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种强悍至极的“本能”

拖延是指在开始或完成一项活动时实施有目的的推迟,使目标任务在最后期限内无法完成,甚至目标任务在最后期限内才刚刚启动。

释义虽然简单,但是不代表内涵简单。从心理学来看,拖延是一种强悍至极的“本能”。对它产生的根源,科学家和心理学家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结果发现,拖延的产生与大脑前额叶皮层的功能有关。这个脑区负责大脑的执行功能,比如计划、冲动的控制和注意力,还能起到过滤器的作用,降低来自其他脑区分散注意力的刺激。如果大脑前额叶皮层受到了损伤或者活动性降低,就会导致过滤纷杂刺激的能力降低,进而使处理任务的组织能力降低。

细细分析,这个科学研究发现意味着什么?似乎意味着拖延近乎人的一种“本能”,鲜明的特点是:很容易产生,但是不容易去除。大脑的前额叶皮层受损或者活动性降低,就会使人处理任务的组织能力降低,这就给拖延的产生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和良机。看看下面的情况是否与拖延的产生有紧密的关联。

(1)太忙了。因为“太忙”了,所以一直拖着工作不做。如果是这样,那么过多要做的事情是不是导致了大脑前额叶皮层的敏感性和活动性降低,进而导致人处理事情的能力降低,并进一步导致了拖延的发生?结论是:这种情绪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

(2)强烈的对峙意志。有的人不喜欢做事被人催,越是有人催,他的内心越会产生强烈的对峙意识,会下意识地做出反应:你越催我,我越不做。

(3)低落的评估。每次任务的完成都没有让自己满意,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信,进而对自我的评估也越来越低。下次做事也就不那么积极了,因为反正结果都不会让人满意。

(4)对抗压力的需要。由于一直以来承受的压力都很大,因此就将要做的事情一直拖下来,否则压力会更大。

(5)操纵别人的快感。之所以拖延,是因为别人都很着急地催他,会让他产生一种操纵别人的快感。一些人很享受这种感觉,于是拖延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6)破罐子破摔。别人都会做,只有自己不会做,只怪自己无能,不如别人。那么没有办法,索性破罐子破摔,反正怎么努力都没用,不如让自己舒服一些。拖延也就毫无悬念地产生了。

实际上,上述这几条都是拖延产生的诱因。这些诱因都是从内而外自主、自发产生的,和人的“本能”很合拍。既然与本能扯上了关系,那么想要改变就自然不是那么容易的。

“我不能说我是个意志力很弱的人,但每次打开跑步机决心锻炼减肥时,我都觉得应该先弹一会儿琴。打开琴,我又觉得光弹琴不如看名家演奏更有价值,于是我又打开电脑。在电脑上杂七杂八看了一通之后,我才想起来我要干什么。可这时我的脑子被弄得昏昏胀胀的,于是我关上电脑,来到厨房给自己弄点儿吃的。吃完之后,我又觉得有必要先睡上一觉,于是我来到卧室睡了一觉。醒来后,我又一次重复了上面的事情。”

这是一位深陷拖延泥潭者的描述。从她的描述中可以发现,拖延的习惯在她身上已经根深蒂固,似乎成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实际上,不仅普通人深受拖延的侵扰,苦不堪言,而且很多名人也深有体会。大画家达·芬奇无法抗拒拖延,致使未完成的画稿占到他作品总数的三分之二;大作家雨果为了克服拖延症,强令自己赤身裸体地写作,让自己无法外出,不受外界干扰,以保证完成工作。

拖延就是这样“霸道”,容易产生,却很难清除;可以随时随地降临,却久久不愿离去。很少人对此有免疫力,只有那些精神力量和行动力很强的人,才可以“幸免于拖”。 o63iZJISwEz5GQRa+t+uI4l7gbxWSW7adesejhljFCeaABiOpcAa+/TTtWNBtLu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