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成人低于2.0×10 9 /L,儿童低于1.5×10 9 /L者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neutropenia) ,是一组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持续低于参考值的综合征。中性粒细胞在白细胞中占主要成分,比例为50%~70%,故中性粒细胞减少常导致白细胞减少。当成人白细胞低于3.5×10 9 /L称白细胞减少(leukopenia) ,如果粒细胞严重减少,低于0.5×10 9 /L,称粒细胞缺乏(agranulocytosis)。当有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时,会发生反复感染征象,如咽喉、口腔的感染,口腔溃疡、败血症等。粒细胞缺乏则易发生严重感染,起病急骤,畏寒高热,乏力不适,肺、泌尿系、口咽部和皮肤是最常见感染部位。

一、 实验室检查路径

实验室分析路径见图2-2。

图2-2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实验诊断路径图

二、 相关实验

血细胞分析是确定中性粒细胞减少最基本、最常用和可靠的实验,细胞形态观察和骨髓涂片检查有助于寻找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因和监测治疗。

1. 血细胞分析

重点关注白细胞计数结果,尤其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2. 血涂片细胞形态观察

重点观察中性粒细胞形态改变,是否出现固缩、空泡,胞质颗粒有无变化、是否出现幼稚粒细胞等。红细胞及血小板形态大致正常。如果出现细胞形态异常改变或发现原始细胞,需进行骨髓涂片检查。

3. 骨髓涂片检查

如果患者伴有贫血或血小板减少、有明显感染病史或查体发现淋巴结肿大,应进行骨髓检查。

三、 结果判断与分析

(一) 首选实验

1. 血细胞分析

白细胞计数可以确定白细胞是否减低及减低的程度。白细胞分类计数有百分率和绝对值两种表示方法,分类计数可以确定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减低和绝对值是否减低。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发现幼稚粒细胞或原始细胞。由于白细胞数的生理性变化和波动较大,提倡多几次血象检查反复确定。同时除白细胞结果外,要注意红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及各项血象参数是否有改变。强调重视进行血涂片镜检的白细胞分类计数和对白细胞及其他血细胞的形态变化观察。

2. 血涂片细胞形态观察

中性粒细胞重度减少时,细胞核常出现固缩,胞质出现空泡,中性颗粒染色不显或颗粒粗大。如果发现中幼粒、晚幼粒细胞出现在外周血液中,则提示疾病处于恢复期。白细胞形态观察,可以发现异常形态的白细胞或原始细胞等。如某些病例骨髓增生低下,白细胞计数结果减低,但原始细胞数量达到了白血病的诊断标准,即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红细胞形态观察:多种原因可作用于红细胞生理进程阶段,引起红细胞相应的病理变化,导致某些类型贫血的红细胞发生形态学变化,包括大小、形状、染色性质、胞质内含物的变化。维生素B 12 或叶酸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常出现大红细胞或巨幼细胞。

(二) 次选实验

1. 骨髓象检查

如果患者伴有贫血或血小板减少,有显著感染病史或体检发现淋巴结肿大,应进行骨髓检查。另外,如果外周血涂片发现原始细胞或异常细胞,也应进行骨髓检查。通过观察骨髓涂片,了解骨髓增生程度,了解包括粒细胞、红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系各阶段细胞的比例及细胞形态,确定原始细胞或异常类型以及比例。

2. 细菌培养

用于高热患者的病因诊断。

(三) 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疾病与评价

对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病例,首先应收集详细的病史资料,全面查体,对以往的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动态分析,找出线索再逐步明确诊断。特别注意有无慢性肝病、肺结核等慢性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注意排除环境因素。

1. 感染

病毒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最常见原因,如EB病毒、HIV病毒、细小病毒B19等,革兰阴性杆菌(伤寒)及某些原虫感染也是原因之一。这与病毒、细菌内毒素和异体蛋白使大量粒细胞转移至边缘池及抑制骨髓释放粒细胞有关,也与抗感染消耗增多有关。

2. 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

其诊断需要检测粒细胞特异抗体。原发性多由造血异常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继发性常伴随原发疾病。70%继发性患者见于成人,常伴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淋巴增殖性疾病。此与机体可能存在白细胞的自身抗体导致破坏增多有关。

3. 药物诱导性中性粒细胞减少

某些止痛药和抗炎药、抗生素、抗疟疾药、抗惊厥药、抗抑郁药、H 2 -阻滞剂均可使中性粒细胞减少。临床上最典型的案例是急性再障,见于服用有害药物2~3周,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出现瘀点和瘀斑) ,红细胞由于半衰期长,故不出现贫血。

4. 化疗与理化损伤

采用细胞毒物质化疗可诱导抑制粒细胞造血。理化损伤可见于放射线照射,苯、铅、汞中毒等。由于化疗药物或理化损伤因素可对造血干细胞直接损伤,或抑制骨髓粒细胞有丝分裂,或通过抗原抗体复合物破坏白细胞,从而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

5. 脾功能亢进

与粒细胞被脾脏滞留、吞噬,脾脏产生的某些体液因子抑制骨髓造血或加速血细胞破坏有关,多见于脾淋巴瘤、脾血管瘤、肝硬化、门静脉或脾静脉栓塞、心衰、类脂质沉积等疾病。

6. 血液系统疾病

与造血干细胞功能障碍、粒细胞增殖异常或营养缺乏导致骨髓粒细胞生成、成熟障碍或无效造血有关。多见于再障、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xy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PNH )、骨髓转移癌、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7. 良性家族性中性粒细胞减少

是一种常染色体非性联显性遗传的疾病。早年发病,病程长,延续至儿童直至成年,家族成员中常有同样患者。表现为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减低,但中性粒细胞减低,而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相对增高。 27SuwX9oKxbk142JVrVXV32gd43CuuYQ7DlgeeqOlt9eV4i7ySrZVs94sC75qRA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