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多动症——披着“淘气”的外衣

☆ 什么是儿童多动症?

早在1845年,德国医生霍夫曼(Hoffman)就将儿童活动过多作为一种病态症状加以描述。他首先发现并描述了一种儿童无端的躁动不安现象,他认为这种表现并不是孩子的顽皮,而是一种病态现象。1902年,斯蒂尔(Still)首次对儿童活动过多现象做了较充分的描述和分析,他认为这种疾病与智力迟缓或脑损伤不同,此症儿童缺乏内化外在要求和原则的能力,故称其为“道德控制力缺乏”(Deficit in Moral Control)。1932年,卡默(Kramer)和皮洛(Pallnow)用“活动过度综合征”(Hyperkinesis)名称予以报道。1947年,斯特劳斯(Strauss)和雷婷恩(Lehtinen)认为这类症状与脑损伤有关,故命名为“脑损伤综合征”。1949年,盖塞尔(GesseⅡ)提出“轻微脑损伤”这一名称,在1962年的国际儿童神经病学专家研讨会上,又暂定名为“轻微脑功能失调” (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简称MBD)。1968年,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在《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二版(DSM-Ⅱ)中,将这一障碍命名为“儿童期多动反应”(Hyperkinetic Reaction of Children)。

以上术语的共同点集中在多动行为却忽略了注意力的问题。直到1972年才强调有必要把儿童的分心和冲动看做是伴随多动行为的更具广泛性和长期性的问题。1980年的DSM-Ⅲ认为此症的主要问题是注意障碍,因此诊断命名为“注意缺失障碍”(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简称ADD),对于同时有多动症状者,定名为“注意缺失障碍伴多动”(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with Hyperactivity,简称ADDH)。1987年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发表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修订本(DSM—Ⅲ-R)认为,注意力缺失是主要的,多动现象只是一个从属因素,并首次使用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这一名称,现在广为研究者所接受和使用。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注意力缺乏、唤起过度、活动过多、冲动性和延迟满足困难等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的总称。它是儿童期最常见、最复杂的心理与行为障碍之一,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对此类儿童的关注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儿童多动症症状一般在7岁以前表现出来,6~10岁为发病高峰期,儿童多动症发病率的统计差异很大。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对儿童多动症的相关研究较多,发病率从0.73%~14.8%不等,与国外1%~20%的发病率相近。有研究对我国1983~2011年ADHD流行病学调查文献进行系统回顾,我国儿童ADHD总发病率为5.7%,高于世界发病率(5.3%)。其中,男童总发病率为7.5%,女童总发病率为3.4%。调查时间、地区、受调查对象年龄、样本量大小和诊断标准均是影响发病率的重要因素。随着调查年代的推移,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率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降而上升,小学生高于学龄前儿童。

☆ 哪些原因会导致儿童多动症?

导致儿童多动症的原因尚存诸多争议,近年多项研究的初步共识认为多动症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脑部异常

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面(SPECT)等技术的出现使多动症成因的神经生理理论的预测成为可能。神经影像学研究提示前额叶、纹状体区域损伤在ADHD的致病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使用MRI开展的结构影像学研究显示多动症儿童的脑部前额区域存在异常,主要包括前额叶皮质和基底核存在轻微但又独特的异常。此外,右侧前额叶皮质、尾状核和苍白球更小、前膝胼胝体小、顶叶和枕叶白质减少、后小脑蚓部更小。功能影像学(fMRI、PET及SPECT)研究结果提示儿童和成年ADHD的前额叶皮质和纹状体的基本活动降低,这些区域的损伤会导致相应的行为症状。研究发现,影响上述脑部异常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母亲孕期疾病:高血压、肾炎、贫血、先兆流产、病毒感染、不恰当服药等。

(2) 分娩过程异常:早产、钳产、剖宫产、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等。

(3) 出生后1~2年内,中枢神经系统有感染及外伤的儿童发生多动症的机会较多。

(4) 其他:如长时间电脑辐射,手机辐射等对新生儿的脑部组织也有较大的影响。

2. 遗传因素

ADHD具有很高的遗传性,25%~50%的病例有家族史。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席勒温(Silver)就发现近40%的多动症儿童父母、同胞和亲属也患有该症,存在家族聚集性。法诺旺(Faraone)等人的研究也显示,多动症儿童其父母为多动症的概率是对照组的20倍,兄弟姐妹为多动症的概率是对照组的17倍。双生子的研究更具有说服力,著名的多动症双生子研究是由高德曼和史蒂文森(Goodman&Stevenson,1989)进行的,他们从普通人群中通过老师和父母填写问卷的方式筛选多动症双生子患儿,资料分析发现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是51%,而异卵双生子同病率是33%。多动症遗传因素的病因探讨主要体现在基因研究方面。

多动症儿童个性发生偏移,关键是自控能力不足,继而出现活动过多,注意力涣散等表现,而自控能力的强弱与中枢神经元突触间隙处的去甲肾上腺素有效浓度有关。该处去甲肾上腺素不足时儿童自控能力较弱,反之自控能力较强。但去甲肾上腺素的不足并非都是脑损伤的结果,而是由于多种内外因素作用的结果。ADHD可能有数个易感基因,其作用具有累积效应。与ADHD相关的特殊基因包括多巴胺受体基因、多巴胺转运体基因及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等。根据“基因-酶”的学说,多巴胺β羟化酶(DBH)的多少首先决定于在某种染色体上的DBH 基因如何。多动症小儿受遗传因子的影响,DBH不足,神经元突触间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减低,出现多动症症状,但这种遗传因素只是内因,多动症的发生受很多方面的影响。

3. 神经化学因素

多动症儿童与正常儿童在某些神经化学方面的指标,如尿液、血液和脑脊液等,暂未发现显著差异。诸多研究发现,多动症的发生可能是由于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使得神经不能及时传递信息而造成的一种病态。多动症儿童的中枢神经递质及其代谢物和一般儿童不同,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少,可能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活动,使动作增多。

4. 饮食和铅中毒

一些饮食因素也被认为是多动症的可能病因。20世纪80年代,食用糖在美国被认为是儿童多动症的主要成因,后来相关研究所及大学的研究者通过严格的实证研究,结论显示糖与儿童行为、注意力和学习问题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关系,即食用糖不是多动症的成因。目前,人们对于一些食物添加剂(如食用色素、香料、防腐剂)和某些饮料(可乐、雪碧、冰激凌)也存在一定的顾虑,认为这些食品增加多动症出现的可能性,但是目前研究没有发现这些物品与多动症之间的直接关系。缺铁致使多巴胺受体功能障碍,出现易怒、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状。

研究表明,铅中毒是引发儿童多动症的原因之一,摄入含铅量过多的食品,即使未达到中毒剂量也会诱发多动症。现代社会中随着工业发展,空气污染加剧,人们吸铅中毒的机会增加。如吸入汽车废气,接触大量油漆、塑料玩具及其他化学物品等 ,当血铅>100微克/升时就能抑制脑中酶的活性,干扰神经递质代谢,影响儿童的智力、记忆力、视觉运动、听觉运动功能,使其自控能力下降。有人指出当血铅>60微克/升时即有脑电生理的变化,引起小儿行为异常。

5. 家庭和社会因素

很多家庭和社会因素可能不是多动症的直接原因,单独存在也不一定会造成多动症,但一经出现就会对多动症儿童有重要意义。不良因素常常会引起儿童心理、行为异常,加重多动症症状。而好的因素可能会防止多动症的发生,也可减轻多动症症状。国外有学者认为,暴力式管教会使小儿症状发展,并增加新的症状,如口吃、挤眉、眨眼。而对小儿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和过于溺爱等,常可能促使症状出现或使已有症状加重。国内资料表明,在多动症儿童的不良家庭教育方式中,家长中所谓“严格管教者”占61.7%,“放任不管者”占3.5%,“过分溺爱者”占7.05%。

(1) 家庭因素:

多动症儿童与家庭环境不佳或家长的不合理教养有一定关系:①做父母的经验有限,对待孩子观点不一致或存在严重的分歧;②家长工作忙,对子女关心不够,忽视儿童的物质和心理要求或只顾自己玩乐,无心多管子女;③家长文化水平低,教育子女简单粗暴甚至对子女躯体虐待和心理虐待等;④对孩子期望太高,严加看管,使孩子失去“自由”,产生极大心理压力或者对孩子过度溺爱、百依百顺、养成娇生惯养的自私心理;⑤父母关系紧张或家庭不良事件,如父母关系不好、离异或亲人亡故等;⑥其他:如家长的个性特点等。

(2) 社会因素:

学校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如学校学习观点不明确、过分强调分数而忽视心理健康、学校气氛活泼不足,加上老师教育方法不当等会导致儿童丧失学习兴趣、学习压力过重。另外,城市化和现代化步伐增快、电影电视内容的影响、电脑游戏的引诱、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变、社会道德规范的削弱等也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

☆ 儿童多动症有哪些特征和表现?

小情景

有一些儿童看起来身体健康,甚至相当聪明、可爱,然而,他们的父母、老师们总是因他们头疼不已。因为他们几乎无法遵守课堂规矩,无法安静地待上哪怕是10分钟。同时他们又精力旺盛,喜欢争抢,一不小心就卷入与小朋友们的打斗中,因此几乎很难与人相处。最不能接受的是,他们写作业非常缓慢,字迹不佳、粗心大意,经常把简单的题目做错,有的还在阅读等方面碰到困难……父母不得不花费比一般家长多得多的时间来管教孩子,却收效甚微……

儿童多动症已有100多年的研究历史,但是直到20世纪末人们才对其临床特征达成相对较为一致的看法。现在通用的提法是:多动症作为一种行为障碍,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注意分散、活动过度、任性冲动三大主要症状。但是,多动症儿童个体差异极大,一般来说多动症儿童都具备上述三大主要症状,每一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此外,多动症儿童还会存在学习困难、言语障碍、感知觉异常、品行问题、社交问题及一些生理性病变等。

1. 注意分散

注意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正常的儿童在学龄前期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近年来对多动症儿童的研究发现,注意分散是这类儿童最突出的表现。

多动症儿童很容易被无关刺激所吸引,注意的分配和转换方面有困难。儿童在平时生活中对来自各方面的刺激均有一定反应,不能较好地过滤无关刺激,从而导致上课不能坚持认真听讲,做作业时不能全神贯注,而是一心多用。环境中任何视、听刺激均可干扰其注意力,使之分心。此类儿童在学校是比较容易识别的,如经常关注教室外面的一些情况,只要听到教室内有异常声响,目光就会循声而去,上课过程中经常东张西望。即使在游戏活动当中,也难于集中注意力坚持到底,无论是看漫画书或卡通片都只能安坐片刻便站起来走动,做什么事总是半途而废。这是多动症儿童注意分散的其中一个表现,即指向外部世界,还有一部分儿童的注意容易分散,指向的是个体内部心理世界。这一类多动症儿童通常表现为没有生气,长时间保持冷漠或活动性较弱。他们的思维可能十分活跃,并且十分具有创造性,但是给人的感觉往往是较为懒惰、好静恶动,似乎表现出“回忆或提取概念”的困难。注意分散指向个体内部的多动症儿童没有多动一冲动型的孩子有破坏性,上课过程中也会表现出较好的行为规范,如坐姿端正,但往往实际是开小差,没有认真听课。此类儿童容易被老师忽略,很容易在学业、社交和情绪上出现问题。

2. 活动过度

是多动症儿童的又一核心症状,是指在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中,儿童的行为动作和活动内容比正常儿童或成人的预期明显增加,在需要儿童自我控制和秩序井然的场合中显得尤为突出。他们似乎有一种用不完的精力,会不断活动,从小就显得比较兴奋活跃,有的儿童从婴儿期甚至在胎儿期就开始有过度活动,表现为孕期胎动较为频繁,出生后比其他婴儿更为活泼、手脚不停乱动等(图1-1)。

活动过度的症状最容易引起大人的注意,也是怀疑孩子得了多动症的最初依据,成为很多家长前来咨询的直接原因。多动症儿童的活动过度主要有三个特点:

(1) 跨场合的稳定性:

儿童的这种多动行为并非只出现在家里或学校,甚至到别人家做客、到公共场合看电影、到医院就诊等场合都会表现出活动过度、难以安静。

图1-1 多动症儿童

(2) 时间的持续性:

一方面多动症儿童的这种多动行为从胎儿期会持续到青少年期,甚至持续到成人;另一方面多动症儿童的这种活动过度表现在一天当中的不同时段都是如此,情况严重者甚至睡眠期间也会活动过度,如蹬踹被褥、从床的一端滚到另一端、掉到床下等。

(3) 不能自我控制:

大多数多动症儿童无论在何种场合都难以控制自己的多动行为,即使儿童意识到了也很难依靠自我控制来加以改善,同样也难以接受环境的约束。所以,儿童家长、老师的一般说教、批评等往往收效甚微。

3. 任性冲动

一般是指多动症儿童在情况不明朗、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引发的快速、随便、非合理的行为反应。如上课过程中,教师的问题还未说完就抢着回答,而且答案基本错误;在与人交流的时候,无法做到倾听,经常随意插嘴;完成家庭作业时,经常忘记老师要求,不顾对错而匆匆了事;就餐时,不管汤是冷是烫,拿来就喝;过马路时,不管有无汽车,横冲直撞;与他人游戏时,经常不服从规则,急不可待,随心所欲。同时,多动症儿童常常情绪很不稳定,极易冲动,做事凭兴趣,感情用事,情绪波动很大。高兴时手舞足蹈,难以自控,令人感到莫名其妙。不高兴时,就大喊大叫,甚至咬人、踢人或自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容易过度兴奋、激动。但是一旦受到挫折、遇到困难,则易激怒、发脾气、哭闹。情绪极易受外界影响变化,遇事不考虑后果,经常是行动先于思维。做事缺乏条理性,经常频繁地变换活动内容。多动症儿童的需求要立即满足,否则就会大哭大闹,甚至会无缘无故地叫喊,在集体活动中很难遵守纪律等。

多动症儿童因为不稳定的情感,冲动性的行为及较差的控制能力,他们常常与别的小朋友吵嘴、打架。这种喜怒无常的坏脾气常使同学伙伴害怕他,讨厌他,而不与之交往,因此这类儿童一般不易合群。久而久之也可造成他们的反抗心理,常常发生伤人与自伤的行为,甚至导致一些灾难性的后果。

4. 学习困难

一般情况下,多动症儿童的智力水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但是,由于注意力集中困难,再加上活动过度、任性冲动,导致其不能把注意力集中起来,不能专心听讲,所以对知识的掌握也就缓慢,背课文也要花费比一般儿童多得多的时间。尤其是教师的讲解过程中,由于好动贪玩,经常错过最佳听课期,对教师讲授的知识一知半解。

多动症儿童识记过程的速度较慢,记忆保持的时间较短,容易遗忘,记忆的再认不够准确,不够稳定,对识记材料的选择、加工和分类能力较弱。多动症儿童的记忆不稳定,不牢固,对学过的东西记得不全面,再认时漏洞百出、前后颠倒,有时记着的也会突然忘记。如平常能背出的课文到课堂上便背不上来了,平时能记忆的公式,考试时就用不上。多动症儿童记忆的选择、加工、分类能力较弱,不会有选择地记住重要的东西,对形象直观的东西能够靠机械记忆记住,但那些抽象、间接的记忆内容则发生困难。如数字题一般套用公式的计算困难不大,但遇到应用题就理解不了;背诵课文只背诵原文还行,让复述段落大意就抓不住要点,困难重重。多动症儿童对识记材料也能在短时间内记住,但是印象不深,容易忘记,对老师讲的内容、布置的作业都难以保持长时间记忆,学习成绩自然也就很差了。

此外,一部分多动症儿童存在认知功能缺陷,导致阅读、拼写、计算困难,或者临摹绘图、左右辨别不清等,结果学习成绩低下,常常不及格或者成绩忽上忽下,波动很大。

5. 言语障碍

一部分多动症儿童会伴发言语障碍,一方面表现为语言发育延迟而导致的表达性语言障碍和感受性语言障碍;另一方面表现为特定性的言语异常,如发音异常与口吃。多动症儿童的口头语言的发育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的水平,开口说话比较晚,有些儿童到了2岁还是不能说单词句,在日常生活当中,表达自己意愿和理解他人的意图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一部分儿童会出现发音异常,比如经常在以下发音中出现错误:1/m/n/j/q/zh/ch/sh/s/z/c;另一部分儿童会出现言语节律方面的异常,即通常所说的“口吃”现象,如经常会出现一些字音字词多次重复、不合理拉长与异常停顿等。

6. 其他特征

大部分多动症具有正常的体貌特征,但部分多动症儿童会伴随头面部、躯干、肢体等的不自主抽动;部分多动症儿童会有吸吮手指、啃咬手指甲等不良习惯;大约一半多动症儿童存在精细动作发展缓慢,协调性很差,如不易学会骑自行车,体操动作不准确。同样,他们不善于分配注意力的问题,如果完成某项任务需要眼、耳、脑、手分别控制并相互配合,如上课时眼要看书、黑板,耳要听讲,又要动脑思考,动手做笔记,这时他们会显得手忙脚乱,无所适从。部分多动症儿童会出现功能性遗尿、功能性遗粪及睡眠障碍(主要是夜惊)、有违抗性、攻击性等品行问题等。

☆ 儿童多动症有何危害?

多动症呈慢性过程,症状持续多年,甚至终身存在。他们的执行功能较差,规划能力、工作记忆缺损、语言流利性和动作顺序障碍。儿童多动症家族史、心理社会因素以及共病人格障碍、焦虑障碍等增加其症状持续的危险性。多动症儿童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病情会逐渐加重,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而且还会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和沉重的负担,造成程度不等的危害。因此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应尽早识别并进行长期帮助。

1. 对个人的危害

轻微多动症儿童只是在学习上不能专心,不能主动去学,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在行为上不能自控,表现为不服管束,被人歧视。重症多动症儿童则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不能跟班,难以读完小学及初中。在行为上惹是生非,干扰他人。随着年龄增长,因无法自控易受不良影响和引诱,可发生打架斗殴、说谎偷窃,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多动症儿童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症状可以延续到青春期甚至到成年期,会导致在成人阶段无论在工作表现、日常生活或人际关系的互动上产生困扰。由于自信心不足、挫折、沮丧、不明的脾气暴躁,没有稳定的人际关系或是以独处为主,结果常常导致丢掉工作、分居或离异、抚养孩子困难,产生社会关系及经济状况的巨变,甚至产生抑郁症。另外,继发或共患破坏性行为障碍及情绪障碍的危险性也提高,成年期物质依赖、反社会人格障碍和违法犯罪的风险亦可能增加。有资料显示,大多数多动症儿童成年后文化水平低于正常儿童。约有16.6%的多动症儿童到成年期工作极度不负责,与人很难相处,缺乏自信等,约有11.1%有冲动、自大、自卑等情绪障碍。社会交往问题、说谎、逃学、过失行为或青少年犯罪的发生率也比正常儿童高。

2. 对家庭的危害

与正常儿童相比,多动症儿童行事莽撞,不听家长指挥,常常做出一些相当危险的举动,如爬到危险的高处、触摸危险的物品等,无论大人怎么劝说也无济于事,因此需要耗费家人相当多的精力去照顾以避免其发生骨折、触电等危险。往往家人会被折腾得筋疲力尽、苦不堪言,甚至扰乱了自己正常的工作与生活。而且由于孩子长期的不良行为家长容易慢慢地对他们生气乃至灰心。

绝大多数多动症儿童需要反复帮助、督导和提醒才能完成一件简单的任务,在日常生活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上明显落后。如清晨早上起床,即使已经意识到起床的急迫性和必要性,但仍需要家人反复的催促才可以做到,闹铃几乎不起任何作用。

多动症儿童不仅不听家长的话,而且存在明显的对立、违抗,表现为多嘴、爱争吵、自私、占有欲强。例如若没有给他们买想吃的零食、不让他们看想看的电视、想玩电脑时别人不让给他们,他们都会大发脾气,根本不考虑合适的理由。这些孩子在父母和兄弟姐妹面前有时会相当蛮横无理,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的每一个要求都必须马上满足,从来不替他人着想。即使年龄小的兄弟姐妹也需要处处忍让,甚至因为其举动在很多场合家人会感到羞愧恼火却无能为力。长时间的积累容易使其他孩子对家长产生对抗、仇恨情绪,甚至影响家庭和睦。

因为多动症儿童很多成绩较差,为此家长需要请家庭教师或者去特殊教育学校,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金钱,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

3. 对学校的危害

(1) 多动症儿童影响学校的管理:

他们在学校里不仅自己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经常破坏课堂秩序,而且带动同学打架斗殴,偷窃破坏,从而给教师的班级管理和学校的行政管理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

(2) 多动症儿童影响学校教学质量:

多动症儿童自身学习困难、成绩下降,会出现考试不及格或被留级的问题,同时常常影响其他同学学习。加上他们的特殊性,老师需要时刻对他们加以注意,牵扯了老师的有限精力,往往兼顾不到其他同学,这也势必影响到其他正常儿童的教育质量。

(3) 多动症影响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

多动症儿童冲动任性,往往与同学、教师的关系处不好,顶撞老师、与同学打架或受到同学的孤立,容易造成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不良影响。

4. 对社会的危害

多动症儿童如不及时治疗,任其发展,由于种种表现,容易受到周围人的轻视甚至是暴力对待,这使得多动症儿童缺乏归属感与爱的需要。他们容易对家长、老师和学校产生敌意心理,自身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品性障碍,更为严重者则会产生仇视社会的现象。到成人后由于自控能力差,冲动暴力,甚至能违法犯罪,并屡教不改成为惯犯,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

☆ 儿童多动症可以治愈吗?

为了解儿童家长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知晓率和治疗态度,有研究人员采用自编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知晓率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60.7%的家长认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状会对儿童造成中度及以上程度的影响,但大部分家长(71.5%)认为这类问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轻或消失,只有44.9%的家长认为这种情况需要看医生。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家长对ADHD的预后不了解,估计不足,没有意识到专业机构就诊的重要性,这也会影响ADHD儿童的治疗。

以往认为多动症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即随着年龄的增长,多动症状会逐渐减轻或者消失,并能适应社会和从事劳动。经过专家们的长期观察发现,有积累性资料表明仅有部分多动症儿童可以自愈,而多数多动症儿童的症状可能会延续到成年,这些不良的性格特征会严重地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社会化进程、人格的完善,因此需要长期治疗,如果贸然停药的话,会导致药物滥用、精神抑郁、失业和犯罪活动等。而且还有研究表明多动症的治与不治,早治与晚治,在疗效和预后状况上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对于多动症的儿童一定要进行治疗,而且越早越好。

目前,治疗多动症的方法很多,包括教育性指导、心理治疗、药物治疗、饮食治疗等。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尚无任何一种单独的治疗方法可以完全治愈多动症。采用心理、行为和药物相结合的综合方法,通过家庭、学校、医务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可以帮助多动症儿童使其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德育素质,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 ERdPIM/Q5HwX9sfilOCJkSyuP8Rz7q2uXGWuFWP6NuPFQiqSoIDJ5PegTzmcDgv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