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从长三角的经济增长历程来看,乡镇经济的崛起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迈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第一步。其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在激活长三角地区资源禀赋的同时,也塑造了早期的国内市场经济环境。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长三角不断改进传统的增长模式,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外资和外需为动力,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要素投入增长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为了应对全球化竞争、追求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长三角必须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创造新的发展优势,构建以创新为内生驱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该模式要求:利用技术和产业创新引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转变出口方式,利用国际资源,加快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升级;注重创新要素流动,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强创新型经济的制度保障。因此,长三角必须面对创新要素分布不均匀、缺少符合自身产业特色的创新网络平台、未能形成驱动经济增长的整体合力等现实情况,在全球视野下不断探索创新驱动增长模式的升级路径,即依托地方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区域三层网络互动式创新支持系统,多层面培育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以及长三角创新型产业集群获取价值的能力,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本章在分析长三角要素投入增长模式的历史演变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长三角地区创新型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发展基础和基本特征,并对未来长三角创新型经济发展的支持系统进行了研究。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这主要是得益于它在过去的发展中抓住了两个机遇:一个是发展乡镇经济,在这一阶段,长三角地区乡镇企业充分抓住了短缺经济下的市场机遇,利用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积极引进技术,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实现了农村的工业化;第二个是发展开放型经济,在这一阶段,长三角地区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先后建立了大批的工业园,瞄准国际一流技术,积极引进外资企业,并利用低成本优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了经济的国际化。但是,随着上述两个方面的发展势头已经扩展到全国,国家给沿海地区提供的优惠政策也逐渐扩展到其他地区,长三角上述两个发展经济的优势不再明显,需要寻求新的发展动力,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这个新的动力、新的优势就是创新型经济。因此,长三角在经历乡镇经济带动经济增长模式和外向型经济推动经济增长模式之后,正逐步由要素投入型增长模式向创新内生驱动型增长模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