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为病 属少阳 ① 少阳为半表半里,邪居其界,入 与阴争则寒,出与阳争则热。争则病作,息则病止,止后其邪仍据于少阳之经。
①少阳:《伤寒论》六经之一,病在少阳,症状有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等。
疟疾是属于半表半里的少阳经的病变。邪气侵袭少阳经时,入里与阴气相争则恶寒,出表与阳气相争则发热。邪气与人体的正气相争就发病,正邪相争平息时疟疾就停止发作,虽然此时没有发作,但是邪气仍然留在少阳经。
寒与热 若回翔 寒热必应期而至。
疟疾的症状常常是冷一阵,热一阵,好像鸟儿在空中飞来飞去一样,寒热会按时发作。
日一发 亦无伤 邪浅则一日一作,邪深则二日一作。
如果一天只发作一次,则病邪比较轻浅。两天发作一次,病邪则比较深入。
三日作 势猖狂 疟三日一作,时医名三阴疟,留连难愈。
如果三天发作一次,常称为三阴疟,表示邪气比较猖狂,留连体内,难以治愈。
治之法 小柴方 以小柴胡汤 (1) 为主。初起,俗忌人 参,姑从俗去之,加青皮一钱。
小柴胡汤是治疗疟疾的主要方剂。疟疾初起,使用小柴胡汤时习惯将人参去掉,可以加青皮一钱。
热偏盛 加清凉 小柴胡汤加知母、花粉、石膏、黄
连之类,随宜择用。
如果发热较重,可以在小柴胡汤中加入清热的药物,如知母、天花粉、石膏、黄连之类,随症选用。
寒偏重 加桂姜 加干姜、桂枝,甚者加附子、肉桂。
如果恶寒较重,可以在小柴胡汤中加干姜、桂枝等温热性的药物,甚者可以加附子、肉桂以温阳散寒。
邪气盛 去参良 身热者,小柴胡汤去人参加桂枝一钱。服后食热粥,温覆取微汗。
如果邪气亢盛,身热明显者,宜将小柴胡汤中的人参去掉,加入桂枝一钱,服药后喝热粥,盖上被子,使患者微微出汗。
常山入 力倍强 小柴胡汤加常山二三钱。俗云邪未 净不可用常山以截之,不知常山非截邪之品,乃驱邪外出之品。仲景用其苗,名曰蜀漆。
如果在小柴胡汤中加上二三钱的常山,可使药效力量倍增。虽然一般认为邪气未去时不可以用常山来截疟,但是常山不是截疟之品,是属于祛邪外出的药物,张仲景用常山的苗入药治疗疟疾,称为蜀漆。
大虚者 独参汤 (2) 虚人久疟不愈,以人参一两、生 姜五钱,水煎,五更服极效。贫者以白术一两代之,热多者以当归代之。
身体十分虚弱的患者,久病不愈,用独参汤大补元气,即用人参一两、生姜五钱,水煎,五更时服药效果极好。贫困的患者可以用白术一两代替人参,发热明显者用当归代替人参。
单寒牝 ① 理中匡 ② 单寒无热名曰牝疟,宜附子理中 汤 (3) 加柴胡治之。
①牝:是雌性的意思。这里是指牝疟。《金匮要略》言:“疟多寒者,名曰牝疟。”
②匡:正,就。
只恶寒不发热的疟疾称为牝疟,就用附子理中汤加柴胡来治疗。
单热瘅 ① 白虎详 单热无寒名曰瘅疟,或先热后寒名曰热疟,俱宜以白虎汤 (4) 加桂枝治之。时医以六味汤 (5) 加柴胡、芍药治之。
①瘅:《内经》言:“但热不寒者……名曰瘅疟。”
只发热不恶寒的疟疾称为瘅疟,先发热后恶寒的疟疾称为热疟,都可以用白虎汤加桂枝治疗。时下也有医生用六味汤加柴胡、芍药治疗。
法外法 辨微茫 以上皆前医之成法。更法外有法,不可不辨而治之。
以上都是治疗疟疾的常用方法。此外,还有治疗疟疾的特殊方法,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辨证治疗。
消阴翳 制阳光 热之不热,是无火也;益火之源, 以消阴翳 ① 。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② 。
①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肾主命门,为真阳所藏,肾阳亏虚则可出现阳虚阴盛的寒证,如腰膝酸痛、常有冷感、小便不利、阳痿滑精等,这属于虚寒证,应用温补肾阳的方法治疗,以消除阴寒。
②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肾主水,肾阴不足,则虚火上炎,出现阳热偏亢的症状,如头晕目眩、潮热盗汗、咽干口燥、腰膝酸软等,这属于虚热证,应当用滋补肾阴的方法治疗,以制约上炎的虚火。
有的疟疾患者恶寒重,用温热药治疗反而没有效果,是因为患者肾阳亏虚,就必须用温补肾阳药以消除寒气;如果发热重,用清热药治疗反而没有效果,是因为肾阴不足所致,就必须用滋补肾阴药以制服炎热的火邪。
太仆 ① 注 慎勿忘 王太仆消阴制阳等注,千古不刊之 论。赵养葵 ② 遵之,以八味丸 (6) 益火之源,六味丸 (7) 壮水之主,久疟多以此法收功。
①太仆:王冰,唐代医家,因曾作过太仆令的官而称王太仆,注解过《内经》。
②赵养葵:名献可,明代医家。
“热之不热,是无火也;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这是王冰注解《内经》的话,对于治疗日久体虚的疟疾患者具有指导意义,不可忽视。赵献可(养葵)根据上述原则,用八味肾气丸温补肾阳,用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来治疗慢性疟疾。
要旨
中医学对疟疾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发作类型、治疗药物都有着深刻的认识,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陈念祖认为疟疾发于半表半里的少阳经,邪气与正气相争,表现为发热恶寒,并有一日发、二日发和三日发者。治疗方法以小柴胡汤为主,根据寒热偏盛及患者虚实的不同进行加减。
病名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流行,以南方地区发病较多,多发于夏秋季节。疟疾是由于感受疟邪而致,以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疾病。
病因病机
疟邪是引起疟疾的病因,疟邪侵入人体后,伏于半表半里,与正气相争,入与阴争,阴盛阳虚,导致恶寒战栗;出与阳争,阳盛阴虚,导致壮热汗出;疟邪与营卫相离,则发作停止,当疟邪再次与营卫相争时,可引起新一次发作。
本病以正疟为多见。而热偏盛者为温疟;寒偏盛者为寒疟;由瘴毒所致者为瘴疟,瘴毒多见于岭南,瘴疟的临床症状严重;因疟邪久留,耗伤气血,遇劳而发者为劳疟;疟久不愈,血瘀痰凝,结于胁下,则形成疟母。
治疗
对疟疾的辨证,首先应着重根据病情的轻重、寒热的偏盛、正气的盛衰及病程的长短等,而确定属于何种类型的疟疾,如正疟、温疟、寒疟、瘴疟、劳疟等。祛邪截疟是治疗疟疾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证候的不同结合其他治则进行治疗。疟疾的服药时机,以疟疾发作前2小时为宜。
正疟:
症见寒战壮热,休作有时,先有呵欠乏力,继则寒栗鼓颔,寒罢则内外皆热,头痛面赤,口渴引饮,终则遍身汗出,热退身凉,舌红,苔薄白或黄腻,脉弦。治宜祛邪截疟,和解表里,用柴胡截疟饮 (1) 加减。口渴甚者,可加葛根、石斛生津止渴;胸脘痞闷,苔腻者,去人参、大枣之滞气碍湿,加苍术、厚朴、青皮理气化湿;烦渴,苔黄,脉弦数者,为热甚于里,去参、姜、枣之辛温补中,加石斛、天花粉清热生津。本证亦可用截疟七宝饮 (2) 加减治疗。
温疟:
症见热多寒少,汗出不畅,头痛,骨节酸疼,口渴引饮,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热解表,和解祛邪,用白虎加桂枝汤 (3) 加减。若热多寒少,气短,胸中烦闷不舒,汗多,且无骨节酸痛者,为热势较盛而津气两伤,可改用清热生津益气之白虎加人参汤 (4) 治疗。津伤较甚,口渴引饮者,加生地黄、麦冬、石斛、玉竹养阴生津。
寒疟:
症见热少寒多,口不渴,胸脘痞闷,神疲体倦,苔白腻,脉弦。治宜和解表里,温阳达邪,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5) 合截疟七宝饮 (2) 加减。
热瘴:
症见热甚寒微,或壮热不寒,头痛,肢体烦疼,面红目赤,胸闷呕吐,烦渴饮冷,大便秘结,小便热赤,甚至神昏谵语,舌质红绛,苔黄腻或垢黑,脉洪数或弦数。治宜解毒除瘴,清热保津,用清瘴汤 (6) 加减。壮热不寒者,可加石膏清热泻火;热盛津伤,口渴心烦,舌红少津者,加生地黄、玄参、石斛、玉竹;神昏谵语者,急用紫雪丹 (7) 或至宝丹 (8) 清心开窍。
冷瘴:
症见寒甚热微,或但寒不热,或呕吐腹泻,甚则神昏不语,苔白腻,脉弦。治宜解毒除瘴,芳化湿浊,用不换金正气散 (9) 加减。瘴毒湿浊,蒙蔽心窍而见神昏不语者,可加服苏合香丸 (10) 芳香开窍。
劳疟:
症见倦怠乏力,短气懒言,食少,面色萎黄,形体消瘦,遇劳则复发疟疾,寒热时作,舌质淡,脉细无力。治宜益气养血,扶正祛邪,用何人饮 (11) 加减。
疟母:
症见久疟不愈,胁下结块,触之有形,按之压痛,或胁肋胀痛,舌质紫黯,有瘀斑,脉细涩。治宜软坚散结、祛瘀化痰,用鳖甲煎丸 (12) 加减。有气血亏虚之证候者,可配合八珍汤 (13) 或十全大补汤 (14) 等补益气血,扶正祛邪。
预后
除瘴疟外,疟疾的预后一般良好,经过及时治疗,大多可较快地痊愈。但疟病日久,正虚邪恋,形成劳疟者,则易反复发作,使病情缠绵。胁下结块,形成疟母者,则需要一定的治疗时间,以期消退。瘴疟则预后较差,因阴阳极度偏盛,心神蒙蔽,易导致死亡,需及时进行急救治疗。
康复
防止感受疟邪,是预防疟疾的根本措施。消灭蚊虫是防疟综合措施中的主要环节。疟疾发作之后,遍身汗出,应注意拭干汗液,及时更换内衣,并让患者安然入睡。未发作之日,可在户外活动,但应避免过劳。饮食应爽口而富于营养,以增强患者的抗病能力。对瘴疟患者则应周密观察,精心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医疗急救措施。
病案举例(白虎汤加桂枝)
崔某,男,37岁。患者每天下午2时左右开始发热,头痛汗出,继而 恶寒,甚则鼓颔,热多寒少,至夜半方解,已5天。口渴欲饮,胃纳欠佳,四肢无力,舌质红苔薄白,脉象弦滑而数。辨为温热内蕴,复感新邪。治以清热透邪。处方:生石膏30g,知母10g,甘草6g,粳米10g,桂枝5g,2剂。二诊:药后发热减轻,身已不寒,右胁下微痛,新邪已得外解,仍口燥舌红,内热未清,继以上法方加减。药后寒热已平,诸症痊愈。[董建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2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68.]
原书附方
(1)小柴胡汤:
见咳嗽附方。为治疗疟疾寒热往来的常用方剂。加入常山(酒炒)6~10g治疗,功效更佳。
(2)独参汤:
《景岳全书》方。治诸虚气脱,反胃呕吐,喘促,凡诸虚证垂危者。
人参60g 水一升煎煮。
(3)附子理中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方。有补虚回阳,温中散寒之功。主治脾胃虚寒,腹痛食少,泻利呕逆,口噤肢厥,寒厥痼冷,霍乱脏毒,阴斑瘴毒等症。
附子 人参 甘草 白术 干姜各等分 共研末,每次服12g,水一盏半,煎至七分。
(4)白虎汤:
《伤寒论》方。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主治阳明经热盛,或温热病气分大热,高热头痛,口干舌燥,烦渴引饮,面赤汗出,舌苔黄,脉洪大等症。
石膏30g(碎) 知母10g 甘草6g(炙) 粳米10g 水3杯,煎1杯,温服。
(5)六味汤:
《幼科证治准绳》引《婴孺》方。治少小寒热进退,啼呼腹痛。
地黄 桂心各2.4g 芍药 寒水石 黄芩 甘草各0.6g
(6)八味肾气丸(见虚痨附方)
(7)六味地黄丸(见虚痨附方)
增补新方
(1)柴胡截疟饮:
《医宗金鉴》方。主治不足之人疟疾。
柴胡 黄芩 人参 甘草 半夏 常山 乌梅 槟榔 桃仁 生姜 大枣
(2)截疟七宝饮:
《杨氏家藏方》方,又名七宝散。有燥湿祛痰截疟之效。主治疟疾数发不止,体壮痰湿盛,舌苔白腻,脉弦滑浮大者。
常山 草果 厚朴 槟榔 青皮 陈皮 甘草各等分 为粗末,每服15g,水、酒煎,疟发前二小时服。
(3)白虎加桂枝汤:
《金匮要略》方。有清热,通络,和营卫之效。主治温疟,症见身无寒但热,骨节烦疼,时呕,脉如平。亦治风湿热痹,症见壮热,气粗烦躁,关节肿痛,口渴,苔白,脉弦数。
石膏30g 知母9g 甘草3g 粳米6g 桂枝9g 水煎服。
(4)白虎加人参汤:
《伤寒论》方。有清热,益气,生津之功。主治暑病属于津气两伤者,症见汗出,背微恶寒,身热而渴等;白虎汤证,具有津气皆伤者,症见但汗多而脉大无力等。
石膏30g 知母9g 炙甘草3g 粳米9g 人参10g 水煎服。
(5)柴胡桂枝干姜汤:
《伤寒论》方。有和解散结,温里祛寒之效。治疟疾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亦治伤寒胸胁满微结,症见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
柴胡15g 桂枝12g 干姜6g 黄芩9g 瓜蒌根12g 牡蛎20g 炙甘草3g 水煎服。
(6)清瘴汤:
经验方。有清热利尿之效。治温疟、瘴疟,症见热甚寒微,或壮热不寒,面红目赤,烦渴引饮,胸闷呕吐,肢体烦疼,小便热赤,大便秘结或自利,甚则神昏谵语。
青蒿 柴胡 茯苓 知母 陈皮 半夏 黄芩 黄连 枳实 常山 竹茹 益元散 水煎服。
(7)紫雪丹:
《外台秘要》方。有清热开窍,镇痉安神之效。主治温热病,热邪内陷心包,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惊厥,口渴唇焦,尿赤便闭,小儿热盛惊厥。
石膏 寒水石 滑石 磁石各1500g 犀角屑(水牛角屑代) 羚羊角屑各150g 青木香 沉香各150g 玄参 升麻各500g 甘草240g 丁香30g 朴硝5000g 硝石96g 麝香1.5g 朱砂90g 黄金3100g 将石膏、寒水石、滑石、磁石砸成小块,加水煎煮3次。玄参、木香、沉香、升麻、甘草、丁香用石膏等煎液煮3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膏,朴硝、硝石粉碎入膏中,搅匀,干燥,粉碎成细粉;犀角(水牛角代)、羚羊角锉研成细粉,朱砂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将麝香研细与朴硝等粉末及上述犀角(水牛角代)、羚羊角、朱砂粉末配研,过筛混匀而成。口服,每次1.5~3g,每日2次。小儿酌量。
(8)至宝丹(见中风附方)
(9)不换金正气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有行气化湿,和胃止呕之效。主治瘴疫时气,霍乱吐泻等。
厚朴 藿香 甘草 半夏 苍术 陈皮各等分 散剂,每服3~6g,姜、枣煎汤送服。
(10)苏合香丸(见中风附方)
(11)何人饮:
《景岳全书》方。有补气血,治虚疟之效。主治气血两虚,久疟不止,面色萎黄,舌质淡,脉缓大而虚。
何首乌9~30g 人参9~30g 当归6~9g 陈皮6~9g 生姜三片 水煎,或酒、水同煎,于疟发前二三时服。
(12)鳖甲煎丸:
《金匮要略》方。有行气活血,祛湿化痰,软坚消癥之效。主治疟疾日久不愈,胁下痞硬成块,结成疟母。以及癥积结于胁下,推之不移,腹中疼痛,肌肉消瘦,饮食减少,时有寒热,女子月经闭止等。
鳖甲90g 乌扇(即射干) 黄芩 鼠妇 干姜 大黄 桂枝 石韦 厚朴 瞿麦 紫葳 阿胶各22.5g 柴胡 蜣螂 芍药 丹皮 庶虫各37g 蜂窠30g 赤硝90g 桃仁15g 人参 半夏 葶苈子各7.5g
(13)八珍汤:
《正体类要》方。有补益气血之功。主治气血两虚,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细弱。
当归(酒拌)10g 川芎5g 白芍8g 熟地黄(酒拌)15g 人参3g 白术(炒)10g 茯苓8g 甘草(炙)5g 清水两盅,加生姜3片,大枣2枚,煎至八分,食前服。
(14)十全大补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主治气血不足,虚劳咳嗽,食少遗精,腰膝无力,疮疡不敛,妇女崩漏等。
人参 肉桂 茯苓 白芍各8g 川芎 炙甘草各5g 熟地黄 黄芪各15g 白术 当归各10g 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