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长期以来,“早发现、早治疗”一直是消化内科和消化内镜医生美好的愿望,但目前我国消化内镜检出的很大一部分病变都是晚期肿瘤。在欧美和日本,过去30年间随着内镜筛查、内镜监测等概念应运而生,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的检出、治疗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消化道肿瘤的早期发现离不开消化内镜技术的革新。近年来,色素内镜、放大内镜、窄带成像内镜以及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相继迅猛发展,并逐渐成为临床上发现早期消化道肿瘤的“利器”。与此相伴,新的疾病谱的内镜分型不断被提出、更新和完善。而很好地掌握这些内镜诊断技术往往需要建立在长期、大量的临床工作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之上。换而言之,这些技术无可避免地都存在一定的主观判定因素。

随着多学科交叉的不断碰撞与融合,将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于消化道黏膜病变的诊断成为目前的热门领域之一。大量的体外研究已经证明,应用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实现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非常可行的。然而,囿于诸多技术因素,这项技术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旧没有实现从体外向体内的转化。幸运的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经过多年的研究于不久前实现了这一技术瓶颈的突破,并很快应用于临床。我们有幸较早地应用了这项技术并与他们进行了全面的合作,通过前期的临床研究积累了一些最新的临床数据。虽然目前关于拉曼光谱内镜的临床资料相对有限,但鉴于其可反映出疾病引起组织、体液和细胞分子组成的变化,能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来诊断疾病,且具有快速客观、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无痛无损、使用简单等特点,我们对这一技术的应用前景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为了让国内同道尽早地接触到这一概念和新技术,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共同编写这本《整合拉曼光谱内镜图谱》献给广大读者。

拉曼光谱内镜获取的拉曼光谱图像不同于常见的内镜图像或病理学图像,它是通过特殊的软件分析激发光照射消化道黏膜组织后产生的拉曼光谱获得的拉曼位移图谱。因此,为了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拉曼内镜图谱的产生原理和辨别其与病理学诊断之间的对应关系,我们在本书第一章重点介绍了近红外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的基础理论。第二章和第三章介绍了拉曼光谱内镜的发展史和拉曼光谱内镜的构造。第四至第六章分别介绍了拉曼光谱内镜在食管、胃和大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最后一章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拉曼光谱内镜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书承蒙世界著名消化病学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和中华消化内镜主任委员李兆申教授作序,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十分感谢人民卫生出版社让我们有以此书与广大同道交流拉曼光谱内镜这项新技术的机会。同时也感谢为本书编写和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的所有工作人员。

由于拉曼光谱内镜在临床应用的时间非常短,目前的临床研究资料有限,对消化道疾病诊断的标准模型尚在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中。由于时间仓促,且限于我们自身水平有限和编著经验不足,难免有认识不足甚至错误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和同道们不吝指正!不胜感激!

任建林 何克裕 黄志伟

2014年7月20日 Bo9LIRH/XsTjCPjbYiGqoqTnCXhgSvsqG8ajO6IdMGq6amB+55SMuBMyHZxuA8L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