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忠敬 |
|
【原文】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译文】
我小心谨慎,尽心竭力,一直到死为止。
【解读】
做任何事都要尽力才能成功,但目的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国家,影响是不同的。后者就算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依然会永留青史。所以人是要有理想的。
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确立不久,蜀帝刘备去世,其子刘禅袭位,称“后主”。诸葛亮继续任丞相,并受封为“武乡侯”,蜀国一切军政大权,都握在他手里,由他裁决。诸葛亮是一贯主张联吴伐魏的,这时他仍然一面和东吴结好,一面南征孟获,平定南中诸郡,以消除后顾之忧,然后充实军备,练兵习武,积极准备北伐魏国。出兵的时候,曾上表后主,力劝听信忠言,任用贤臣,这就是流传很广的《出师表》。可是这次北伐,没有完成,就暂时退兵回蜀。过了一些时候,诸葛亮又发动第二次北伐,当时蜀国臣子官员中,颇有反对兴师伐魏的,诸葛亮因此又上一表,分析当时局势,说明蜀汉与曹魏势不两立,必须北伐。这就是和《出师表》同样脍炙人口的《后出师表》。诸葛亮的前后两篇出师表,所表现的忠贞气节,使文章千古传颂。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为了国家兴亡、百姓幸福鞠躬尽瘁的良将贤臣,比如商朝太师闻仲,春秋的管仲、伍员,汉朝的萧何,唐朝的魏徵、郭子仪,宋朝的寇准、包拯、岳飞,元朝脱脱、耶律楚材,明朝的于谦、袁崇焕,清朝的林则徐,民国时为国捐躯的抗日英雄张自忠、杨靖宇,新中国亿万人民爱戴的周恩来总理等等。正是这许许多多鞠躬尽瘁,关键时刻将个人安危荣辱抛之脑后的中国人,铸就了千年不倒的中华民族的脊梁。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三件事:替人谋划事情有不忠诚的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讲信用的吗?老师传授的知识有不曾复习实践的吗?”
【解读】
每天反省三次似乎太累也太过严苛,然而常常总结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明天还是有必要的。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不然总是掉到同一个坑里也太笨了。
曾子即曾参,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谨慎,待人谦恭,深得孔子的器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每个人都会犯错误,重要的是要善于总结反省,只有具备了不断自我反省的能力,才能不断自我完善。一个善于自我反省的人谦虚而不傲慢,彬彬有礼而不自以为是,能独立思考而不盲从他人。“三省吾身”实际上是要求我们每天作自我总结,及时调整定位,以有利于往后的生活和工作。就反省的内容而言,曾子强调了三点:对他人要忠,对朋友讲信,对知识重习。
忠指发自内心的,尽心尽力为别人做事情,是孔子一再强调的为人之道。爱国、爱家、爱亲人,忠于事业、忠于爱情,都是忠的具体体现,那些最美司机、最美教师们,践行的就是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美德。
信,指与人交往要诚信、自信,讲信用。从“信”的字形可以看出,人和言为信,也就是说,人说话是要讲信用的。《论语》中记载孔子言论:“言必信,行必果”。
习,其繁体字为“習”,会意字,从羽从日,指刚出生的小鸟不断地练习飞翔。因此“习”有反复练习、不断实践的意思。曾子所谓“传不习乎”,不仅有复习的意思,也强调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练习,从中找到乐趣。“学而时习之”,才知道自己学得好不好,才知道自己需要学什么,才知道为什么学。
【原文】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论语·宪问》
【译文】
子路请教如何做君子。孔子说:“用严肃认真的态度来修养自己。”子路问:“像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以使官员安心。”子路又问:“像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以使老百姓定居乐业。修养自己以使老百姓安定,尧、舜那样的圣人也担心做不到!”
【解读】
这一章中,孔子和子路讨论了君子之道。孔子认为,用严肃认真的态度来提高自己的修养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在子路的追问下,孔子又提出了“修己以安人”和“修己以安百姓”。从“修己以敬”到“修己以安百姓”,这三个步骤一个比一个难。说到“修己以安百姓”时,孔子又强调,就是上古时期的贤君尧和舜也难以做到这一点。孔子曾用“巍巍乎”来赞赏尧、舜之治理天下,在本章中又说“尧、舜其犹病诸”,在他心中要达成君子的最高境界是多么难。孔子提倡修身,强调榜样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于治国平天下。“修己”而“安人”、“安百姓”,可见提高自己修养是安身立命和推行清明政治的前提。
孔子是思想家,也是政治家,他的许多观点是围绕治国安民而展开的。对学问、道德等达到相当标准的人,孔子称之为“君子”。君子是能够“安人”、“安百姓”的,但前提是必须“修己”。《大学》有言道:“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把个人修身看成是治理好国家的关键。
古代社会的兴衰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政者个人道德修为的高低,所以统治者在选拔官员时非常看重这一点,如西周以“知、仁、圣、义、中、和”(六德)与“孝、友、睦、姻、任、恤”(六行)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唐朝在考察官吏时专设“四善”———“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唐六典》),都是看重官员自身修养的体现。清嘉庆年间,桂林知府赵慎畛曾撰写一联:“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文明之火长盛不熄,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许多修己治国的志士仁人为民族、为百姓而前赴后继,殚精竭虑。
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要过“五关”,即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和生活关。这能从当代视角为孔子的“修己”思想作一佐证。孔子在《公冶长》篇中谈到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理想,虽然现代社会的公正清明依靠的是完善的制度和法律,不再完全依赖执政者的个人修为,但是无可否认的是,无论国别,无论年代,都呼唤着多一些这样的“君子”,共同努力实现世界大同的愿景。
【原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曾参啊!我的思想以一言贯穿着。”曾参说:“是的。”孔子出去后,曾参的学生问道:“孔老夫子说的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孔老夫子的思想,就是待人忠诚、宽恕别人而已。”
【解读】
“一以贯之”指由一条主线贯穿全部思想之意,或者用一个关键词来统帅其思想宗旨。曾子以“忠恕”解读孔子一贯之道,虽然“违道不远”,但并未完全揭示本质。实际上,孔子是以“仁”为根本之道的。孔子说“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即以“仁”为根本之道。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即是以践行“仁”道为终身之责。但“仁”的表现方式是多样的,如义、礼、忠、恕都是仁的体现与落实,所以曾子以“忠恕”解读孔子“一贯之道”也未尝不可,因为“忠,仁之实也”(子思语),朱熹也说:“忠近诚,恕近仁……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但是曾子以“忠恕”解“一贯”,并未完全揭示二者何为体、何为用的关系,实不如以“克己复礼为仁”解“一贯”更能揭示孔子“仁本礼用”的本质。正如叶适所说:“孔子言择不处仁为不智,言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言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是仁之于人相为依凭,如影随响答。今若体孔子之言,要须有用力处。‘克己复礼’、‘为仁由己’,其具体也……常以此用力,而一念一食无不在仁,庶可以言智矣。”
在孔子的思想中,“仁”的一种体现方式是“忠恕”,“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仁”以“忠恕”的形态体现出来,是讲做人的道理。而确保“仁”的实现方式即“中庸之道”。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反对“过犹不及”,主张“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方法以期达到“仁”的境界。
总之,就实质而言,孔子“一以贯之”之道的“一”,是“仁”而非“忠恕”;就体用关系而言,孔子之道是“仁本礼用”,即以仁(德)为体,以礼为用,也不仅仅是“忠恕而已矣”。不过,忠、恕确实为孔子“仁道”之主要体现,所以以“忠恕”解释“仁道”,也算“违道不远”。
【原文】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论语·宪问》
【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不要去考虑那个位置对应的行政活动。”曾子说:“君子思考的问题不超出他所处的职位。”
【解读】
据《史记》记载:汉丞相陈平对孝文帝说:“陛下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孝文帝问:“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陈平说:“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于是,“孝文帝乃称善”。这个故事褒扬了各人各尽本职责任,不越权擅专的精神。社会生活如同交响乐团的演奏,每一位乐手、每一种乐器都在恰当时候发挥恰当的作用,彼此相互协调配合而不能擅自更改替代。无论站在什么立场上越权干预自身职务之外的事情,都会导致社会秩序的紊乱与失和。所以现代管理理念中称颂螺丝钉精神,现代企业家非常看重团队意识。某财经媒体的调查显示,老板最不喜欢听的三句话中,“这件事情我们公司不能做”位居第二。难道下属提出合理化建议不好吗?不是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公司是否要上这个项目是董事会的决策,不关员工的事,下属的任务只是落实细节。可见,越俎代庖从来就是一个贬义词,而且事必躬亲效果也未必好。《三国志》中,司马懿接见诸葛亮派来的使节,打听诸葛亮“寝食及其事之烦简”,使者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数升。”司马懿判断说:“亮将死矣。”诸葛亮不在其位而谋其政,不仅阻碍了各司其职的部属发挥自己的长处,同时也阻挡了人才的归附。果然不久后诸葛亮因为操劳过度而殒命五丈原。
但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并不意味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更不是明哲保身,甘当鸵鸟,而是正确地对待职权、责任与义务。孔子一生只在壮年时代担任过数年的鲁国的地方行政长官,中间很长时间没有出仕,但他无论在位在野,始终都没有停止过对不良政治以及政界人物的批评。可谓经常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孔子所谓的“不谋”只不过是反对基于狭隘理念与偏激情绪而不顾大局、不顾法制规范的任意僭越。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有其负面影响,尤其是诱导民众不关心社会政治,对不合理社会现象不表态、不管闲事以至于无言默许,这是导致现代社会公共良知冷漠的一个原因。严复在英国思想家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的名著《论自由》的中文版译著中明确提出“群己权界论”的概念:私人事物,包括个人、家庭、私人企业,外人不得干预;而公众事件、公共领域,公民享有充分知情权与参与权,每个人都在其位。正如明末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又如明清之际三大家之一的顾炎武所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原文】
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
【译文】
忠诚正直的劝告往往不顺耳,只有达观的人才能接受。
【解读】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大军到咸阳后,震惊于秦王宫的穷奢极欲。刘邦的部将樊哙问他:“沛公是想有天下呢,还是只想当一个富家翁呢?”刘邦回答说:“我当然想有天下。”樊哙真诚地说:“臣进入秦宫里,见到珍奇财宝不可胜数,后宫美人数以千计,这些都是导致秦朝灭亡的东西啊。望沛公迅速返回霸上,千万不要留在宫中。”刘邦对樊哙的劝谏不以为然,谋士张良知道这件事后,对刘邦说:“秦王无道,百姓造反,打败了秦军,沛公才能来到这里。您为天下除掉害民的暴君,理应克勤克俭。如今刚入秦地,就想享乐。俗语说‘忠言逆耳’,希望沛公听从樊哙的忠告。”刘邦听了,终于醒悟过来,随即率军返回霸上。
魏徵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退朝以后,太宗对长孙皇后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问清缘由后,向太宗下拜。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徵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太宗的怒火烟消云散。后来,直言敢谏的魏徵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魏徵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在传统专制集权体制下,皇帝系国运于一身,他的一个决断往往会改变整个王朝的命运,刚愎自用、乾纲独断的皇帝往往是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相比之下,汉高祖、唐太宗都是开基立业的一代明君,他们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虚心纳谏,听取不同的意见。
【原文】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论语·季氏》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德行高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而无敬畏之心,轻佻地对待地位高、德行高的人,轻侮圣人的教导。”
【解读】
敬畏并不等同于懦弱。畏惧天理人伦、畏惧天下公议,岂非甚善?相反,无所畏惧、一意孤行的人容易走向肆无忌惮,放纵无度。
敬天畏命是自古以来的中华美德,而古圣先贤或明君所遗留下来的典范也借由代代传承而得以延续,甚而造就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博大精深。明神宗对首辅张居正存“畏大人”之心,敬畏而规整自己的行为,得以推行万历新政,国家振兴:“自正(正德)嘉(嘉靖)虚耗之后,至万历十年间,最称富庶。”1582年(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失去约束的神宗沉湎于酒色财气,导致政治腐败黑暗,被史书列为明朝灭亡之祸首。人类若学不会谦虚,若不知天高地厚,违逆天意而行,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敬畏天命,敬畏大人,敬畏圣人之言,这是孔子所要求我们的。这里实际上涉及三大方面的问题:天命关乎信仰,大人关乎社会典范,圣人之言关乎思想权威。一个人有了这些敬畏,信仰就会有所皈依,做人就会有所规范,思想就会有一个中心。这样,生活才会觉得有目的,人生才会感到有意义,一切的事业感、成就感,才会油然而生。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这些敬畏,这些信仰、规范和中心,那就会恣意妄行,无视社会思想和行为规范,无所不为,无恶不作,因而是非常危险的。是故“君子有三畏”的“畏”字当理解为“敬”,符合孔子的一贯思想,孔子认定的“君子”是指有道德的人。有德“君子”敬重的“大人”就是“与天地合其德者也”,有德“君子”敬重“圣人之言”是孔子言中本意。敬重“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天命”也是逻辑之必然。
以现代观点来解释,天命即为万事万物遵循的自然规律,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认识天命是人类对宇宙万物的正确信仰。在天道、地道和人道之中,人道只占三分之一,顺应天地之自然规律,才是为人类造福的正道。如果人类一定要把自己凌驾于天地之上,逆自然规律而为之,必定会为自己带来更大的灾难,当今世界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不正证明了人类越来越敬畏天地自然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