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战第二

孙子兵法贰

孙子兵法

本篇主要论述了战争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速战速决”。孙子非常了解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危害,为了将这种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他提出了“速战速决”和“以战养战”的作战原则。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译文

孙子说:一般而言,要兴兵作战,至少要动用战车千辆,辎重车千辆,全副武装的士兵十万,并向千里之外运送军需粮饷,那么前方后方的军需开支,招待使节、策士的费用,用于武器保养维修的胶漆等器材费用,保养修补战车、甲胄的支出等,每天就要支出千两金银。按照这样的标准准备之后,十万大军才可出发上战场。

因此,军队出兵作战,必须力求速胜,如果拖得太久,就会使军队疲惫,失去锐气,攻打城池时,兵力消耗也非常大。另外,军队长期在外作战,也会让国家的财政发生困难,造成供给不足。如果军队因久战而疲惫不堪,锐气受挫,军事实力损耗巨大,国内物资匮乏,那么其他诸侯肯定会乘虚而入,趁火打劫。到了那个时候,即使是足智多谋之士也没有好办法来挽救危局了。所以,在实际作战中,只听说过将领稳扎稳打速战速决的,还没有见过擅长取巧持久作战的。战争旷日持久而能够给国家带来好处,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所以,不能详尽地了解用兵害处的人,也就不能全面地了解用兵的益处。

善于用兵的人,不需要一再征集兵员,也不用多次运送军需粮饷。武器装备由国内供应,粮草则从敌人那里设法夺取,这样,军队所需要的物品和粮草都能够充分满足。

国家之所以会因为作战而贫困,主要是因为军队远征,不得不进行长途运输,而长途运输必定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百姓就会因此而贫困。而在军队驻扎地的附近,物价必然会飞涨;物价飞涨,就会使得百姓财富贬值;财富贬值就会使得国家急于增加赋役。这样的连锁反应就会使得国家力量耗尽,财富枯竭,百姓空虚。如果说,一场战争使得百姓的财产耗去十分之七,而国家的耗费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包括车辆的损坏,马匹疲劳,盔甲、甲胄、箭弩、兵戟、盾牌的补充以及运输用的牛和大车等,也要损失十分之六。

◆夏·镶嵌十字纹方钺

因此,聪明的将帅会想办法在敌国征集粮饷。吃敌国的粮食一钟,相当于吃本国的二十钟;用敌国的草料一石,相当于用本国的草料二十石。

所以,要使部队和士兵勇猛地冲锋陷阵,杀敌立功,就要想办法激励战士,增强他们的斗志;要使士兵奋勇争先抢夺敌人的武器物资,就要利用奖赏的方法。在车战中,凡是缴获战车十辆以上的,就要奖励首先夺得战车的人。夺得战车后,要立即把车上敌人的旗帜换成我方的旗帜,并尽快将缴获的战车编入我方车队,投入战斗。同时,对于俘虏的兵卒,也要善待他们,尽量令其转变成能为自己所用的力量。这就是所谓的“战胜敌人的同时也能壮大自己”的道理。

所以说,作战最重要、最有利的是速胜,最不利的是旷日持久。真正懂得用兵之道、深知用兵利害的将帅,掌握着军民的生死,也是国家安危存亡的主宰者。

原典解读

不论是什么样的战争,必然会带来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也必然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如何将这种负担减到最低程度,孙子提出了自己的三点看法:“兵贵神速,以快取胜”、“就地取材,以战养战”和“胜敌而益强”。

一 兵贵神速,以快取胜

战争拖得太久,一方面,国力会为此而大量消耗,由此而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并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日益尖锐,所以作战宜速;另一方面,从战术的实施上看,迅速出击往往能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令敌方防不胜防,从而大获全胜。

对于“兵贵神速”这一战略思想,许多军事家都进行过探讨,唐代马总《意林·太史公六韬》说:“用兵之害,犹豫最大。”意思是说,用兵最大的害处是犹豫不决。宋代欧阳修《王彦章画像记》说:“奇在速,速在果。”这就是说,用兵之奇在于快,快的关键在于果断。明代王鹤鸣《登坛必究》中说:“兵贵拙速不尚巧迟,速者乘机,迟者生变。”意思是说,用兵的可贵之处在于,虽然笨拙但行动迅捷,忌讳的是虽然巧妙但行动迟缓,行动迅捷的可以抓住有利时机,如果行动迟缓,情况往往就会发生变化。总而言之,这里强调的都离不开一个“快”字,以快取胜!

现代军事理论认为,在战争中,时间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要想速战速决,歼敌制胜,就必须将时间转化为战斗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牢牢抓住所有机会,不给对手丝毫喘息和卷土重来的机会。

而如何让速度达到理想值,成为胜利的必要手段呢?这就需要部队有很强的机动能力,再加上指挥者正确的作战策略和高超的指挥艺术,果敢坚定,才能以迅捷的行动将速度上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

欧洲战场上的军事天才拿破仑曾经战无不胜,被誉为“常胜将军”,有军事研究者曾指出,拿破仑之所以能够不断赢得胜利,原因不是别的,正是由于士兵的双腿。

◆商·铁刃铜钺

同样,在用兵上,中国著名将领徐向前元帅也非常注重果断神速,极为推崇“快”。作战前,他一定会先做详尽周密的计划,然后就时时处处强调“快”:“集中兵力要快,开进战场要快,兵力展开要快,抢占有利地势要快,扫清外围据点要快,断敌退路要快,突破缺口要快,分割穿插要快,扩大战果要快,追歼逃敌要快。”可以说,没有迅速的行动,就不可能获取最大的胜利。

在现代世界里,和平与发展是主题,作战谋略里的时间意识也被广泛应用到国家发展和商业竞争中了,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变化越来越快,越来越多样化,速度就成了现代企业竞争的焦点和取胜的秘诀。

速度是一个连锁反应。在战场上,从收集信息、部署战略到两军对垒,都必须迅速而果断地进行,稍有迟疑,机会就会溜走,优势就会消失。在商业竞争中也是如此,从战略决策到研发、生产、销售等,都要根据市场反应做出迅速的调整响应,对客户的需求和偏好做出快速洞察,以最快的速度引进研发新产品,以及提供快速完善的售后服务等,在此期间,都必须保持一种流畅迅捷的速度,哪一个环节慢了,都会使速度成为空谈,使成功化为泡影。只有保持高速度,才能使企业迅速占据市场份额,进行市场战略规划和部署,有选择地采取攻防战略,并快于竞争对手做出变化反应。

效率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提高工作效率可以使时间增值,在商场上,谁抢先一步,谁就会胜利;反之,则会被淘汰。

二 就地取食,以战养战

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当战火燃起的那一刻,整个国家都会被卷入其中,征集士兵,锻造武器,准备粮饷,长途运输……可以说,一场战争几乎要耗损掉国家几十年才能积蓄起来的财富。

因此,作战最重要的是一股锐气,锐气一失,不仅士气低沉,战斗意志缺乏,后勤补给也会供应不继,所以曹刿论战时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但是,战争中能够三两下解决掉对手固然最好,万一事与愿违,无法在短期内打破僵局,必须要进行持久战时,后勤补给是否及时充足,便成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一名优秀的将帅,在领兵出征之前,一般都会对战争进程的两种可能做好准备:速战速决和后勤支援,既要力争打速度战,但也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否则,就会失败。

出兵敌国,就必然面临着远道运输的问题,运输粮草的难度很大,无论是由政府还是由民间来承担这项工作,时间一长,都会或多或少地拖垮经济。因此,孙子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就地取食,以战养战”的伟大战略思想。如果一切补给都能在作战地取得,凭借着敌人的物资供应,避免消耗本国经济,那么即使耗时再久的战争,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迦太基名将汉尼拔,越过比利牛斯山,转战意大利半岛十年之久,所依靠的就是这一原则。

同样地,这一原则也给防守的一方提供了思路,如果不让入侵者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就可能迫使敌人自动退兵。东晋时,大将军桓温第一次北伐时,前秦派人将农作物统统收割,晋军远道来袭,无法在前秦境内得到粮草补给,而东晋内部也矛盾重重,所以晋军虽然初战告捷,最后还是因为缺乏充足的后方补给而不得不退兵。

三 胜敌而益强

战争中各方面的消耗是非常大的,如果不能速战速决,进入相持阶段之后,“就地取食,以战养战”就很有必要,但是无论在任何条件下,胜利永远是战争的终极目标,因此,军事家们不仅要关注战争进程,更要看重战争结果,如何在对抗过程中让自己越变越强,即“胜敌而益强”,也非常重要。

这一思想里面包含着十分重要的力量转化的战略意识,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借用对方力量而使自己力量增强,这也是一门非常高深的战略指导艺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依据力量转化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利用各种具体条件,实现双方力量的彼消此长。

首先,利用对抗增强自身力量,力求让自己的力量由弱变强。这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创造有利条件,增加自己各方面的资源,实现并保持自身力量的强大。这方面最典型的实例要算是春秋争霸时的越王勾践了,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并千方百计地设法消除吴王的戒心,消磨吴王的斗志,减少吴国的粮食储备,消耗吴王的钱财。经过长期的努力,越国的力量大增,并在与吴国的力量对比上占据了优势,最终消灭了吴国。孙子所提出的“务食于敌”,就是说一方面要避免自己本国力量的消耗,另一方面要尽量消耗敌国的实力。

其次,鼓舞士气,鼓励将士夺取敌人的装备,奖赏最先夺得武器物资的士兵。士气是战争的根本,为了让将士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赏罚一定要严厉分明。

最后,利用战斗充实自己。夺得敌人的战车之后,要马上更换旗帜,变为己方的战车,派自己的士兵乘坐上去,立刻投入战斗。对俘虏过来的兵卒要尽量优待和供养他们,尽量策反他们使其成为己方力量。这样,不仅战胜了敌人,力量没有损耗,而且还得到了增强。所以说,战争是一门艺术,最高境界不仅是取得胜利,还应该在得到胜利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实力,这可以说是中国战争战略思想的精髓。

经典案例

希特勒的闪电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给欧洲许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在世界军事史上,希特勒却将闪电战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使它成为“速战速决”这一军事战略思想的经典案例。

二战初期的闪电战攻势凌厉,似乎无往而不利,27天内征服波兰,1天内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拥有“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闪电战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像一道道闪电劈开对手的防线,在猛烈而迅捷的攻势下,以最小的损失获得最大的胜利,其理论魅力至今依然不减。所谓的“闪电战”其实很简单,即集中兵力和突击武器,对敌方展开突然攻击,在敌人反应过来以前尽可能地多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和武器装备,攻占战略要地,达到自己的战略目标。

1933年,在全国选举中,纳粹党成为德国议会的多数派,迫使德国总统兼陆军元帅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下士”为德国总理。第二年,兴登堡总统逝世,希特勒就独揽大权,成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1938年,希特勒集海、陆、空三军指挥权于一身,担任德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1938年8月23日,为了避免重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两线作战的覆辙,希特勒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既消除了苏联对本国的威胁,同时又切断了苏联与其邻国的联系。1939年9月,希特勒以闪电战首次攻击波兰,正式点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可以说,在所有与德国为邻的国家中,波兰是觉得最安全、最不担心德国威胁的国家,这不仅仅是因为波兰拥有40个步兵师和12个骑兵师,同时它还有英、法两国的支持,因此波兰一直非常自信,认为德国人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而贸然挑起争端。令波兰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自信却葬送了整个国家。

◆战争狂人希特勒

在进攻波兰之前,希特勒就已经做了非常详细而周密的作战计划,早在1939年春天,德国的武装部队就收到了元首下达的一份代号为“白色方案”的绝密文件,其内容就是决定在当年8月底或9月初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入侵波兰。

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天刚刚蒙蒙亮,波兰人民还沉浸在香甜的睡梦之中,德军以六个装甲师、四个轻装甲师和四个摩托化师共150万大军为先导,出动了2 300架飞机和上万门大炮,悄悄踏入波兰边境的前沿阵地,分北、南、西三路,一齐向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

当波兰军队反应过来,准备进行抵抗的时候,德军成群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已经如同布满天空的乌云一样,黑压压地笼罩了波兰领土的上空,波兰空军在仓促之中开始战斗,但为时已晚,500架飞机大部分还没有来得及起飞就被德国战斗轰炸机炸毁在自己的机场上。不到两天的时间,波兰空军就被彻底摧毁了。而在陆地战中,德军投入了几个师的兵力,驾驶着坦克以每天三四十英里的速度长驱直入,最令人感到恐怖的是能迅速开炮的摩托化重炮,竟然也在波兰坎坷不平的道路上风驰电掣,以每小时四十英里的速度横冲直撞,如同一道闪电撕破了波兰六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防线。

在德军闪电战的攻击下,波兰人民虽然同仇敌忾,团结起来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将所有能当做武器的东西都用上,许许多多年轻的爱国青年和后备军也紧急行动起来,加入到抵抗者的队伍之中,但是以血肉之躯对抗钢铁,以战刀对抗坦克大炮,无疑是在用鸡蛋碰石头,羔羊斗猛虎,后果可想而知。9月底,德军冲破了华沙居民防线,华沙落入希特勒之手。10月5日,德军占领了波兰全境。据统计,在这次侵略波兰的战争中,波兰军队共有6.6万人阵亡,20万人受伤,69.4万人成为俘虏,而德军仅伤亡3万余人。以如此小的代价换取了如此辉煌的胜利,闪电战以一种全新的成功战术被铭刻到了世界军事史上,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法西斯德国最常用的战术手段。

1940年4月9日凌晨5时15分,德军同时入侵丹麦和挪威,几个小时后就占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攻占挪威奥斯陆的战斗时间长一些,但是奥斯陆最终也未能幸免。

希特勒很清楚,要想实现称霸欧洲的梦想,有一个无法绕过去的对手——法国,当时的法国军队号称“欧洲最强陆军”,并且拥有专门对付德国入侵的固若金汤的马其诺防线,因此,法西斯德国开始积极准备入侵法国。

1940年5月10日清晨4时30分,德军派出了由136个师组成的三个集团军,兵分三路,一齐向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个国家发动进攻。德军出动了大批飞机猛烈轰炸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北部的所有机场,接着,德国空降部队迅速占领荷兰、比利时两国的机场、交通要道、桥梁、车站等战略据点,迅速粉碎了荷兰、比利时军队的抵抗,打退了前来支援的英、法部队。

马其诺防线是法国人斥巨资修建的军事防御要塞,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牢固的军事防线,也是当时法国人预防战火蔓延到本土的最大依赖。但是在占领了比利时之后,德国的坦克大军并没有如法国人想象的那样,从马其诺的正面进攻,而是借道比利时,翻山越岭绕过马其诺正面,从它的后面进行攻击。巴黎人万万没有料到的是,一夜之间,德军从天而降,兵临城下了。德军坦克以最快的速度翻越山地,速度之快不仅让法国人目瞪口呆,就连希特勒自己也觉得有些难以置信,因为坦克大军向前推进的速度比他预想的要快20倍,从而充分地发挥出了闪电战的神奇效果。

可以说,闪电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绽放出了夺目的光芒,为法西斯德国一路势如破竹地攻城略地立下了汗马功劳,法西斯德国以令人吃惊的速度迅速占领了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并且使法国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一败涂地,直到后来攻打苏联的时候才初尝败绩。

◆希特勒检阅即将进攻波兰的德军步兵师

1944年秋,第二次世界大战已接近尾声的时候,当时的希特勒还在做着垂死的挣扎,也曾紧缩兵力,孤注一掷地向盟军最薄弱的阵线——阿登地区进行了最后的反击。12月15日夜,德军28个师的大军在希特勒的命令下迅速进入阵地,次日凌晨,德军向正在休息的8万美军发起了凶猛的攻击,打得美军毫无还手之力,最后9 000多人被迫全体投降,这是美军在欧洲战场上一次最惨痛的失败。

案例分析

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往往先是利用飞机猛烈轰炸敌方重要的战略设施及通讯中心,把敌人的飞机炸毁在机场,取得制空权,并使敌人的指挥系统瘫痪,然后以装甲师作为突击力量,进行迅速突击,打开对方的防线,突入后方,将抵抗者分割包围,在步兵的协助下加以歼灭,以达到迅速克敌制胜的目的。实际上,闪电战可以说是奇袭和快袭的结合体,可以使敌人在突如其来的威胁之下丧失士气,从而在第一次巨大的打击之下就会立即崩溃,就仿佛闪电一般迅速打击敌人,这也是它得名的由来。

只要分析一下希特勒的闪电战,就会发现下面一些特点:

(一)时间上的选择。对比一下就能发现,希特勒的闪电战一般是在黎明时开始,这时往往是人的意志力和防守力最为松懈的时候,反应比较迟钝,容易被突如其来的进攻所击倒,很快崩溃。

(二)速度上的快。如果用一个最核心的字来为闪电战作注解,那无疑就是“快”了,速度是闪电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根据战争力学理论,军队战斗力取决于兵力、机动力和冲击力,而机动力和冲击力的大小都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快,冲击力就越大。希特勒的闪电战固然离不开他的两大秘密武器——坦克和轰炸机,但是,并非所有强调速度的战争都要投入坦克和轰炸机,工具不同,但策略相同,那就是一个“快”字,强调以速度制胜。俄国著名的军事统帅苏沃洛夫认为,军队的迅速机动和闪电般的攻击,算得上是真正的战争灵魂,“一分钟决定战斗结局,一小时决定战局胜负,一天决定帝国的命运”,这句话道尽了战争中速度的重要性,这也是孙子兵法中反复强调的“兵贵胜,不贵久”的战略思想。

(三)精神上的威慑作用。在闪电战理论中,精神对战争的胜利可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希特勒也正因为看到了这一点,以迅速猛烈的攻击在最短时间内震慑住对手,使其任人宰割,这也是闪电战所追求的效果。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国发起闪电战时,其坦克数量远不如英法联军,甚至被称为“穷人的战争”,然而“穷人”却打败了当时“最富有的人”——强大的法国。面对德军闪电般的袭击,法军大批部队被震慑住,丧失了作战意志,被俘人员竟多达150万。可为什么闪电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威力,后期却以失败告终,法西斯德国也最终走向穷途末路呢?

在西方有“兵圣”美称的克劳塞维茨在他的著作《战争论》中,提出了一个极为著名的顶点理论,该理论认为:“胜利常常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一个顶点”。这里所说的“顶点”,主要指的是作战强度和作战限度。由于顶点的存在,发起进攻的强者到达顶点后,便会逐渐由强变弱,防御的弱者若注意积聚力量的话,将可能逐渐由弱变强。

闪电战虽然因为它发起的突然性和高速度,从而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力,但这个冲击力毕竟有个极限,终究有个顶点。战争的最终胜负并不是单单取决于冲击力,还包括许多其他方面的要素。以德军进攻苏联来说,当德军深入苏联腹地,兵临斯大林格勒时,由于战争的非正义性、自然条件的恶劣、后勤补给线的困难,特别是苏联军民高涨的爱国热情、强大的国力、正确的战略指挥、先进的军事理论和现代化军队,以及美英和中国的支持等,使得闪电战在侵略苏联的时候达到了“顶点”,从而开始走向失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虽然再没有那样大规模的闪电战发生,但是若细心观察,在现代局部战争中仍可以处处见到闪电战的影子。

经典案例

美马计

“美人计”是家喻户晓的一条妙计,往往能够出奇制胜。但很少有人知道,在两军交战之时,“美马计”之妙也绝不在它之下,这条计策可以说完美地体现了“胜敌而益强”的军事思想,不仅赢得了胜利,还极大限度地充实了自己。

最先发明这一条妙计的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将领李牧。

李牧是当时的赵国名将,匈奴人侵扰赵国边境,李牧奉命驻守在雁门关。匈奴人是马背上的民族,不仅骑射娴熟,就连马匹也是膘肥体壮,品种优良。李牧只能率兵固守,拿匈奴人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有一天,李牧在城墙上看见匈奴人赶着马匹在河边洗浴,心生羡慕之时,突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笑着对部下说:“匈奴人常偷取我们老百姓的牲畜,现在到了偿还的时候了。”他命令手下,在城内挑选了健美母马数百匹,系在隔河的树阴下。母马嘶声四起,很快便召来了匈奴骏马,李牧命人将其尽数驱入城中,让匈奴人损失惨重,并壮大了赵国军队的实力。

无独有偶,“美马计”在唐朝的时候又曾重演,同样也取得了极佳的效果。

唐代“安史之乱”中,大将李光弼带兵与叛将史思明在河阳对峙,攻守双方实力相当,互有胜负,只好隔河对垒。当时史思明比李光弼军力强大,因为他有从塞北带来的良马千匹,这批公马个高劲大,对阵中对唐军威胁很大。史思明也把这批马当做宝贝,没有战事的时候就让人赶着马去河边饮水放牧,同时也是为炫耀良马之多。

见此情景,李光弼想起了李牧的“美马计”,决定依样画葫芦。他传令城中,把带驹的母马全部收集起来,等到叛军又把马赶到对岸放牧的时候,他马上将收来的母马赶出城去,却将马驹留在城中。母马到了城外,挂念城中的马驹,不时回首嘶叫,叫声很快引起了对岸公马的注意。不多久,一群公马就涉水游来,放牧的敌人拉也拉不住。唐军赶马人见状,连忙松开缰绳,思念马驹的母马立刻往城里跑,敌人过了河的公马也跟着那批母马跑进城中,被全部捉住,补充进了唐军的骑兵中。从此李光弼的骑兵战斗力大增,使叛军吃了不少苦头。

案例分析

这条计策的原理非常简单,利用动物之间“异性相吸”的原理,轻松顺利地就削弱了对手的实力,同时也充实了自己,可以说是对孙子兵法中“胜敌而益强”思想的极好注解。

正如抗日战争中那首被广泛传唱的《游击队之歌》中提到的:“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在战争中,利用敌人补充自己的实力,实现敌我力量的强弱转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策略。

◆唐·彩绘勾首陶马 Xhrn5CrlPUrY7Fs59XNsWIEpOigNtvAilI4JQI8GKdDZ5wl7qZjL427Nn0zhq9Z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