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文帝外攘

隋初外患,莫如突厥。文帝之于突厥也,勤兵力甚少,而收安攘之效极宏,虽突厥内乱,有以启之,然帝与其贤臣长孙晟运筹帷幄之功,不可没也。

突厥强盛,始于木杆,至佗钵,因周、齐之争相交结而益骄,已见《两晋南北朝史》第十六章第九节。木杆舍其子大逻便而立佗钵。佗钵以摄图为尔伏可汗,统其东方。 摄图,木杆兄乙息记可汗之子,见《两晋南北朝史》第十六章第一节。 又以其弟褥但可汗子为步离可汗,居西方。佗钵病,谓其子庵罗避大逻便。摄图不可。庵罗立,又以国让摄图,是为伊利俱卢设莫何始波罗可汗,一号沙钵略。

《隋书·突厥传》。案下文,摄图致书文帝,自称伊利俱卢设莫何始波罗可汗,而文帝报书,称为伊利俱卢设莫何沙钵略可汗,则沙钵略即始波罗异译耳。 治都斤山。 后染干南徙,居度斤旧镇,《通鉴》胡三省《注》曰:“盖即都斤山。”案文帝讨突厥诏,斥其迁徙漠南,偷存晷刻,则此山当在漠南。 庵罗降居独乐水, 今图拉河。 称第二可汗。而以大逻便为阿波可汗,还领所部。高祖受禅,待突厥甚薄。 讨突厥诏谓“节之以礼,不为虚费”,盖谓减其赠遗也。 高宝宁作乱,沙钵略遂与合军。沙钵略妻周赵王招女曰千金公主, 招,文帝子。 每怀复隋之志,日夜言之于沙钵略。由是悉众为寇。武威, 今甘肃武威县。 天水, 今甘肃天水县。 安定, 今甘肃泾川县。 金城, 今甘肃皋兰县。 上郡, 今陕西鄜县。 弘化, 今甘肃庆阳县。 延安, 今陕西肤施县。 六畜咸尽。于是下诏,命诸将出塞击之。时开皇三年八月也。初周臣长孙晟,副宇文神庆送千金公主于突厥。摄图爱之,命诸子弟贵人,皆相亲友。其弟处罗侯,号突利设,为摄图所忌,密托心腹,阴与晟盟。晟与之游猎,因察山川形势,部落强弱,皆尽知之。开皇元年(581年),晟上书,言:“诸夏虽安,戎场尚梗。兴师致讨,未是其时;弃于度外,又复侵扰;故宜密运筹策,渐以攘之。请通使玷厥, 达头可汗名。 说合阿波,使摄图回兵,自防右地。又引处罗侯,连奚、霫,则摄图分众,还备左方。首尾猜嫌,腹心离阻。十数年后,乘衅讨之,必可一举而空其国矣。”上省表大悦,因召与语。晟复口陈形势,手画山川,写其虚实,皆如指掌。上深嗟异,皆纳用焉。遣太仆元晖诣玷厥,赐以狼头纛。晟赍币使奚、霫、契丹等,遣为乡导,至处罗所,诱令内附。至是,沙钵略率阿波、贪汗二可汗等来拒战。 《隋书·高昌传》:“北有赤石山。山北七十里,有贪汗山。夏有积雪。此山之北,铁勒界也。”贪汗可汗,当在是处。 阿波至凉州,与窦荣定战。晟为偏将,使说之。阿波因留塞上,使人随晟入朝。摄图与卫王爽遇。战于白道,败走。 爽,高祖异母弟。事见《爽》及《李彻传》。 至碛,闻阿波怀贰,乃掩北牙,尽获其众,而杀其母。阿波还无所归,西奔玷厥,乞师东击摄图。复得故地,收散卒与摄图相攻。贪汗可汗素睦于阿波,沙钵略夺其众而废之,贪汗亡奔达头。沙钵略从弟地勤察,别统部落,与沙钵略有隙,复以众叛归阿波。连兵不已。各遣使诣阙,请和求援。上皆不许。千金公主自请改姓,乞为帝女,乃许之。四年(584年),遣长孙晟副虞庆则往使。赐公主姓杨氏,改封大义公主。《突厥传》及《虞庆则传》,皆言沙钵略初不肯拜受诏书,晟说谕之乃肯。《晟传》载其说辞曰:“突厥与隋,俱是大国天子,可汗不起,安敢违意?但可贺敦为帝女,则可汗是大隋女婿。奈何无礼,不敬妇公乎?”摄图乃笑,谓其达官曰:“须拜妇公,我从之耳。”则突厥是时实未肯称臣。《突厥传》又云:庆则又遣称臣。沙钵略谓其属曰:“何名为臣?”报曰:“隋国称臣,犹此称奴耳。”沙钵略曰:“得作大隋天子奴,虞仆射之力也。”盖夸饰之辞,非其实也。然沙钵略既为达头所困,又东畏契丹,乃遣使告急,请将部落度漠南,寄居白道川内。 为白道地方之川也。 许之。诏晋王广以兵援之。给以衣食,赐以车服、鼓吹。沙钵略因西击阿波,破擒之。 《突厥传》下文又云:处罗侯立,以雍虞闾为叶护,遣使上表言状,上赐之鼓吹幡旗。处罗侯以隋所赐旗鼓西征阿波。敌人以为隋兵所助,多来降附,遂生擒阿波。既而上书请阿波生死之命云云。《长孙晟传》云:遣晟持节拜处罗侯为莫何可汗,以雍虞闾为叶护可汗。处罗侯因晟奏曰:阿波为天所灭,与五六千骑在山谷间。伏听诏旨,当取之以献。二说乖违,《晟传》盖是。处罗侯奏辞云阿波为天所灭,固不云为身所禽。盖摄图禽之,而置之山谷之间也。 而阿拔国部落乘虚掠其妻子。 阿拔,铁勒部落,见《长孙晟传》。 官军为击阿拔,败之。所获悉与沙钵略。沙钵略大喜,乃立约,以碛为界。上表言:“大隋皇帝,真皇帝也,岂敢阻兵恃险,偷窃名号?今便屈膝稽颡,永为藩附。”盖至是而突厥真称臣矣。 高祖下诏言:“昔虽与和,犹是二国,今作君臣,便为一体。已敕有司,肃告郊庙。宜普颁天下,咸使知闻。”可见前此未尝称臣也。

《虞庆则传》言长孙晟说谕摄图,摄图及弟叶护 此即摄图死后继立之叶护处罗侯也,见下。 皆拜受诏,称臣朝贡,永为藩附,盖即指此,所谓终言之也。

开皇七年(587年),摄图死。弟叶护处罗侯立。以摄图子雍虞闾为叶护。 叶护盖突厥储君之位,故与可汗俱拜受诏书。其位受诸兄者,还以兄之子为之。回纥怀仁可汗使其太子入援,亦称叶护。 隋遣长孙晟拜处罗侯为莫何可汗,以雍虞闾为叶护可汗。八年(588年),处罗侯又西征,中流矢而卒。其众奉雍虞闾为主,是为颉伽施多那都蓝可汗,岁遣使朝贡。平陈之后,上以陈叔宝屏风赐大义公主。主心恒不平,因书屏风为诗叙陈亡以自寄。上闻而恶之。公主复与西面突厥泥利可汗相结。上恐其为变,将图之。十三年(593年),流人杨钦亡入突厥,诈言彭城公刘昶共宇文氏女谋欲反隋,遣其来密告公主 。据《长孙晟传》。昶在周世尚主,盖谓其夫妻共谋反隋也。《突厥传》云:“谬云与宇文氏谋反,令大义公主发兵扰边。”一似昶与周之宗室谋反隋者,不如《晟传》之明确。周宗室尽遭诛戮,见《两晋南北朝史》第十五章第一节,此时恐无能谋反者也。或《突厥传》亦作宇文氏女,而夺女字。 雍闾信之,乃不修职贡。遣长孙晟出使,微观察焉。公主见晟,言辞不逊。又使所私胡人安遂迦共钦计议,扇惑雍闾。晟至京师,具以状奏。又遣晟往索钦。雍闾欲勿与,谬曰:“检校客内,无此色人。”晟乃货其达官,知钦所在,夜掩获之。以示雍闾,因发公主私事。 《突厥传》云:主与所从胡私通,因发其事,下诏废黜之,恐都蓝不从,遣牛弘将美妓四人以啖之。从胡当即安遂迦,长孙晟发其与公主私事,文帝乃使牛弘赍诏往废主也。 雍闾遂执迦等,并以付晟。 《突厥传》云:都蓝执钦以闻,盖并钦、迦执付晟。 上大喜,仍遣入藩,莅杀大义公主。雍闾又表请婚,佥议将许之。晟又奏曰:“臣观雍闾,反覆无信。特共玷厥有隙,所以依倚国家。纵与为婚,终当必叛。若得尚公主,承藉威灵,玷厥、染干,必又受其征发。强而复反,后恐难图。且染干者,处罗侯之子也。素有诚款,于今两代。臣前与相见,亦乞通婚。不如许之,招令南徙。兵少力弱,易可抚驯。使敌雍闾,以为边捍。”上曰:“善。”又遣慰谕染干,许尚公主。 《突厥传》云:时沙钵略子曰染干,号突利可汗,居北方,遣使求婚。上令裴矩谓之曰:“当杀大义公主者方许婚。”突厥以为然,复谮之。都蓝因发怒,遂杀公主于帐。案晟与处罗侯、染干皆稔,谓染干为处罗侯子,当不致误。突厥以为然,似当作突利以为然,义乃可通。然杀大义非突利所能为,要之何益?《裴矩传》云:公主与从胡私通,长孙晟先发其事,矩请出使说都蓝显戮宇文氏。上从之,竟如其言。窃疑晟发公主私事后,都蓝业已替之,犹未忍杀而又求婚,隋乃以杀大义邀之,裴矩杀主方许婚之语,乃告都蓝,非告突利,《突厥传》此处,文有夺误也。 十七年(597年),染干遣五百骑随晟来逆女。以宗女封安义公主妻之。晟说染干率众南徙,居度斤旧镇。十九年(599年),染干因晟奏雍闾作反具,欲打大同城。 城在今固阳、包头境。 诏发六总管分道出塞讨之。雍闾大惧,复共达头同盟,合力掩袭染干,大战于长城下。染干败绩,以五骑与晟逼夜南走。至旦,收得数百骑,谋往投玷厥。晟知其贰,密遣从者入伏远镇, 未详。 令其举烽。染干谓追兵已逼,乃投诚。晟将染干驰驿入朝。帝大喜,以为意利弥豆启人可汗。 据《长孙晟传》。《突厥传》弥作珍,未知孰是。启人,他处或作启民,乃唐人避讳改字也。 遣晟领五万人于朔州筑大利城以处之。 朔州,即马邑郡。 安义公主死,复妻以义成公主。晟又奏“染干部落,虽在长城之内,犹被雍闾抄略,请徙五原, 今内蒙古五原县。 以河为固。于夏、胜两州之间, 夏州,今陕西横山县。胜州,在今包头境。 东西至河,南北四百里,掘为横堑,令处其间”。上并从之。 《赵仲卿传》云:督役筑金河、定襄二城以居启民,当在此时。 二十年(600年),都蓝为其下所杀。达头自立为步迦可汗。其国大乱。遣史万岁出朔州,晋王广出灵州 今灵武县。 击之。达头遁去。仁寿元年(601年),代州总管韩弘败于恒安。 代州,今山西代县。恒安镇,即后魏之平城,唐于其地置云州。隋云州即后魏之盛乐也。 诏杨素率启民北征。长孙晟为受降使者送染干,教染干分遣使者,往北方招怀铁勒等部。三年(603年),铁勒十余部背达头来降。达头奔吐谷浑。启民遂有其众。盖都蓝之亡,漠北之地,一时归于达头,至是又因铁勒之叛而失之也。铁勒之地,见《两晋南北朝史》第十六章第九节。《隋书》本传云:“自突厥有国,东西征讨,皆资其众,以制北方。”故铁勒一叛,而突厥骤形削弱矣。

突厥而外,为中国患者,莫如高丽。盖自慕容氏入中原,而东北空虚,辽东之地,遂为所据;辽西初入百济,其后牟大丧败,迁居南韩,则亦为所控制矣。 见《两晋南北朝史》第十六章第一节。 隋初,东北部落:大者曰奚、契丹,曰靺鞨。《奚传》云:自突厥称藩之后,亦遣使入朝。盖与突厥之关系深,与高丽之关系浅。《契丹传》云:当后魏时,为高丽所侵,部落万余口求内附,止于白貔河。 当作白狼河,今大凌河也。参看《两晋南北朝史》第十六章第十节。 其后为突厥所逼,又以万家寄于高丽。开皇四年(584年),率诸莫贺弗来谒。五年(585年),悉其众款塞。高祖纳之,听居其故地。 亦见《本纪》。故地,当即白狼河。 其后别部出伏等背高丽,率众来附,安置于渴奚那颉之北。 未详。 开皇末,其别部四千余家背突厥来降。上方与突厥和好,悉令给粮还本,敕突厥抚纳之。固辞不去。部落渐众,遂北徙逐水草。当辽西正北二百里,依托纥臣水而居。 今英金河。 突厥沙钵略可汗遣吐屯潘垤统之。契丹之地,实近高丽,其于突厥,不过羁縻而已。靺鞨,《隋书·传》云,凡有七种:其一号粟末部,与高丽相接。其二曰伯咄部, 《唐书》作汨咄。 在粟末之北。其三曰安车骨部,在伯咄东北。其四曰拂涅部,在伯咄东。其五曰号室部,在拂涅东。其六曰黑水部,在安车骨西北。其七曰白水部, 当作白山,传下文亦作白山。 在粟末东南。《魏书》言勿吉国有速末水,当即此所谓粟末。余部在南北朝时,盖未尝通于中国,故史不之及,开皇初相率来献,史乃从而记之也。靺鞨当辽东、西塞外,辽东、西为高丽侵踞,靺鞨自亦折而入之矣。 南北朝、隋、唐间,契丹、 靺鞨 ,恒为高丽所驱率。观文帝赐高丽玺书,有“驱逼 靺鞨 ,固禁契丹”之语可知。炀帝大业八年(612年)诏云:“乃兼契丹之党,虔刘海戍;习 靺鞨 之服,侵轶辽西。”《旧唐书·韦云起传》:契丹入抄营州,诏云起护突厥兵往讨。入其界,使突厥诈云向柳城郡,欲共高丽交易,契丹不备,乃袭之。此事正在炀帝时。又《张俭传》:迁营州都督。营州部与契丹、奚、霫、 靺鞨 诸蕃切轸。高丽引众入侵,俭率兵破之。此事在太宗征辽之前,可见此等情势,至唐初未变也。又《韦挺传》:永徽中,将军辛文陵率兵招慰高丽,行至吐护真水,高丽掩其不备,袭击败之。吐护真水,即托纥臣水,又可见高丽留居辽西者之众也。柳城,在今朝阳县境。唐营州都督府置于此。

高丽王汤,当南北朝之末,已见《两晋南北朝史》第十六章第一节。《隋书·高丽传》云:高祖受禅,汤遣使诣阙。开皇初,频有使入朝。及平陈之后,汤大惧,治兵积谷,为守拒之策。十七年(597年),上赐汤玺书,责其“驱逼靺鞨,固禁契丹”。又言“陈叔宝之亡,人神胥悦,闻王叹恨,独致悲伤”。案高丽之于北朝,不过慑于势,不敢不从,于南朝则心悦诚服,说亦见《两晋南北朝史》。汤是时,岂仍抱此等见解邪?抑知辽东为中国所必取,逆计陈平则用兵次第将及,故为固圉之计也?《传》又云:汤得书皇恐,将奉表陈谢,会病卒,子元嗣立。高祖使拜为上开府仪同三司,袭爵辽东郡公。元奉表谢恩,并贺祥瑞,因请封王。高祖优册为王。明年,元率靺鞨之众万余骑寇辽西,营州总管韦冲击走之。高祖闻而大怒,命汉王谅为元帅,总水陆讨之,下诏黜其爵位。时馈运不继,六军乏食;师出临渝关, 胡三省曰:在柳城西四百八十里。 复遇疾疫;王师不振。及次辽水,元亦皇惧,遣使谢罪。上表称辽东粪土臣元云云。上于是罢兵,待之如初。元亦岁遣朝贡。高丽是时,虽非诚服,亦未必敢更挑边衅。盖靺鞨等欲为侵盗,非元所能抑止。云其躬率之以为寇,恐非归罪之辞,即系传闻之误。然册书甫出,侵轶旋来,则膺惩之师,势自不容已矣。《高丽传》云:都于平壤城,复有国内城、 在今临江县帽儿山西南。白鸟库吉云:即九都义译。 汉城,并其都会之所,其国中呼为三京。此高丽心腹之地,实在鸭绿江、汉江之间。兵锋非及此者,不足以言惩艾。然毌丘俭、慕容皝之师,皆自辽东而出,此时乃远自燕、齐,则虽鞭之长,不及马腹矣。此隋、唐东征之所以难于见功也。汉王谅之兵,《本纪》云三十万。遇疾疫,死者十八九。《张奫传》:奫是役为行军总管,诸军多物故,奫众独全。《周罗睺传》:是役为水军总管,自东莱泛海趋平壤, 东莱,今山东掖县。 遭风,船多漂没,无功而还。则水陆两军,皆所失甚大。是役也,高颎实为谅长史,非无谋者,而其丧败如此,事势固有以限之也。因其谢罪而舍之,可谓知难而退矣。 《百济传》:平陈之岁,有一战船,漂至海东聃牟罗国。其船得还,经于百济,其王余昌,资送之甚厚。并遣使奉表贺平陈。高祖下诏云:“往复至难,若逢风浪,便至伤损。自今已后,不须年别入贡,朕亦不遣使往。”此等事,并可见高祖之不勤远略。《陆知命传》:知命在高祖时,曾诣朝堂,请使高丽。盖亦知帝重用兵,东北边患又急,故欲以口舌收折冲之效也。聃牟罗,朝鲜金于霖《韩国小史》曰:“即唐龙朔初入朝之儋罗,今之济州岛也。”

西方戎落,吐浑为大。其王夸吕,周时即数为边寇,已见《两晋南北朝史》第十六章第七节。夸吕,《隋书》作吕夸。开皇初,侵弘州。 未详。 高祖以弘州地旷人梗,因而废之。然又遣元谐击破之。其名王十七人、公侯十三人 据《元谐传》。《吐谷浑传》作名王十三人,疑有夺字。 各率部落而降。上以其高宁王移兹裒素得众心,拜为大将军,封河南王,以统降众。六年(586年)卒,令其弟树归袭。吕夸在位岁久,屡因喜怒,废杀太子。后其太子可博汗,惧其废辱,谋执吕夸而降,请兵于边吏,上不许。太子谋泄,为其父所杀。立少子嵬王诃。是岁,嵬王诃惧诛,复谋率部落归国,遣使诣阙,请兵迎接。上不可,乃止。八年(588年),其名王拓跋木弥请以千余家归化。上曰:“浑贼惛狂,妻子怀怖,叛夫背父,不可收纳,然其本意,正自避死,若今遣拒,又复不仁。更有意信,但宜慰抚,任其自拔,不须出兵马应接。其妹夫及甥欲来,亦任其意,不劳劝诱也。”十一年(591年),吕夸卒,子伏立。十六年(596年),以光化公主妻之。明年,其国大乱。国人杀伏,立其弟伏允。使陈废立之事,且请依俗尚主。上从之。自是朝贡岁至。

川、康、甘、青间诸部族,《隋书》总称为党项羌。云:高祖为丞相时,中原多故,因此大为寇掠。梁睿既平王谦,请因旋师讨之,高祖不许。开皇四年(584年)、五年(585年)、六年(586年),皆有众内附。 见本传及《纪》。 十六年,寇会州, 今四川茂县。 发陇西兵讨破之,又相率请降。其白狼国,亦于元年献方物。 见《纪》。 女国: 见《两晋南北朝史》第十六章第八节。 《传》云:开皇六年,遣使朝贡。《北史·本纪》事在四年,《隋书·本纪》无之。要之必曾一通使命,此或今后藏地方通于中国之始也。参看第二章第四节,及《两晋南北朝史》第十六章第八节。

开皇十年(590年)江南之乱,史万岁以行军总管从杨素击之。其《传》云:“率众二千,自东阳别道而进, 今浙江金华县。 逾岭越海,攻陷溪洞,不可胜数。前后七百余战,转斗千余里。”素时出会稽 今浙江绍兴县。 至泉州, 今福建闽侯县。 万岁盖自浙东入闽与之会也。其今粤地,王勇虽因冯宝之妻迎韦洸而败绩, 见《两晋南北朝史》第十五章第三节。 然未几,勇将王仲宣即复叛。仲宣,《隋书·韦洸传》称为番禺夷,《慕容三藏传》称为岭南酋长,《裴矩传》称为俚帅,盖南夷酋豪不服隋者。时以韦洸为行军总管,慕容三藏为副讨之。洸中流矢卒。 据《三藏传》。《洸传》云:洸所绥集二十四州,拜广州总管。岁余,番禺夷王仲宣聚众为乱,以兵围洸。洸勒兵拒之,中流矢而卒;一似洸迄未离广州者。《裴矩传》:矩定岭南还报,上大悦,顾谓高颎、杨素曰:“韦洸将二万兵,不能早度岭,朕每患其兵少;裴矩以三千敝卒,径至南康。有臣若此,朕亦何忧?”可见仲宣乱时,洸实在岭北也。 先是裴矩奉诏巡抚岭南,未行而江南乱,吴、越道闭,上难遣矩行。矩请速进,上许之。行至南康, 今江西赣县。 得兵数千人。时仲宣逼广州,遣将周师举围东衡州。 今广东曲江县。 矩与大将鹿愿赴之,斩师举。进兵自南海援广州,仲宣惧而溃散。矩所绥集二十余州,承制署其渠帅为刺史、县令 。《矩传》。 《列女·谯国夫人传》云:仲宣反,首领皆应之,围韦洸于州城。夫人遣孙暄救洸。暄与逆党陈佛智友善,迟留不进。夫人怒,遣使执暄,系于州狱。又遣孙盎出讨佛智,斩之。进兵至南海,与鹿愿军会,共败仲宣。夫人亲被甲,乘介马,张锦伞,领彀骑卫裴矩巡抚诸州。岭表遂定。高祖异之,拜盎高州刺史。 高州,梁置,治高梁,在今广东阳江县西。唐徙治良德,在今广东茂名县东北。 仍赦出暄,拜罗州刺史。 罗州,亦梁置,治石龙,在今广东化县东北。 追赠冯宝为广州总管、谯国公,册夫人为谯国夫人。开幕府,置长史以下官属,给印章,听发部落六州兵马。若有机急,便宜行事。时番州总管赵讷贪虐, 隋改广州曰番州。 诸俚、僚多有亡叛,夫人遣长史上封事,论安抚之宜,并言讷罪状。上遣推讷,得其臧贿,竟致于法。降敕委夫人招慰亡叛。夫人亲载诏书,自称使者,历十余州,宣述上意,谕诸俚、僚,所至皆降。十七年二月,桂州人李光仕起事,以王世积为行军总管,与周法尚讨平之。 桂州,今广西桂林县。世积兵遇瘴未能进,战功实皆出法尚,见《法尚传》。 七月,李代贤又反,虞庆则讨平之。 亦见《纪》。《庆则传》作李贤。盖其人名世贤,避讳者或易字,或省字。 上以岭南夷僚,数为边患,征汴州刺史令狐熙, 汴州,今河南开封县。 拜为桂州总管,许以便宜从事,刺史已下官,得承制补授。熙至部,大弘恩信,溪洞渠帅,相率归附。先是州县生梗,长吏多不得之官,寄政于总管府,熙悉遣之。为建城邑,开设学校。有宁猛力者,在陈已据南海,高祖因而抚之,即拜安州刺史。 令狐熙奏改为钦州,今广东钦县。 然骄倨未尝参谒。熙手书谕之,申以交友之分。其母有疢疾,熙复遗以药物。猛力感之,诣府请谒,不敢为非。时高祖又命何稠召募讨李光仕,稠亦逾岭,分遣冯暄等讨贼,承制署首领为州县官而还。宁猛力率众迎军,请身入朝。稠以其疾笃,放还,与约诣京师相见。猛力临终,戒其子长真:葬讫上路。长真如言入朝。《唐书·诸夷蕃将传》:仁寿初,冯盎为宋康令, 宋康,宋县,当在今四川境。 潮、成等五州僚叛, 潮州,今广东潮阳县。成州,后改封州,今广东封川县。 盎驰至京师请讨之。文帝诏杨素与论形势。即诏盎发江岭兵击平之。文帝之于岭外,始终凭藉恩信,抚其酋豪,使为己用,以是不甚烦兵力,而克奏平定之功也。

今云、贵之地,史万岁于开皇二十年(600年)平之。《梁睿传》云:剑南平,睿威振西川,夷僚归附,惟南宁酋帅爨震,恃远不宾。 南宁,蜀建宁郡,晋宁州治,在今云南曲靖县西。 睿上疏曰:“南宁州,汉世牂柯之地,近代已来,分置兴古、云南、建宁、朱提四郡。 汉牂柯郡,治且兰,今贵州平越县。兴古,晋郡,在今贵州普安县西。云南,晋郡,在今云南祥云县南。朱提,汉县,后汉未改郡,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南。 户口殷众,金宝富饶。二河有骏马、明珠,益、宁出盐井、犀角。晋太始七年(271年),以益州旷远,分置宁州。至伪梁,南宁州刺史徐文盛,被湘东征赴荆州,土民爨瓒遂窃据一方,国家遥授刺史。其子震,相承至今。臣礼多亏,贡赋不入。每年奉献,不过数十匹马。其处去益,路止一千。朱提北境,即与戎州接界。 戎州,梁置,今四川宜宾县。 如闻彼人,苦其苛政,思被皇风。幸因平蜀士众,即请略定南宁。”又请曰:“其地沃壤,多是汉人。与交、广相接,路乃非遥。汉代开此,本为讨越。伐陈之日,复是一机。以此商量,决谓须取。”高祖深纳之。然以天下初定,恐民心不安,故未之许。后竟遣史万岁讨平之,并因睿之策也。案《唐书·南蛮传》言:爨瓒死,子震、玩分统其众,隋开皇初,遣使朝贡,命韦世冲以兵戍之,置恭州、 今四川珙县。 协州、 在珙县西南。 昆州, 在今云南昆明县西。 则爨氏初未尝不宾服,特后稍怠耳。《隋书·史万岁传》云:“南宁夷爨玩来降,拜昆州刺史,既而复叛,遂以万岁为行军总管击之。入自蜻蛉川, 在今云南姚安县南。 经弄冻, 汉县,在姚安北。 次小勃弄、大勃弄, 二城名,在今祥云县东。唐于此置勃弄县。 至于南中。贼前后屯据要害,万岁皆击破之。度西洱河, 即洱海,古叶榆水。 入渠滥川。 在今云南昆阳县东南,东北流入滇池。 行千余里,破其三十余部。诸夷大惧,遣使请降。万岁驰奏,请将玩入朝,诏许之。玩阴有二心,不欲诣阙,赂万岁以金宝。万岁于是舍玩而还。蜀王时在益州,知其受赂,遣使将索之。万岁闻,悉以所得金宝,沉之于江。索无所获。明年,爨玩复反。蜀王奏万岁受赂纵贼,上令穷治其事。事皆验。”上数之。万岁曰:“臣留爨玩者,恐其州有变,留以镇抚。臣还至泸水,诏书方到,由是不将入朝,实不受赂。”上大怒,顾有司曰:“明日将斩之。”万岁惧而服罪。高颎、元旻等救之。上意少解,于是除名为民。案万岁受赂,恐实系蜀王诬之。高祖决狱,但凭喜怒,不暇致祥,故万岁不克自申耳。高祖非贪南方利入者,其平南宁,盖实以其地多汉人,且道通交、广,足资控扼也。

交趾之地,开皇十年(590年)江南乱时,即有李春者,自称大都督。 见《纪》。 仁寿二年(602年),复有李佛子者, 《刘方传》称为俚人。 令狐熙奉诏令其入朝,佛子请至仲冬上道,熙从之,已而叛。有人诣阙讼熙受佛子赂,上固疑之。及是,大怒,使锁熙诣阙。 熙性素刚,行至永州,忧愤发病卒。永州,今湖南零陵县。 而遣刘方讨平之。遂授方欢州道行军总管, 欢州,在今越南北境。 经略林邑。方至炀帝大业元年四月,乃击破之。入其都,获其庙主金人,污其宫室,刻石纪功而还。士卒脚肿,死者十四五。方亦遇患道卒。林邑之役,《传》谓由天下无事,群臣言其多奇宝而起。此不似高祖所为,必传者之过也。 vFwGPEHiDtSARVYNfYAKZ/YVTJMTFW9q5drJOHLIgZ9+t0sLMQJmrskcLojPCn7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