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 言

余步入岐黄门槛凡五十载,孜孜不倦,本当自知天命,却每感愈学而愈觉不足。中医学术博大精深,儿科临证难题多多,唯有学界共同努力,方能使中华民族珍贵的医学遗产在我辈手中得到传承弘扬。余愿为人梯,以微薄之力,为中医儿科学术添枝加叶。

我成长在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从基层到中医高等学府学习,从农村到城市医院工作,在读书中提高,在实践中探索,在思考中领悟,略有所得。冀图通过本书,回顾中医儿科学术发展的历史,探索学科今后发展的路径;追忆个人的成长经历,谈论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介绍自己对于中医儿科基本理论的见解,对于古代学术精华的阐释;提出通过实践感知凝炼的理论观点,总结儿科点点滴滴的临证经验;重温开展临床科研的学术成果,列出临证求索的部分医案。特别是对于儿科温阳法、调气法、运脾法、消风法治疗四法,余以为在当今具有指导临床的重要价值,详加阐述,以图与同道共同研讨,推动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中医成才之道,必须熟读经典、悉心临床、图谋发展。我们这一代中医人,从古代、当今走向明天,承载着中医学这一独具特色又难以共享现代科技发展成果的学科学术发展的重任。唯有同道们共同努力,方能使中医学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保持活力,绽放异彩。儿科的疾病谱不断变化,中医儿科临床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课题,我们若能奋发图强,刻苦钻研,学科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若是抱残守缺,无所作为,则学科有不断萎缩的风险。愿同道们居安思危,怀鸿鹄之志,在中医儿科这块沃土上辛勤耕耘,结出丰硕的成果。

值此江苏省中医院成立六十周年大庆之际,我更加缅怀医院的开院元老之一、我的导师江育仁先生。南京中医药大学接纳我进入了中医大门,江育仁教授引领我进入了儿科殿堂。谨以我和我的弟子们共同完成的此书奉献给我的导师江育仁教授,就教于海内外的中医儿科同道。

汪受传

甲午年季春于金陵审思斋 lp2i2dI6pVsv3eNPDitnVDF3PIYXudhUMQJ0fK7S+PTzqriV43Y9gE7lVMmV+cS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