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医学源流第一

【原文】

医之始 本岐黄 黄,黄帝也。岐,岐伯也。君臣问 答,以明经络、脏腑、运气、治疗之原,所以为医之祖。虽《神农本经》 在黄帝之前,而神明用药之理,仍始于《内经》也。

【注释】

①岐黄:指岐伯和黄帝。黄帝是古代的帝王,约生于公元前2700年。传说为中原各族部落的共同祖先。古代人们的许多发明创造,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药、算术等,传说都创始于黄帝时期。又传黄帝喜爱医学,经常与臣下探讨医理,为中医药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现存中医学经典著作《内经》一书,就是托名黄帝而写成的,故又称为《黄帝内经》,该书包括《灵枢》、《素问》。

岐伯是黄帝的臣子,同时也是指导黄帝研究医学的老师。相传黄帝经常和岐伯一起研讨医药,探究中医基础理论,故后世称中医学为岐黄之术。

②《神农本经》:即《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本草经》或《神农本草》等,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著。托名神农,实非一人所撰,约成书于秦汉时期或更早。书中总结了秦汉以前的本草学成就。收载药物365种,其中上品、中品各120种,下品125种。每味药物均记载其别名、性味、主治功效等。书中内容为早期用药经验的总结,言简意深,疗效确切,故被后人视为本草学的经典之作。原书早佚,现存本系后人集辑而成。

【语译】

中医学开始有文字记载,相传起源于岐伯和黄帝。后人托名黄帝和岐伯写成《灵枢》和《素问》二书,合称为《黄帝内经》。该书以君臣问答的形式,讲明了中医学经络、脏腑、运气、治疗方面的理论根源,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被奉为中医学的鼻祖。陈念祖认为,虽然《神农本草经》成书在《黄帝内经》之前,而倡明用药之理,仍始于《黄帝内经》。

【原文】

灵枢 作 素问 《灵枢》九卷、《素问》九卷,通 谓之《内经》,《汉书•艺文志》载《黄帝内经》十八篇 是也。医门此书,即业儒之五经 也。

【注释】

①灵枢:又名《灵枢经》、《黄帝内经灵枢经》,为《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原书共9卷81篇,又名《针经》,别称《九卷》。该书隋唐之际曾出现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包括《九灵》、《九墟》和《灵枢》。宋代以后,原本及传本大多散失。现存《灵枢》传本系南宋史崧据其家藏九卷本重新编校而成,改为24卷。本书与《素问》所论述的内容相近,尤详于经络、针灸而略于运气学说。在介绍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治疗方面与《素问》内容相互补充,是我国战国时期医学理论的重要文献,素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②素问:又名《黄帝内经素问》,为《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原书9卷,共81篇。唐代王冰注释此书时将其改为24卷,并补入七篇“大论”,但仍缺《刺法论》、《本病论》二篇。经北宋林亿等校注后,成为今存《素问》的传本。书中内容包括人体生理、病理、解剖(藏象、经络)、病因、诊断、治疗、预防、养生以及人与自然、阴阳五行、运气学说等多个方面,较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战国时期的医学成就;特别是用朴素辩证的哲学思想,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为后世医学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一直为历代医家所遵循。

③《黄帝内经》十八篇:《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记载有“医经七家”,包括《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白氏旁篇》7种,但今除《黄帝内经》存世外,余均已佚。

④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种儒家经书。

【语译】

《灵枢》九卷和《素问》九卷,合而为《内经》,也就是《汉书•艺文志》所记载的《黄帝内经》十八篇,这两本书详细阐释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它们作为医学的经典,就像儒学的《诗》、《书》、《礼》、《易》、《春秋》5种经书一样重要。

【原文】

难经 出 更洋洋 洋洋,盛大也。《难经》八十一 章,多阐发《内经》之旨,以补《内经》所未言,即间有与《内经》不合者,其时去古未远,别有考据也。秦越人 ,号扁鹊,战国人。著《难经》。

【注释】

①难经:据史书记载,相传为春秋战国时名医扁鹊(姓秦名越人,约生于公元前5世纪)所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本书以问答释难的方式编纂而成。论述以基础理论为主,兼析病证。其中“一难”至“二十二难”论脉,“二十三难”至“二十九难”论经络,“三十难”至“四十七难”论脏腑,“四十八难”至“六十一难”论病,“六十二难”至“六十八难”论穴道,“六十九难”至“八十一难”论针法。

②洋洋:盛大的意思。

③秦越人:即扁鹊,渤海郡 鄚(今河北任丘县)人。春秋战国时期医学家,跟长桑君学医,医术精湛,擅长内、外、妇、儿、五官各科。扁鹊在齐国时,通过望色而诊出齐桓公有疾,并劝其尽早治疗,否则将病入膏肓,不可救治。扁鹊还曾到过虢国,正赶上虢太子暴厥而死。经过扁鹊的救治,使太子得以起死回生。扁鹊过邯郸,听说重视妇女,就为带下医;过洛阳,听说尊敬老人,就为耳目痹医;过咸阳,听说爱护小儿,就为小儿医……最后,扁鹊来到秦国,曾为秦武王诊病。秦太医令李醯自知医术不如扁鹊,便派人将扁鹊杀害。

【语译】

自从《难经》这部书问世以后,中医学的内容就更加丰富了。《难经》相传为战国的秦越人,即扁鹊所著,共有八十一章,多数是阐述《内经》中的要旨,并补充《内经》中没有提及的内容,即使其中有与《内经》不合的地方,当时距离《内经》成书时代不远,有一定的考证作依据,还是可信的。

【按语】

中医学具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已经开始积累防病治病的经验和知识。《淮南子•修务训》中“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便是对这一实践过程的真实写照。大量实践经验的积累构成了人们早期的基本医疗知识。当然,这些知识比较零散,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其后,随着医学知识的逐渐丰富,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在所必然。一般认为,形成于战国至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性著作。该书不仅是当时医学发展水平的重要见证,也为后世历代中医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历代医家对《黄帝内经》进行了不懈的研究与发掘,使中医学理论体系日臻系统和完善。继《内经》之后,又出现了一部中医经典著作,即《难经》。全书主要叙述基础理论,并分析了一些病证;内容简要,辨析精微,尤其对脉学有精当的论述;诊法以“独取寸口”为主,对经络学说和命门、三焦的论述,则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所阐扬和发展;在中医理论和诊断学上颇有贡献。《神农本草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为中药学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可以说,《神农本草经》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第一次大总结,奠定了我国大型本草专著的编写基础,是我国最早的珍贵药学文献,被奉为中医学四大经典之一,对中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本经》成书之后,沿用500余年,原著在唐初已失传,但其内容仍然保留在历代本草学著作之中。

两千多年来,《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作为早期的中医药学经典著作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临床实践。时至今日,其理论体系仍然在中医临床诊疗过程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原文】

汉季 有南阳 张机,字仲景,居南阳,官长 沙,东汉人也。著《伤寒杂病论》、《金匮玉函经》。

【注释】

①越:经过。

②季:一个朝代的末了。

③南阳:指张仲景(150—219),名张机,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相传曾任长沙太守,故又称张长沙。学医于同郡张伯祖。仲景医术高明,史有定论。著有《伤寒杂病论》,可惜由于战火频繁,原书散失民间。经后人多次搜集整理,编著成现在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由于两书对中医学有着非常突出的贡献,故张仲景被后人推崇为“医圣”。

【语译】

到了东汉末年,出现了一位医家,名张机,字仲景,南阳人,曾在长沙做官,著有《伤寒杂病论》和《金匮玉函经》。

【原文】

六经 辨 圣道 《内经》详于针灸,至伊尹 汤液治病之法,扁鹊、仓公 因之。仲师出而杂病伤寒专以方药为治,其方俱原本于神农、黄帝相传之经方 ,而集其大成。

【注释】

①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辨证是指张仲景根据外感病传变情况总结出来的6个辨证纲领,亦即外感病发展过程中6个不同层次的综合证候。六经彼此间是相互联系的,可以合病、并病和相互传变,不能截然分开。

②圣道:这里是指中医学。

③彰:显著发扬的意思。

④伊尹:为商汤的厨师,后任宰相。《针灸甲乙经•序》记载他熟谙本草药性之学,并创制汤液。这实际是民间用药知识的经验积累。相传《汉书•艺文志•方技略》“经方十一家”中的《汤液经法》为伊尹所著。

⑤仓公:又称太仓公,名淳于意,齐临淄(今山东临淄)人。曾任齐太仓令,故人称仓公,西汉时著名医学家。少年时喜好医药,从学于公孙光,后又从学于公乘阳庆。仓公医术精湛,《史记》中载有仓公的诊籍25则,可谓是历史上最早的病例记载。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的姓名、职业、地址、辨证、治疗和预后等,是医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⑥经方:即经验方,是前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对于药物搭配使用知识的积累和总结。《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经方十一家,今已遗佚无存。从唐代王焘所著《外台秘要》中可查到虽方书遗佚而尚有部分内容保存的经验方,达50多种,可见六朝至唐宋,经验方颇为盛行。在宋以前,经方是指经验方。而宋以后,由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盛行,凡用仲景方以治病者,亦称为经方,与宋以前经验方的含义迥然不同。

【语译】

《内经》详细论述针灸疗法,商汤的伊尹用汤液治病,扁鹊和仓公也如此沿袭。至东汉,张仲景开始用方药治疗杂病和伤寒,其方都源于神农和黄帝相传的经方,而集其大成。张仲景倡导的“六经辨证”,使中医学术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

【原文】

伤寒 著 金匮 王肯堂谓《伤寒论》义理如 神龙出没,首尾相顾,鳞甲森然。金匮玉函,示宝贵秘藏之意也。其方非南阳所自造,乃上古圣人所传之方,所谓经方是也。其药悉本于《神农本经》。非此方不能治此病,非此药不能成此方,所投必效,如桴鼓 之相应。

【注释】

①伤寒:即《伤寒论》。东汉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中有关伤寒病证的内容,经晋代王叔和整理,复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订而成《伤寒论》。现存较早的有金代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和明代赵开美影宋刻本《伤寒论》。该书以六经辨证为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大法和立法用药规律,以条文形式作了较全面的论述。

②金匮:即《金匮要略》,又称《金匮要略方论》。东汉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经晋代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重予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改名为《金匮要略方论》。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病证。本书总结了东汉以前丰富的临床经验,提供了辨证论治及方药配伍的一些基本原则,介绍了不少实用有效的方剂,为临床医学奠定了基础。

③藏:这里作宝藏解释。

④桴鼓:桴指鼓槌。桴鼓即指用鼓槌敲鼓,鼓即发声,比喻相应。

【语译】

张仲景著有《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王肯堂称《伤寒论》义理如神龙出没,首尾相顾,鳞甲森然。金匮玉函,表示宝贵秘藏的意义。陈念祖认为其中的处方不是张仲景自己创造的,而是上古圣人流传下来的,即所谓的经方,书中的药物都来源于《神农本经》。方与病一一对应,方与药一一对应,所投必效,如桴鼓之相应。

【原文】

垂方法 立津梁 仲师,医中之圣人也。儒者不能舍 至圣之书而求道,医者岂能外仲师之书以治疗。

【注释】

①津梁:津指渡水的地方,津梁即指桥梁。

【语译】

张仲景是医生中的圣人,学儒学的人不能舍弃至圣之书而求道,学医的人怎么能不看仲景的书就学习治病呢?他的著作在诊断、治疗方面树立了辨证论治的典范,成为学医的必由之路,像桥梁一样。

【按语】

继《内经》、《难经》成书之后,东汉末年张仲景基于当时伤寒病严重流行的事实,“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根据前人的经验与理论,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与研究成果,对汉末以前多种重要医书(《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平脉》等)进行了一次系统深入的编辑与总结,著成《伤寒杂病论》16卷,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他的学术理论源于古医经家,治法方药源于古经方家。其中,《伤寒论》一书的研究对象与实践基础,虽然是外感伤寒病,但它所提供的辨证论治准则,却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他总结了我国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使古代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理法方药一线贯穿,自成体系,在中医学术发展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仲景被称为“医中之圣”,《伤寒论》亦被奉为经典,成为后世学医者的必读之书。

【原文】

李唐 后 有千金 唐•孙思邈 ,华原人,隐居太 白山。著《千金方》、《千金翼方》各三十卷。宋仁宗命高保衡、林亿校正,后列《禁经》二卷。今本分为九十三卷。较《金匮》虽有浮泛偏杂之处,而用意之奇,用药之巧,亦自成一家。

【注释】

①李唐:唐朝(618—907)的统治者姓李,故称李唐。

②千金:指《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均为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又名《备急千金要方》,作者以人命重于千金,故取以为名。该书成书于682年,共30卷,分医学总论、妇人、少小婴孺、诸风脚气、伤寒、食治、养性等门,总计232门,载方5300余首。收集的方子非常广泛,并记载了很多有效的药物,以及有关证候、处方、用药制剂、服药、藏药等方面的宝贵经验,较系统地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医学成就。《千金翼方》共30卷,在《备急千金要方》的基础上又有新的补充。首载本草,其次为妇产、伤寒、小儿、养生、内科、外科、针灸及禁经等。除了记载古典经方外,并采集了当时的民间单方,以发扬民间医药。

③孙思邈:581—682年,陕西省耀县人,隋唐时期的大医药学家。他因病学医,酷爱医学,淡泊名利,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在位期间,曾多次邀请他入朝做官,都被他婉言谢绝。为了行医采药,他曾先后到过陕西的太白山和终南山、山西的太行山、河南的嵩山以及四川的峨眉山等地。在药物学研究方面,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所以人们尊称其为“药王”。

【语译】

到了唐代后,又出现一个著名医家孙思邈,是华原人,隐居太白山。著有《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各30卷。宋仁宗命高保衡、林亿校正,后列《禁经》二卷。现分为93卷,陈念祖认为,与《金匮要略》相比,虽然内容稍有些杂乱,但用意奇特,用药巧妙,也自成一家。

【原文】

外台 继 重医林 唐•王焘著《外台秘要》四十卷, 分一千一百四门,论宗巢氏 ,方多秘传,为医门之类书。

【注释】

①外台:指《外台秘要》,为唐代王焘编著,成书于752年。书共40卷,分1104门,载方6000余首。收集的医方较《备急千金要方》更为丰富,保存了唐以前很多古医书资料,除作为一本医药历史文献外,至今仍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②巢氏:指隋代医学家巢元方。曾任太医博士,610年主持编成《诸病源候总论》50卷,又称《巢氏病源》、《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论述病因病机和证候学的专著。全书分67门,记载内、外、妇、儿及五官各科证候共计1720条。诸证之末多附有导引法,但不记载治疗方药。此书在病因方面创见颇多,在病理及病证方面论述精审,为研究隋代以前医学成就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献,对后世医学影响较大。如唐《外台秘要》、宋《太平圣惠方》等医著的病因、病理分析大多依据此书。

【语译】

继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之后,有王焘著的《外台秘要》,共40卷,分1104门,其理论多以隋代医家巢元方的学说为依据。这两部书是唐代医学的代表作,一直为医学界所重视。

【原文】

后作者 渐浸淫 等而下之 ,不足观也已。

【注释】

①浸淫:渐进。这里是增多的意思。

②等而下之:由这一等再往下。

【语译】

陈念祖认为唐代以后的著作逐渐增多,但这些书都不值一看。

【原文】

红紫色 郑卫音 间色乱正,靡音忘倦。

【注释】

①红紫色:这里是说明杂色(紫色)不能与正色(红色)相比。

②郑卫音:郑国家的音乐听起来都很淫荡。后世引申指与雅乐相反的“淫靡之音”。

【语译】

陈念祖认为唐代以后的作品和古典医籍没法相比,就像用红的颜色来和紫的颜色相比、郑卫音乐与古代雅乐相比一样,不能使人振奋精神。

【按语】

本书作者陈念祖一生著述颇丰,有《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医学三字经》、《医学实在易》、《时方妙用》、《医学从众录》等,文字通俗易懂,内容由博返约,深入浅出,在医学普及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应该看到,其学术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尊经崇古、厚古薄今的倾向。他将宋代众多医药学家的著述都喻为“郑卫”之音,不免有些偏激。宋代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亦有许多成就,如刘翰等编著的《开宝重订本草》、王怀隐等奉敕编著的《太平圣惠方》、唐慎微所著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严用和的《济生方》、许叔微的《伤寒九十论》、韩祗和的《伤寒微旨论》、庞安时的《伤寒总病论》、朱肱的《类证活人书》、郭雍的《伤寒补亡论》、宋慈的《洗冤集录》以及官方修订的大型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和《圣济总录》等,都对后世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原文】

迨东垣 重脾胃 金•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 生于世宗大定二十年,金亡入元,十七年乃终,年七十二,旧本亦题元人。作《脾胃论》、《辨惑论》、《兰室秘藏》。后人附以诸家合刻,有《东垣十书》 传世。

【注释】

①东垣:即李杲(1180—1251),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河北正定人,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学医于张元素,发挥了脏腑辨证学说而独重脾胃。认为人身以“胃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主张升发脾胃阳气,恢复脾胃升清降浊的生理功能。善用温燥药物补益脾胃,创立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散火汤等名方,被后世称为“补土派”的始创者,影响很大。著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等。

②《东垣十书》:中医丛书。李杲等撰。包括李杲的《脾胃论》、《兰室秘藏》、《内外伤辨惑论》,朱震亨的《局方发挥》、《格致余论》,崔嘉彦的《脉诀》,王好古的《此事难知》、《汤液本草》,王履的《医经溯洄集》,齐德之的《外科精义》10种。部分刊本另附有王好古的《医垒元戎》、《癍论萃英》2种。

【语译】

到了金代的李东垣(即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注重调理脾胃。李杲生于世宗大定二十年(1180),金亡入元,第17年去世,终年72岁,所以也有的书说他是元人。著有《脾胃论》、《辨惑论》、《兰室秘藏》。后来有人将李杲的书与其他医家的著作合刻,称为《东垣十书》。

【原文】

温燥行 升清气 如补中益气及升阳散火之法,如苍术、白术、羌活、独活、木香、陈皮、葛根之类,最喜用之。

【语译】

李杲在医学上重视调理脾胃,善于用温燥之品升发脾胃清气,如常用补中益气及升阳散火之法,用药选苍术、白术、羌活、独活、木香、陈皮、葛根等。

【原文】

虽未醇 亦足贵 人谓东垣用药,如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然驳杂之处,不可不知。惟以脾胃为重,故亦可取。

【注释】

①醇:通“纯”,指纯一不杂。

【语译】

有人认为李杲(东垣)处方用药如韩信统兵作战,多多益善,药味较多,比较庞杂,不够纯正。然而他重视脾胃的医学理论确有可取之处。

【按语】

李杲所处的金元时代,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劳役过度,饥饱不节,情志刺激是造成脾胃内伤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李杲在《内经》有关脾胃论述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从生理到病理,从诊断到治疗诸方面,围绕着脾胃与元气的关系,形成了自成一家的学术理论。他所提出的“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以及具有个人独创性的脾胃内伤学说,对充实和发展中医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故而,后人称其为“补土派”的开山。历代医家对李杲的学说评价很高,如朱震亨于《格致余论•序》中说:“夫假说问答,仲景之书也,而详于外感;明著性味,东垣之书也,而详于内伤。医之为书,至是始备。医之为道,至是始明。”说明李杲之学,在元代已受到高度重视。后世宗其说者大有人在。不仅其门人王好古和罗天益从不同角度发展着李杲的学说,而且明代以后私淑其学者亦不乏其人。如薛己、张介宾、李中梓、叶桂等,都在继承李杲脾胃学说的基础上各有发挥,充分体现了李杲学术思想在中医学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

【原文】

若河间 专主火 金•刘完素,字守真,河间人。事迹俱详《金史•方技传》。主火之说,始自河间。

【注释】

①河间:指刘完素,字守真,河北河间人,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三消论》等,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刘完素重视《内经》理论研究,发挥五运六气病机学说,根据当时疾病流行,多数医者采用温燥之品治疗无效的情况,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理论,善用寒凉之品,故后世称他为“寒凉派”的创始者。如对中风的治疗主张益肾水、降心火,对消渴的发病提出“如此三消者,其燥热一也”,对于外感热病的治疗采用辛凉解表、苦寒攻下、清热解毒、养阴退阳等治法,对后世热病和其他杂病的治疗,颇具指导意义。

【语译】

金代的刘完素,字守真,河间人。他的事迹在《金史•方技传》中有详细的记载。他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理论,故称主火的学说始于刘河间。

【原文】

遵之经 断自我 《原病式》 十九条,俱本《内 经•至真要大论》,多以火立论,而不能参透经旨。如火之平气曰升明 ,火之太过曰赫曦 ,火之不及曰伏明 ,其虚实之辨,若冰炭之反也。

【注释】

①《原病式》:即《素问玄机原病式》,金代刘完素作,约成书于1154年前。书中以《内经》的运气学说来发挥《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病机十九条”。将“病机十九条”的内容分属五运主病和六气主病,将“病机十九条”176字增演为277字的辨证纲领,并增补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一条,使《内经》的六气病机臻于完善。其中,对火热病机的阐发尤具独到见解,提出了“六气化火”理论,对后世很有影响。

②升明:运气术语,五运主岁中火岁平气的名称。因火性以上升明耀,故名。

升明与下文的“赫曦”、“伏明”均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原文为“黄帝问曰:太虚寥廓,五运回薄,衰盛不同,损益相从,愿闻平气何如而名?何如而纪也?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平,水曰静顺。帝曰:其不及奈何?岐伯曰: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监,金曰从革,水曰涸流。帝曰:太过何谓?岐伯曰:木曰发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坚成,水曰流衍。”

③赫曦:运气术语,五运主岁中火运太过的名称。因太过则火势旺盛,故名。

④伏明:运气术语,五运主岁中火岁不及的名称。指炎热之气伏而不彰。

【语译】

刘完素的理论,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如《素问玄机原病式》即是根据《内经•至真要大论》多以火立论的理论而成,但又没能参透《内经》的要旨。如火之平气曰升明,火之太过曰赫曦,火之不及曰伏明,其中虚实的辨别,好像寒冰与炭火完全相反一样。

【原文】

一二方 奇而妥 如六一散、防风通圣散之类,皆奇而不离于正也。

【语译】

刘完素所拟定的一些方剂,如六一散、防风通圣散等,均出奇制胜,但又不离经叛道。

【按语】

宋代以前,中医学临证治疗多注重保护阳气。《内经》中对于阴阳学说的阐发,亦以阳气为贵。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亦颇为重视寒邪为病,故麻黄、桂枝、附子、干姜为常用之品。《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病治》中亦明确指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把温中助阳作为内伤杂病的常用辨治方法。唐宋时期,虽有部分医家开始探索温热病的辨证治疗,但总体而论,用药仍多偏于温热。至宋代官方修订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问世,其处方用药亦多偏温热,成为当时医家遵循之用方法规,这样就形成了宋以前临床用药过于温燥之弊。

刘完素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仔细研究《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病机十九条”,对火热为病的广泛性和临床治疗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提出“六气皆能化火”和“五志化火”的理论,对纠正时弊起了重要作用。受其影响,李杲、张从正、朱震亨以及明清医家开始注重病机的探讨,出现了学术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刘完素的研究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推动作用。当然,应该看到,刘完素虽然提出了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养阴退阳等治疗法则,但其所用方剂六一散、防风通圣散、黄连解毒汤、凉膈散等远不如后世银翘散、桑菊饮、桑杏汤、沙参麦冬汤诸方更为贴切。从学术发展角度来看,尽管其所用方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已为温热病的辨证治疗提供了基本的治疗法则。可以说,刘完素的学说对明清温病学说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是温病学说形成的先导。

【原文】

丹溪 出 罕 与俦 元•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金华人。其立方视诸家颇高一格。

【注释】

①丹溪:即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浙江义乌人,为金元四大家之—。幼读《素问》,治愈其母顽疾。40岁后专攻医学,曾从罗知悌学医,并受到刘完素、张从正、李杲、王好古诸家学术思想的影响。他根据当时江南发病特点,以及滥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辛燥之剂的不良风气,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治病主张保养阴精,勿妄动相火,故后世称他为“滋阴派”的始创者。著有《丹溪心法》、《格致余论》、《局方发挥》等。

②罕:指稀少。

③俦:指同辈的人。

【语译】

元代的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金华人。他处方用药出类拔萃,同辈人难于匹敌。

【原文】

阴宜补 阳勿浮 《丹溪心法》以补阴为主,谓阳常有 余,阴常不足。诸家俱辨其非,以人得天地之气以生,有生之气,即是阳气,精血皆其化生也。

【语译】

朱震亨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所著的《丹溪心法》以补阴为主,避免阳气的浮动。其他医家都认为这是不对的,因为人得天地之气而生,有生之气,即是阳气,精血都是由阳气化生的。

【原文】

杂病法 四字求 谓气、血、痰、郁是也。一切杂病, 只以此四字求之。气用四君子汤,血用四物汤,痰用二陈汤,郁用越鞠丸。参差互用,各尽其妙。

【语译】

可以从气、血、痰、郁四字中寻求治疗杂病的方法。朱震亨对于气虚证,用四君子汤治疗;对于血虚证,用四物汤治疗;对于痰证,主用二陈汤治疗;对于郁证,主用越鞠丸治疗。

【按语】

朱震亨在刘完素用寒凉药物辨治外感火热病的基础之上,独抒卓见,提出了“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等一系列新的观点,并转而研究内伤火热病的辨证治疗。其对内伤火热病及杂病的辨治经验,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纠正和发展了前人的认识,对明清医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后世医家在养阴、治火、治痰、解郁等方面的不断发挥与完善,是和朱震亨的启发分不开的。当然,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朱震亨提出这些学说是为了反对当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盛行,滥用温燥药物之弊,故而特意突出探讨相火为病以及阴虚火旺的病机,而对阳气的重要性则未过多论及。因此,后世医家对其学术观点有持反对意见者,对此我们应当客观地看待。

【原文】

若子和 主攻破 张子和(戴人)书中,所主多大黄、芒硝、牵牛、芫花、大戟、甘遂之类,意在驱邪。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

【注释】

①子和:即张从正(1156—1228),字子和,号戴人,河南考城人,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曾任太医,不久辞去。临证强调以祛邪为主,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尽力发挥,认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邪去正安。治病多采用攻法以祛邪,善用汗、吐、下三法。对于补法,认为应该慎用。因此,后世称他为“攻下派”的始创者。著有《儒门事亲》。

【语译】

又如张子和,号戴人,治病多采用攻法以祛邪。他所写的书中,常用大黄、芒硝、牵牛、芫花、大戟、甘遂之类的攻下药物,以达祛邪安正治病的目的。

【原文】

中病 良 勿太过 子和之法,实症自不可废,然亦宜中病而即止;若太过,则元气随邪气而俱散,挽无及矣。

【注释】

①中病:用药物治疗疾病,获得显著疗效的时候。

【语译】

张从正(子和)攻下的治疗方法,实证当然是可以使用的。但应注意,当治疗获得显著疗效的时候,就应停止用药,如果继续服药则容易使元气随邪气散失,损伤正气,到时候挽救也来不及了。

【按语】

张从正反对囿于“局方”,滥用温燥,理论上力倡攻邪,临证中善于攻下,因此被后世称为“攻下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邪去而元气自复”,否则“补之适足资寇”。他继承了刘完素的学术思想,认为邪气一经致病,就要攻治,病去则止,不必尽剂,更不可迷信补药。所采用的攻邪方法,以《伤寒论》的汗、下、吐三法为基础:凡风寒诸邪,病在皮肤间、经络内的,可用汗法;凡风痰宿食,病在胸膈或上脘的,可用吐法;凡寒湿痼冷,或热客下焦等在下的疾病,可用下法。但是,张从正并非绝对主张只攻不补,对于体质虚弱的患者,还是要设法滋补。他曾说:“亦未尝以此三法,遂弃众法,各相其病之所宜而用之。”对于补法,他根据《内经》关于五味入五脏的传统理论,认为凡能增益五脏者,均可谓之补。促使患者进食,才是真补之道,其他补养药物只能是辅助性的,唯人参、黄芪是补的论点是不对的。

总之,张从正的学术主张:实则应攻,虚则可补;有邪应攻,邪去正复;养生当用食补,治病则须药攻;药不可久服,中病则止。这些理论和经验都是有价值的。但是,对扶正与攻邪、补与泻的关系,他在理论上有一定的片面性,在临证实践上,三法也不能代替八法。然而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他的“攻下法”主张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宋金皇族贵戚、将军臣宰等特权阶层,好补成风,张从正敢于积极反对纯用补法,这种不趋炎附势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原文】

四大家 声名噪 刘河间、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 为金元四大家,《张氏医通》 之考核不误。

【注释】

①《张氏医通》:为清代张璐所撰。书中内容以内科为主,兼论其他各科。各类疾病分门别类,引用历代医学文献,并结合作者个人临证体会加以论述。全书选辑甚精,内容丰富,论述系统,流传较广。

【语译】

刘完素(河间)、张从正(子和)、李杲(东垣)、朱震亨(丹溪),都生活于金元时代,在当时很有影响,后人把他们称为金元四大家。这是《张氏医通》对金元四大家的考核,这才是对的。

【原文】

必读 书 错名号 李士材 《医宗必读》四大家论,以张为张仲景,误也。仲景为医中之圣,三子岂可与之并论。

【注释】

①必读:指《医宗必读》,为明末李中梓所著。

②李士材:即李中梓,号念莪,江苏华亭(松江县)人。他根据《内经》、《伤寒论》等古典医籍,并参考历代名医著述,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编写了《医宗必读》、《内经知要》、《伤寒括要》、《颐生微论》、《诊家正眼》、《病机沙篆》、《本草通玄》等。尤以《医宗必读》和《内经知要》最为简明扼要,深受后世医家重视,常被列为师授带徒的启蒙读本。

【语译】

但在李中梓(士材)所著的《医宗必读》一书中,却错误地称张仲景、刘完素、李杲、朱震亨为四大家。陈念祖认为张仲景为医圣,怎么能与刘完素、李杲、朱震亨三个人相提并论。

【按语】

回顾我国医学发展的历史,《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掀起我国医学发展的第一次浪潮。《伤寒论》、《金匮要略》的问世,使古代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奠定了我国临床医学发展的基础,掀起我国医学发展的第二次浪潮。至金元时期,百家争鸣,诸子蜂起,李杲、朱震亨、刘完素、张从正各树一帜,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掀起我国医学发展的第三次浪潮,为中医学的发展立下不朽的功勋。虽然陈念祖受尊经薄古思想的影响,对金元四大家的学术贡献没有给予充分论述,但是对于他们的学术主张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原文】

明以后 须酌量 言医书充栋汗牛,可以博览之,以 广见识,非谓诸家所著皆善本也。

【语译】

陈念祖认为明代以后医书众多,可谓汗牛充栋,学医之人可以博览群书,以扩大见识,但不是所有医家所写的书都是善本。

【原文】

详而备 王肯堂 金坛王宇泰,讳 肯堂。著《证治准绳》,虽无所采择,亦医林之备考也。

【注释】

①王肯堂:字宇泰,号损庵,江苏金坛人。曾任翰林院检讨等职,后回乡研究医学,是明代著名的医学家。博览群书,广集材料,并根据自己的临证经验,历时10余年著成《证治准绳》一书,包括“杂病证治准绳”、“伤寒证治准绳”、“杂病证治类方准绳”、“女科证治准绳”、“幼科证治准绳”、“疡医证治准绳”6种,故又称为《六科准绳》。内容渊博,条理分明,为明代医学巨著之—,为后人所推崇。另著有《医论》、《医辨》、《郁冈斋医学笔尘》等,并辑有《古今医统正脉全书》,为保存、整理古代中医文献作出了贡献。

②讳:封建时代称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

【语译】

金坛的王宇泰即王肯堂著有《证治准绳》。陈念祖认为该书虽然没有特别值得吸取的精华所在,但还算比较详细而完备,也是学医者必备之书。

【原文】

薛氏 按 说骑墙 明•薛己,号立斋,吴县人。著 《薛氏医按》十六种,大抵以四君子、六君子、逍遥散、归脾汤、六八味丸主治,语多骑墙。

【注释】

①薛氏:即薛己,字新甫,号立斋,明代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家为世医,其父薛铠亦为当时名医。薛己年幼时继承家学,从其父学医,是一位临床大家。曾任御医及太医院使。通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齿科,尤精于疡科。治疗用药倡导温补,主张治病务求本原,倡用温补真阴真阳的方剂。著有《内科摘要》、《外科发挥》、《外科枢要》、《外科心法》、《外科经验方》、《疠疡机要》、《女科撮要》、《保婴金镜录》、《口齿类要》、《正体类要》、《本草约言》等。后人将其著作及评注之书,汇编成《薛氏医案》。

②骑墙:比喻站在中间,左右摇摆,立场不明确。

【语译】

明代的薛己,号立斋,吴县人,著有《薛氏医案》。薛氏常用四君子汤、六君子汤、逍遥散、归脾汤、六味丸、八味丸主治疾病。陈念祖认为其医学论述多缺乏个人见解。

【原文】

士材说 守其常 李中梓,号士材,国朝人也。著 《医宗必读》、《士材三书》。虽曰浅率,却是守常,初学者所不废也。

【语译】

李中梓,号士材,著有《医宗必读》、《士材三书》。他的著作比较通俗易懂,且能遵守常法,为初学者必备之书。

【原文】

景岳 出 著新方 明•张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山 阴人。著《类经》、《质疑录》。全书所用之方,不外新方八阵 ,其实不足以名方。古圣人明造化之机,探阴阳之本,制出一方,非可以思议及者。若仅以熟地补阴、人参补阳、姜附祛寒、芩连除热,随拈几味,皆可名方,何必定为某方乎?

【注释】

①景岳:即张景岳。名介宾(1563—1640),字会卿,号景岳,浙江山阴人,明代著名医学家。出身官僚之家,才思敏捷,自幼开始学习,有比较扎实的文、史、哲基础。青年时代,拜名医金英(字梦石)为师,尽得其传。中年以后,又从戎幕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学术上先尊崇朱震亨,后又提出不同见解,认为“阳非有余”,“阳常不足”,“阴本无余”。临证主张温补真阴真阳,慎用寒凉攻伐之品,对后世影响很大。著有《类经》、《类经图翼》、《类经附翼》、《景岳全书》、《质疑录》等。

②新方八阵:书名,2卷,即《景岳全书》五十卷至五十一卷,张介宾著。作者曾选辑古代医方,撰成《古方八阵》。但觉临床取用“犹有未尽”,故又以己意化裁制定新方185首,仍分为补、和、攻、散、寒、热、固、因八阵。书中首载各类制方总义,次分述各类附方、主治及其加减法。本书亦有单行本。

【语译】

明代的张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山阴人。著有《类经》、《质疑录》。全书所用的处方,均出于《新方八阵》,这些处方其实不足以称为名方。古圣人在明白造化机理,探明阴阳本质的基础上,创制一首方子,这不是一般的思考就能达到的境界。如果仅以熟地补阴、人参补阳、姜附祛寒、芩连除热,随便拿几味药,就可以说是名方,又何必定方子为某某方呢?即陈念祖认为张介宾的上述方剂不能视为名方,不能与经方相提并论,学术见解是有一定偏颇的。

【原文】

石顽 续 温补乡 张璐,字路玉,号石顽,国朝人。著《医通》,立论多本景岳,以温补为主。

【注释】

①石顽:即张璐,字路玉,晚号石顽老人,江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与喻昌、吴谦齐名,被称为我国清初医学三大家之一。早年习儒,在明末战乱时期,曾隐居于洞庭山中十余载,专心钻研医术。其学习态度非常认真,自少壮至老年业医六十余载,孜孜不倦。一生著述颇多,著有《伤寒缵论》、《伤寒绪论》、《伤寒兼证析义》、《张氏医通》、《千金方衍义》、《本经逢原》、《诊宗三昧》等。

【语译】

张璐,字路玉,号石顽,著有《张氏医通》,医论多宗张介宾之说,治病大多采用温补的方法。

【原文】

献可 论 合二张 明•宁波赵献可,号养葵。著《医 贯》,大旨重于命门,与张石顽、张景岳之法相同。

【注释】

①献可:即赵献可,字养葵,号医巫闾子,浙江宁波人,约生活于16世纪后期与17世纪初期,明代著名医学家。其治医学,独重肾命水火,对命门学说阐发颇多。所著《医贯》一书,突出发挥了命门学说,主张命门是人身之主和至宝,养生治病均不应忽视命门水火的培补,临床善用六味丸、八味丸填补命门水火,对明代医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语译】

明代的赵献可,号养葵,著有《医贯》。他推崇命门学说,认为命门对人体生理、病理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养生治病均不可忽视调补命门水火,学说主张基本上与张璐(石顽)、张介宾(景岳)两人一致。

【原文】

诊脉法 濒湖 明•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著 《本草纲目》五十二卷,杂收诸说,反乱《神农本经》之旨。卷末刻《脉学》颇佳,今医多宗之。

【注释】

①濒湖:即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春人,明代伟大医药学家。祖上世代业医,父亲李言闻是当地名医。他继承家学,尤重本草,勇于实践,虚心学习。参考历代医药学书籍800余种,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和调查研究,历27年编撰成《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不仅是对我国明代以前药物学发展的一次很好总结,而且对动植物分类学、生物学、地质学、化学、矿物学等均具参考价值。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

【语译】

至于诊脉的方法,当首推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濒湖脉学》。然而陈念祖认为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杂收诸说,反乱《神农本经》之旨”,这是欠公允的。

【按语】

明代医学发展以药用温补为主流,其原因盖由于河间与丹溪学派的盛行,使寒凉药物的应用颇为广泛,致使人体脾胃与肾命阳气受到伤损。故而,以薛己、赵献可、张介宾、李中梓等为代表的一派医家,著书立说强调养生治病应时时顾及人体阳气。至清代,则有张璐、高斗魁、吕留良等医家继之,使温补脾肾的学术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薛己为宫廷御医,主张以六味丸、八味丸作为培补肾命的代表方剂。同时,又受李杲之学的影响,对于脾胃虚弱所致寒中病证多有论述。赵献可则力倡命门,所著《医贯》一书,突出强调先天水火的作用,并对六味丸、八味丸的药物功用,进行深入探讨。张介宾熟谙《内经》,深研医理,注重阴阳互根、精气互生的治疗法则,对于人体真阴、真阳,强调“阳常不足,阴本无余”,一反朱震亨滋阴降火之论。李中梓曾提出“温热补虚,寒凉泻实”,尤其注重脾肾先后二天对于人体的重要意义。李时珍《本草纲目》一书中,所治医案不乏药用温补之例。清初张璐,笃信薛己、张介宾之学,所撰《医通》皆本二人温补思想。通过以上诸家的共同努力,纠正了当时滥用寒凉药物的时弊。对温补脾胃肾命阳气的探讨,发展了中医学理论,充实和丰富了临床治疗手段。

【原文】

数子者 各一长 知其所长,择而从之。

【语译】

以上所述诸家,学术上各有所长,我们要有所选择,择优从之。

【原文】

诸古 亦荒唐 理不本于《内经》,法未熟乎仲景, 纵有偶中,亦非不易矩矱

【注释】

①揆(kuí):衡量一下的意思。

②矱(yuē):法度,规矩准绳的意思。

【语译】

陈念祖认为上述诸家所著之书,与古典医籍相比,则不免显得有些荒诞不经,医理即不全本于《内经》,也没有完全效法仲景,即使与经典偶有合拍,也非不变的规矩准绳。

【原文】

长沙室 尚彷徨 数子虽曰私淑 长沙,升堂有人,而入室者少矣!

【注释】

①彷徨:游移不定,不知道往哪儿走好。

②私淑:本于《孟子•离娄下》:“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之诸人也。”后人对自己所敬仰而不得从学的前辈常自称为“私淑弟子”。

【语译】

上述医家虽然都称自己学本仲景,说是长沙的私淑弟子,然而真正登堂入室者寥寥无几,他们都只能是在门外徘徊的人。但这仅是陈念祖的个人看法,实际上述医家在继承《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都有所前进,有所发展。

【原文】

惟韵伯 能宪章 慈溪柯琴,字韵伯,国朝人。著 《伤寒论注》、《论翼》,大有功于仲景,而《内经》之旨,赖之以彰。

【注释】

①韵伯:即清代著名医学家柯琴,字韵伯,号似峰,浙江慈溪(今余姚县)人,生活于清代康熙雍正年间(1662—1735)。于中医理论研究颇深,对《内经》、《伤寒论》尤有独到之处。曾著有《内经合璧》一书以阐发《内经》,可惜现已亡佚不见。另著有《伤寒论注》、《伤寒论翼》、《伤寒附翼》,合称《伤寒来苏集》,是其学术上的代表作,反映其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观点。

②宪章:法度。此处指《伤寒论》的学术思想。

【语译】

到了清代,唯有柯琴(韵伯)能严格遵守《伤寒论》的法度,著有《伤寒论注》、《伤寒论翼》,为发展仲景学说作出了贡献,同时还彰明弘扬了《内经》的学术思想,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

【原文】

徐尤 著 本喻昌 徐彬,号忠可;尤怡,号在泾。 二公《金匮》之注,俱本喻嘉言。考嘉言名昌,江西南昌人。崇祯中以选举入都,卒无所就,遂专务于医,著《尚论篇》,主张太过,而《医门法律》颇能阐发《金匮》之秘旨。

【注释】

①徐尤:指徐忠可与尤在泾,都是清代著名医学家。徐忠可,即徐彬,一生致力于《金匮要略》的研究,所著《金匮要略论注》一书,浅显易懂,意在发明原书奥旨。认为运用《金匮要略》治疗杂证,应举一反三,灵活变通,反对据方觅病、刻舟求剑式的用方模式。尤在泾,即尤怡,江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对《伤寒论》、《金匮要略》颇有研究。著有《伤寒贯珠集》、《金匮要略心典》,是其平生对于仲景著作研究的心得和体会,论理简明扼要,文字条理清晰,不乏独到之处。另著有《金匮翼》、《医学读书记》等。其医案经后人整理,汇编成《静香楼医案》,颇切实用。

②喻昌:字嘉言,号西昌老人,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少年读书,治举子业。崇祯年间,以选送贡生进京,但无所成就。后值清兵入关,于是转而隐于禅,后又出禅攻医。往来于南昌、靖安等地。清代初期移居江苏常熟,医名卓著,冠绝一时,与张璐、吴谦齐名,号称清初医学三大家。著有《尚论篇》、《尚论后篇》、《医门法律》、《寓意草》等。

【语译】

徐彬(号忠可)和尤怡(号在泾)对《金匮要略》的注解,基本上是依据喻嘉言的学说。嘉言名昌,江西南昌人。崇祯中凭选举入都,始终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就专于从医,著有《尚论篇》,其中的主张有些太过,而他所著的《医门法律》还是能正确阐发《金匮要略》的秘旨。

【原文】

大作者 推钱塘 张志聪 ,号隐庵;高世栻 ,号 士宗。俱浙江钱塘人也。国朝康熙间,二公同时学医,与时不合,遂闭门著书,以为传道之计。所注《内经》、《本草经》、《伤寒论》、《金匮》等书,各出手眼,以发前人所未发,为汉后第一书。今医畏其难,而不敢谈及。

【注释】

①钱塘:指张志聪和高世 栻,他们都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著名的医学家。

②张志聪:字隐庵,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约生活于1610—1683年间,清代著名医学家。曾从当时的伤寒大家张遂辰(卿子)学习,业医数十年,颇重视中医理论研究。曾造侣山堂,以为讲学之所,招同道及门人弟子数十人开堂讲学,共同研讨医理。先后著成《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伤寒论集注》、《伤寒论宗印》、《金匮要略注》、《侣山堂类辨》、《本草崇原》、《针灸秘传》等,其中《针灸秘传》已佚。

③高世 栻:字士宗,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著名医学家。初习举子业,后转攻医学。二十八岁,患痢甚剧,延医诊治不效,后不药自愈。遂翻然悔悟,乃从名医张志聪深研《内经》、《伤寒》、《金匮》、《本草》之学。历十年,学业大进,处方不同流俗。著有《黄帝内经素问直解》、《医学真传》等,简洁明了,颇利后学。

【语译】

清代比较有成就的医家,要算钱塘的张志聪(字隐庵)与高世 栻(字士宗)。他们两个同时学医,因与当时其他人思想不合,就闭门著书。所注解的《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均属于大手笔,以发前人所未发,为汉后第一书。而时下的医者,深畏其医理的深奥,而望洋兴叹,不敢问津。

【原文】

取法上 得慈航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切不可以 《医方集解》、《本草备要》、《医宗必读》、《万病回春》、《本草纲目》、《东医宝鉴》、《冯氏锦囊》、《景岳全书》、《薛氏医按》等书为捷径也。今之医辈,于此书并未寓目,止取数十种庸陋之方,冀图幸中,更不足论也。

【注释】

①慈航:在茫茫大海中,忽然得到渡船,安稳渡到彼岸的意思。此处指研究中医学的正确道路。

【语译】

研究中医学欲将其发扬光大,必须注重《内经》、《伤寒论》等经典医籍的学习,法乎上,得其中。切不可只以《医方集解》、《本草备要》、《医宗必读》、《万病回春》、《本草纲目》、《东医宝鉴》、《冯氏锦囊》、《景岳全书》、《薛氏医案》等书为捷径,而忽略了经典医籍的学习。时下医生,连上述著作都没有过目,只择其数十种庸陋之方,希望治愈患者,就更不足论道了。

【按语】

时至清代,考据学盛行,直接影响着医学的发展。正如《清史稿》所云:“清代医学多重考古。”这种尊经崇古的学术空气,致使许多医家倾毕生精力致力于《内经》、《伤寒论》以及《金匮要略》等中医典籍的诠注和研究。柯琴以“按方类证”的方法研究《伤寒论》,倡“六经为百病立法”和“六经地面说”,便于临床掌握应用。徐彬与尤怡,研究《金匮要略》均各有所得,其学术思想与喻昌《医门法律》中杂病辨治颇多相似之处。钱塘名医张志聪与高世栻,于侣山堂设讲习之所,门人弟子甚众。他们推研医理,著书立说,使艰涩难懂的医学理论变得晓畅明白,从理论及临床两方面推动了医学的发展。由于这些医家的共同努力,使中医辨治外感、内伤疾病的理论和实践日臻完善。相比之下,当时一些医者,不注重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徒以一二方书为捷径,急功近利,畏难退缩,却又是小巫见大巫了。 t8pr45DIL+wvcL7UtPPnE7Vjf85RmBAHxzSxgiUfNXLRGZrvJeqLeK5A7yDvJJX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