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 风 第 二

【原文】

人百病 首中风 《内经》云:风为百病之长也。昔医云:中脏多滞九窍,有唇缓、失音、耳聋、目瞀、鼻塞、便难之症;中腑多着四肢;中经则口眼斜;中血脉则半身不遂。

【注释】

①中风:病名,亦称卒中。指猝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口眼 斜,半身不遂,语音不利的病证。也可指外感风邪的病证,是太阳表证的一个类型。《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记载:“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曰中风。”

【语译】

在人类所患的各种疾病中,首先值得注意的要算是中风病。《内经》记载,风邪是导致多种疾病的主要因素。古代的医生说,风邪侵袭人体五脏多导致九窍的壅滞,如语言不利、失声、耳聋、眼睛看不清东西、鼻塞、大小便困难;风邪侵袭人体六腑,多导致四肢运动不利;侵袭人体经络,可导致口眼 斜;侵袭人体血脉,可导致半身不遂。

【原文】

骤然得 八方通 中风病骤然昏倒,不省人事,或痰涌、掣搐、偏枯等症。八方者,谓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也。

【语译】

中风病大多是急骤发作,可表现为昏迷不省人事,或者痰涎上涌,或者肢体抽搐,或者半身不遂。引起这种病的风邪是由四面八方而来。

【原文】

与脱 大不同 风善行而数变,其所以变者,亦因人之脏腑寒热为转移。其人脏腑素有郁热,则风乘火势,火借风威,而风为热风矣。其人脏腑本属虚寒,则风水相遭,寒冰彻骨,而风为寒风矣。热风多见闭症,宜疏通为先;寒风多见脱症,宜温补为急。

【注释】

①闭:病名,是指闭证,表现为神昏不语,痰涎涌塞,牙关紧急,面赤,两手紧握,脉搏有力,或二便闭结。

②脱:病名,是指脱证,表现为不省人事,口开手撒,汗出如珠,二便失禁,肢体厥冷,脉微欲绝。

【语译】

诊断中风,应分辨闭证与脱证,其表现和治法是不同的。风邪具有变化多端的特点,侵入人体后,随着患者脏腑寒热虚实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证候:若患者脏腑素有郁热,风随热化,则多见闭证,应使用疏通的方法来治疗。若患者脏腑本属虚寒,风随寒化,则多见脱证,应该急用温补的治法。

【原文】

开邪闭 续命雄 小续命汤 (1) ,风症之雄师也,依六 经见症加减治之,专主驱邪。闭者宜开,或开其表,如续命汤是也;或开其里,如三化汤 (2) 是也;或开其壅滞之痰,如稀涎散 (3) 、涤痰汤 (4) 是也。

【语译】

闭证要用疏通的方法,小续命汤力量最为雄厚,可根据六经见症不同加减药物以祛除风邪。或者采用祛风解表的方法,如使用续命汤;或者采用解热通里降浊的方法,如使用三化汤;或者采用化痰开窍醒神的方法,如使用稀涎散、涤痰汤。

【原文】

固气脱 参附功 脱者宜固,参附汤 (5) 固守肾气,术附汤 (6) 固守脾气,芪附汤 (7) 固守卫气,归附汤 (8) 固守营气。先固其气,次治其风。若三生饮 (9) 一两加人参一两,则为标本并治之法。正虚邪盛,必遵此法。

【语译】

脱证要用固守元气的治法,以免元气虚脱,用参附汤最为有效。参附汤可大补元气,回阳固脱,以固守人体肾气;术附汤可温肾健脾,以固守人体脾气;芪附汤可补肾益肺,以固守人体卫气;归附汤可益肾和营,以固守人体营气。先采用上述固守元气的方法,然后再用祛风的方法治疗。如用三生饮一两加人参一两,就是标本并治的方法,既可以回阳救逆又可以祛风散邪,如果属于人体正气亏虚,外邪亢盛的情况,则必须采用这样的方法治疗。

【原文】

顾其名 思其义 名之曰风,明言八方之风也。名之 曰中,明言风自外入也。后人议论穿凿,俱不可从。

【语译】

中风这个病,顾名思义,是由于中了风邪而引起。这里所说的风,实际上是指来自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8个方位的风邪。这里所说的中,实际上是指风邪由外向内入侵。后人对此有多种穿凿附会的说法,均不可取。

【原文】

若舍 风 非其治 既名中风,则不可舍风而别治也。

【注释】

①舍:放弃。

【语译】

本病既然称为中风,如果放弃以治风邪为主的治法,那就不是正确的治疗方法了。

【原文】

火气痰 三子 刘河间举五志 过极,动火而卒中,皆因热甚,故主乎火。大法:用防风通圣散 (10) 之类;亦有引火归原 ,如地黄饮子 (11) 之类。李东垣以元气不足而邪凑之,令人卒倒如风状,故主乎气虚。大法:补中益气汤 (12) 加减。朱丹溪以东南气温多湿,有病风者,非风也;由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故主乎湿。大法:以二陈汤 (13) 加苍术、白术、竹沥、姜汁之类。

【注释】

①三子:指刘完素(河间)、李杲(东垣)、朱震亨(丹溪)。

②五志:指喜、怒、思、忧、恐五种情志。这五种情志的变化与五脏的功能有关。心志为喜,肝志为怒,脾志为思,肺志为忧,肾志为恐。

③引火归原:治疗肾阳不足,虚阳浮越证的方法。该证表现为上热下寒,面色浮红,头晕耳鸣,口舌糜烂,牙齿痛,腰酸腿软,两足发冷,舌质嫩红,脉虚,可于滋肾药中加肉桂之类以引火下行,使阴阳平调,虚火不升。

【语译】

关于中风的病因,在金元四大家中,刘完素认为是由于火盛或情志过极化火而致,故使用防风通圣散之类的处方,以疏风解表,清热泻下;或采用引火归原的方法,使用地黄饮之类的处方,以补肾益阴,引火下行,息风止痉。李杲认为是由于气虚外邪侵袭而致,故使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以补益中气,祛风散邪。朱震亨认为是由于痰多所致,他认为东南地区气候潮湿,所患的中风不是由于感受外风而得,而是因为湿聚生痰,痰郁化热,热极生风,而导致中风,故使用二陈汤加苍术、白术、竹沥、姜汁之类的药物,以理气化痰,通络息风。

【原文】

不为中 名为类 中者,自外而入于内也。此三者,既非外来之风,则不可仍名为中,时贤名为类中风

【注释】

①类中风:风从内生的中风病。多由于肾阴不足,肝阳偏亢,肝风内动,或湿痰壅盛,化热生风,或气虚血虚所致。

【语译】

陈念祖认为中风是指风邪由外而内入侵。而刘完素、李杲、朱震亨所说的火盛、气虚、痰郁而引发的中风,不是由外来的风邪而致,则不应该将其称之为中风,为了与前面所说的由于中了风邪所引起的“中风”相区别,当时的学者认为应该将火、气、痰所引起的中风称为“类中风”。

【原文】

合而言 小家伎 虞天民 云:古人论中风,言其症 也。三子论中风,言其因也。盖因气、因湿、因火,挟风而作,何尝有真中、类中之分。

【注释】

①伎:同“技”,指技术、才能。

②虞天民:明代医家,撰有《医学正传》等书。

【语译】

明代医家虞抟(天民)说,古人所说的中风,是指疾病的症状表现;刘完素、李杲、朱震亨三人所说的中风,是指中风产生的原因。但风为百病之长,多与气虚、痰郁、火盛合而导致中风的发生,没有什么真中风和类中风的区分。因此,陈念祖认为上述各位医家各有见解,多属一家之言,难免有片面性而不能成为公认的经典理论。

【原文】

昏仆地 瘖者,不能言也。斜者,口眼不正也。昏仆地者,不省人事,猝倒于地也。口开、目合,或上视、撒手、遗尿、鼾睡、汗出如油者,不治。

【注释】

①瘖(yīn):舌体僵硬,语言不利。

斜:口眼 斜。

③昏仆地:突然昏迷倒地。

【语译】

当中风发作之时,可出现不能说话,口眼 斜,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也可表现为口张大开,眼睛合闭,或眼睛上翻,双手松弛,小便失禁,昏睡鼻鼾,大汗淋漓,汗珠油腻,这种状况多属不治之症。

【原文】

急救先 柔润 柔润熄风,为治中风之秘法,喻嘉 言加味六君子汤 (14) 、资寿解语汤 (15) 甚妙。

【注释】

①柔润:是一种治疗中风的方法,就是用滋补肝肾的药物以滋水涵木、柔肝息风。

【语译】

中风发作时,急则治其标,当以急救为先,采用祛风通络的治法。其次再用柔润滋补肝肾的方法治疗。柔润息风是治疗中风的大法,喻昌用加味六君子汤、资寿解语汤取得奇妙的效果。

【原文】

填窍 方 宗金匮 《内经》云:邪害空窍。《金匮》中 有侯氏黑散 (16) 、风引汤 (17) ,驱风之中,兼填空窍。空窍满则内而旧邪不能容,外而新风不复入矣。喻嘉言曰:仲景取药积腹中不下,填窍以熄风。后人不知此义,每欲开窍以出其风。究竟窍空而风愈炽,长此安穷哉?三化汤、愈风汤 (18) 、大秦艽汤 (19) 皆出《机要方》中,云是通真子所撰,不知其姓名。然则无名下士,煽乱后人见闻,非所谓一盲引众盲耶。

【注释】

①填窍:窍,这里指的是毛孔。古人认为中风是因风邪由毛孔侵入而引起的。因此,治中风的方法,除了用祛风药外,也可用使毛孔密固的药。

【语译】

此外,还有一种填空窍的方法治疗中风。《内经》记载,邪气容易侵袭空窍。《金匮要略》中记载有侯氏黑散、风引汤可以用来祛除外风,兼有填补空窍的作用。空窍填满后,既可以使机体原有的疾病消除,也不容易再感受外邪。即所谓的补肺益气,固表实卫以防风邪外袭。喻昌说张仲景也采用填空窍的方法来祛除风邪。但后人多不知道这种治法的真正含义,只是单纯地采用祛风方法治疗中风,这样则使人体体表的毛孔愈加疏松,更容易遭受风邪的侵袭而发病。三化汤、愈风汤、大秦艽汤都出自于《机要方》,都是治疗中风,祛风散邪、扶正实窍的有效处方。《机要方》传说是通真子所写的,但不知道作者的真实姓名。然而无名下士煽乱后人的见闻,过分强调开窍祛风的治法,不能以偏概全。

【按语】

要旨

目前中风的发病率已经居于诸病之首,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和经济损失。陈念祖将其列为该书临床疾病的开篇,可见其对中风诊治的重视。陈念祖在该书中推崇外风是导致中风的病因,治疗上要采用祛风散邪的方法为主。治疗以急救为主,其次用柔润或填空窍的方法。并根据闭证与脱证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处方治疗,闭证用小续命汤,脱证用参附汤。陈念祖对丰富中风之“外风”学说,作出了贡献。但其对中风的病因只重视外来风邪,排斥中风的“内风”立论,认为刘完素、李杲、朱震亨三家所倡导的火、气、痰所致的疾病不是中风,而是“类中风”,不属于中风范畴。这与唐宋以前多数医家的认识一致。唐宋以后,许多医家认为中风多与热、湿、痰、虚、瘀等致病因素有关,多以“内风”立论,发展了中风的病因病机理论,丰富了中风病的治疗。

病名

中风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由于气血逆乱,生风、生痰、生瘀、生火,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的疾病,临床表现为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眼 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等,这些表现与西医所称的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相类似。

病因病机

中风的发生,主要因患者年老体衰,劳倦损伤,气血亏虚,风邪乘虚侵入经络;或阴虚风动,上扰清窍;或平素多食肥甘醇酒,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或情绪失调,肝气郁结,或急躁易怒,肝阳化风等,以致风、痰、瘀痹阻经络,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阳化生风,气血上逆,夹痰夹火,横窜经络,蒙蔽清窍而发病。

治疗

本病的发生,病情有轻重缓急的差别,轻者仅限于血脉经络,重者常波及有关脏腑,所以临床常将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中经络,一般无神志改变而病轻;中脏腑,常有神志不清而病重。

中经络:

分为两型,若属于络脉空虚,风邪入中者,表现为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 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恶寒、发热、肢体拘急、关节酸痛等症。苔薄白,脉浮数。可以采用祛风、养血、通络的治疗方法,用大秦艽汤加减治疗。呕逆痰盛,苔腻脉滑者,可去地黄,加半夏、南星、橘红、茯苓以祛痰燥湿。

若属于肝肾阴虚,风阳上扰者,表现为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失眠多梦,突然发生口眼 斜,舌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或苔腻,脉弦细数或弦滑。可以采用滋阴潜阳、息风通络的治法,用镇肝熄风汤 (1) 加减治疗。痰热较重者,加胆南星、竹沥、川贝母以清热化痰;心中烦热者,加栀子、黄芩以清热除烦。

中脏腑:

主要表现是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根据正邪情况有闭证和脱证的区别,首先要辨清闭证与脱证。在治疗时要随时掌握标本缓急和扶正祛邪的原则。闭证以邪实内闭为主,属实证,急宜祛邪。脱证以阳气欲脱为主,属虚证,急宜扶正。

闭证:

主要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根据有无热象,又有阳闭和阴闭之分。

阳闭除上述闭证的症状外,还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苔黄腻,脉弦滑数。可以采用清肝息风、辛凉开窍的治法,先灌服或鼻饲至宝丹 (2) 或安宫牛黄丸 (3) 以辛凉开窍,并用羚羊角汤 (4) 加减以清肝息风。如有抽搐者,可加全蝎、蜈蚣、僵蚕;痰多者,可加竹沥、天竺黄、胆南星等;痰多昏睡者,可加郁金、菖蒲,增强豁痰开窍之力。

阴闭除上述闭证的症状外,还有面白唇黯,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可以采用豁痰息风、辛温开窍的治法,用苏合香丸 (5) 温开水化开灌服,并用涤痰汤煎服。

脱证:

主要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舌痿,脉细弱或脉微欲绝。采用益气回阳、救阴固脱的治法,立即用大剂参附汤合生脉散 (6)

后遗症:

中风经过救治,神志清醒后,多留有后遗症,如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 斜等。若因气虚不能运血,血不能荣养筋脉,气血瘀滞,脉络闭阻而导致肢体痿废不能用,半身不遂,肢软无力,语言謇涩,口眼 斜,面色萎黄,或黯淡无华,苔薄白,舌淡紫,或舌体不正,脉细涩无力者,可采用补气活血、通经活络的治法,用补阳还五汤 (7) 加减治疗。若因肝阳上亢,火升风动,气血并逆于上,络破血溢,经脉阻塞而致半身不遂,表现为患侧肢体僵硬拘挛,兼见头痛头晕,面赤耳鸣,舌红绛,苔薄黄,脉弦硬有力者,可采用平肝潜阳、息风通络的治法,用镇肝熄风汤 (1) 或天麻钩藤饮 (8) 加减治疗。若因风痰上阻,经络失和,以舌强语謇、肢体麻木、脉弦滑为表现者,可采用祛风除痰、宣窍通络的治法,用解语丹 (9) 加减治疗。若因肾虚精气不能上承,表现为失声,心悸气短,腰膝酸软者,可采用滋阴补肾利窍的治法,用地黄饮子去肉桂、附子,加杏仁、桔梗、木蝴蝶等治疗。若因肝阳上亢,痰邪阻窍导致的言语不利,可采用天麻钩藤饮 (8) 或镇肝熄风汤 (1) 加石菖蒲、远志、胆南星、天竺黄、全蝎以平肝潜阳、化痰开窍。若因风痰阻于络道所致的口眼 斜,可采用祛风、除痰、通络的治法,用牵正散 (10) 加减治疗。

预后

中风患者的预后取决于患者的体质强弱、正气盛衰、病情轻重、诊疗正确及时与否、调养得当与否。中脏腑者,神志由昏迷逐渐转清,半身不遂趋于恢复,说明其向中经络转化,病势为顺,预后多好。若出现顽固性呃逆、呕血、厥脱者,此为中风变证,多致正气散脱。中风病后遗症期,若偏瘫肢体由松懈瘫软变为拘挛发痉,伴躁扰不宁,此由正气虚乏,邪气日盛而致,说明病情较重。若出现头晕、肢体麻木等中风先兆症状时,多有复中危险;若复中病情重者,预后较差,应及时进行预防与治疗。

康复

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与家属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并配合针灸推拿及功能训练,鼓励和指导患者自我锻炼,促进语言功能和患侧肢体肌力和运动功能的恢复,以减少致残率,缩短康复期。

合理的膳食结构也是促进中风康复的关键保证。中风患者的饮食宜清淡,控制食盐的摄入量,多食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少食动物脂肪或胆固醇高的食物,适当增加动物蛋白质的摄入,特别是鱼类,以降低脑血管硬化的发生率,预防中风的再次发生。在饮食中可以配合药物辨证配膳,制成各种菜肴汤粥及茶饮等,如可选用牛膝、天麻、钩藤等平肝息风,半夏、白芥子化痰通络,杜仲、何首乌、枸杞子、甲鱼滋补肝肾,绞股蓝、黄芪、红花、鸡血藤合用益气活血,决明子、麻仁润肠通便,山楂消食化积、活血化瘀等等。此外,中风患者还要注意少食多餐,不宜暴饮暴食,不宜饮用烈性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病案举例(参附汤合三生饮)

谈某,女,50岁。白天赴田间途中,猝然昏仆于地,当即被村人发现抬回家中,并急邀余往诊。视之呈昏迷状态,不省人事,大汗淋漓,口微张,唇白,舌淡而胖,体型肥胖;闻之喉中痰声辘辘,呼吸微弱;触其肌肤稍凉,切其脉细滑。家属告知患者有高血压,常感头晕头痛。辨以中风脱证,夹有痰浊闭阻,症情危笃。治以回阳固脱,稍佐化痰。参附汤合三生饮加减。处方:人参15g,黄芪24g,制附片15g,生南星9g,生姜5片。嘱家属浓煎徐徐喂服。服药1剂,喉中痰声辘辘与出汗明显减轻,肌肤渐温。上方药服3剂后,患者逐渐苏醒,但不能言语,右侧肢体偏瘫。盖肥人多痰,故仍从痰论治,以十味温胆汤加减主之。服药20余剂,虽然右侧肢体活动仍感不甚灵便,但已能扶杖独立行走,亦能料理自己日常生活,历18年之中风未复,后因他病亡故。[董建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2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10.]

【附方】

原书附方

(1)小续命汤:

《备急千金要方》方。治中风,症见口眼 斜,筋脉拘急,半身不遂,舌强不语,或神情闷乱。

麻黄(去根节) 人参 黄芩 川芎 白芍 炙甘草 杏仁 防己 桂枝 防风各6g 附子(炮)5g 水煎服。

《古今录验》续命汤:《金匮要略》方。治中风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言,昏冒不知痛处,或拘急不能转侧。

麻黄 桂枝 当归 人参 石膏 干姜 甘草各9g 川芎4.5g 杏仁10g

(2)三化汤:

治热风中脏腑,大便不通。

大黄 羌活 枳壳各9g 水2杯,煎八分服。

(3)稀涎散:

治中风口噤,并治单蛾、双蛾。

巴豆6枚(每枚分作2片) 牙皂15g 明矾30g 先将矾化开,再入二味搅匀,待矾枯为末,每用0.9g吹喉中。痰盛者,灯心汤下1.5g,在喉即吐,在膈即下。

(4)涤痰汤:

《济生方》方。有涤痰开窍之效。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

制半夏 制南星各8g 橘红 枳实 茯苓各6g 人参 石菖蒲各3g 竹茹2g 甘草2g 水煎服。

(5)参附汤:

《妇人大全良方》方。有回阳、益气、固脱之效。治元气大亏,阳气暴脱,手足厥冷,大汗淋漓,呼吸微弱,脉微欲绝等。

人参30g 附子(炮)15g 作煎剂,徐徐温服。

(6)术附汤:

《金匮要略》引《近效方》方,又名近效术附汤。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及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大便硬,小便自利,脉浮虚而涩。

白术60g 炮附子一枚半 炙甘草30g 为粗末,每服15g,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水煎服。

(7)芪附汤:

《重订严氏济生方》方。有补气助阳,固表之功。治阳气大虚,汗出不止,肢体倦怠。

黄芪 附子各等分 每服12g,加生姜十片,水煎服。

(8)归附汤(原方不详)

(9)三生饮:

治寒风中脏,四肢厥冷,痰涎上涌。

生乌头6g 生南星6g 生附子9g 木香15g 生姜5片 水2杯,煎七分。

(10)防风通圣散:

《宣明论方》方。有疏风解表,清热泻下之效。主治外感风邪,内有蕴热,表里皆实,恶寒发热,头痛眩晕,口干苦,咽喉不利,大便秘结,小便短赤,以及痈肿疮毒等。

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薄荷 麻黄 连翘 芒硝各6g 石膏 黄芩 桔梗各30g 滑石90g 甘草60g 荆芥 白术 栀子各8g 作散剂,每服6g,日服3次。

(11)地黄饮子:

《宣明论方》方。功效补肾益精,宁心开窍。主治类中风,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行。

熟地黄 远志 山萸肉 巴戟天 石斛 石菖蒲 五味子 肉苁蓉 肉桂 麦冬 附子 茯苓各等分 加薄荷叶7片,水2杯,煎八分服。

(12)补中益气汤:

《脾胃论》方。有补益中气,升阳举陷的功效。主治脾胃气虚,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四肢无力,大便溏泄或久泻久痢,脱肛,子宫下垂等。

黄芪20g 人参 白术 当归各10g 炙甘草 陈皮各9g 升麻 柴胡各6g 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2杯,煎八分服。

(13)二陈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功能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治湿痰咳嗽,痰多色白,或胸膈胀满,恶心欲呕,或头眩心悸等。

陈皮6g 半夏9g 茯苓9g 甘草(炙)2g 加生姜3片,水3杯,煎七分服。

(14)加味六君子汤:

治中风王道之剂。

人参10g 白术(炒)10g 茯苓10g 半夏10g 陈皮3g 炙甘草6g 加生姜5片,大枣2枚,水2杯,煎八分服。

加麦冬9g为君,附子3g为使,再调入竹沥15g,生姜汁6g,以行经络之痰,久服自愈。

(15)资寿解语汤:

出《古今医统大全》卷八。为《简易方》引《资寿方》(见《医方类聚》卷二十),“解语汤”之异名。有温经通络,息风开窍之效。主治中风脾缓,舌强不语,半身不遂,口眼 斜。

防风 附子 天麻 枣仁各10g 羚羊角 肉桂各3g 羌活 甘草各2g 水2杯,煎八分,入竹沥15g、姜汁6g服。

(16)侯氏黑散:

《金匮要略》方。有清肝祛风,化痰通络之功。主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

菊花12g 白术 防风各30g 桔梗24g 细辛 茯苓 牡蛎 人参 矾石 当归 川芎 干姜 桂枝各10g 黄芩15g 上药杵为散,每服6g,每日服2次,温酒调服。忌一切鱼肉、大蒜,宜常冷食。

(17)风引汤:

《金匮要略》方。有清热息风,镇惊安神之效。主治癫痫,风瘫,突然仆卧倒地,筋脉拘急,两目上视,喉中痰鸣,神志不清,舌红苔黄腻,脉滑者。

大黄 干姜 龙骨各30g 桂枝45g 甘草 牡蛎6g 寒水石 赤石脂 石膏 滑石 紫石英 白石脂各90g 研成末,粗筛用韦布盛之,取6g,用井花水1杯,煎七分,温服。干姜宜减半用。

(18)愈风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方。有行导诸经,安心养神,调阴阳之效。主治中风证内邪已除,外邪已尽者。

羌活 甘草 防风 蔓荆子 川芎 细辛 枳壳 人参 麻黄 甘菊 薄荷 枸杞子 当归 知母 地骨皮 黄芪 独活 杜仲 白芷 秦艽 柴胡 半夏 前胡 厚朴 熟地黄 防己 茯苓 黄芩 石膏 芍药 生地黄 水煎服。

(19)大秦艽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方。有祛风清热,养血活血之效。主治风邪初中经络,口眼 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风邪散见,不拘一经者。

秦艽15g 当归20g 甘草6g 羌活12g 防风12g 白芷10g 熟地黄12g 茯苓12g 石膏12g 川芎15g 白芍12g 独活12g 黄芩12g 生地黄12g 白术12g 细辛6g 水煎服。

增补新方

(1)镇肝熄风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有镇肝息风,滋阴潜阳之效。主治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气血逆乱,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角渐形 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精神短少,脉长有力者。

怀牛膝30g 生龙骨15g 生白芍15g 天冬15g 生麦芽6g 生代赭石30g 生牡蛎15g 玄参15g 川楝子6g 茵陈蒿6g 甘草4.5g 龟甲15g 水煎服。

(2)至宝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有清热开窍,化浊解毒之效。主治中暑、中风及温病痰热内闭,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盛气粗,舌红苔黄垢腻,脉滑数,以及小儿惊厥属于痰热内闭者。

朱砂30g 麝香7.5g 安息香45g 金银箔15g 犀角(水牛角代)30g 牛黄15g 琥珀30g 雄黄30g 玳瑁30g 龙脑7.5g 将犀角(水牛角代)、玳瑁、安息香、琥珀分别粉碎成细粉;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将牛黄、麝香、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加适量炼蜜制成大蜜丸,每丸重3g。口服,每次1丸,每日1次。小儿减量。

(3)安宫牛黄丸:

《温病条辨》方。有清热开窍,豁痰解毒之效。主治温热病,热邪内陷心包,痰热壅闭心窍。高热烦躁,神昏谵语,以及中风昏迷,小儿惊厥属邪热内闭者。

牛黄30g 郁金30g 犀角(水牛角代)30g 黄连30g 朱砂30g 冰片7.5g 珍珠15g 山栀子30g 雄黄30g 黄芩30g 麝香7.5g 金箔衣 将牛黄、犀角(水牛角代)、麝香、冰片研细,朱砂、珍珠、雄黄分别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末,其余黄连等药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研配,过筛,混匀。加适量炼蜜与水制成蜜丸,阴干;或加适量炼蜜制成大蜜丸。每次服1丸,每日1次。

(4)羚羊角汤:

《医醇 义》方。有壮水柔肝,以息风火之效。治因于火,肝阳上升,头痛如劈,筋脉掣起,痛连目珠者。

羚羊角(粉,冲服)1g 龟甲15g 生地黄12g 丹皮12g 白芍15g 柴胡6g 薄荷6g 蝉衣3g 菊花10g 夏枯草15g 石决明(先煎)15g 水煎服。

(5)苏合香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有芳香开窍,行气止痛之效。主治中风、中气或感受时行瘴疠之气。突然昏倒,牙关紧闭,不省人事。或中寒气闭,心腹猝痛,甚则昏厥。或痰壅气阻,突然昏倒。

白术 青木香 犀角(水牛角代) 香附 朱砂 诃子 檀香 安息香 沉香 麝香 丁香 荜茇各60g 苏合香 油熏陆香 冰片各30g

(6)生脉散:

《内外伤辨惑论》方。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之效。主治暑热汗多,耗气伤液,体倦气短,咽干口渴,脉虚细;久咳肺虚,气阴两伤,呛咳少痰,气短自汗,口干舌燥,苔薄少津,脉虚数或虚细。

人参10g 麦冬15g 五味子6g 水煎服。

(7)补阳还五汤:

《医林改错》方。有补气,活血,通络之效。主治中风后遗症,症见半身不遂,口眼 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下肢痿废,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苔白,脉缓。

黄芪120g 当归6g 赤芍6g 地龙3g 川芎3g 红花3g 桃仁3g 水煎服。

(8)天麻钩藤饮:

《杂病诊治新义》方。有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效。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头痛,眩晕,失眠。

天麻9g 钩藤12g 石决明18g 川牛膝12g 桑寄生9g 杜仲9g 山栀9g 黄芩9g 益母草9g 朱茯神9g 夜交藤9g 水煎服。

(9)解语丹:

《医学心悟》方。有息风,化痰,通络之效。主治中风失语。

白附子10g 石菖蒲10g 远志5g 天麻10g 全蝎5g 羌活9g 胆南星10g 木香9g 甘草6g 水煎服。

(10)牵正散:

《杨氏家藏方》方。有祛风化痰止痉之效。主治中风,口眼 斜。

白附子10~15g 僵蚕10~15g 全蝎10~15g x+SDrfe/0pM8f5Nar97dr5wAQPWX7eJD0F4ucuOy3kJz9pTTw8ZDPbCQUV3+tB0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