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察其志欲,以知虚实

引说

鬼谷子曰:“审定有无,以其虚实,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

也就是说,审察其有无虚实,因其志欲,以探知其内心,从而了解其到底为何等人物。

解读

任何事物都有表象和实相两个方面。即如人,表面上看起来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此是表象;实际上他是什么样的人——此是实相。无论对于善、恶、美、丑各等人而言,他们的实相几乎全在不同程度上被表象掩盖着,如果我们要探知他的实相,就势必要通过对其表象的分析研究来做出相应的判断。如果你想像揭开帷幔一样轻松地扯去表象而令实相大白于天下,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若果能如此,则世间何来奸伪狡诈?

人的表象这张网,主要是由其言行举止织成的,至于他人和外部环境对他的印象和描述、塑造,只不过是这张网的边缘网线罢了。

在冗繁错杂的言行举止中,鬼谷子认为,从一个人的志向和喜好方面着手观察研究,最能准确探知到观察对象的虚实,了解其实相。

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志向就会有什么样的爱好,其爱好是对其志向的投影。只要掌握了一个人的真实志向,也就知道他实际上是个什么样的人了。比如,曹操最初的志向是做“征西大将军曹侯”,所以他初入官场时为官就很廉能,不忌权贵,若以彼时看,曹操的确是个“济世之能臣”。至于后来他成为“乱世之奸雄”,那是时势所造,此处就不做议论了。

要想准确了解一个人的志向,具体的入手之处是,仔细观察他的生活爱好和日常行为,看他喜欢和什么人为友,喜欢议论什么,喜欢从什么角度观察品评人事,这些基本都属于横向观察;还要从纵向观察他,就是观察了解他两年之前、五年之前或更久以前的生活爱好和行为举止。

对普通人来说,虽然难以练就一双比肩古贤的慧眼,但是将先贤有效的经验和义理运用到我们现实生活中,也一样能够不断提高我们的辨别能力。

张负以女嫁陈平

先看一个横向观察的例子。

西汉传奇丞相陈平年轻的时候,很像苏秦,家贫而好读书,还有个非常刻薄的大嫂。幸运的是,陈平的兄长很仁厚,一个人把家里的三十多亩田产农活都承担了下来,任凭弟弟陈平读书“游乐”。

陈平弱冠后,俊美非常,邻居不知道是嫉妒陈平容貌胜己还是因为什么,路见不平道:“游手好闲穷成这样,还吃得那么好?”陈平大嫂则接过话茬愤愤道:“有他吃糠那天,有这么个不争气的小叔,还不如没有!”不巧,这话让陈平兄长听到了,立马就将这妇人给休了。但陈平不嫉恨大嫂,还劝兄长又将大嫂给接回了家里。

弱冠即已能娶妻,但远近富人没有一家愿意将女儿许配给陈平,人人以为将女儿嫁给陈平的话,肯定会被饿死。有的贫困人家倒是不嫌弃陈平,但陈平却又以娶贫女为耻。婚事就这般拖延下来。一日,邑中有丧事,陈平早早赶来帮忙,以求赚些工钱。丧礼上有个叫张负的富翁,他遍观丧礼上的客人后,独独认为陈平为伟丈夫。原来,张负有个孙女,前后嫁了五任丈夫,悉数被其“克死”,无人敢再娶其为妻。张负为人很倔,不以俗眼视自己孙女为“不祥人”,下决心要为孙女选个伟丈夫为夫。陈平亦知张负家事,早有意娶张负孙女,如今在丧礼上见张负对自己眼光和悦,即知其事将成。陈平故意忙到最后才离开回家,张负则悄悄尾随其后,最后见陈平走进一条负郭穷巷,跨进一个用破旧草席做门的院子。陈平进了小院后,张负又偷偷观察了一阵,没多久就看见有数辆马车停在那扇用破席子做的门前,从车上下来的人不是华服之辈,就是远近的知名人物。

张负满意地笑了。他观察到了陈平这么几个特点:一是容貌俊伟,有气质,有仪表;二是好学习;三是结交来往者多为“长者”;四是兄友弟恭。正是凭借这四个特点,张负断定陈平绝不是个真正耽于游手好闲、吃喝玩乐之辈,而是个暗蓄宏志的图强君子,前途不可限量。因此,他满意地笑了。

张负回到家后,就对儿子张仲说:“我欲将孙女嫁予陈平。”张仲吃惊道:“陈平?此人终日无所事事,一县人尽笑其所为,父亲怎么独独相中这么一个人?”张负笑道:“你见过有人像陈平那样俊美好学却长此困顿的人吗?”于是,张负做主将孙女许配给了陈平,并赠予资财无数。

不久,乡里举行祭祀仪式,仪式进行完后,乡党们照例要分食祭肉,众人推陈平掌刀分肉。陈平按照长幼尊卑之礼分割完祭肉后,父老皆叹:“好!陈家孺子掌刀果然分毫不差,公正!”陈平笑道:“使令晚辈宰割天下,也易如分割祭肉这般!”

其后,陈平凭借内人家财,交游日广。秦末天下大乱时,先从项羽,后投刘邦,数出奇计助汉高祖建立大汉,封侯拜相,充分证明了张负这位伯乐的察人本事。

范增言刘邦有大志

下面再举个纵向观察的例子。

鸿门宴这事,算是妇孺皆知了。公元前207年,沛公刘邦先于诸侯攻入关中,定咸阳。刘邦听从鄙薄“小人”之见,发兵把守关隘阻挡项羽率领诸侯大军入关。项羽大怒,攻破关隘进入关中,驻兵鸿门。亚父范增对项羽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事实确实如此,刘邦进入咸阳前,攻下一城,辄收其财宝美女,而进入咸阳时,见到宫室壮丽,财宝之巨,妇女之美,也曾打算留在皇宫居住,尽将财宝美女收入自己囊中。其时,樊哙进谏道:“不知沛公是想拥有天下呢,还是满足于做个富家翁?如此等奢靡富丽之物,皆是亡秦之由,于沛公何用之有!愿沛公急回灞上,勿留宫中!”刘邦不从,继而张良进谏道:“暴秦无道,沛公方得至此。举大义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示简。今初入秦,即安享此乐,实乃‘助纣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从樊哙之言。”刘邦这才从有点儿发昏的暴发户心态转变回清醒的政治头脑,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后还军灞上。

范增正是通过刘邦举义以来前后行为的强烈反差,确定了刘邦具有主宰天下的雄心。“约法三章”是安民生、稳人心之举;财物、妇女无所取,一是为了与暴秦相别,进而赢民心,二是为了明志。还在当亭长时就立志做“大丈夫”的刘邦,岂会因为贪图一个小小咸阳一城的财宝美女而丢掉天下九州三十六郡的财宝美女?这一点范增看得很清楚。

鸿门宴之后的史实证明,范增的分析十分正确,刘邦正是通过不留恋咸阳的财宝美女并“约法三章”赢得了关中民心,才能顺利用暗度陈仓之计稳占三秦,并在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中,源源不断地获得来自关中的兵力补充和战争物资支援,最终统一了天下。 +kbNFRHGw80tmy9R4X6vKg0twPAaM79fwPUkE53SXOcoaOCT5DVXlscUjWN+Iy0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