的基本方法。“反”是老子哲学认识论的主干,“反”兼具二义:一是“相反”,二是“返本”。“相反”,提示着从宇宙万物以及现象运行的反面来把握其意义;“返本”,则要求回到“道”的“自然”的状态。所谓“道法自然”的“自然”,落实于老子哲学的人生论,其核心概念便是“无为”。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第七十三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所以,与此相一致的,“功成而弗居”(第二章),“不争”(第八、二十二章),“知足”、“知止”(第四十四章),“无为”(第五十七章),“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第六十七章),“功成而不处”(第七十七章)等等,都是对“无为”思想的具体论说。

毕竟,老子所处的时代及其“周守藏室之史”的身份,决定了《老子》一书在某种程度上又具有“献策资政”的性质。因此,其人生论的再一步下落,就构成了老子的政治论。“以道莅天下”(第六十章),“清静为天下正”(第四十五章),“清静”便是老子开出的治国理政的药方。在老子看来,“人之道”已经背离了“天之道”,“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等等(第五十七章),“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等等(第七十七章),就是老子对现实清醒体察的结果。在老子看来,正是由于统治者的恣意妄为、欲望膨胀,才造成了人世间的种种矛盾和不平等。“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道夸。非道也哉”(第五十三章),这显然已经是老子对统治者横征暴敛的抗议了。而老子所谓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第三十八章),正是对统治者“有为”之害的深刻揭示。

毋庸置疑,老子哲学标志着先秦哲学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四句话既表现了老子哲学的宏大气象,也昭示着老子哲学抽象思辨的高度,“道法自然”已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家哲学与儒家哲学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干。可以说,儒道互补,儒显而道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grUwS8riNAbDniPxnUFyjQDxFqwvj3aGy1nrHI/SCmbne9UHumHdB9cNUo9rdwY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