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思维定式产生的情感

有些情感是依靠想象而产生的,但是人们很难按照相同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所以那些由于某种思维定式而产生的情感尽管合乎情理,但是却很难得到他人的同情和理解。这种情感在日常生活中,多少有点可笑,但却是日常生活无法避免的。两情相悦的情人之间,自然而然会彼此依恋,难分难舍。我们无法用情人的思维方式来思考,所以无法体会他们迫切的心情。如果朋友遭受伤害,我们很容易理解他的愤怒;如果他得到某种恩惠,我们也很容易理解他的感恩之心。但是,当他陷入爱河时,我们却不可能因此也爱上他的爱人,虽然我们完全理解他的情感。除非我们也陷入爱河,否则我们肯定会认为这种情感与它的价值完全不对等。我们知道,爱情在一定的年龄是自然发生的,但是总是会有人嘲笑爱情,因为身为局外人的我们不可能理解爱情引发的激情。在旁人眼里,真挚热烈的表达都是可笑的。相爱的人都知道,“情人眼中出西施”。只要他保持这种情形的意识,他就会尽力采用自嘲和玩笑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情感。只有用这种态度表达的情感,人们才会愿意聆听和接纳。因为我们也经常用这种方式来谈论。人们慢慢讨厌考利和彼特拉克的爱情诗,他们的诗过于正经、过于冗长,因为他们的缠绵悱恻过于夸张、过于铺排。人们喜欢的是奥维德的明快和贺拉斯的直率,他们的依恋之情总是让人爱不释卷。

但是,即便我们无法理解这种儿女情长,从未爱过,但是那种对爱情滋生出来的幸福或失望,我们都是很容易体会到的。吸引我们的并不是这种情感本身,而是由它带来的其他情感,比如希望、恐惧和各种痛苦。就像航海日记里写的,我们关注的不是饥饿本身,而是饥饿引起的痛苦。我们也许不能完全理解情人之间的依恋之情,但是我们却可以轻易地就明白依恋带来的对浪漫幸福的期待。对于一颗因爱而被欲望折磨得疲惫不堪的心来说,当火热的情感得到满足之后,很自然就渴望安宁恬静的生活(风雅温和、热情洋溢的提布卢斯曾经饶有兴致地描述过)。但是无数诗人笔下的充满友爱、自由、安逸的“幸福岛”生活,总是令我们神往,即使这只是一种理想的描绘,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爱情中的肉欲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消失,可是一旦它很容易地得到时我们又会对其反感。恐惧和忧虑深深地吸引着我们,这种力量比快乐的要大得多。因此,我们会因为这种自然合理和令人快乐的希望可能落空而担心忧虑,因而我们可以理解情人们所有的苦闷和痛苦。

爱情在一些现代悲剧和浪漫故事中具有神奇的吸引力,可是真正吸引我们的是爱情带来的痛苦。在悲剧《孤儿》中,与其说卡斯塔里埃和莫尼弥埃的爱情吸引观众,不如说是爱情带来的痛苦更加动人心弦。如果作者将两位爱情的主人公置于毫无危险、平淡无奇的场景时,观众产生的就只能是哄堂大笑了。如果将其置于悲剧之中,观众也会接受。不是说这种爱情能引起别人的同情,而是观众预见到这种爱情即使得到满足,随之带来的是危险和波折,也会让他们为之牵肠挂肚。

社会习俗在女性身上强加了各种规约,使得女性在爱情中举步维艰。也正因为如此,女性的爱情体验更加动人。如同法国悲剧《菲德拉》中表现的那样,我们迷恋这样的爱情,是因为爱情包含着放纵行为和罪过。因为这些,女主人公的恐惧、羞愧、懊恼才变得更加自然和动人,这些我们称之为“次生情感”。它由爱情催生却注定要变得更加炽烈狂热。

与其他所有同对象价值不相称的情感相比,爱情是其中唯一让人觉得美好惬意的,即使是对意志薄弱、心灵脆弱的人来说也是如此。首先,爱情本身或许显得可笑,但是却不令人讨厌。它经常带来不幸和灾难,但是爱情的目的中不包含伤害性。其次,爱情本身虽然并非合宜得体,但是伴随它产生的人道、宽容、仁慈、友爱和尊重却可以得到人们的同情理解,即使有的时候它的表达有点过度。尽管爱情可能会导致罪行累累,但是,同情却可以使爱情更加可爱,它支撑了我们对爱情的想象。爱情会让人荒废事业、忽视责任、声名狼藉,爱情也会带来宽容和敏感,这就使得爱情仍是人们追求的对象。当他们深陷其中,往往会装作看不见坏的结局,以此自我麻痹。

同样如此,我们在谈论友人、学习和工作的时候,也必须节制。因为我们不能期待聆听的同伴感同身受。如果没有节制,我们就很难与别人相处。这就像哲学家只能与哲学家做朋友,一个俱乐部的成员之间互为朋友一样。 OChNA2BOEupzv9Kav5T9zECdLrntw8bzmAgiWra1Hk8py4nFGk46BQD8TVKac5V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