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党的十八大深刻把握我国文化建设实际和发展趋势,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这既是对以往中国特色文化实践的总结,也是对未来我们进行新的文化创造的动员。
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要前提、必然要求和必达目标。没有文化的复兴,即使经济一时上去了,也是没有灵魂的“暴发”,或只有“四肢发达”的“怪物”,也不可能持久。对此习近平指出,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
近年来,中央多次提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谋划“十二五”发展,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还存在着一系列的事关未来发展大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在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成功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在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对于如何应对当代世界各种不同的评价和态度,还没有做好迅速应对的合理的战略的、策略的准备。也许因为这一重大转变太过迅速,我们还没有建立心理的或实践的准备。我们习惯于对抗性的“抗争”模式、“争气”模式,还没有学会作为大国国民如何放低身段,转换姿态,广收兼听的对话模式;我们逐渐学会了与世界进行经济的交往,逐步熟悉了国际资本运营的规则,却还没有学会如何以文化中国的姿态与世界进行文化的交往,这是一个更为艰巨,需要付出更大努力的领域。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研究世界发达国家在经济—文化转型时期的经验教训,学习各国进行长期发展战略(30~50年)的经验,进行文化战略的顶层设计,在新的历史时期,以文化强国,以文化强党,以文化中国的国家形象实现“走出去”的战略目标。但是,目前,我们尚缺乏文化在党和国家未来发展中的准确定位,缺乏30~50年的宏观文化发展战略,缺乏宏阔长远的中国文化的全球谋划。为此,我们必须全面审视我国文化的现有形态,逐步建立与完善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推进文化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文化又好又快的发展。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实践,是一场重要的思想革命,是国家和党的文化理论的创新。
具体来看,我们必须首先转变文化发展方式。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转变发展方式,不仅是经济领域的问题,也是文化领域的问题。在这一转型中,文化理论和文化发展方式的创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一创新既是观念的解放、产业的转型、新思路的开拓,又为国家文化政策的创新提供思路,是对未来我国文化发展方向的引领,是一种总体的文化战略的部署与策划。
为什么要转变文化发展方式,转变文化发展方式的提出有何紧迫性和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