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节
唐初武功(六)

唐世,西南夷落之分布,仍与前世略同。晋代宁州之地,为爨氏所擅者,《唐书》称曰两爨蛮。西爨曰白蛮,东爨曰乌蛮。西爨,自言先世出于中国。东爨与西爨言语不同,且须四译乃通。盖二者实非同族,特同戴爨氏为君长而已。 《唐书》云:西爨,自云本安邑人,七世祖晋南宁太守,中国乱,遂王蛮中。安邑,汉县,今仍为县,属山西。齐世宁州诸爨,恃远擅命,已见《两晋南北朝史》第十六章第二节。由此上溯之,三国李恢,为建宁俞元人,俞元,后来之澄江县也,其姑夫曰爨习,见《蜀志》本传。《晋书·穆帝纪》:永和元年(345年),有李势将爨 来奔。《王逊传》:李骧等寇宁州,进使姚崇、爨琛拒之。可见爨氏在西南,久为强族。中国仕宦之家,为大长于蛮夷中者不乏,西爨此说,当非妄相攀附也。南诏强后,罗凤胁徙西爨于永昌,东爨以言语不通,多散依林谷,得不徙,则其言语、居处,皆与西爨不同。其语四译乃与中国通,则与中国交涉,亦必甚鲜。《唐书》所载;东钦二姓为白蛮,妇人衣白缯,初裹五姓为乌蛮,妇人衣黑缯,疑乌白之名,乃汉人因其衣色不同而名之,非其本为近族,所异止于衣色也。爨蛮之地:《唐书》云:自曲州、靖州西南,昆川、曲轭、晋宁、喻献、安宁距龙和城,通谓之西爨白蛮。自弥鹿、升麻二川,南至步头,谓之东爨乌蛮。曲州,本隋恭州,武德八年(625年)改名。靖州,唐析隋协州置,当在今曲靖境。晋宁、安宁现已并入昆明市;弥鹿川,疑今之弥勒彝族自治县,乃以此得名。唐南宁州有属县曰升麻,疑亦因川而置,未详为今何地。步头,伯希和云:即贾耽《入四夷路》之古涌步,在今建水县境,见所著《交广印度两道考》。冯承钧译,商务印书馆本。东爨地近于僚,疑僚族也。参看下文。 爨蛮西有徒莫祇蛮、俭望蛮。又西为白水蛮。 地与青蛉、弄栋接,青蛉即蜻蛉。 更西,有大勃弄、小勃弄二川蛮。 大小勃弄见第二章第二节。 西与西洱河接。此今云南之东境及北境也。前世牂牁之地曰牂牁蛮。其北五百里,有别部曰充州蛮, 以唐于此置充州名,见下。 又其北曰东谢。 在黔州西三百里。黔州见第二章第七节。 东谢之南曰南谢,西曰夷子。夷子之西为西赵。西属昆明蛮,南至西洱河。 《唐书》云:山洞阻深,莫知道里,南北十八日行,东西 二十三日行,则其占地颇广。 此今贵州之东北境,四川之南境也。益西,入西康境,曰松外蛮。 胡三省曰:盖以其在松州之外而得名。见《通鉴》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注》。松州见第四节。 又西南,入云南西北境,曰西洱河蛮。此中除东爨外,当皆为濮族,其俗与中国甚近。 其俗颇类有殷,如以十二月为岁首,婚嫁不避同姓是也。《通鉴》云:语虽小讹,其生业、风俗,大略与中国同。自云本皆华人。其所异者,以十二月为岁首。见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案濮族之俗,类乎中国者,盖皆传之自古,其语仅小讹,则皆后来播迁其中之华人,濮族本种,自不如此也。然既有语仅小讹者居其中,则决无四译乃通之理,此亦可见东西爨之必非同族矣。 《唐书》云:自夜郎、滇池已西,皆庄蹻之裔,虽不必信,要其汉化实甚深,汉人与之杂居者,亦必不少矣。昆明蛮境接西洱河,而其风俗判然不同, 《唐书》云:人辫首左衽,与突厥同。随水草畜牧。夏处高山,冬入深谷。尚战死,恶病亡。 盖汉世巂昆明之裔也。居古永昌郡地者曰永昌蛮,盖汉哀牢夷之裔。其西有扑子蛮、 以青娑罗为通身袴,此亦贯头衣之变也。 望蛮。 青布为衫裳,联贯珂贝珠络之。髻垂于后。 又有黑齿、金齿、银齿三种, 见人以漆及镂金银饰齿,寝食则去之。直顶为髻。青布为通袴。 及绣脚种, 刻踝至腓为文。 绣面种, 生逾月,涅黛于面。 雕题种, 身面涅黛 。穿鼻种, 以金环径尺贯其鼻,下垂过颐。君长以丝系环,人牵乃行。其次以二花头钉贯鼻下出。 长鬃种,栋锋种。 皆额前为长髻,下过脐,行以物举之。君长则二女在前,共举其髻,乃行。 云南徼外千五百里有三濮:日文面濮, 俗镂面,以青涅之。 曰赤口濮, 裸身而折齿,劖其唇使赤。 曰黑僰濮。 以幅布为裙,贯头而系之。 皆观其俗而知其为古之越。《旧书·地理志》,于邕管诸州,多言其为古西瓯骆之地, 邕州,今广西邕宁县。 而渝州之北有南平僚, 渝州,今四川巴县。南平僚人楼居,梯而上,妇人横布二幅,穿中贯其首,号曰通裙。美发,髻垂于后。竹筒三寸,斜贯其耳,贵者饰以珠珰。 其附近有飞头僚、 头欲飞,周项有痕如缕,妻子共守之,及夜,如病,头忽亡,比旦还。此盖其人刻项为文,乃有此传说也。 乌武僚, 地多瘴毒,中者不能饮药,故自凿齿。案此亦因其凿齿而有是说也。 俗亦皆类于越。盖又其族之北出者也。

隋世用兵西爨,已见第二章第二节。《唐书·南蛮传》曰:震、玩惧而入朝,文帝诛之,诸子没为奴。高祖即位,以其子弘达为昆州刺史,奉父丧归。上并言震、玩,而下但云其子,殊不别白,隋世刺昆州者为玩,弘达盖玩之子也。《传》又云:益州刺史段纶,遣俞大施至南宁治共范川,诱诸部皆纳款贡方物。太宗遣将击西爨,开青蛉、弄栋为县, 青蛉,属髳州。髳州,初名西濮州,武德四年(621年)置,贞观十一年(637年)改名,今云南牟定县也。弄栋,武德七年(624年),尝置裒州。盖与西濮州皆尝废,而太宗又以兵力定之。 《地理志》:武德元年(618年),开南中,置南宁州。 治味,在今曲靖县西。五年侨益州。 四年(621年),置总管府。又于姚州置都督府。 今云南姚安县。 八年(625年),更南宁州曰郎州。贞观元年(627年),罢都督府。而《传》言二十二年(648年)徙莫祗蛮、俭望蛮内属,以其地为傍、望、览、丘、求五州,隶郎州都督府,则后复置都督也。永徽初,大勃弄酋杨承颠寇麻州。 在今楚雄附近 。都督任怀玉招之,不听。高宗以赵孝祖为郎州道行军总管,与怀玉讨之。孝祖先破白水蛮,又斩小勃弄酋殁盛,而执承颠。乃罢郎州,更置戎州都督。牂牁与东谢、南谢,首领皆姓谢氏。牂牁酋龙羽,武德三年(620年),遣使朝贡。以其地为牂州。 在今贵州德江县西 。充州蛮亦来朝贡。以其地为充州。东谢酋元深,南谢酋强,贞观三年(629年)偕来。 据《唐书·南蛮传》。《通鉴》亦系武德三年(620年)。 以东谢地为应州。 亦在德江县境 。南谢地为南寿州,四年(630年),改为庄州。 在旧思南府境 。西赵首领赵氏,夷子李氏,自古未尝通中国。贞观中,黔州豪帅田康讽之,皆遣使入朝。而西赵首领赵酋摩 《旧书》作赵磨 。率所部万余户内附。以其地为明州。 在旧思南府之南 。松外蛮,分数十百部,大者五六百户,小者二三百,凡数十姓,赵、杨、李、董为贵族,皆擅山川,不能相君长。贞观中,巂州都督刘伯英上疏请击之。居数岁, 《本纪》在二十二年(648年) 。太宗使梁建方发蜀十二州兵进讨。谕降七十余部,户十万九千,署首领蒙河为县令。 《地理志》:巂州昌明县。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开松外蛮,置牢州及松外、寻声、林开三县。永徽三年(652年),州废,省三县入昌明。昌明,在今盐源县西南 。西洱河蛮,道由郎州三千里,建方遣奇兵自巂州道千五百里掩之。其帅杨盛欲遁去,使者好语约降,乃遣首领纳款军门焉。昆明蛮,武德中,巂州治中吉伟使南宁,因至其国,谕使入朝贡,自是岁与牂牁使者偕来。总章三年(670年),置禄州、汤望州。 当在楚雄境 。咸亨三年(672年),其十四姓率户二万内附。析其地为殷州、总州、敦州。殷州居戎州西北,总州居西南,敦州居南,远不过五百余里,近三百里。其后又置盘、麻等四十一州,皆以首领为刺史。 盘州,今贵州盘县 。南平僚,王姓朱氏,号剑荔王。贞观三年(629年),遣使纳款。以其地隶渝州。永昌蛮,咸亨五年(674年)叛。高宗以梁积寿为姚州道行军总管,讨平之。三濮,龙朔中,遣使与干支弗、磨腊同入贡。干支弗、磨腊为南印度之国, 见下 。三濮盖亦自海道来者也。以上略据《唐书·南蛮传》,皆其部落较大,能自达于朝廷者,其较小者,仅隶属于州郡,则史不能尽著其事矣。 《传》云:建中三年(782年),大酋长检校蛮州长史资阳郡公宋鼎与诸谢朝贺,德宗以其国小,不许。诉于黔中观察使王础,以州接 牂牁 ,愿随 牂牁 朝贺。础奏牂、蛮二州,户繁力强,为邻蕃所惮,请许三年一朝。诏从之。此小部落不达于天子之证也。 《新书·地理志》:羁縻州,在剑南道者,诸蛮州九十二,分隶戎州、姚州、泸州三都督府; 泸州,今四川泸县 。江南道五十一,皆隶黔州;岭南道九十二,分隶桂州、邕州及安南都护府; 桂林见第二章第二节。

安南都护府,治今越南河内。 可略见其分布之迹。唐世南方民族,情势异于前世者,为僚族之盛。前世僚仅盛于巴、蜀,唐世则州县之招生僚置者,遍于剑南、岭南两道,山南、江南两道亦有之。 皆见新旧《书·地理志》 。兵事,散见纪、传中者亦不绝。《新书·南蛮传》所载,特其十一而已。盖其种落日盛,出居平地者亦日多也。

隋世用兵林邑,已见第二章第五节。《唐书》云:其王范梵志,裒遗众别建国邑。武德时,再遣使贡方物。贞观时,王头黎又来献。头黎死,子镇龙立。十九年(645年),摩诃慢多伽独弑镇龙,灭其宗。范姓绝。国人立头黎婿婆罗门为王。大臣共废之,更立头黎之女。诸葛地者,头黎之姑子。父得罪奔真腊。女之王,不能定其国,大臣共迎诸葛地为王,妻以女。永徽至天宝,凡三入献。至德后更号环王。马司培罗《占婆史》 冯承钧译,商务印书馆本。 据碑文云:“范梵志名商菩跋摩(Cambhuvarman)。头黎名建达婆达摩(Kandarpadharma)。镇龙因碑文漫漶,名不可考。摩诃慢多伽独,乃Mahamantrakrt之译音,此言大臣,非姓名也。镇龙之死,国人立其妹之子拔陀罗首罗跋罗为王,Bhadrecvaravarman乃婆罗门之子Chandasya Satya Kauika Svamin,《唐书》云立头黎婿婆罗门,误。诸葛地,碑名波罗迦舍达摩(Prakacavarman)。是为毗建陀跋摩一世(VikrantavarmanⅠ)。乃梵志父律陀罗跋摩一世(Ku cri RudravarmanⅠ)外孙之子,《唐会要》称为铸迦舍波摩云。”《唐书》又云:环王,一曰占不劳,亦曰占婆。马司培罗云:“环王之称,在占文、梵文中,皆无从求其元名。考诸碑志,占婆皆称占婆王或占婆国,从未改易称号云。”案占婆,即《西域记》之摩诃占波。桑原骘藏《蒲寿庚传》曰:“占不劳乃香泊拉(Champura)之音译。泊拉(pura)梵语都城,香泊拉者,香族(Cham)之都城。盖指占婆国都言之,占城乃其义译,中国人以城名名其国云。”隋之破林邑也,尝以其地为三郡,置守令,而道阻不得通。唐世未尝用兵占婆,盖无意于收复其地矣。此亦民族进化,稍趋独立之征也。

占婆之南,新兴之国为真腊。《唐书》云:其王刹利伊金那,贞观初,并扶南,有其地。而《扶南传》云:治特牧城,俄为真腊所并,益南徙那弗那城,武德、贞观时再入朝,则其国仍存。案《隋书》即云扶南为真腊所并, 见第六章第五节。 而至唐世仍存者,盖其国之地,日为真腊所侵削,国都数经移徙,每移都一次,史辄云为真腊所并,实则所并者非其全境,而其统绪亦迄未尝绝也。《旧书·地理志》云:笼州,贞观十二年(638年)招慰生蛮置。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扶南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扶州。 今广西扶南县。 扶南国,在日南郡之南海西大岛中,去日南郡约七千里,在林邑国西三千里。其王,贞观中遣使朝贡。故笼州招置之,遥取其名,非正扶南国也。然则是时之扶南,已播迁至海岛中矣。婆利为扶南别名,已见《两晋南北朝史》第十六章第四节。《唐书》:诃陵东距婆利,诃陵为今爪哇,婆利,近人拟诸爪哇东之Bali岛,则扶南之播迁入海,由来已旧。岂亦如越灭于楚,其子孙分王于江南海上欤?真腊西北有僧高、武令、迦乍、鸠密,后亦为所并。《 唐书》云:贞观十二年,僧高、武令、迦乍、鸠密四国使者朝贡。僧高直水真腊西北。其后鸠密又与富那王等遣使来贡。僧高等国,永徽后为真腊所并。僧高而外,诸国所在,多不甚明晰。见并者共有几国,亦难质言。子京文字,往往鹘突如此。此等皆小国,既偕来,相去当不甚远,其见并,或亦不相先后也。 西北有参半,北有道明,亦为之属。而其本国,自神龙后分为二半:北多山阜,号陆真腊半,南际海,饶陂泽,号水真腊半焉。 半字当系译语。

此外海南诸国,见于史者,环王西有甘毕,南有殊禁, 泛交趾海三月乃至。 西南有盘盘。 冯承钧云,应在湄南江下流。 盘盘北有堕和罗,异译亦曰投和,《唐书》误析为二。 亦冯承钧说。又云:即《义净求法传》之杜和钵底,在湄南江流域。 有二属国:曰昙陵,曰陀洹。 昙陵在海洲中。 盘盘东南有哥罗。 一曰个罗,亦曰哥罗富沙罗。冯承钧曰:一作迦罗舍弗,一作哥罗舍分,又有哥古罗、古罗、古逻诸译,即大食人之Kalali,马来人之Kera,今马来半岛之Kra是也。 哥罗东南有拘蒌密, 西北距文单。文单,即陆真腊。 其西为赤土。 今暹罗境。 赤土南有丹丹, 《唐书》云:婆利,直环王东南,自交州泛海,历赤土、丹丹诸国乃至;则丹丹应在赤土之南。 西南入海得婆罗。益南为罗越,隔海与佛逝相望。 见贾耽《入四夷路》。 其西南哥谷罗, 冯承钧云:在马来半岛西岸。 商贾往来所凑集,岁乘舶至广州,州必以闻。佛逝者,室利佛逝之简称,今苏门答腊。又其南为诃陵,诃陵南有多摩苌,西有堕婆登,则皆当在今爪哇也。

诸国在武德、贞观、永徽中,多通朝贡,后亦时来,其文化多受诸印度。惟盘盘兼有佛、道士祠;官,在外曰那延,犹中国刺史也;投和,官有朝请、将军、功曹、主簿、赞理、赞府,分领国事。分州、郡、县三等。州有参军,郡有金威将军,县有城、有局,长官得选僚属自助;犹是中国之遗制。诃陵旁小国二十八,莫不臣服,实为海南盛国。《唐书》传其轶事曰:上元间,国人推女子为王,号悉莫。威令整肃,道不举遗。大食君闻之,赍金一囊置其郊。行者辄避。如是三载。太子过,以足躏金。悉莫怒,将斩之。群臣固请。悉莫曰:“而罪实本于足,可断趾。”群臣复为请。乃斩趾以徇。大食闻而畏之,不敢加兵。观此传说,隐见大食贾胡,在南海中卓有势力。诃陵有文字,知星历,傥亦受诸大食者欤?

印度与中国,久有往还,然皆商贾及传法求法之僧人。《梁书》虽载其王屈多于天监初遣使来献, 见《两晋南北朝史》第十六章第四节。 其究为贾胡,抑真信使,犹未可知也。至唐世,乃确有国交焉。《唐书·中天竺传》曰:隋炀帝时,遣裴矩通西域诸国,独天竺、拂菻不至为恨。武德中,国大乱。王尸罗逸多勒兵战,无前。四天竺皆臣之。会唐浮屠玄奘至其国。尸罗逸多召见,曰:“而国有圣人出,作《秦王破陈乐》,试为我言其人。”玄奘粗言:“太宗神武,平祸乱,四夷宾伏状。”王喜,曰:“我当东面朝之。”贞观十五年(641年),自称摩伽陀王,遣使者上书。帝命云骑尉梁怀璥持节慰抚。尸罗逸多惊问国人:“自古亦有摩诃震旦使者至吾国乎?”皆曰:“无有。”乃出迎。膜拜受诏书,戴之顶。复遣使者随入朝。诏卫尉丞李义表报之。尸罗逸多复献火珠郁金菩提树。二十二年(648年),遣右卫率府长史王玄策使其国,以蒋师仁为副。未至,尸罗逸多死,国乱,其臣那伏帝阿罗那顺自立。 《旧书·太宗纪》:贞观二十二年五月,右卫长史王玄策击帝那伏帝国,大破之。获其王阿罗那顺。《通鉴》云:击帝那伏帝王阿罗那顺,大破之。新旧《书·天竺传》皆但作那伏帝。 发兵拒玄策。时从骑才数十,战,不胜,皆没。遂剽诸国贡物,玄策挺身奔吐蕃西鄙,檄召邻国兵。吐蕃以兵千人来,泥婆罗以七千骑来。 《旧书》云:玄策走至吐蕃,发精锐千二百人,并泥婆罗国七千余骑以从。 玄策部分进战荼镈和罗城。三日,破之。阿罗那顺委国走。合散兵复陈。师仁擒之。余众奉王息阻乾陀卫江。师仁击之,大溃。获其妃、王子,虏男女万二千人,杂畜三万,降城邑五百八十。东天竺王尸鸠摩送牛马三万馈军,及弓刀宝缨络。迦没路国献异物。拜上地图,请老子像。 《旧书》云:因请老子像及《道德经》。 玄策执阿罗那顺献阙下。 《旧书·本纪》云:吐蕃赞普击破中天竺国,遣使献捷。

唐世兵威能伸于印度者,吐蕃之宾服实为之。《唐书》:羁属吐蕃者,有泥婆罗, 今廓尔喀。 有悉立, 当吐蕃西南。 有章求拔。 或曰章揭拔。本西羌种,在悉立西南四山中。后徙山西,与东天竺接。 皆尝通贡使,而章求拔当唐讨天竺时,亦尝发兵来赴云。此皆今印、藏间之国也。此外通朝贡者,又有摩揭陀、那揭、乌荼、 《唐书》云:一曰乌仗那,亦曰乌苌。《西域记》乌仗那、乌荼各为一国。 罽宾,及师子国, 锡兰。 亦皆在五印之域。名蔑,其人短小,兄弟共妻,妇总发为角,以辨夫之多少,亦一妻多夫之族,分布于印度地方者也。《唐书》又云:赡博,或曰赡婆。北距兢伽河。 恒河。 显庆中,与婆岸、千支弗、舍跋若、磨腊四国并遣使者入朝。千支 当夺弗字。 在西南海中,本南天竺属国。亦曰半支跋,若唐言五山也。北距多摩苌。又云:多摩苌,东距婆凤,西多隆,南千支弗,北诃陵。显庆中贡方物。伯希和云:此诃陵非在今爪哇岛之诃陵,而为《西域记》之羯 伽。《册府元龟》载显庆三年(658年),千私弗、舍利君、摩腊并遣使贡献,云三国并属南天竺。舍利君即舍跋若,其国难考。千支弗者,干支弗之讹,乃Kancipura 建志补罗。 之省译,即今之Conjeveram摩刺即贾耽《入四夷路》之没来,《西域记》之秣罗矩吒,固皆在南印度也。 GURQTAGZwfZLAG1LI4UwujNVw0M/u0CLvpDmKWXHrSH5eHv2+CtgfVOEVoxF2pN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