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诚:向内指涉的律令

“诚”字首见于《尚书》,但作为实词使用,却最早见于《左传》:“明允笃诚。”疏云:“诚者,实也。”又见于《周易·乾·文言》:“闲邪存其诚”,“修辞立其诚”。疏云:“诚谓诚实。”又见于《礼记·乐记》:“著诚去伪。”疏云:“诚谓诚信也。”基本上,“诚”具备四个层面上的含义:首先,指说话符合实际,言语真实不欺;其次,与“伪”相对,即真实;再次,诚者,成也,成就、完成之意;最后,恭敬、审慎的态度,如《大学》的“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诚”,更多地指涉个体的内在,指一种真实、诚恳的内心态度和内在品质。与“信”相较而言,“诚”所关涉的对象更多的是个体自身,是一个人对于自身道德水准和行为规范的要求,是个体对于自身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关切。《孟子》对“诚”的诠释是这样的:“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将“诚”视为天道,视为由天理所定义的最为根本的一种道德属性;人作为天地之造化、万物之灵长,必须通过对“诚”的认识、反思和践行来秉承天道,将“思诚”作为人之道,也就是将其作为人伦道德的基本规范。可见,“诚”所强调是个体人格的内在朴实,尤其讲求内心的本真以及这种本真的外化。所以朱熹将之解释为:“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敬者何?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朱子全书》)

从历史起源来看,“诚”的观念起源于人们对鬼神的祭祀,它是人们对神灵应有的态度,是人们祭祀祖先时应该体现出来的感情,是天道对人道的要求。在古代人的日常生活中,祭祀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甚至是一种文化秩序和生活秩序,也是一种制度和文化现象。古人祭祀主要是出于祈福、避祸或报答的目的,他们认为,唯有毕恭毕敬、虔心敬神,上苍才会接受享礼,人们的愿望才能实现,其心灵才能得到慰藉。《礼记·礼器》云:“君子之于礼也,有所竭情尽慎,致其敬而诚若。”可见,人们的“诚”主要还是出于对神明的敬畏,并且归根结底是对于个体生命的执着和安全感的诉求。

引经据典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之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肝肺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大学》

扩展阅读
和氏之璧

原文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韩非子·和氏》

译文 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块璞玉,拿来献给厉王。厉王叫治玉的匠人鉴定,匠人说:“这是块石头呀!”厉王认为卞和欺骗了自己,因而砍去了他的左脚。

等到厉王死去,武王登上王位,卞和又拿了那块璞玉来献给武王。武王叫治玉的匠人鉴定,匠人又说:“这是块石头呀!”武王也认为卞和欺骗了自己,因而砍去了他的右脚。

武王死后,文王登上了王位。卞和便抱着那块璞玉到楚山脚下大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后又流出血来。文王听说,便差人去问他:“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多得很,为什么独独你哭得这样伤心呢?”卞和说:“我并不是为砍断了脚而伤心!我难过的是把宝玉称作石头,把忠心耿耿的人叫作骗子,这才是最令我痛心疾首的呀!”文王便命玉匠开掘那块璞玉,发现其中果然有一块稀世宝玉,于是把它命名为“和氏之璧”。

浅析 卞和三献宝玉于楚王,付出失去双足的惨痛代价,仅仅为了印证自身的赤诚之心。和氏璧千古留名,后来还在“完璧归赵”的历史故事中扮演过重要角色,是举世公认的无价之宝。

然而,它的被认可竟然是卞和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改初衷的抗争换来的,着实令人唏嘘。生命个体之“诚”,通俗地讲,就是对得起自己的心,以黑为黑,以白为白,不妥协,不附和,坚持自己认定的信念。卞和历三代国君而不言弃,这其中有数十年的风霜和苦难,如果心中欠缺信念,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晏殊之诚

原文 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适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寮择胜燕饮。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为燕集,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自中批除晏殊,执政莫谕所因,次日进覆,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寮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唯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公既受命,得对,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

——《梦溪笔谈·晏殊传》

译文 晏殊少年时被张文节举荐给朝廷,宋真宗召见他,并命他与当时在场的千余名进士一起参加殿试。看到试题后,晏殊说:“我曾经做过这样的文题,草稿还在,请换其他题目考我。”皇帝非常欣赏他诚实不欺的品格。晏殊为官后,恰值天下太平,游乐成风,大臣们退朝后往往在酒肆欢宴作乐。而晏殊家境贫寒,没有钱吃喝玩乐,整天在家闭门读书,与兄弟讲解诗文。一日,真宗忽然任命晏殊为太子导师,朝野不解,真宗解释道:“听说近日臣子们整天都游玩宴饮,唯有晏殊闭门苦读,他如此谨慎自重,正适合在太子身边任职。”晏殊受命谢恩,真宗再次夸奖他闭门苦读一事。晏殊却直言禀报道:“臣不是不想出去玩乐,实在是因为家贫无钱,这才闭门读书。”皇上闻言,愈发夸奖晏殊的诚实与直率。到了宋仁宗执政时,晏殊终获大用。

浅析 晏殊是北宋名臣,也是著名词人,词作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句最为后人熟知。他为宰相期间,以刚直坦率著称。他的诚更多地体现在“不欺”、“不隐”、“直言不讳”。 so7RRdmjPrvSb+EP74cHrzN/LmMxUegxZCoJq/27uASKC0AIlhoZL3Nx9riCh4L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