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东方藩镇之变

德宗初政,可谓能起衰振敝,然而终无成功者,则以是时藩镇之力太强,朝廷兵力、财力皆不足,而德宗锐意讨伐,知进而不知退,遂致能发而不能收也。

先是李正己、李宝臣、田承嗣、梁崇义,各聚兵数万,连衡盘结以自固。闻诏旨将增一城,浚一池,必皆怨怒有辞,则为之罢役,而自于境内治兵缮垒以自固。代宗时,河朔诸道健步奏计者,必获赐赉,德宗立,皆空还,多怨。 此等细故,似不足致诸镇之叛,然诸镇之叛,原无深谋远计,特为群小所荧惑耳。此等细故,在当日亦必为扇乱之一因,故时人有是言也。 刘文喜诛,四盗俱不自安,乱机稍迫矣。 《旧书·德宗本纪》。《阳惠元传》同。 建中二年正月,李宝臣卒,子维岳求袭,不许,遂自为留后,与田悦、李正己潜谋拒命。会汴城隘,广之,东方讹言上欲东封,正己惧,发兵屯曹州,田悦亦加兵河上。诏移京西兵万二千人,以备关东,亲誓师而遣之。永平旧领汴、宋、滑、亳、陈、颖、泗七州, 亳州、陈州见第三章第七节。颍州见第六章第三节。泗州见第五章第八节。 分宋、颍、亳别为节度,以宋州刺史刘洽为之。以泗州隶淮南。又以东都留守路嗣恭为怀、郑、汝、陕四州,河阳三城节度使。 怀州见第五章第八节。汝州见第二章第六节。 以永平李勉都统洽、嗣恭二道,仍割郑州隶之。旋又以怀、郑、河阳副使李芃为河阳、怀州节度使,割东畿五县隶焉。梁崇义自猜阻,诏加同平章事,赐之铁券以安之。崇义不受命。乃使淮宁节度使李希烈讨之。 大历十四年,淮西军赐号淮宁。 杨炎谏,不听。田悦使其兵马使康愔围邢州, 薛 之败,相、卫、洺、贝四州为田承嗣所据,而邢、磁二州及洺州之临洺县归于朝廷。临洺,在今河北永年县西。 别将杨朝光断昭义救兵,而自围临洺。诏河东马燧、昭义李抱真讨悦。又遣李晟以神策军与俱。七月,燧等斩朝光,败悦,悦夜遁,邢州围亦解。时李正己卒,子纳擅领军务。悦使求救于纳及李维岳。维岳遣兵三千,纳遣兵万人助之。悦收合散卒二万,军于洹水。 在今河北大名县西。 淄青军其东,成德军其西,首尾相应。马燧帅诸将进屯邺,奏求河阳兵自助。诏李芃会之。八月,李希烈克襄阳,梁崇义自杀。诏以河中尹李承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希烈置之外馆,迫胁万端。承誓死不屈。希烈乃大掠阖境所有而去。初李宝臣以其子暗弱,多杀诸将之难制者,易州刺史张孝忠仅免。及是,朱滔使人说之。孝忠遂降。诏以为恒州刺史、成德节度使。十月,徐州刺史李洧归国。 正已从父兄。徐州见第二章第六节。 李纳遣将合魏博兵攻之。诏发朔方、神策兵,与滑州刺史李澄及刘洽往救。

十一月,大破之。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又取纳海州。 见第二章第七节。 十二月,纳密州亦降。 今山东诸城县。 马燧等涉漳水,与田悦夹洹水而军。食乏,悦与淄青、成德之众,皆坚壁不战,以老王师。三年正月,燧令诸军趋魏州。悦等掩其后,诸军大败之。悦收残卒千余人,夜走魏州,其大将李长春不纳,而李抱真与马燧不和,顿兵不进,天明,长春乃开门纳悦,悦杀之,婴城拒守。时城中士卒,不满数千;死者亲戚,号哭满街。悦乃与诸将各断发,约为兄弟。悉发府库及敛富人财,得百余万,以赏士卒。贝州刺史邢曹俊,承嗣旧将也,悦初疏之,至是召之,使整部伍,缮守备,军复振。悦入城旬余,燧等始至。攻之,遂不能克。此为唐军一大失机,破竹之势失矣。然李纳军濮阳, 今河南濮阳县。 为河南军所逼,奔还濮州, 濮州见第四章第六节。 悦遣其将符 送之,父令奇,命 归国,遂与其副李瑶降于马燧。瑶父再春,亦以博州降。悦从父弟昂,又以洺州降。李纳虽再陷海、密,然李维岳遣兵与田悦将孟祐守束鹿, 今河北束鹿县。 为朱滔、张孝忠所拔,进围深州。贼兵势仍蹙也。维岳之始谋拒命也,其判官邵真尝劝其归国,惟岳不听。及是,复说之。惟岳然之。孟祐知其谋,使告田悦。悦使衙官扈岌让维岳。维岳又杀真而从之。发兵万人,与孟祐还攻束鹿。为滔、孝忠所败。其将康日知以赵州归国。兵马使王武俊,为宝臣所疑,而其子士真,为宝臣女夫,宿卫府中。维岳使武俊与步军使卫常宁击日知。闰月,武俊、常宁还袭维岳,士真为内应,遂杀维岳。深州刺史杨荣国,维岳姊夫也,降于朱滔。二月,定州刺史杨政义亦降。于是河北惟魏州未下;河南诸军攻李纳于濮州,纳势亦日蹙;事又垂定矣,而朱滔、王武俊之变作。

时以张孝忠为易、定、沧节度使,王武俊为恒、冀都团练观察使,康日知为深、赵都团练观察使,以德、棣隶朱滔,令还镇。剖成德之地,滔未有所得,而德、棣又当取诸淄青,心不平。请深州,不许,遂留屯不肯去。武俊亦憾张孝忠得节度而己不得,又失赵、定。时诏武俊以粮三千石与朱滔,马五百匹给马燧,又疑朝廷弱之。田悦使说滔,许赂以贝州。滔又使说武俊,许赂以深州。武俊遣其判官王巨源报使,即知深州。又使说张孝忠,孝忠不许。刘洽攻濮州,克其郛。李纳使判官房说以母弟经子成务入见。中使宋凤朝言纳势穷,不可舍,乃囚说等。纳遂归郓州,复与悦等合。朝廷以李洧为徐、沂、海都团练观察使,沂、海皆为纳所据,徒空名而已。纳都虞候李士真谗德州刺史李西华,纳即以士真代之。士真诈召棣州刺史李长卿,劫之与同归国。朱滔使其将李济时将三千人至德,声言助士真守,而召士真至深州留之。上遣中使发卢龙、恒、冀、易、定之兵讨田悦,王武俊不受诏,执使者送朱滔。滔谕其众南救魏,众不可。乃诛大将数十人,厚拊循其士卒。分兵营赵州,以逼康日知,而以深州授王巨源。武俊以子士真为恒、冀、深三州留后,将兵围赵州。滔将步骑二万五千南下,至束鹿, 今河北束鹿县。 士卒喧噪,欲归幽州,衙官蔡雄谕之,乃定。滔还深州,密诛为首者二百余人,乃复南下,取宁晋。 今河北宁晋县。 二镇显叛,而马燧与李抱真仍不和。抱真分麾下二千人戍邢州,燧怒其分兵自重,欲引兵归。李晟曲说燧,燧乃单骑造抱真垒,相与释憾结欢。会田昂请入朝,燧乃奏以洺州隶抱真,以昭义副使卢玄卿为刺史。李晟军先隶抱真,又请兼隶燧,以示协和。然亦未能遂下魏州也,而朱滔、王武俊之救复至。时李怀光兼朔方节度使。五月,诏以朔方、神策兵万五千东讨。怀光恃勇,初至,不待休息,即击之,败绩。滔等堰永济渠入王莽故河, 《汉书·沟洫志》:禹酾二渠,一漯川,今河所流也。一北渎,王莽时绝,俗称为王莽河。 以绝官军粮道及归路。马燧惧,使卑辞谢滔,请与诸节度归本道,奏天子,以河北委滔。滔欲许之。武俊不可。滔不从。七月,燧与诸军涉水而西,保魏县。 属魏州,在今河北大名县西。 魏州遂不可取。李晟请以所将兵北解赵州之围,与张孝忠分势围范阳,许之。此为涉险进取之策。晟趋赵州,王士真虽解围去,而与孝忠略恒州,为朱滔所败。晟复病,还定州。 事在明年。 河北相持之势成矣。诸镇中之兵势,盖以朱滔为最强。田悦、王武俊欲奉为主,臣事之。滔不可。幽州判官李子牟,恒、冀判官郑濡共议:请与郓州为四国,俱称王,而不改年号,如昔诸侯。筑坛同盟,有不如约者,众共伐之。十一月,滔遂称冀王,悦称魏王,武俊称赵王,纳称齐王。盖藉此以固辅车,求保其境土也。然其志亦止于此而已,而淮西之为患顾转烈。

先是唐以李希烈兼淄青节度,以讨李纳。希烈顾与纳通谋,欲袭汴州,又密与朱滔等交通。滔等称王之月,希烈亦移居许州。 见第四章第五节。 李纳亦数遣游兵度汴,以迎希烈。于是东南转输,皆不敢由汴渠,由蔡水而上。 在浚仪。 十二月,希烈自称天下都元帅、建兴王。四年正月,遣将袭陷汝州,执知州事李元平。 参看下节。 别将四出抄掠。又遣将据邓州。南路遂绝,贡献、商旅皆不通。朝廷先以曹王皋为江南西道节度使, 治洪州。 及是,复以哥舒曜 翰子。 为东都兵马兼汝州行营节度使,将凤翔、邠宁、泾原、奉天、好畤行营之兵万余人,以讨希烈。 皆神策屯兵也。好畤,在今陕西干县西北。 二月,克汝州。三月,皋拔黄、 见第二章第七节。 蕲州。 见第五章第八节。 希烈使其都虞候周曾攻曜。李承尝结曾以谋希烈。曾至襄城, 今河南襄城县。 还兵袭希烈。希烈知之,遣将袭杀曾。乃上表归咎曾等,引兵还蔡州。外示悔过,实待朱滔等之援也。四月,以白志贞为京城召募使,募禁兵以讨希烈。又加李勉淮西招讨使,以哥舒曜为之副。以荆南节度张伯仪为淮西应援招讨使。山南东道节度贾耽、江西节度曹王皋为之副。曜战不利,还屯襄城。八月,希烈围之。诏李勉与神策将刘德信救之。九月,又为所败。上以诸军不相统一,乃以舒王谟为荆、襄等道行营都元帅,更名谊。 昭靖太子邈之子,见上节。 将佐皆选一时之望。未行而泾师之变作矣。 C+IaKOy64l4uXVatA3qiwfkYSBYqD1y+5YGy2FhON0BJcV7HRO0swpzUtUUSeNg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