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毛泽东为什么能预知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

浅析《论持久战》中的逻辑推理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全面地分析了亡国论与速胜论的错误,明确地指出了战争的长期性与持久性,精确地预见了战争的发展进程,适时地指出了战胜日本应采用的战略战术,深刻地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是指导我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纲领性文件。

《论持久战》写于1938年5月,仗刚打了10个月,在不少人认为胜负未卜的情况下,毛泽东为什么非常肯定地说战争的最后胜利一定是中国的?他怎么知道这场战争必须经过三个阶段才能最后取胜,而以后的结局恰恰证明他说对了,一个也不多,一个也不少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对《论持久战》一文所涉及的逻辑推理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毛泽东为什么能准确地预测出战争的结局和战争的长期性?

抗日战争刚爆发时,中日两国的综合国力悬殊非常之大。日本的钢铁年产量949万吨,中国的钢铁年产量只有10万吨。日本能制造航空母舰、巡洋舰、战斗机、轰炸机、舰载战机、坦克、装甲战车等。中国只能制造步枪、机关枪、迫击炮等少量轻、小型武器装备。日本拥有作战飞机2 700多架,中国只有300多架。日本可以动员使用的军事力量约448万人,中国国民政府拥有正规军只有200多万人。

在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要断言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中国的,那需要超凡的政治远见和魄力。毛泽东在《论持久战》“问题的提起”一节中写道:

“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回答得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的犹豫和含糊。

上面两句话表达的,是两个并列的选言推理,用逻辑竖式表示是:

中国或者亡国,或者胜利

中国不会亡国

所以,中国会胜利

这场战争的结局只有两种:或亡国,或胜利。毛泽东明确地否定了前者,肯定了后者。

中国或者速胜,或者通过持久作战取得最后胜利

中国不会速胜

所以,中国会通过持久作战取得最后胜利

取胜的方式有两种:或速胜,或经过长期作战取胜。毛泽东又明确地否定了前者,肯定了后者。

上面这两个选言推理,还可以合并成下面一个选言推理:

中国或亡国,或速胜,或通过持久作战取得胜利

中国不会亡国,也不会速胜

所以,只能通过持久作战取得最后胜利

毛泽东在抗战的初期,就明确指出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中国的。他得出这个结论,既不是毫无根据的凭空臆想,也不是出于憎恨敌人的感情用事,而是通过对中日两国国情、国力、战争性质、国际环境进行客观深入的全面分析,并以此为根据通过一系列缜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科学结论。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首先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两种错误。为什么说“亡国论”和“速胜论”都是错误的呢?

毛泽东写道:“抗战十个月以来,一切经验都证明下述两种观点的不对:一种是中国必亡论,一种是中国速胜论。”

在这里,毛泽东首先用抗战十个月的具体实践来证明“亡国论”和“速胜论”是错误的。《实用逻辑教程》(第五版)“逻辑论证”一章讲过,证明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实践证明,一种是逻辑证明。实践证明,主要是通过人类实践活动的事实和结果,来证明某个判断的真实性。逻辑证明,主要是根据已知为真的判断,通过逻辑推理来证明某个判断的真实性。上面一段话,就是用抗战十个月的实践,来证明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

紧接着,毛泽东又全面深入地分析了中日两国的国情与国力,并以此为根据通过逻辑推理来证明亡国论和速胜论是错误的。

请看毛泽东对中日两国国情和国力的全面分析:

他在“问题的根据”一节中摆出了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的四条论据:(1)日本是帝国主义强国,它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政治组织实力在东方是一流的,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而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是一个弱国,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都不如敌人。这是战争不可避免和中国不能速胜的基本原因。(2)日本对华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战争,它的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日本是军事封建性帝国,这决定了它发动的战争具有特殊的野蛮性)。“这样就要最大地激起它国内的阶级对立、日本民族和中国民族的对立、日本和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对立。日本战争的退步性和野蛮性是日本战争必然失败的主要根据。”而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因为这个战争是正义的,就能唤起全国的团结,激起敌国人民的同情,争取世界多数国家的援助。”这是中国能够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本原因。(3)日本是小国,它有先天不足,人力、军力、物力、财力均感缺乏,经受不起长期的战争。而中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这也是日本必败、中国不会亡国的一个重要原因。(4)中国得道多助,会受到众多国家的坚决支持;日本失道寡助,会遭到国际力量的强烈反对。这是中国非但不会亡国,还会取得最后胜利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日本是小国、强国、非正义的、寡助的;中国是大国、弱国、正义的、多助的。毛泽东全面深入地分析了交战双方国度的大小、国力的强弱、战争的性质、国际的态度四个重要方面,并指出:这就是决定这场战争进程和最后结果的全部问题的根据。

在上文中有两段话,是集中驳斥亡国论的:

一段是:日本对华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战争,它的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这样就要最大地激起它国内的阶级对立、日本民族和中国民族的对立、日本和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对立。日本战争的退步性和野蛮性是日本战争必然失败的主要根据”。

这段话如果用逻辑竖式表达,就是下面连锁式的直言推理:

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战争

侵略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战争

退步和野蛮的战争必然会激起日本国内的阶级对立、日本民族和中国民族的对立、日本和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对立

这三种对立是必然会导致它最终的失败的

所以,日本发动的战争是最终要失败的

(这是连锁三段论的后退式,其推理方法是:第一个前提的主项做结论的主项,最后一个前提的谓项做结论的谓项。见附录之一。)

另一段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因为这个战争是正义的,就能唤起全国的团结,激起敌国人民的同情,争取世界多数国家的援助。”这是中国能够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本原因。

这段话用逻辑竖式表示,就是下面一个连锁式的直言推理: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

正义的战争就会唤起全国全民族的团结一致抗战、敌国人民的同情、世界多数国家的有力支援

这三种力量是会促使中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的

所以,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会取得最后的胜利的

(这是连锁三段论的后退式,其推理方法是:第一个前提的主项做结论的主项,最后一个前提的谓项做结论的谓项。见附录之一。)

以上两个连锁式的直言推理,是根据正义战争和侵略战争一般的发展规律进行推理的。就这两个直言推理而言,它们的前提都是真实的,推理形式也是正确的,所以推出“日本的侵略战争必败、中国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必胜”的结论也是可靠的。

但是亡国论者不肯认输,他们还举出19世纪英灭印度的历史,来证明反侵略的正义的战争也是可以失败的。他们说:当年印度的反英斗争是正义的,却被入侵者英国打败了。

亡国论者把19世纪印度的反英斗争,与20世纪中国的抗日战争做机械类比,得出中国也可能像印度一样失败的结论。他们的推理是机械类比:

印度是大而弱的国家,中国也是大而弱的国家

英国是小而强的国家,日本也是小而强的国家

英国入侵印度是非正义的,日本入侵中国也是非正义的

……

印度的反英斗争虽是正义的但失败了

所以,中国的抗日战争虽是正义的但也可能会失败

毛泽东在“驳亡国论”一节中指出当时的英国和现在的日本有许多不同点:当时的英国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上升阶段,而现在的日本处于法西斯国家大崩溃的前夜。

当时的印度和现在的中国也有许多不同点: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完全的封建国家,已经有了资本主义,有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有了正在觉悟的广大人民,有了正在走向成熟的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有了17年革命斗争的锻炼和经验教训。这些条件,19世纪的印度都没有。

国际环境也不同:当时印度的反英斗争是孤立无援的,而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受到广泛的国际援助的。当今世界各国正在遭遇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威胁,正站在一条战线上,为反抗野蛮侵略而战。

正因为有上面的本质不同,毛泽东断言:现在的中国不会像当时的印度一样沦为殖民地。

按照类比推理的规则,进行类比推理的两个事物,必须具有可比性,才能进行类比推理。如果两个事物有本质不同,缺乏可比性,是不能进行类比推理的。在上文中,毛泽东指出,当时的英国和现在的日本有许多本质不同;当时的印度和现在的中国有许多本质不同;英国占领印度和日本入侵中国的国际环境有许多本质不同。总之,19世纪的印度和20世纪的中国没有可比性,不能进行机械类比。机械类比,只是根据事物的表面相似进行类比,而忽略事物的本质不同,所以它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

无独有偶,亡国论者还以阿比西尼亚被侵略者意大利灭掉为例,企图再次证明:正义的一方也会被非正义的一方打败。这种推理,仍然是机械类比,也是错误的。毛泽东在“驳亡国论”一节中,又驳斥说,阿比西尼亚和中国不同:第一,阿比西尼亚不但是弱国,还是小国。第二,它不如中国进步,它是一个古老的农奴制国家,没有资本主义,没有资产阶级政党,更没有共产党,也没有像八路军这样的军队。第三,它没有国际援助。第四,他们在战争指导上有严重错误,而我们没有。中国与阿比西尼亚也没有可比性,对二者也不能进行类比,所以,我们也不会像阿比西尼亚一样亡国。

毛泽东谙熟逻辑推理的规则,指出双方没有可比性,不能进行机械类比,否则,其结论肯定是错误的。

毛泽东在批驳亡国论的同时,又有力地回击了速胜论。在“问题的根据”一节中,毛泽东是这样集中批驳速胜论的:日本是帝国主义强国,它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政治组织实力在东方是一流的,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而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是一个弱国,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都不如敌人。这是战争不可避免和中国不能速胜的基本原因。

简言之,毛泽东指出:敌强我弱,是制约抗战不能速胜的基本原因,也是影响战争进程的基本因素。

在上面这段话中,隐含并省略了一个直言三段论推理:

弱国反抗强国的战争是不能迅速取胜的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弱国反抗强国的战争

所以,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无法速胜的

(这是直言三段论推理的第一格,其推理规则是:“大全称,小肯定”。第一格也是证明格,常常用来证明某个论断的真实性。见附录之一。)

这个推理,前提真实,推理形式正确,其结论是可靠的。

由此可以看出,毛泽东上面关于批驳亡国论和速胜论的论述,既有抗战十个多月来的事实做依据,又有缜密的逻辑推理做支撑,是科学的,富于远见的。事实证明,任何科学的论断,都离不开逻辑推理的帮助。而真正符合逻辑的东西,又最终会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二、毛泽东为什么能精准地预测出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还非常精准地勾勒出了整个战争进程的基本轮廓。那么有人会问,毛泽东不是神,但他为什么事前就能如此精准地勾勒出整个战争的进程呢?

毛泽东在“持久战的三个阶段”一节中写道:“中日战争既然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那末,就可以合理地设想,这种持久战,将具体地表现于三个阶段之中。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1. 为什么要经过第一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阶段。这个阶段最显著的特点,是敌人对我展开全面的战略进攻,我方处于守势。

那么,为什么敌人在战争初期就会对我发动全面的战略进攻呢?

因为日本是强国,它拥有对我全面展开战略进攻的能力;我国是弱国,不具备全面阻止敌人战略进攻的能力。敌我双方的综合国力决定了第一阶段战争的基本态势是:敌方必然会处于攻势,我方只能处于守势。

日军叫嚣三个半月消灭中国,它的战略企图又促使它在战争的第一个阶段,就会对我发动全面的战略进攻。

请看推理:

实力弱的一方在战争初期常常处于守势

我方是实力弱的一方

所以,我方在战争初期会处于守势

(这是直言三段论推理的第一格,其推理规则是:“大全称,小肯定”。见附录之一。)

毛泽东在文中写道:“敌之企图是攻占广州、武汉、兰州三点,并把三点联系起来。敌欲达此目的,至少出五十个师团,约一百五十万兵员,时间一年半至两年,用费将在一百万万日元以上。敌人如此深入,其困难是非常之大的,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毛泽东不但指出了我方在战争初期必然会处于战略防御阶段,而且还指出了在战略防御阶段中,我方应该采取的主要的作战形式。不同的战争形式(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等)适用于不同的作战阶段和作战环境。

毛泽东指出:“这一阶段我所采取的战争形式,主要的是运动战,而以游击战和阵地战辅助之。”他还认为国民党军事当局把阵地战放在主要地位上是错误的,因为敌强我弱,打阵地战、消耗战对我方不利,所以不应该采用以阵地战为主的作战形式。这里省略了一个推理: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

如果以阵地战为主,那么我方损失会很大

我方要避免重大损失

所以,不应采用以阵地战为主要的作战形式

(这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其推理规则是: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即无后无前。见附录之二。)

毛泽东还指出,在此阶段中,中国已经结成了广大的统一战线,实现了空前的团结。中国虽有颇大的损失,但是同时却有颇大的进步。在此阶段的后期,敌人的进攻的锐气逐渐减弱,士兵开始产生厌战情绪,财政开始表现其竭蹶状态,战争指导集团的内部也开始产生“战争的烦闷”和悲观情绪。

2. 为什么会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呢?

第二阶段的最显著特点,是敌人停止了全面的战略进攻,转入巩固占领地的阶段。

在第二阶段,敌人为什么会停止全面的战略进攻呢?

毛泽东写道:“第一阶段之末尾,由于敌之兵力不足和我之坚强抵抗,敌人将不得不决定在一定限度上的战略进攻终点,到达此终点以后,即停止其战略进攻,转入保守占领地的阶段。”

毛泽东在上面一段话中,指出敌人停止战略进攻的原因之一,是兵力不足。此处也省略了一个逻辑推理:

只有具有非常充足的兵员,才能继续保持全面战略

进攻的态势

敌人兵力不足

所以,必然会停止全面的战略进攻

(这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其推理规则是:否定前件必须否定后件,即无前无后。见附录之二。)

那么到了第二阶段,敌人为什么会感到兵力财力不足呢?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我国是大国,战线会拉得很长,日本占领我大片国土后,需要分出很多兵力巩固占领区,用于进攻的兵力就会大大缩减,于是兵力不足的矛盾就会突显出来。第二,日本是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旷日持久,耗费惊人,人力财力匮乏,难以支撑长期作战。

毛泽东还指出:“此阶段中我之作战形式主要的是游击战,而以运动战辅助之。”那么为什么要以游击战作为主要的作战形式呢?

毛泽东指出,游击战在第一阶段中已有广泛的发展。在第一阶段中,我军乘着敌后空虚,通过游击战争,建立许多抗日根据地,这些根据地对敌人巩固占领区构成巨大威胁。因此第二阶段中,游击战仍将大有用武之地,在我方无力进行大规模反攻之前,成为主要的作战方式。这段行文的含义中,包含着下面的选言推理:

或采用大举反攻的作战形式,或采用以游击战为主、运动战为辅的作战形式

在第二阶段我方暂时不具备大举反攻的能力

所以,只能采取以游击战为主、运动战为辅的作战形式

(这是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在二肢选言判断做大前提的选言推理中,小前提否定其中一个选言肢,结论肯定另一个选言肢。见附录之三。)

那么我方是否有能力适时展开一些运动战呢?

毛泽东还指出,在此阶段中,中国尚能保有大量的正规军,在广泛开展游击战的配合下,完全有能力调动敌人,在运动战中不断消灭之。

毛泽东还指出,采用游击战为主、运动战为辅的作战形式,还可以大大缩小敌人的占领区,使其实际控制的占领区缩小到三分之一。“这就是敌人的大失败,中国的大胜利。”

三、反攻阶段的最终到来

毛泽东指出,第三阶段是收复失地的反攻阶段。其特点是我方停止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但第三阶段的出现,同时需要内外两个条件。他指出:“收复失地,主要地依靠中国自己在前阶段中准备着的和在本阶段中继续地生长着的力量。然而单只自己的力量还是不够的,还须依靠国际力量和敌国内部变化的援助,否则是不能胜利的,因此加重了中国的国际宣传和外交工作的任务。”

毛泽东还指出:“这个阶段我所采取的主要的战争形式仍将是运动战,但是阵地战将提到重要地位。……第三阶段的阵地攻击,由于条件的改变和任务的需要,将变成颇为重要的。此阶段内的游击战,仍将辅助运动战和阵地战而起其战略配合的作用……”

从以上对战争进程的论述可以看出,很久之后才能发生的事情,毛泽东事前早已预见到了。他的预见能力如此之强,令人折服。

敌人在战争的第一个阶段为什么会展开全面的战略进攻,而我方为什么只能处于守势?敌方为什么又会在第二个阶段停止全面的战略进攻,而我方为什么又不能马上发动战略反攻?为什么我方又会在第三个阶段展开全面的战略反攻,而敌方只能节节败退,最终被彻底赶出中国?毛泽东不但事先勾勒出每个战争阶段的基本特点,还预见到适应不同战争阶段,我方应采取的不同的作战形式。预见到这一切,都是毛泽东根据交战双方的国情国力,进行逻辑推理的结果。他的预见能力之所以如此之强,一方面得益于他对中日两国国情的精准把握,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缜密的逻辑推理。由此观之,毛泽东不仅是军事大家,也是精于逻辑推理的行家里手。

除了对战争结局和进程的论述,《论持久战》中还有其他许多重要内容,但因篇幅所限,不再论及。

就全文而言,毛泽东《论持久战》中包含着许许多多逻辑推理。这些大大小小的逻辑推理,至少有上百个之多。但仅仅通过以上对部分内容的逻辑分析,就可以看出逻辑推理在重大战略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一些富于远见的政治家、军事家,之所以能够精准地预见未来,就是因为他们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有精准的认识和把握,并依此进行缜密的逻辑推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远见来自于逻辑推理。

在结尾处,还有一个技术问题需要说明:

论文中常用的逻辑推理,大多是用论述语言表述的(即按自然语序表述),而逻辑书上的推理都是用逻辑竖式表述的。两种表述方式有两点不同,一是排列方式不同:用论述语言表述的推理,前提和结论在论文中,都按横行排列(也就是按自然语序排列);用逻辑竖式表述的推理,前提和结论,都按竖行排列。二是语言标志不同:用论述语言表述的推理,一般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来区别前提和结论。“因为……”后面的内容,是前提。“所以……”后面的内容,是结论。用论述语言表达的推理,在很多时候没有任何特殊的语言标志,但读者从上下文,就可以分清哪些是前提,哪些是结论。用逻辑竖式表述的推理,区别前提和结论有明显的标志:前提和结论用一条横线“——”隔开,横线上面是前提,下面是结论。

这两种表述方法,适用范围不同,各有千秋。用论述语言表达的推理,简单明了,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推理还可以合并或省略,更适合在论文中使用。用逻辑竖式表达的推理,还原了推理的标准形式,易于识别推理的种类和各种逻辑错误,更适合于逻辑分析。二者表述方式和适用范围不同,但本质相同,都一样是逻辑推理。 B4hCDPQrGc+UCN7pZ3FeLVHkCkNYZrNEeUOESlJ9VrbeotmRrmgUmRxtmV0MyW0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