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自医学诞生之日起,人类便梦想能够完全修复或再生出因疾病或创伤而受损的组织和器官,使其形态和功能都与机体本身如出一辙。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工程学、材料学和生命科学各自的发展以及相互之间的渗透和融合,衍生出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组织工程学,其最初是用来描述体外构建组织或器官的有关理论和技术。随着21世纪以来科学知识的爆炸式迅猛发展,它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扩大,凡是能引导组织再生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均被列入到组织工程范畴内。组织工程学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受损组织或器官的修复和重建,延长寿命和提高健康水平,它的科学意义不仅在于提出了一个新的治疗手段,更主要的是提出了复制组织、器官的新理念,为再生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孕育了肥沃的土壤。

“再生医学”概念的提出比“组织工程学”晚了10年,是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学科。20世纪90年代如火如荼的干细胞研究,使得“再生医学”成为国际医学界的焦点并掀起一股研究热潮。“再生医学”是研究机体的正常组织特征与功能、创伤修复与再生的机制及干细胞分化的机制,寻找有效的生物治疗方法,促进机体自我修复与再生,或构建新的组织与器官以维持、修复、再生或改善损伤组织和器官功能,其技术和产品可用于因疾病、创伤、衰老或遗传因素所造成的组织器官缺损或功能障碍的再生治疗。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之间有着内在的、渗透的、密不可分的联系。组织工程是再生医学的外延,是再生医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尽管目前已经明确将组织工程列为再生医学的分支学科,但是由于组织工程的重要地位,目前仍然经常把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并列以体现其重要性,一些重要的学术机构依然命名为组织工程再生医学相关机构,如国际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协会(TERMlS)、中国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分会等。

为了研究生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作者曾于2004年5月出版了《组织工程学原理与技术》。10年来,组织工程学不仅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许多创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部分组织工程产品也已经开发成熟并进入临床应用。组织工程学的腾飞,无疑大大推动了再生医学的发展,更加深化了二者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单纯的组织工程学论著已经难以满足本领域研究工作者以及教学的实际需要。因此,本书基于“组织工程”,以“再生医学”为主线,增加了“再生生物学”的内容,介绍了正常生命体中的再生过程及其相关机制。

本书共68章,第一篇包括13章,重点介绍了“再生生物学”的相关概念、起源和研究内容,包括形态发生、发育、基因调控通路、干细胞与衰老、干细胞与再生、干细胞与免疫、炎症等方面。第二篇包括26章,阐述了组织与器官的再生与工程化研究,详细阐述了支架材料、基因修饰、小分子化合物、脱细胞ECM技术、细胞膜片技术在细胞分化、器官再生中的作用和影响,并逐一介绍了机体重要组织器官的组织工程与再生研究进展。第三篇包括12章,主要介绍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的临床应用与产业化相关内容,重点介绍了皮肤、角膜、软骨组织工程产品和干细胞在临床再生修复中的应用,及相关测试模型的设计与安全性评价。同时,再生医学在美容领域的延伸也有介绍。第四篇包括17章,详细介绍了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研究中频繁使用的多种重要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技术。本书广泛适用于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医学系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也适用于学术或临床型医学研究人员和相关行业的研发人员。

本书撰写过程中参阅了国内外已出版的相关文献和学术专著,尤其是Anthony Atala等《Principles of Regenerative Medicine》(2nd edition,2011)、Robert Lanza等《Principles of Tissue Engineering》(3rd edition,2007)和付小兵等《再生医学原理与技术》(2008)。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一书的编辑和出版,离不开百忙之中积极参与本版图书编写的各位同仁们,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发展迅速且知识更新较快,加之受到时间和编著者水平的限制,因此,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提出批评不吝指正,以利下次再版时能够不断改进。

编者

2014年8月6日 R7b06WahPMyNSYgdqBfZ/ZdYj/GUq5OHLLn1FbN3SKs5uSHwGTRVU8w34P7alaL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