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过于阴
——“小皇帝”与“小公主”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生下来,在性格和精神上都是纯净无瑕的,如同一张洁白的纸。孩子本身并不存在是非观念,是家长左右着他们性格的发展方向。有些家长自感很失败,但是却不肯检讨自己,而是骂孩子不争气,把错误都推到孩子身上。其实,孩子是非常无辜的,“玉不琢,不成器”,要知道,不成器的关键原因并不在玉,而在于琢玉的人。

我国流传最广的一句关于育儿的古语是:子不教,父之过。我们现在看这句话,应该撇开里面的封建思想,这里的“父”,应该指代“家长”,包括父亲,当然也包括母亲。人所共知,对子女的教育是父母二人共同的责任,因此,如果孩子出现问题,那就是家长教导无方造成的。

我们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一定要时时践行《易经》的阴阳理念,要注意平衡施教,过阳或者过阴都会出问题。有些家长过于束缚孩子的自由或者对孩子的强制行为,会引发他们的抵触感,有的孩子会因此变得无所适从,更加懦弱,所以,我们不主张家长对孩子实施“过阳”教育。与此相反,更多家长对孩子采取的是“过阴”教育,他们把孩子奉为“小太阳”,全家人围着孩子转,毫无立场地支持孩子的一切举动,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成了名副其实的“小皇帝”与“小公主”。

萍萍虽然只有六岁,可是在家里却是老大,她想要什么,爸爸给买什么,想吃什么,妈妈给做什么。在生活上的养尊处优,使她养成了自私任性的性格——在家里说一不二,对大人颐指气使,稍不如意就撒泼哭闹,连摔带砸,活脱脱一个刁蛮的“小公主”。

萍萍的妈妈是个孤儿,从小缺乏母爱和关怀,心灵上受尽创伤,因此,她决心拿出百分之二百的爱给女儿。萍萍爸爸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母对他的生活约束很多,学习上要求也十分严格,使他觉得自己的童年毫无乐趣,因此,他决心给女儿最大限度的自由,让她有一个极度快乐的童年。出于这样的原因,妈妈对萍萍百般呵护,连穿衣服换鞋子这些小事情,都是由妈妈代劳。爸爸对萍萍更是有求必应,看到萍萍喜欢玩弄手机,爸爸就花了一千元给她买了一部崭新的手机。有一次,萍萍提出要和爸爸换手机,爸爸说手机里存有很多客户资料,暂时不能换,萍萍就发起脾气来,抓过爸爸的手机使劲摔到了地上。

做父母的爱子女,这是天性使然,但是这个爱要有一个度,过分的宠爱就成了溺爱。溺爱会导致什么后果呢?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分的溺爱会使子女遭受毁灭的命运。”我们国家也有一句类似的俗语——“纨绔子弟少伟男”。身边的很多实例向我们证明:过分的宠爱会使孩子失去一颗平常心,使孩子的情感变得残缺。他们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妄自尊大而又极端自私,在家里如此,在幼儿园和班级里,也是如此。因此,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我们必须“吊销”他们的所有特权,不要让他们动不动就搞特殊,也不能轻易满足他们的非分要求。要让他们懂得平等待人,学会与其他人共融、共处。

当孩子犯下错误的时候,很多家长无动于衷,有一些“护犊子”的家长,还会百般地袒护孩子,想尽办法为他们开脱,这样的溺爱方式只会泯灭孩子的是非观念。孩子们本来就分辨不清善与恶,也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言行,这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及时批评和纠正。如果家长一味地纵容,他们就会错上加错,甚至完全颠倒黑白。

孩子需要父母的爱,但是,他们更需要家长的约束和教导。我们不能让爱子的初衷,变成毁灭孩子的助推器,只有理性的爱,才能够帮助你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理想。 5tbQAT14aSEnBwOZJ4EuysSRQtdJICR5dtca85ABqbLESQDsmsECkppHRbc8vaJ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