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论治概说

一、辨证原则

(一)皮肤病病因

中医学将皮肤病的致病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

1.内因

(1)七情变化:

情绪过度兴奋和抑郁影响内脏功能,喜伤心,怒伤肝……思虑伤脾,脾失健运,与西医学提出精神因素和疾病关系密切相一致。

(2)饮食不节:

暴饮暴食直接损伤脾胃,胃功能失调,火毒内生,过食肥甘厚味易生湿热。

(3)脏腑功能失调:

《内经》载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胃虚弱,血虚生风,即为内热(脏腑实热)、内湿、内风致病因素。

2.外因

指外来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气。

(1)风邪:

善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临床上风邪可夹寒、夹热、夹湿联合致病。风性向上,故头面部皮疹与风有关。人若皮肤虚弱,为风邪所袭,则起瘾疹,说明荨麻疹、瘙痒症与风邪有关。

(2)寒邪:

受寒邪者阳气不足,卫气不固,气血凝滞,寒凝气滞,如皮肤病冻疮、血管炎与寒邪有关。

(3)暑邪(热邪):

带有季节性,暑气夹湿,如痱毒、日光性皮炎。

(4)湿邪:

久卧湿地,或感受寒雾、风霜。湿为重浊之邪,易犯人体下部。湿邪黏腻、缠绵不断,反复发作,如湿疹、天疱疮等。

(5)燥邪:

气候干燥,燥气侵袭,如手足皲裂症、鱼鳞病等。

(6)火邪:

热极化火,五气皆可化火,如脓疱疮、丹毒等。

(7)虫邪:

疥疮及体癣等疥癣皮肤病与虫邪有关,此外奇痒难受也多因虫类因素,应与西医学细菌、真菌、寄生虫皮肤病相同。如足癣、毛囊炎、虫咬皮炎等。

(8)毒邪:

由毒邪所致皮肤病分为药物毒、食物毒、漆毒等,即禀性不耐,与现代过敏性皮肤病相同。

(二)皮肤病初诊

皮肤病诊断是通过问、望、闻、切四种诊断方法(称为四诊)向病人做全面的询问,从其表现出来的症状、体征和疾病发展过程收集资料,从而作出正确的诊疗。

1.四诊

(1)问诊:

中医学有十问歌。凡皮肤病有全身症状者结合有关问题可询问下列方面。

1)问寒热:

即有无发热和怕冷。如发热、恶寒为外感表证,发热不恶寒为里热证,先冷后热(寒热往来)为半表半里证。

2)问汗:

问有汗无汗。有汗者问出汗时间和感觉。一般为怕冷、发热、无汗为表实证。怕冷、发热、有汗为表虚证。发热、有汗、不怕冷为里热证。睡着出汗,醒时汗止为盗汗,多属阴虚;身无热而汗自出为自汗,多属阳虚。病势危重,汗出如雨,淋漓不止,多见于过敏休克病例。

3)问头身:

询问头部及肢体不适情况。头身酸痛,怕冷发热为表证。头重如裹,身重倦怠为湿邪在表。头痛眩晕,心烦面赤为肝火。骨节酸痛,阴天加剧为痹证。

4)问二便:

询问大小便的颜色及质量的改变。小便短赤为热证,小便清长为寒证。小便短赤、频数、刺痛为下焦湿热。大便秘结为热证。大便溏薄为脾虚。

5)问饮食和口味:

询问饮食的喜恶、增减,口味的变异等。喜冷饮为热证,喜热饮口不渴为寒证。渴不多饮为有湿。饮食少消化差为脾胃虚弱。嘈杂易饥、口苦为胃热,口味变甜为脾湿,口淡无味为脾虚。

6)问胸膜:

问胸膜有无胀满、疼痛等。胸胁作痛为肝郁气滞。胸腹疼痛为血瘀。腹胀作痛为气滞。

7)问耳目:

问听觉、视觉的改变。耳鸣伴头晕、腰酸为肾虚。耳鸣、口苦、胁痛为肝火。

8)问睡眠:

多梦为肝肾阴虚。失眠为阴虚火旺。

9)问经带:

经来少腹疼痛拒按为血瘀。白带多而稀薄为脾虚或肾虚。白带稠黄腥味为湿热。

10)问病情:

如诊断、治疗以及旧病等。

(2)望诊:

神色形态结合病史重点观察。

望诊指对一般情况的观察,正气未衰预后好,神萎面色差,正气衰,预后差。但要注意“假神”以免误病。肥胖者多痰湿。

望舌是中医学特点之一,简述于后:舌为心之苗,誉为胃气之反映,观舌质诊断正气虚实,观舌苔辨别邪之深浅,再审润燥以验津液之亏。舌质淡白为血虚或阴虚,舌质红为热盛,舌质绛为热入营分,舌绛无苔有裂纹为阴虚伤津,舌质淡胖边有齿痕为气虚,舌质青紫或边有瘀斑为血瘀。舌干红绛有刺为热盛阴亏。苔黄腻为里热,苔薄白为表证,舌红光苔为阴虚。黑苔润者有寒,燥者有热,伤阴危重。一般皮肤病早期薄腻带黄或灰白为湿热或寒湿,中期黄腻粗糙为热重,后期苔剥质红为阴虚内热。

(3)闻诊:

包括声音和口臭气味。

语音低微为属虚证,语音响亮为实证。发热烦躁为热证,静而少言为寒证。呻吟呼号为疼痛。气粗声高为实证,气短声低为虚证。口臭为胃热,腐气为宿食。脓液及大小便、白带有特殊腥臭味为热证。

(4)切诊:

目前以寸口诊脉常用(即桡动脉处)。注意脉与症是否相符,临床上有舍脉从症及舍症从脉的方法。常见脉象有28种,今将有关皮肤病常用几种脉象归纳如下。

浮脉为风邪在表,沉脉为邪气深闭。数脉为(一呼一吸4~5次以上)为甚,缓脉为(一呼一吸4~5次以下)为寒邪内蕴。细脉为虚证,洪大脉为实证(邪盛正气不虚)。弦脉为肝郁、疼痛、痰湿。滑脉为妊娠、血盛、血热。紧脉为寒证、剧痛。涩脉为气滞、血瘀、血虚。不整脉包括促脉、结代脉,脉有间歇,为气血衰竭,脏腑之气将绝,病邪重。

2.八纲

(1)表里:

判别病变部位的深浅,表证者病邪在表,病轻。里证者邪深病重。

(2)寒热:

判别疾病的属性。辨寒热不仅是看体温升高与否,还需从四诊材料综合分析。

(3)虚实:

指正邪衰盛而言,邪气盛为实,正气夺为虚。外感病为实,内伤病为虚。

(4)阴阳:

皮肤科辨阴阳从病情急缓、部位深浅、形态色泽、痒痛程度而有所区别。

(三)皮损辨证

1.皮肤损害辨证

(1)斑疹:

红色为热,红斑压之褪色为血热,红紫黑为热甚,红斑压之不退为血瘀,皮疹稀散为热轻,密集为热甚,白斑为气血不和。

(2)丘疹:

急性红色丘疹、瘙痒为心火过盛,属风热、血热。慢性丘疹属脾虚、湿盛。血痂性丘疹属血虚。

(3)水疱:

红色小疱属湿热,大疱为湿热或湿毒。脓疱属热毒。深在水疱属脾虚蕴湿,寒湿不化。

(4)风团:

属风,红色风团属风热,白色者属风寒,深红、紫红为血热。

(5)结节:

皮色红、疼痛为血瘀,皮色不变为气滞或痰核流注。红肿甚者为湿热。

(6)鳞屑:

慢性、干性为血虚生风,油腻性为湿热。

(7)糜烂:

渗液多者为湿热,有脓性分泌物为湿毒。

(8)结痂:

脓痂为热毒,血痂为血热,浆痂为湿热。

(9)皲裂:

多因血虚或风燥。冬季为寒盛,天热为风热。

(10)苔藓样变:

又称肥厚,为脾虚湿盛或血虚风燥。

(11)溃疡:

急性红肿者为热毒,肉芽水肿为湿盛(阴湿),慢性溃疡伤面黯晦者为血虚。

(12)色沉:

又称色素沉着,为气血不和或肝肾阴虚所致。

2.自觉症状辨证

(1)痒:

风、湿、热、虫等因素客于肌表所致,也有血虚生风(内风)。

1)风痒:

遍体作痒,时休时作,走窜不定,皮损多为干性血痂。如瘙痒症。

2)湿痒:

有水疱、糜烂、渗液,浸淫四窜,缠绵不断,瘙痒局限,脉滑,苔白腻。如急性湿疹。

3)热痒:

皮肤潮红、肿胀、灼热,痒痛相间,搔破化脓,舌质红,脉滑。如细菌性湿疹。

4)血虚:

泛发全身,干燥脱屑,肥厚角化,舌质淡有齿痕,脉细缓。如老年瘙痒症。

5)虫痒:

浸淫蔓延,黄水频流,如虫行皮中,如疥疮、虫咬皮炎等。

(2)疼痛:

痛则不通,不通则痛。疼痛主要因营卫不和,脉络阻塞,气血不通。根据疼痛的类型不同,一般为痛在表浅为轻痛,痛达深处为重痛。痛时喜按为虚痛,痛时拒按为实痛。皮色不变多为酸痛。遇寒加剧,得热痛减为寒痛;皮色焮赤,遇冷痛减为热痛。痛有定处为血瘀,痛无定处为气滞。如带状疱疹等。

(3)皮肤发烫,灼热感:

表示病变急性,有火毒之邪存在。如丹毒。

(4)麻木:

比较少见,为气血不畅,气虚则麻,血虚则木。也有气血不通,肌肤坏死的麻木。如麻风病等。

3.皮肤疾病与经络归经关系

(1)辨病灶所属部位归经:

临床上用引经药物等可取得一定效果。如清上焦肺热用黄芩,下焦湿热用黄柏,肝胆湿热用龙胆草等。又如面部皮疹用清肺胃之药等。一般为:头部→督脉,面部、眼睑→胃经,鼻→肺经,口腔和牙齿→心脾二经,颈项→膀胱经,耳前→肝经,耳道→肾经,颈、胸、胁→肝经,乳房→胃经,乳头→肝经,二阴→肝经。

(2)病灶所属脏腑:

躯干、胸→心,臂→肺,髀→脾,腋→肝,腰→肾,四肢外侧→肺,四肢内侧→心,腘部→肾。

(3)辨患部与病邪特性的关系:

人体上部→风邪,风湿,风热。人体中部→气火,气郁,火郁。人体下部→湿邪,湿热,寒湿。伸侧阳面→风邪,屈侧阴面→湿邪。深部→寒邪,浅表→热邪。如接触性皮炎上部者用祛风清热法治之,下部者用清热利湿方法。

4.八纲辨证与皮肤病

即辨皮肤病性质,简单讲表证、热证、实证、阳证多为急性,泛发性,变化快,瘙痒明显,皮损焮红,灼热,疼痛,伴口干,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烦躁发热,脉浮或滑数,舌质红或舌尖红,苔黄腻或白腻等。

里证、寒证、虚证、阴证多为慢性,浸润性肥厚或病变深在,自觉症状轻,皮损色淡,隐痛或不痛,有口淡,不思饮食,口黏,小便清长,大便稀薄不成形或前干后稀等。

5.卫气营血辨证与皮肤病

卫气营血辨证常用于温病,代表疾病层次及疾病的程度,皮肤病伴有全身症状明显者也可用此方法辨证。但临床上不一定将卫、气、营、血四个阶段分得很清,往往分卫气及营血两个阶段进行辨证,卫气营血的传变也不一定是顺序进行,也有卫分直接到血分者。

(1)卫分:

外感温热病在最初1~2天的阶段,主要为发热,怕冷,头痛,口渴,脉浮数,苔薄白。皮肤病中如药物性皮炎、恶性大疱性多形红斑等。

(2)气分:

卫气病不解,向里传变,卫气不显,主症发热不恶寒,但恶热,汗出,气粗,口渴思饮,尿赤便干,苔黄燥或灰黑起刺,脉沉数。如过敏性皮炎、药疹等。

(3)营分:

由于气分邪热不解,阴液亏耗,病邪传入营分,主症高热不退,夜间尤甚,心烦不寐,严重者神昏谵语,口干不欲饮,脉细数,舌质红绛,皮肤潮红、水肿,起脓疱等。如严重药疹、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4)血分:

营分不解,主症为除营分证外,常有出血症状,如吐血、便血、瘀斑,舌质绛红,脉数。如重型药疹、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大疱性多形红斑等。

6.气血辨证与皮肤病

(1)气的辨证

1)气虚:

全身疲倦,音低,气短,自汗,脉细无力,病程长,伤元气,脏腑功能衰退,舌胖,边有齿痕,脉细。如慢性荨麻疹、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2)气滞:

疼痛、发胀、斑块等,疼痛时轻时重,或部位不固定,如结节、斑块、肿痛呈正常皮色。如结节性红斑等。

(2)血的辨证

1)血虚:

面色淡白无华萎黄,头晕眼花,舌质淡,脉细数,心悸怔忡,失眠,手足麻木,皮损肥厚粗糙,干燥脱屑,皲裂血痂,指甲脆裂,毛发枯干。如慢性顽固性瘙痒性皮肤病、脱发等。

2)血瘀:

疼痛部位固定,肤色紫黯,皮下结节,皮下血肿、紫癜,舌质紫黯有瘀点等。如结节性血管炎、关节性紫癜、硬红斑等。

3)血热:

表现为出血,便血、尿血、呕血、咯血、衄血、皮下瘀斑,伴月经过多、血色鲜红,心烦口渴,舌红脉数,皮损鲜红、分布广泛、病情急,结节、肿块有热痛感觉,如过敏性紫癜、药疹、泛发性皮炎等。

7.脏腑辨证与皮肤病

(1)心

1)心阴虚:

主症为心悸而烦,失眠多梦,头昏健忘,盗汗,口干颧红,舌质红,脉细数或细弱。皮肤病发生或加剧常与精神有关者,如神经功能性皮肤病,皮肤作痒时限不定,病程慢性,舌尖红刺、碎痛,口腔糜烂或溃疡,如慢性荨麻疹、多汗症、复发性口腔溃疡等。

2)心阳虚:

主症为心慌气短或气喘,心胸闷痛,形寒怕冷,面浮肢肿,面 ,指青紫,伴肢端动脉痉挛,出汗少或汗闭,舌淡白,时有紫色,皮肤有条索状损害、结节,皮肤稍硬,脉细而无力。如寒冷性荨麻疹、硬皮病等。

3)心火旺:

烦热不安,失眠梦多,面红目赤,口干口苦,口舌糜烂,溃疡肿痛,舌红质绛,苔黄,尿赤灼热,瘙痒在夜晚或心烦时加剧,皮疹多呈红色,分布广泛,触之灼热或呈化脓性皮疹,病情急,伴高热等。如急性泛发性皮肤病、药疹、丹毒、疖肿等。

(2)肝

1)肝气郁结:

皮肤病的发生与抑郁或急躁有关,伴月经不调或痛经,病变多见于肝经走向之处如胁肋部,皮肤损害为结节、肿块或疼痛,多为胀痛。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结节性血管炎、色素性皮肤病、拔毛癖等。

2)肝火旺:

易怒急躁,目赤肿痛,皮损呈大片红斑,局部灼痛等。如颜面丹毒、带状疱疹等。

3)肝血虚:

肝血不足为眩晕、眼干涩、目糊、肢麻、关节不利等。皮损表现为脱屑、干燥、粗糙肥厚、苔藓样变、抓痕。如慢性顽固性银屑病、口眼生殖器三联症、扁平苔藓、鱼鳞病等。

(3)脾

1)脾气虚:

脾气虚为脾失健运,脾胃虚弱,如面色萎黄,疲乏无力,食欲差,皮损表现为水疱、糜烂、渗液、水肿、萎缩。如口角炎、阴囊炎等。

2)脾血虚:

为脾不统血,可见出血症状,如尿血、吐血、皮下出血等,并见面色苍白萎黄,神疲乏力,心悸气短,眩晕,月经多。如出血性皮肤病、梅毒溃破渗血等。

(4)肺

1)肺气虚:

气短,动则气促,语音无力,疲乏面 ,畏寒。如慢性荨麻疹,受冷即发,又如血管神经性水肿者眼睑或下肢浮肿等。

2)肺阴虚:

午后潮热,咳而少痰,盗汗,发枯易落,面颊色红,紫癜。如脂溢性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肺热:

皮损多见于面部、鼻部、胸前。如酒渣鼻、痤疮、脂溢性皮炎、面部红斑狼疮等。

(5)肾

1)肾阴虚:

见眩晕,耳鸣,咽干,升火,烘热,五心烦热,唇燥腰酸,遗精盗汗,尿赤便干,皮损为面颊红斑或色黑等。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色素性皮肤病等。

2)肾阳虚:

精神委靡,畏寒肢冷,耳鸣腰酸,滑精阳痿,尿清长,便溏薄,皮肤呈黑色、棕褐色,局部温度低。如雷诺症、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色素性皮肤病等。

气血脏腑辨证之我见:①凡急性泛发性皮肤病与心火过盛、肝胆湿热及血热有关;②凡慢性顽固性皮肤病与脾虚湿盛、肝肾阴虚、血虚生风、血燥生风有关;③结节性皮肤病与气滞血瘀、气血凝滞有关;④凡色素性皮肤病与肾阴虚或肾阳虚或肝郁气滞、气血不和等有关;⑤凡神经性功能障碍性皮肤病与心脾两虚、心肾不足有关;⑥痤疮、酒渣鼻等颜面皮肤病之皮肤红斑与脾胃蕴热有关;⑦出血性疾病与血热迫血妄行及脾不统血有关;⑧营养缺乏性皮肤病与脾胃虚弱有关;⑨先天性皮肤病与肾精虚损有关。

8.辨证与辨病

以中医辨证结合西医诊断及病因着手。目前随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开展,不断出现一些辨病的经验方,在临床应用较为方便,也是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方法应用之一。

二、内治疗法

皮肤病的内治主要是以“皮损”为主的辨证疗法,国内古今均以此作为内服药的主要原则之一。现选择最常用的六种疗法简介如后。

(一)祛风止痒疗法

根据临床风寒、风热分型,祛风止痒法也分为辛温解表及辛凉解表两种。一般急性皮肤病,以风团、丘疹、瘙痒为主的,以辛凉解表,祛风止痒法为主;皮肤损害色淡或色白,遇冷即发的,以辛温解表,散风止痒治之。此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血燥生风引起者则搜风养血,润燥止痒。

1.辛凉解表,祛风止痒(风热型)

【适应证】

发热畏寒,口渴咽痛,便硬尿赤,脉浮数,舌质红,苔黄白。皮损色红,遇热而发,游走不定,瘙痒无度。如急性荨麻疹、湿疹、瘙痒症、泛发性神经性皮炎等。

【常用药物】

蝉衣、浮萍、牛蒡子、桑叶、菊花、薄荷等。

【常用处方】

(1)清风散加减:

防风9g,荆芥9g,生地12g,苦参12g,苍术9g,牛蒡9g,知母6g,石膏18g,蝉衣9g,制大黄9g,生草5g。

(2)荆防汤加味:

荆芥9g,牛蒡9g,桑叶9g,白鲜皮9g,浮萍9g,蝉衣6g,薄荷3g,生地15g,丹皮9g,甘草3g。

2.辛温解表,散风止痒(风寒型)

【适应证】

口不渴,无发热,但恶寒,大便不干,脉浮缓,舌质淡苔白。皮肤损害色淡或色白,遇冷即发。如寒冷性荨麻疹、冬季瘙痒症等。

【常用药物】

麻黄、桂枝、生姜、羌活、防风、荆芥等。

【常用处方】

(1)麻黄汤加味:

麻黄6g,杏仁3g,浮萍9g,防风9g,荆芥6g,白鲜皮15g,陈皮6g,蝉衣6g,生姜皮6g,威灵仙12g,杏仁6g。

(2)桂枝汤加减:

桂枝4.5g,麻黄4.5g,白芍4g,制川乌6g,姜皮3g,羌独活各5g,炙甘草3g,红枣5只。

3.搜风养血,润燥止痒(血燥血虚型)

【适应证】

顽固性瘙痒或慢性皮肤病。

【常用药物】

全蝎、僵蚕、乌梢蛇、白花蛇、蛇蜕等。

疏风止痒:刺蒺藜、威灵仙等。

除湿止痒:苍耳子、豨莶草、苦参、防己等。

清热凉血:牡丹皮、赤芍、生地等。

养血活血:当归、川芎、鸡血藤、白芍、熟地、夜交藤等。

【常用处方】

(1)全虫方:

全虫6g,乌梢蛇9g,皂刺12g,刺蒺藜15g,威灵仙12g,白鲜皮15g,当归9g。

(2)养血润肌饮加减:

生熟地各9g,当归9g,天冬9g,麦冬9g,桃仁6g,花粉9g,升麻9g,玉竹9g,黄芩9g,瘙痒剧烈加白鲜皮15g、刺蒺藜15g。

(3)养血祛风止痒汤:

当归9g,夜交藤15g,苦参12g,防风12g,白鲜皮15g,刺蒺藜15g,珍珠母15g。

(二)清热解毒凉血疗法

由于火热之毒而致皮肤病者,中医多用热则寒之疗法,皮肤科常用清热解毒及清热凉血法。

1.清热解毒法

【适应证】

皮肤焮红灼热,作痒作痛、脓疱、水疱,伴身热、口渴、尿赤,舌质红、苔黄,脉数。如脓疱疮、疖病、毛囊炎等。

【常用药物】

银花、连翘、蒲公英、地丁草、赤芍、黄芩、黄柏、黄连、紫草、野菊、马齿苋、大青叶、败酱草等。

【常用处方】

(1)五味消毒饮:

银花、野菊、地丁草、蒲公英各15g,天葵子9g。

(2)仙方活命饮:

穿山甲9g,皂角刺9g,归尾6g,银花6g,赤芍9g,乳没各4.5g,花粉9g,防风6g,贝母6g,白芷6g,陈皮6g,甘草6g。

(3)黄连解毒汤:

黄连6g,黄芩、黄柏、山栀各9g。

(4)扶正消毒饮:

黄芪9g,当归9g,野菊9g,双花12g,蒲公英15g,地丁草15g,连翘12g。

2.清热凉血法

【适应证】

皮肤潮红、灼热红赤、紫癜、血疱,发热,心烦,尿赤便干,口唇干燥,舌质红、苔黄腻,脉浮滑。如急性皮炎、湿疹、药疹、过敏性紫癜、大疱性皮肤病、剥脱性皮炎等。

【常用药物】

生石膏、生玳瑁、犀角、白茅根、紫草根、生地、牡丹皮、赤芍、大青叶、金银花、连翘、知母、紫草、竹叶等。

【常用处方】

(1)白虎汤:

石膏30g,知母15g,甘草15g,粳米30g。适用于药疹高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2)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9g,黄芩9g,连翘15g,山栀9g,丹皮9g,生地9g,车前子12g,泽泻9g,木通9g,甘草9g。适用于急性湿疹、带状疱疹等。

(3)清瘟败毒饮:

生石膏30g,知母9g,生地15g,连翘9g,黄连6g,栀子9g,丹皮9g,黄芩9g,赤芍15g,元参15g,淡竹叶9g,水牛角0.6g,生甘草6g。适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疹、多形红斑等。

(4)清热解毒汤:

生地15g,赤芍12g,丹皮9g,银花12g,连翘9g,生山栀9g,茯苓12g,车前子12g,制军9g。适用于轻型药疹、接触性皮炎、湿疹等。

(三)除湿利水疗法

多用于外湿及内湿性皮肤病。外湿是风寒侵肌,水湿停留;内湿为脾阳不振,不能化气化水而致水湿泛滥。

【适应证】

丘疹水疱、腐烂渗脂,瘙痒极甚,搔抓后可见黄水淋漓、味腥而黏,便干尿黄,舌红苔黄或腻,脉滑濡。如急性湿疹皮炎、天疱疮、糜烂性药疹等。一般上焦宜化,中焦宜燥,下焦宜利,寒湿宜温化,湿热宜清利,内湿多用健脾之法。

【常用药物】

苍术、厚朴、陈皮、藿香、萆薢、茯苓、车前子、茵陈、薏苡仁、防己、萹蓄、木通、苦参等。

【常用处方】

(1)龙胆泻肝汤:

见前节。

(2)除湿胃苓汤(平胃散合五苓散加减):

苍术9g,厚朴9g,茯苓12g,泽泻9g,陈皮9g,猪苓9g,枳实或枳壳9g,黄柏9g。痒剧加白鲜皮12g、苦参15g。

(3)萆薢渗湿汤:

萆薢12g,苡仁9g,黄柏12g,赤苓9g,丹皮9g,泽泻12g,滑石9g,甘草6g。

(4)实脾饮加减:

白术9g,厚朴9g,姜皮9g,茯苓12g,大腹皮9g,陈皮9g,车前子12g,桂枝9g,草果6g。畏寒严重加附子,脾胃寒湿应温化。

注意,利湿法易伤阴,阴虚津液亏损者一般不用。

(四)活血化瘀,消痰软坚疗法

用于经络阻遏,气血瘀滞之皮肤病。

【适应证】

皮色黯红不退,瘀斑、皮下结节,浸润肿块,皮肤肥厚角化,舌质紫红,瘀点,脉细涩。适用于结节性红斑、血管炎、硬红斑、结节性痒疹、淋巴结核等。

【常用药物】

桃仁、红花、三棱、莪术、赤芍、丹参、僵蚕、土鳖虫、乳香、没药、鬼箭羽、鸡血藤、益母草、苏木、夏枯草、海藻、昆布、土贝母、生牡蛎、海浮石、大黄等。

【常用处方】

(1)桃红四物汤:

当归9g,白芍6g,熟地6g,红花9g。适用于跖疣等。

(2)散结方:

当归9g,赤芍6g,桃仁12g,红花9g,醋棱莪各9g,醋海藻9g,乳没各4.5g,炙地龙9g,大青叶15g,赤小豆18g。适用于小腿结节等。

(3)活血软坚汤:

苏木9g,红花9g,赤芍9g,桃仁9g,三棱9g,莪术9g,鬼箭羽15g,木香6g,陈皮6g。适用于结节性红斑等。

(五)温经散寒疗法

温经散寒疗法多用阳气衰微、寒凝气滞之皮肤病。

【适应证】

四肢厥冷,皮肤冷硬,伤口破溃久不愈合,舌淡苔薄,脉浮,便稀,尿清。如硬皮病、雷诺症、慢性溃疡、多形性红斑、冻疮等。

【常用药物】

细辛、炮姜、桂枝、肉桂、附子、鹿角、麻黄、白芥子、补骨脂、细辛等。

【常用处方】

(1)当归四逆汤加减:

熟地12g,白芥子9g,肉桂3g(或桂枝9g),炮姜6g,麻黄6g,鹿角胶9g,当归9g。

(2)附子理中汤:

附子9g,人参(党参)12g,干姜6g,炙甘草6g。

(3)硬皮病方:

桂枝4.5g,制川草乌各9g,红花9g,当归9g,郁金6g,丹参9g,威灵仙12g。适用于局限性硬皮病。

(4)硬皮汤:

麻黄3g,熟地12g,鹿角片9g,炙黄芪15g,当归9g,赤芍9g,羌独活各4.5g,威灵仙9g,制川乌4.5g,细辛3g。肾阳不足加巴戟肉9g、肉苁蓉9g、菟丝子9g、仙茅9g、淫羊藿9g,气血不畅加川芎4.5g、红花9g、王不留行9g。适用于系统性硬皮病。

(六)调补气血,补阴助阳疗法

调补气血,补阴助阳疗法多用于皮肤病伴全身症状及病程长气血消耗者。

1.补气法

【适应证】

气虚病者,见全身疲倦,气短自汗,脉细无力。元气不足,脏腑衰弱,舌胖脉细,皮疹淡红,散在分布,痒痛不定,皮损难消。如红斑狼疮、慢性荨麻疹等。

【常用药物】

人参、党参、太子参、甘草、白术、怀山药等。

【常用处方】

(1)参苓术草汤(四君子汤):

党参(人参)9g,白术9g,茯苓9g,甘草3g。

(2)补中益气汤:

黄芪9g,党参9g,白术9g,甘草3g,当归9g,陈皮9g,柴胡9g。

(3)玉屏风散加减:

黄芪6g,防风6g,白术9g。

(4)固卫祛风汤:

麻黄3g,桂枝9g,荆芥9g,防风6g,白芍6g,白术6g,羌独活各6g,生姜3片,僵蚕3g。

(3)(4)处方能益气固表,适用于久病体虚,气血不足,表虚不固,易患上感、皮疹反复发作者。如慢性荨麻疹、老年瘙痒症等。

2.补血法

【适应证】

血虚病者,见面色无华,头晕眼花,心悸胸闷,舌淡脉数,皮疹色淡,皮毛干枯。如瘙痒症、脱发症等。

【常用药物】

当归、熟地、白芍、龙眼肉、阿胶、紫河车等。

【常用处方】

(1)四物汤:

当归9g,白芍9g,熟地9g,川芎9g。

(2)八珍汤:

四物汤加四君子汤。据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之意,补气补血药共用之。

3.补阴法

【适应证】

形瘦憔悴,骨蒸潮红,五心烦热,口干心烦,溲黄便干,舌光无苔,脉细数,皮损散在,久存难退。多见于热病后伤阴及素体阴虚,如药疹、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常用药物】

沙参、玄参、天麦冬、石斛、玉竹、枸杞子、女贞、旱莲、何首乌、桑寄生、山萸肉、龟板、鳖甲等。

【常用处方】

(1)六味地黄丸:熟地12g,山萸肉9g,山药9g,茯苓9g,丹皮9g,泽泻9g。

(2)大补阴丸(中成药)。

4.助阳法

【适应证】

面色 白,怕冷、头晕、耳鸣,舌质淡白,边有齿痕,脉沉细,皮损多形,不痛不痒。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后期等。

【常用药物】

仙茅、淫羊藿、菟丝子、肉苁蓉、补骨脂、锁阳、附子、巴戟天、鹿茸、狗脊、川断等。

【常用处方】

(1)右归丸:菟丝子9g,杜仲9g,鹿角胶9g,制附子9g,当归9g,熟地9g,山药6g,枸杞子6g,山萸肉9g,肉桂3g。

(2)补肾强身片(中成药)。

以上内治疗法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联系的,疾病在矛盾中转化,所以在临床中要根据实际病况而有所变化,故在各论中对每种疾病的病理、症状等均有具体的论述,使证治统一,即辨证施治,灵活掌握,皮肤科医师一定要掌握好辨病与辨证、施治与方药的基本功,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 7dhAaJ42TJVilSHCqkaAkZPzp7WOQf43vQ4lr8103oCwPFY8YY3DgccsGKXQug3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