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热情寒暄,制造和谐的气氛

林非先生是著名的散文研究家,在某次全国散文研讨会上,他做了散文方面的专题发言。发言中,他以一个房间的代表在门上贴着“请勿骚扰”四个字为例,谈到语言的轻重问题。发言的当晚,他很想听听代表们的意见。他来到一间门上贴有“请勿骚扰”字条的宿舍。

一进门,林非便笑着对大家说:“各位,我来骚扰大家了!”大家一见是林非先生,立即站起来说:“欢迎骚扰!欢迎骚扰!”一时,整个宿舍的气氛十分热烈。互致问候后,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就散文的语言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这种效果的取得与林非先生所制造的愉快的开始不无关系。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话,但充分显示了这位散文家的语言机智,他信手拈来,谈笑间消除了与他人之间的陌生感,密切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谈话是需要气氛的,愉快的气氛有时在不经意中产生,有时出自故意地营造,但无论属于哪一类,都必须做到自然,切忌生硬。聪明的谈话者往往在谈话之前就对谈话对象进行了充分了解,并善于在谈话开始之前营造交谈的和谐气氛,从而有助于自己尽快进入角色。

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一些谈话常常以不欢而散告终,原因之一就是未能创造谈话前的愉快气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愉快的心情下交谈,易产生求同和包容心理,对对方观点的接受性增强,排斥力减弱。

跟初次见面的人寒暄,最标准的说法是:“您好”“很高兴能认识您”“见到您非常荣幸”。比较文雅一些的话,可以说“久仰”,或者说“幸会”。想随便一些,也可以说“早听说过您的大名”“某某经常跟我谈起您”,或是“我早就拜读过您的大作”“我听过您的报告”等。

跟熟人寒暄的用语则不妨显得亲切一些、具体一些,可以说“好久没见了”“又见面了”,也可以讲“您气色不错”“您的发型真棒”“您的小孙女好可爱呀”“今天的风真大”等。

寒暄是正式交谈的前奏,它的“调子”定得如何,直接影响着整个谈话的效果。因此,对寒暄绝不能轻而视之。寒暄的时候,有必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寒暄应主动热情、诚实友善。寒暄时选择合适的方式、合适的语句是非常必要的,但这合适的方式、语句的表示还有赖于主动热情、诚实友善的态度。只有把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寒暄的目的才能达到。试想,当别人用冷冰冰的态度对你说“我很高兴见到你”时,你会有一种怎样的感觉?当别人用不屑一顾的态度夸奖你“我发现你很精明能干”时,你又会做何感想?推己及人,我们寒暄时不能不注意态度。

第二,寒暄应适可而止,不要过分热情。做任何事情都应有个“度”,寒暄也是一样的。恰当适度的寒暄有益于打开谈话的局面,但切忌没完没了。有经验的推销员,总是善于从寒暄中找到契机,因势利导,言归正传。

第三,有友好之意,敬重之心。寒暄的时候既不容许敷衍了事般地打哈哈,也不可以戏弄对方。如“来了”“瞧您那副熊样”“喂,您又长膘了”等均应禁用,这样会让对方感觉到你对他不尊敬。

第四,删繁就简,不要过于程式化。寒暄应该简单明了,让人听了耳目一新,不要像写八股文那样又烦又长。

第五,注意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寒暄语。问候语具有非常鲜明的民俗性、地域性的特征。比如,老北京人爱问别人“吃了吗?”其实质就是“您好!”您要是答以“还没吃”或者“刚吃”,意思就不大对劲了。若以之问候南方人或外国人,则对方常会理解为“要请我吃饭”“多管闲事”“没话找话”,从而引起误会。

第六,不要用容易产生误解的寒暄语。为了避免误解,达到统一而规范的效果,商界人士应以“您好”“忙吗”为问候语,最好不要乱说别的。牵涉个人私生活、个人禁忌等方面的话语最好别说,例如,一见面就问候人家“最近又失恋了?”或是“现在怎么还吃药呢?”都会令对方反感至极。

寒暄可以使双方放松一些、熟悉一些,造成一种有利于交谈的氛围。通过交谈,大家可以更加了解对方,有利于找到共同的话题,有利于采用策略进行深入交谈,所以切不可轻视寒暄的作用。 6n97yDSqbKPPOauf6zl0lW/3cE0EV7jWn+SR1SxIJpJf/pNeuHelcVhTELN8n7Z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