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变应性鼻炎

儿童变应性鼻炎也称儿童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指易感患儿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特异性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临床上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黏膜肿胀为主要特点。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10%,且呈继续增加的趋势。根据症状持续时间分为间歇性变应性鼻炎和持续性变应性鼻炎两类:间歇性AR指症状表现<4天/周,或<连续4周;持续性AR指症状表现≥4天/周,且≥连续4周。依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为轻度和中-重度。儿童变应性鼻炎对下呼吸道炎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严重程度及临床转归均有重要影响,故临床医师及患儿家长均应提高认识,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治疗及处理。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患者多为易感个体,即具有特应性。某些抗原物质对大多数人无害,但一旦作用于易感个体,便可引起变态反应,这类抗原物质即为变应原。变应原是诱发本病的直接原因。季节性变应性鼻炎主要由树木、野草、农作物在花粉播散季节播散到空气中的植物花粉引起,故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又称花粉症。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主要由屋尘螨、屋尘、真菌、动物皮屑、羽绒等引起。由于上述变应原作用于机体时皆经呼吸道吸入,故又称吸入性变应原。某些食物性变应原如牛乳、鱼虾、鸡蛋、水果等也可引起本病,应予注意。

鼻黏膜有丰富的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构成了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其中含有丰富的抗原呈递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CD4 + T辅助细胞(Th)。

变应性鼻炎发病有两个阶段:

1. 致敏

致敏原(变应原)进入鼻腔,被鼻黏膜中的抗原呈递细胞捕获加工,将抗原肽递呈给初始T细胞,T细胞分化向Th2偏移使其数量增多。Th2细胞分泌IL-4,后者作用于B细胞使其转换为浆细胞,并产生IgE。IgE借其在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上的受体FcεRⅠ和FcεRII而结合在这两种细胞上。这个阶段即为致敏阶段。

2. 激发

当变应原再次进入鼻腔时,便可激发出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和鼻黏膜的炎症反应。这一阶段又分为:①早发相(early phase):发生于与变应原接触的数分钟内,主要由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的炎性介质引起;②晚发相(late phase):发生于早发相后的4~6小时,主要是由细胞因子引起炎性细胞浸润的黏膜炎症,也是局部炎症得以迁延的主要原因。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

清水样涕、鼻痒、鼻塞、喷嚏等症状出现2项以上(含2项),每天症状持续或累积约1小时以上。可伴有眼痒、结膜充血等眼部症状。症状严重的患儿可有所谓的“变应性敬礼”动作,即为减轻鼻痒和使鼻腔通畅而用手掌或手指向上揉鼻。

2. 体征

常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水样分泌物。症状严重的患儿可出现:①变应性黑眼圈:由于下眼睑肿胀而出现的下睑暗影;②变应性皱褶:由于经常向上揉搓鼻尖而在鼻部皮肤表面出现横行皱纹。

(二)诊断

具有上述临床表现,并同时具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2项中任何1项的阳性结果,方能确诊儿童变应性鼻炎。

1. 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

在停用抗组胺药物至少7天后进行,使用标准化变应原试剂,在前臂掌侧皮肤点刺,20分钟后观察结果。每次试验均应进行阳性和阴性对照,阳性对照采用组胺,阴性对照采用变应原溶媒。按相应的标准化变应原试剂说明书判定结果。

2.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

适用于任何年龄,是诊断儿童变应性鼻炎重要的实验室指标之一。

三、治疗原则与策略

(一)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是尽量避免过敏原,正确使用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如有条件可行特异性免疫疗法。对变应性鼻炎积极有效的治疗可预防和减轻哮喘的发作。

(二)治疗策略

1. 避免接触过敏原

对已经明确的过敏原,应尽量避免与之接触。花粉症患者在花粉播散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对真菌、室尘过敏者应室内通风、保持干爽等。对动物皮屑、羽毛过敏者应避免接触动物、禽鸟等。但是由于某些过敏原无处不在,且较隐蔽,要想完全避免十分困难。

2. 药物治疗

由于服用简便、效果明确,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措施。

(1)抗组胺药物:

推荐口服或鼻用第二代或新型H 1 抗组胺药,可有效缓解鼻痒、喷嚏和流涕等症状,是轻度间歇性和轻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首选治疗药物。口服H 1 抗组胺药对缓解眼部症状也有效。疗程一般不少于2周,5岁以下推荐使用糖浆制剂,5岁以上可口服片剂,剂量按年龄和体重计算。

(2)鼻用糖皮质激素:

是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首选药物,也可应用于轻度患者,对改善鼻塞、流涕、喷嚏及鼻痒等症状均有作用,疗程至少4周。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应按照各类药物说明书推荐的方法使用。

(3)抗白三烯药物:

是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治疗的重要药物,特别适用于伴有下呼吸道症状的患儿(如同时合并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哮喘等),常与鼻喷或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

(4)色酮类药物:

对缓解鼻部症状有一定效果,但起效较慢。也可用于对花粉过敏者的花粉播散季节前预防用药。滴眼液对缓解眼部症状有效。

上述各类药物在足够疗程、症状得到基本控制后,可根据病情程度减少剂量或使用次数。

(5)减充血剂:

鼻塞严重时可适当应用低浓度的鼻用减充血剂,连续应用不超过7天。推荐使用羟甲唑啉类、赛洛唑啉类儿童制剂,禁用含有萘甲唑啉的制剂。

(6)鼻腔盐水冲洗:

是改善症状、清洁鼻腔、恢复鼻黏膜功能的辅助治疗方法,推荐使用生理盐水或1%~2%高渗盐水。

3. 特异性免疫疗法

曾认为此法能使机体产生“封闭抗体”,以阻抑变应原与IgE的结合。最近研究发现其机制是抑制Th细胞向Th2细胞转化从而减少Th2型细胞因子的产生。根据变应原皮肤试验结果,用皮试阳性的变应原浸液制备的标准化变应原疫苗从极低浓度开始皮下注射,每周2~3次,逐渐增加剂量和浓度,数周(快速减敏)或数月注射至一定浓度改为维持量。已证明这种治疗对花粉、尘螨过敏者有良好疗效,主要适用于持续性鼻炎和(或)伴有哮喘者,但在哮喘急性发作时不应使用。

四、常用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

氯苯那敏 chIorphenamine

【其他名称】

氯苯吡胺,扑尔敏。

【制剂与规格】

片剂:4mg/片;注射剂:10mg/1ml。

【药理作用】

本品作为组胺H 1 受体拮抗剂,本品能对抗过敏反应所致的毛细血管扩张,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缓解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所致的喘息。本品抗组胺作用较持久,也具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能增加麻醉药、镇痛药、催眠药和局麻药的作用。本品主要在肝脏代谢。

【适应证】

本品适用于皮肤过敏症,如荨麻疹、湿疹、皮炎、药疹、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虫咬症、日光性皮炎;也可用于过敏性鼻炎、血管舒缩性鼻炎、药物及食物过敏。

【用法与用量】

1. 口服

6岁以下0.35mg/(kg·d),分3~4次服用;6岁以上4~8mg/次,3~4次/天,或用缓释片12mg/次,2次/天。

2. 皮下注射

0.35mg/(kg·d),分4次给药。

【注意事项】

1. 肝功能不全者不宜长期使用本品。慢性过敏反应患者不宜单独使用本品,以防产生耐药性。

2. 一旦出现过量中毒反应时,应及时催吐、洗胃、导泻以加速药物排出。若出现呼吸循环衰竭,应给予机械辅助呼吸等支持治疗,禁用中枢兴奋药。若出现抽搐,可使用硫喷妥钠予以控制。若出现血压过低,必要时可用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滴注以维持血压,但不宜用肾上腺素。另外,抢救中切忌注射组胺作为解毒药。

3. 慎用 新生儿或早产儿,膀胱颈部梗阻者,幽门十二指肠梗阻或消化性溃疡致幽门狭窄的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如高血压、低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不良反应】

有较明显的嗜睡、心悸等不良反应,可有口干等抗胆碱不良反应,还可有眩晕、疲乏无力、恶心、或皮肤瘀斑、出血倾向。心悸不良反应可能与尖端扭转型心律失常有关,应该引起警惕。

【药物相互作用】

1. 与解热镇痛药物配伍可增强其镇痛作用,有协助缓解感冒症状的作用。

2. 与镇静药物、安眠药、安定药并用或饮酒时,可增加这些药物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

3. 氯苯那敏可增强抗抑郁药的作用。

4. 氯苯那敏不宜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酮康唑等合用。

【应急处理】

伪麻黄碱过量的症状包括轻度的焦虑、心动过速和(或)高血压,一般出现于急性过量的4~8小时,是可逆的,通常不需要治疗。氯苯那敏过量应在急性过量的数小时内用按抗组胺药过量予以治疗。

氯雷他定 Ioratadine

【其他名称】

clarityne,开瑞坦。

【制剂与规格】

片剂:10mg/片;糖浆剂:60mg/60ml,100mg/100ml。

【药理作用】

本品属长效三环类抗组胺药,抑制组胺所引起的过敏症状,无明显的抗胆碱和中枢抑制作用,毒理学动物实验未见明显的致畸作用。本品为H 1 受体阻断药,对外周H 1 受体有高度的选择性,对中枢H 1 受体的亲和力弱,可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白三烯和组胺。本品起效快、作用持久,抗组胺作用比阿司米唑和特非那定均强,抗变态反应作用较好。

【适应证】

适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有关的症状,如喷嚏、流涕、鼻痒、鼻塞以及眼部痒和烧灼感。口服药物后迅速缓解鼻和眼部症状及体征。本品亦适用于缓解慢性荨麻疹、瘙痒性皮肤病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的症状及体征。

【用法与用量】

口服: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1日1次,1次10mg。2~12岁儿童体重>30kg者1日1次,1次10mg;体重≤30kg者1日1次,1次5mg。

【注意事项】

1. 在做皮试前的约48小时应中止使用本品,因抗组胺药能阻止或降低皮试的阳性反应发生。

2. 本品如无特殊情况不应擅自增加用量。当出现耐药时,可暂时中断治疗。

3. 儿童过量服用本品(>10mg)可出现锥体外系迹象、心悸等症状。

4. 对肝功能受损者,本品的清除率减少,故应减低剂量,可按隔日10mg服药。

【不良反应】

1. 在每天10mg的推荐剂量下,本品未见明显的镇静作用。

2. 常见不良反应有乏力、头痛、嗜睡、口干、胃肠道不适以及皮疹等。

3. 罕见不良反应有脱发、过敏反应、肝功能异常、心动过速及心悸等。

【药物相互作用】

同时服用酮康唑、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西咪替丁、茶碱等药物,会提高氯雷他定在血浆中的浓度,应慎用。其他已知能抑制肝脏代谢的药物,在未明确与氯雷他定相互作用前应谨慎合用。

【应急处理】

逾量中毒时,如果患者清醒可予催吐。可用生理盐水洗胃,并给予药用炭吸附药物。也可考虑用盐类泻药(硫酸钠)以阻止药物在肠道吸收。血液透析不能使本品消除,腹膜透析能否使本品消除尚未明确。

西替利嗪 cetirizine

【其他名称】

盐酸西替利嗪,仙特明。

【制剂与规格】

片剂:10mg/片;口服液:10mg/10ml。

【药理作用】

本品为第一代抗组胺药物羟嗪的衍生物,具有羟嗪原有的强效、长效、特异性H 1 受体拮抗作用。但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对中枢性H 1 受体的亲和性很低,基本无镇静作用,亦无明显的抗胆碱及抗5-羟色胺作用。经动物实验发现本品对组胺释放剂、血管活性肠肽、P物质及神经肽等所引起的皮肤反应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发现西替利嗪对变态反应发作时的嗜酸性粒细胞的活化与趋化有抑制作用。本品对变应原皮肤试验、鼻黏膜及支气管激发试验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适应证】

本品广泛用于各种由IgE介导的变态反应病,包括对急、慢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异位性皮炎,婴儿湿疹,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花粉症,药物变态反应,食物变态反应,昆虫变态反应,过敏性喉水肿,过敏性咳嗽等均有效;对于皮肤瘙痒症、冷性荨麻疹、皮肤划纹症、刺激性皮炎亦有疗效;对于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由于本品有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活化与趋化作用,有助于控制支气管哮喘的迟发相反应,故亦可作为辅助治疗。

【用法与用量】

口服。

1. 常规剂量

12岁以上,10mg/次,每日1次;6~11岁,10mg/次,每日1次;2~5岁,2.5mg/次,最大剂量可增至5mg,每日1次,或2.5mg/次,12小时1次。

2. 肝、肾功能不全时的剂量

有肝、肾功能损害时,6~11岁应减量,6岁以下不推荐使用。

【注意事项】

1. 出现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药,改用其他抗组胺药物。

2. 用药时间超过1个月者应适当换药,以防对本品产生耐药性。

3. 在特异性皮肤试验和各种变异性变应原激发试验或气道反应性试验前24小时内,最好避免服用本品。

4. 本品无特效拮抗剂,服药过量时应采用催吐、洗胃等处理,并加强生命体征监测,绝对禁用组胺作为解救药。

5.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用安眠药或使用其他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药物的患者慎用。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轻微且为一过性,有困倦、嗜睡、头痛、眩晕、激动、口干及胃肠道不适等。偶有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

【药物相互作用】

未发现有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报道,但同时服用镇静药时应慎重。

【应急处理】

本药无特效拮抗剂,严重超量患者应立即洗胃,采用支持疗法,并长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依巴斯汀 ebastine

【其他名称】

思金,开思亭。

【制剂与规格】

片剂:10mg/片。

【药理作用】

本品选择性地阻断组胺H 1 受体。无镇静作用,肝首过效应较多,代谢产物卡巴斯汀具有更强的抗组胺作用。依巴斯汀具有迅速而长效的组胺抑制作用,并且具有对组胺H 1 受体的超强亲和力。依巴斯汀及其代谢产物均不能穿过血脑屏障,这解释了在试验过程中观察到依巴斯汀对于中枢神经系统仅有轻微的镇静作用。

【适应证】

1. 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如治疗过敏性鼻炎(包括季节性和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哮喘等。

2. 用于皮肤瘙痒症及预防虫咬性皮炎。

【用法与用量】

口服: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1日1片(10mg)或2片1次口服;6~11岁儿童片剂1日1次半片(5mg)口服;2~5岁儿童常用量为1日1次2.5mg口服;2岁以下儿童应有本品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注意事项】

1. 已知对依巴斯汀或片剂中任何成分有超过敏者禁用。

2. 严重肝功能受损者禁用。

3. 和大多数抗组胺类药物一样,对具有下述情况的患者,在应用本品时宜采取谨慎态度。Q-T间期延长综合征、低钾血症、与已知可产生Q-T间期延长或抑制CYP3A酶系的任何药物(如咪唑类抗真菌药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用者。轻度或中度肝损伤患者。肾损伤患者。

【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疼、口干和倦睡。少见的不良反应有腹痛、消化不良、乏力、咽炎、鼻出血、鼻炎、鼻窦炎、恶心和失眠。

【药物相互作用】

研究表明当依巴斯汀与酮康唑或红霉素联合应用时,有药动学及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使依巴斯汀的血药浓度增高。尽管以上两种药物单独使用仅使Q-T间期延长10毫秒,并且依巴斯汀对Q-T间期延长的作用甚小,不具备临床意义,但仍建议依巴斯汀不宜用于同时服用酮康唑或红霉素的患者。

【应急处理】

没有特殊的解救方法,可给予洗胃并监测心电图等生命指征,及时给予对症治疗。

孟鲁司特 monteIukast

【其他名称】

singulair,顺尔宁。

【制剂与规格】

片剂:4mg/片,10mg/片。

【药理作用】

半胱氨酰白三烯(LTC4、LTD4、LTE4)是炎症介质,由包括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释放。这些重要的哮喘前介质与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受体结合。Ⅰ型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1)受体分布于人体气道的相关细胞(包括气道平滑肌细胞、气道巨噬细胞)和其他的前炎症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和某些骨髓干细胞)。CysLTs与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病理生理过程相关。在哮喘中,白三烯介导的效应包括一系列的气道反应,如支气管收缩、黏液分泌、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嗜酸性粒细胞聚集。在过敏性鼻炎中,过敏原暴露后的速发相和迟发相反应中,鼻黏膜均会释放与过敏性鼻炎症状相关的CysLTs。鼻内CysLTs激发会增加鼻部气道阻力和鼻阻塞的症状。

【适应证】

本品适用于2岁及2岁以上儿童和成人哮喘的预防和长期治疗,包括预防白天和夜间的哮喘症状、治疗对阿司匹林敏感的哮喘患者以及预防运动诱发的支气管收缩。本品适用于2岁及2岁以上儿童和成人以减轻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引起的症状。

【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日1次,哮喘患者应在睡前服用,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在需要时间服药。同时患有哮喘和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应每晚用药1次。15岁及15岁以上患有哮喘和(或)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成人患者每日1次,每次10mg;6~14岁哮喘和(或)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儿童患者每日1次,每次5mg;2~5岁哮喘和(或)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儿童患者每日1次,每次4mg。

【注意事项】

1. 口服本品治疗急性哮喘发作的疗效尚未确定,因此不应用于治疗急性哮喘发作。

2. 虽然在医师的指导下可逐渐减少合并使用的吸入型皮质类固醇的剂量,但不应用本品突然取代吸入或口服皮质类固醇。

3. 接受包括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内的抗哮喘药物治疗的患者在减少全身皮质类固醇的剂量时,极少病例发生以下1项或多项情况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血管性皮疹、肺部症状恶化、心脏并发症和(或)神经病变(有时诊断为Churg-Strauss综合征——一种系统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血管炎)。虽然尚未确定这些情况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因果关系,但在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减少全身皮质类固醇的剂量时,建议应加以注意并做适当的临床监护。

【不良反应】

本品上市使用后有以下不良反应报告:超敏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血管性水肿、皮疹、瘙痒、荨麻疹和罕见的肝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夜梦异常和幻觉、嗜睡、兴奋、激惹(包括攻击性行为)、烦躁不安、失眠、感觉异常/触觉障碍及较罕见的癫痫发作,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泻,ALT和AST升高,罕见的胆汁淤积性肝炎,关节痛(包括肌肉痉挛的肌痛),出血倾向增加,心悸和水肿。

【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可与其他一些常规用于哮喘预防和长期治疗及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药物合用。在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中,推荐剂量的本品不对下列药物产生有临床意义的药动学影响:茶碱、泼尼松、泼尼松龙、口服避孕药(炔雌醇/炔诺酮=35/1)、特非那定、地高辛和华法林。在合并使用苯巴比妥的患者中,孟鲁司特的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AUC )减少大约40%,但是不推荐调整本品的使用剂量。

【应急处理】

尚无关于临床治疗中本品过量的专门资料。在大部分药物过量的报告中,未报道出现不良事件。观察到的最多的不良事件是口渴、嗜睡、瞳孔散大、运动功能亢进和腹痛。尚不清楚本品是否能经腹膜或血液透析清除。

富马酸酮替芬 ketotifen fumarate

【制剂与规格】

片剂:1.38mg(相当于酮替芬1mg)。

【药理作用】

本药属于致敏活性细胞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的过敏介质释放抑制剂,具有保护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的细胞膜,使之在变应原攻击下减少膜变构、减少释放过敏活性介质的作用,故亦有肥大细胞膜保护剂之称。此药兼具变态反应病的预防及治疗双重功能,并有较强的H 1 受体拮抗作用,故亦可将之看作抗组胺药。它的H 1 受体拮抗作用为氯苯那敏的10倍,且作用时间较长。此药还有抑制白三烯的功能,故除对皮肤、胃肠、鼻部变态反应有效外,对于支气管哮喘亦有较好的作用。但本药亦有一定的中枢抑制作用及抗胆碱能作用。

【适应证】

用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支气管哮喘。

【用法与用量】

口服:4~6岁0.4mg/次,7~9岁0.5mg/次,10~14岁0.6mg/次,均为1~2次/天。

【注意事项】

1. 本药起效缓慢,对于支气管哮喘的缓解作用一般需连续用药2~4周后方渐出现,故在用药前应向患者解说清楚,配合治疗。

2. 本药与镇静安眠药及乙醇制剂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同时用药可加强困倦、乏力等症状,应予避免。

3. 本药与抗组胺药物亦有一定的协同作用,故当患者用抗组胺药效果不满意时,可考虑合并使用本药。

4. 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血糖药期间避免用本药。

5. 过量服用本药可引起昏睡、恶心等反应,应视情况给予对症处理,必要时予以洗胃或催吐,并严密监护患者,采用支持治疗直至症状缓解。

【不良反应】

1. 本药有与抗组胺药物类似的中枢抑制作用,服后可出现困倦感、乏力感等,但在程度上比大多数传统的抗组胺药轻。一般出现于用药初期,不必停药,持续用药一段时间后中枢抑制反应即逐步减轻乃至消失。

2. 少数患者于服药后有口干、恶心、胃肠不适等反应,但随用药时间延长,症状亦可逐渐缓解。

3. 个别患者于服药后可出现过敏症状,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局部皮肤水肿等,如遇此情况应及时停药。

【药物相互作用】

1. 与多种中枢神经抑制剂或乙醇并用,可增强本品的镇静作用,应予避免。

2. 不得与口服降血糖药并用。

【应急处理】

过量服用本药可引起昏睡、恶心等反应,必要时予以洗胃或催吐,严密监护患者,采用支持治疗直至症状缓解。

糠酸莫米松 mometasone furoate

【其他名称】

nasonex,内舒拿。

【制剂与规格】

鼻喷雾剂:0.05%/140揿,0.05%/60揿。

【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很高的受体亲和力和极低的全身生物利用度,是一种新型的鼻内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其作用机制是:①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性细胞向炎症部位移行,阻止炎性递质反应;②与靶细胞胞质中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R)结合后再移动到细胞核,从而抑制炎性细胞的活性;③抑制Th2,减少IL-4、IL-5的产生,活化Th1,产生IFN;④减少炎性递质(组胺、LT等)的合成和IgE的生成。

【适应证】

本品适用于治疗成人、青少年和3~12岁儿童的季节性或常年性鼻炎。对于曾有中至重度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症状的患者,主张在花粉季节开始前2~4周使用本品作预防性治疗。

【用法与用量】

通常先手揿喷雾器6~7次作为启动,直至看到均匀的喷雾,然后鼻腔给药,每喷喷出糠酸莫米松混悬液约100mg,内含糠酸莫米松一水合物,相当于糠酸莫米松50μg。如果喷雾器停用14日以上,则在以后应用时应重新启动。在每次用药前充分振摇容器。

成人(包括老年患者)和青年:用于预防和治疗的常用推荐量为每侧鼻孔2喷(每喷为50μg),1日1次(总量为200μg);症状被控制后,剂量可减至每侧鼻孔1喷(100μg),即能维持疗效。如果症状未被有效控制,可增剂量至每侧鼻孔4喷(总量400μg),在症状控制后减小剂量。在首次给药后12小时即能产生明显的临床效果。

3~11岁儿童:常用推荐量为每侧鼻孔1喷(每喷为50μg),1日1次(总量为100μg)。

【注意事项】

1. 对于涉及鼻黏膜的未经治疗的局部感染,不应使用本品。

2. 由于皮质激素具有抑制伤口愈合的作用,因而对于新近接受鼻部手术或受创伤的患者,在伤口愈合前不应使用鼻腔用皮质激素。

3. 使用本品治疗12个月后未见鼻黏膜萎缩,同时糠酸莫米松可使鼻黏膜恢复至正常组织学表现。

4. 与任何一种药物长期使用时一样,对于使用本品达数月或更长时间的患者,应定期检查鼻黏膜,如果鼻咽部发生局部真菌感染,则应停用本品或需给予适当治疗。持续存在鼻咽部刺激可能是停用本品的一项指征。

5. 对于具有活动性或静止性呼吸道结核感染以及未经治疗的真菌、细菌、全身性病毒感染或眼单纯疱疹的患者慎用本品。

6. 长期使用本品后未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受到抑制,但对于原先长期使用全身作用的皮质激素而换用本品的患者,需加仔细注意。这些患者可因停止全身用皮质激素而造成肾上功能不全,需经数月后HPA轴功能才得以恢复。如果这些患者出现肾上腺功能不全的症状和体征时,应恢复全身应用皮质激素,并给予其他治疗和采取适宜措施。

7. 在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中,小儿患者使用本品每日100μg长达1年后,未发现其对生长发育有影响。

【不良反应】

1. 局部不良反应(成人及青少年患者)包括头疼(8%),鼻出血如明显出血、带血黏液和血斑(8%),咽炎(4%),鼻灼热感(2%)及鼻部刺激感(2%),这些不良反应常见于使用皮质激素类鼻喷雾剂时。鼻出血一般具有自限性,同时程度较轻,与安慰剂(5%)相比发生率较高,但与阳性对照的皮质激素(15%)相比发生率接近或较低,其他反应均与安慰剂相当。

2. 在小儿患者中,不良反应如头疼(3%)、鼻出血(6%)、鼻部刺激感(2%)及流涕(2%)均与安慰剂相当。

3. 鼻腔吸入糠酸莫米松一水合物很少发生即刻过敏反应,极少有过敏和血管性水肿的报道。

【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与氯雷他定合用,对氯雷他定及其主要代谢物的血浆浓度未见明显影响。糠酸莫米松的血浆浓度未能检出,两药合用的耐受情况良好。

【应急处理】

由于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的全身生物利用度可忽略不计,因而发生药物过量时除观察外不需任何治疗,以后可重新使用适宜剂量的药物。

布地奈德 budesonide

【其他名称】

rhinocort,雷诺考特。

【制剂与规格】

鼻喷雾剂:32μg/喷(0.64mg/ml),64μg/喷(1.28mg/ml);10ml/支(120喷/支)。

【药理作用】

本品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强效的局部抗炎与抗过敏作用。

【适应证】

1. 季节性的过敏性鼻炎、经年性的过敏性及非过敏性鼻炎。

2. 治疗鼻息肉或预防鼻息肉切除后再生。

【用法与用量】

剂量应个体化。

1. 鼻炎

成人及6岁以上儿童推荐起始剂量为1日256μg,此剂量可于早晨1次喷入或早、晚分2次喷入。例如早晨每个鼻孔内喷入128μg(2×64μg);或早、晚两次,每次每个鼻孔内喷入64μg。1日量超过256μg,未见作用增加。在获得预期的临床效果后,减少用量至控制症状所需的小剂量。临床试验证明,一些患者每天早晨每个鼻孔喷入32μg作为维持剂量是足够的。

一些患者在开始治疗后5~7小时即可缓解症状,在治疗数天后才可获全效(少数患者需要2周)。因此,治疗季节性鼻炎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在接触过敏原前开始使用。

伴有严重的鼻充血时可能需配合使用缩血管药物。为控制过敏所致的眼部症状有时可能需要同时给予辅助治疗。

2. 治疗或预防鼻息肉

推荐剂量为128μg/次(每个鼻孔64μg,两个鼻孔共128μg),2 次/天。

【注意事项】

1. 肝功能损害使口服摄入布地奈德的全身利用率增加,但对于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其临床意义不大,因为鼻腔喷用后,经口摄入部分对全身利用率的贡献很小。

2. 肺结核患者使用该品应慎重。

3. 长期使用高剂量的此药物,可能发生糖皮质激素的全身作用。长期接受本品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可能引起生长发育迟缓,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 伴有鼻部真菌感染和疱疹的患者慎用。

5. 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转而使用本品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6. 本品仅为鼻腔用药,不得接触眼睛。若接触眼睛,请立即用水清洗。

7. 6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本品。

【不良反应】

约5%的患者会发生局部刺激的不良反应。

1. 常见(>1/100) 气道:局部刺激、轻微的血性分泌物、鼻出血。

2. 少见(<1/1000) 全身:血管性水肿。皮肤:荨麻疹、皮疹、皮炎、瘙痒。气道:鼻中隔穿孔和黏膜溃疡。速发或迟发的过敏反应:包括荨麻疹、皮疹、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和瘙痒。极少数患者在鼻腔内给予糖皮质激素后出现黏膜溃疡和鼻中隔穿孔。这些不良反应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由糖皮质激素、这些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

【药物相互作用】

尚未观察到布地奈德与其他用于治疗鼻炎的药物有相互作用。细胞色素P450 3A是皮质激素的主要代谢酶,酮康唑是该酶的强效抑制剂,可增加口服布地奈德的血浆浓度。在推荐剂量,西咪替丁对口服布地奈德的药动学有轻微影响,但无明显的临床意义,而奥美拉唑对此无影响。

【应急处理】

短期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过量,即使用非常大的剂量,也不会产生临床上的问题。长期过量使用可能会出现糖皮质激素的全身性作用,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和肾上腺抑制。

丙酸氟替卡松 fIuticasone propionate

【其他名称】

flixonase,辅舒良。

【制剂与规格】

鼻喷雾剂:0.05%,50μg/喷(60喷/支)。

【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强效抗炎活性,但鼻黏膜局部给药时全身活性甚微。在治疗剂量经鼻给药或局部(经皮)给药时,丙酸氟替卡松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潜在抑制作用很小,只有在很高剂量口服给药(10mg,每日4次,即每日40mg或更高)时才会出现明显的抑制作用。

【适应证】

用于预防和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包括花粉症)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

【用法与用量】

鼻腔喷入:左手喷右侧鼻孔,右手喷左侧鼻孔,避免直接喷向鼻中隔。成人和12岁以上儿童每个鼻孔各2喷,每日1次(每日200μg),以早晨用药为好。某些患者需每个鼻孔各2喷,每日2次,早、晚各1次直至症状改善。当症状得到控制时,维持剂量为每个鼻孔1喷,每日1次。每日最大剂量为每个鼻孔不超过4喷。

【注意事项】

1. 使用经鼻给药的皮质激素可能产生全身作用,特别是在高剂量长期使用时,已有报道儿童以推荐剂量使用经鼻给药的皮质激素时生长发育迟缓。建议儿童和青少年长期使用经鼻给药的皮质激素时规律地监测身高,如发现生长发育迟缓应减少给药剂量。如可能,应给予可控制症状的最低有效剂量。使用高于推荐剂量治疗可导致临床上显著的肾上腺抑制,在应激或择期手术期间考虑全身应用皮质激素。

2. 局部感染 鼻孔感染应予适当治疗,但应考虑到有遮盖局部感染的可能。

3. 本品给药几天后才能达到最大疗效。如果认为患者的肾上腺功能发生改变,则患者由原来的全身应用类固醇改用本品治疗时应谨慎。

4. 虽然在大多数病例中本品可控制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但是在夏季过敏原水平可异常增高,在某些病例中需要给予额外治疗。

【不良反应】

1. 非常常见

鼻出血。

2. 常见

与其他鼻部吸入剂一样,本品使用后有令人不愉快的味道和气味,头痛并可引起鼻、喉部干燥、刺激。

3. 非常罕见

过敏/过敏样反应、支气管痉挛、皮疹、面部或舌部水肿、鼻中隔穿孔、青光眼、眼压升高、白内障等。

【药物相互作用】

利托那韦(ritonavir,一种CYP3A4肝酶强抑制剂)可使丙酸氟替卡松血药浓度大幅增加,导致血清皮质醇浓度明显降低,曾有同时接受丙酸氟替卡松和利托那韦治疗的患者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系统糖皮质激素效应,包括库欣综合征及肾上腺功能抑制。因此,应避免将丙酸氟替卡松与利托那韦合用,只有当患者对药物的预期收益超过可能产生的系统糖皮质不良反应时,才能考虑同时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和利托那韦。

【应急处理】

目前尚无短期或长期过量应用丙酸氟替卡松的资料。

呋麻滴鼻液 ephedrine hydrochIoride and nitrofurazone nasaI drops

【制剂与规格】

滴剂:本品为复方制剂。每10ml含呋喃西林2mg,盐酸麻黄碱100mg。

【药理作用】

本品中呋喃西林对革兰阳性、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盐酸麻黄碱为拟肾上腺素药,可直接激动血管平滑肌的α、β受体,使皮肤、黏膜以及内脏血管收缩,用于鼻部则可收缩鼻黏膜血管。因此可作为鼻用减充血剂,缓解鼻黏膜充血、水肿、鼻塞。

【适应证】

用于急、慢性鼻炎和鼻窦炎。

【用法与用量】

滴鼻用:1次1~3滴,1日3~4次。

【注意事项】

1. 小儿、孕妇慎用。

2. 连续使用不宜超过3日,频繁使用可产生“反跳”现象,出现更为严重的鼻塞,长期使用可造成鼻黏膜损伤。

3. 冠心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慎用。

4. 鼻腔干燥、萎缩性鼻炎患者禁用。

【不良反应】

偶见一过性轻微烧灼感、干燥感、头痛、头晕、心率加快,长期使用可致心悸、焦虑不安、失眠。

【药物相互作用】

不能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呋喃唑酮、三环类抗抑郁剂如阿米替林同用。

【应急处理】

在临床上,呋喃西林、麻黄碱都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如出现鼻前庭红、肿、痒,这可能是药物造成的过敏反应,应及时停药,过敏严重者可使用抗过敏药物治疗。

粉尘螨注射液 dermatophagoides farinae injection

【其他名称】

dust mite injection。

【制剂与规格】

注射液:0.2mg/1ml。

【药理作用】

本品是一种强烈而有效的过敏原。通过少量多次给予过敏原的办法,使机体产生特异性阻断抗体(IgG),后者占据肥大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抗体与抗原的连接位置,从而产生免疫耐受。经较长时期的注射给药后使患者机体IgE浓度下降,对粉尘螨抗原的过敏反应减少,达到脱敏的效果。

【适应证】

适用于吸入型哮喘、过敏性鼻炎、异位性皮炎、泛发性湿疹、慢性荨麻疹等。

【用法与用量】

皮下注射:儿童以25周为1个疗程。第1~10周用1:100 000浓度,自0.1ml开始,每周递增0.1ml;第11~20周用1:10 000浓度,自0.1ml开始,每周递增0.1ml;第21~25周用1:5000浓度,各周剂量相应为0.6、0.7、0.8、0.9和1.0ml。如疗程结束时效果明显,可改用维持量,每2周1次,每次1:5000浓度1ml。

【注意事项】

1. 每次注射后需观察30分钟,如发生休克,其处理方法与青霉素休克相同。因此,使用本品时应配备肾上腺素等救治过敏性休克的药械。

2. 凡注射后24小时内有局部红肿、皮疹等反应者,下次注射剂量减半或不增。

3. 停药2周以上再次用药时,仍需从小剂量开始。

4. 严重心血管疾患和肾功能严重低下者禁用。

【不良反应】

可见局部红肿、皮疹或轻微哮喘。

【药物相互作用】

尚不明确。

【应急处理】

每次注射后需观察半小时,如发生休克,其处理方法与青霉素休克时相同。因此,使用本品时应配备肾上腺素等救治过敏性休克的药械。

粉尘螨滴剂 dermatophagoides farinae drops

【制剂与规格】

每瓶2ml。粉尘螨滴剂1号:蛋白浓度1μg/ml;粉尘螨滴剂2号:蛋白浓度10μg/ml;粉尘螨滴剂3号:蛋白浓度100μg/ml;粉尘螨滴剂4号:蛋白浓度333μg/ml;粉尘螨滴剂5号:蛋白浓度1000μg/ml。

【药理作用】

本品为特异性免疫治疗类药物。粉尘螨具有强致敏性过敏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吸入微量的粉尘螨过敏原即能引起哮喘或其他过敏性疾病。本品能使对粉尘螨过敏的患者产生特异性的阻断抗体和免疫耐受,从而使患者对粉尘螨的过敏反应减少,达到治疗的目的,是一种针对螨性过敏性疾病的病因治疗。

【适应证】

本品用于粉尘螨过敏引起的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的脱敏治疗。

【用法与用量】

一般应在过敏症状最轻微时开始治疗,滴于舌下,含1分钟后吞服,每日1次。一般在每天的同一时间用药,最好是早饭前用药。若用药后偶尔出现疲劳症状,可将用药时间改为晚上。根据过敏程度调节剂量。常用量分为递增量和维持量,递增量为1、2和3号,维持量为4和5号。

【注意事项】

1. 用前先做粉尘螨皮肤点刺试验,明确诊断。

2. 如果同时进行抗病毒或细菌疫苗接种,在最近一次服用粉尘螨滴剂后间隔半周再进行疫苗接种。疫苗接种后两周可以再继续粉尘螨滴剂的治疗。

3. 为避免其他过敏性不良反应,治疗期间应尽可能避免接触致病过敏原和那些与致病过敏原相互作用的物质。

4. 用药期间如果健康状况有变化,如发生感染传染性疾病等都应及时告知医师。

5. 用药期间禁止喝酒。

6. 用药期间如果变应原的组成由于患者的敏感程度发生变化而与原来的变应原组成有所不同,那么治疗应该从最小浓度重新开始。这同样适用于那些曾经使用其他的产品(即使是口服制剂)进行脱敏治疗的患者。

7. 凡服用后24小时内有不良反应者,次日剂量宜减少3级(若在递增期,则次日剂量减少至最小剂量),耐受后再逐渐递增。

8. 停服两周以上(最长4周),例如在接种疫苗后再次服用时减3级或从最小剂量开始,再逐渐递增;停服4周以上,再次服用时应从最小剂量开始。

9. 用药期间应避免任何异常的过度疲劳。

【不良反应】

1. 少数病例会出现胃肠道不适、轻度腹泻,或过敏症状加重。个别患者可激发轻型哮喘或荨麻疹。

2. 少数患者会在服药后感到疲劳。

【药物相互作用】

若同时进行抗过敏症状治疗(例如使用抗组胺剂、皮质类固醇、肥大细胞稳定剂),当这类药物停止使用时,应注意过敏性不良反应的发生,必要时调整剂量。

【应急处理】

可能发生不良反应,以过敏症状加剧的形式出现,此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如果忘记服药或者服用了较小剂量的药物,下次服药时不要服用大一级剂量的药物,而应该从最近一次有良好耐受的剂量开始。 qeVxWQgwpWj9hdi0TwwxLHYaw5KyszL6djiNHUDLp8ujTg9QlzKVVALrMuPO95P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