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念起万水千山

那一年的益西德成只有22岁,刚刚在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拿了双学位(电影学和东亚社会研究)。她的父亲是位来自西藏的作家,母亲Kim则来自一个富有的希腊家族,是位热爱摄影的人类学家。藏美混血给了益西德成深刻的五官。她的童年在外祖父的法国酒庄度过,18岁前就已经随父母周游欧亚大陆。

当周围的同学们都沉浸在努力找工作的氛围里时,虽说纽约本身就有大好的电影业等着她。但她隐隐感到,这段好光阴,可一不可再。她的母亲也鼓励她说:你应该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不如去藏区拍一部纪录片!

于是她的GAP(间隔年)和所有的同学都不一样,她就这样,一个人一台机器,从纽约跑到了藏区。

或许是对父亲的故乡有责任感和好奇心,她努力像个当地人一样,头发随意扎起来、穿臃肿的大棉袍、吃着未发酵的青稞面,她就这样四处游荡了几个月。但那部纪录片并未完成,很多年后,她害羞地说:当时藏区虽然有电,但插座不普遍,充电是一件太麻烦的事儿。

可是人生就是这么奇妙,你见过的每一片云、吹过的每一阵风,消磨在草原的每一分钟,都不是无用的。

不经意又反传统的间隔年,看似轻描淡写,却改变了益西德成的一生。这都源于Kim交给她的一个任务——去藏区寻找一种叫Khullu(库)的牦牛绒。

Khullu是牦牛身上最纤细的、分布在头颈附近的绒毛。早在上世纪90年代,Kim就从一位拉萨裁缝行会的老人口中,听说过这种牦牛绒,它代表着藏族贵族的衣着品味。Kim想也许可以在高原做作坊,把牦牛绒加工成精美的围巾、披肩,甚至可以试试把他们返销到欧洲,让世界见识到这种藏族最尊贵的服饰。

22岁的益西德成,一个人一台机器,从纽约跑到藏区。

于是益西德成带着这个小任务来到甘南,在上文提到的佐盖多玛乡仁多玛村,益西德成找到父亲以前的旧交Amchotsang一家,打算说服他们加入自己的计划。

这时候她才发现,不同于拍纪录片的旅居,真正想融合进藏民中间,才不是换件衣服吃点青稞面就可以轻松获得信任。对于牧民来说,他们的最大财富全部来源于自然:土地、草原、矿藏……他们的生活也无非是从夏季牧场和冬季牧场之间的永恒循环。村子通往外地只有一条路,大概只有一个半车道那么宽,因此不管外面的世界怎么风云变换,牧民们都循着自己固有的步调——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走就走。天苍苍野茫茫的生存环境,造就了牧民气定神闲、无欲则刚、自由自在的性格。

“牦牛绒可以走向国际”、“上班是朝九晚五”、“不识字不怕,可以入职培训”,这些职场上最浅显的话,对于牧民来说,却简直是天方夜谭。

益西德成当然会说藏语,可那是和安多藏语迥异的拉萨藏语。那时她20出头的年纪、皮肤又白、之前的人生不过旅游、读书和一些都市女孩喜欢的东西。她不懂商业、甚至语言沟通都充满障碍,更遑论谈判技巧,只剩下笨嘴拙舌、举步维艰。几乎没有人相信她可以坚持下来。

益西德成后来说,“藏人是很难被说服的,但是只要他们一旦接受了相信了,他们就是一群非常勤奋可靠且值得信赖的人。”

将近一年后,Amchotsang家族的次子——桑吉,一个完全不识字的年轻藏民,成为了益西德成的合伙人,也是后来诺乐(Norlha)项目的第一个员工。

诺乐(Norlha)是藏族人对于牦牛的称呼,它的另一个意思是“神赐的财富”。藏族人与牦牛相伴千年,总说牦牛浑身都是宝,却似乎始终忽略了牦牛身上的一个极其“细小”的财富——牦牛绒。

在牧民心目中,牦牛采毛又麻烦又不赚钱,底绒的采集更加难上加难。因为“库”是不能用剪子剪的,只能每年春季,在其自然脱落的过程中,用手一点儿一点儿去扒。这层底绒非常细,直径小于20微米,长度为3.4至4.5厘米。最好的“库”产自两岁大的牦牛,牧民们称这些小牦牛为“亚日”,每头亚日,每年只能产出大约100克左右的“库”。

益西德成在牧民家收“库”,只是牧民固执又倔强,说服的过程很艰难,稍稍有成效,也顶不过猝不及防降临的挫败。

益西德成想,抛开材料本身的特性,牦牛绒更罕见,毕竟羊绒早已司空见惯,拥有藏文化色彩的牦牛绒相比之下听上去更有吸引力。一条牦牛绒制作的围巾在奢侈品网站的售价从数百至上千欧元不等。那时她就想好了诺乐的slogan——高原的软黄金。

益西德成第一次是以十元每公斤的价格收购了2吨牦牛绒,然后招募了40个女工,开始清洗工作。原本以为这是水到渠成的小事,却明白自己还是太天真了。事实上,1吨牦牛绒需要50个工人花上8个月才能清洗好。

桑吉帮忙在隔壁县临夏找到了一家愿意帮助他们清理皮毛的工厂,机器要没日没夜加工24小时。益西德成害怕工人做事不稳妥,“库”里掺进油或沙子,于是一直在旁边守着。为了和工人搞好关系,她还学会买来香烟给工人们分发。这是她之前不会做也不屑做的事。只是不论多么伟大的事业,最后都要落实到三餐一宿、柴米油盐。

从这一步开始,益西德成算是全面开始了她在高原上的工作。

在益西德成为自己梦想努力的同时,远在法国的母亲Kim也在为找寻投资人奔波。欧洲人对于藏区只有神秘遥远的印象,都向往可以去旅游,而要他们真金白银的掏钱投资,务实的欧洲人可不干。而且对于中国根深蒂固的印象就是制造业劳动力廉价,更别提偏远的藏区。对于把牦牛绒变成奢侈品这个想法,欧洲人并无兴趣。

在游说无果之后,Kim决定将自己的钱投进来。

我们知道Kim是人类学家,父辈在欧洲有庄园,是个响当当的中产。然而开一家远在甘肃的工厂,也是在她的经济能力范围里之外的。然而她们还是办到了。 Sa+hGvpN/Zamw7qH5ceImPm3xqTWx6WFm7sRdgDP8PWaxT/QbGRdVetTzd1ZsAE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