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煎茶道”是指从唐朝一直延续到宋朝的烹茶方法及相关知识。煎茶法不知起于何时,陆羽《茶经》始有详细记载。《茶经》初稿成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又经修订,于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定稿。《茶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茶道的诞生。其后,裴汶撰《茶述》,张又新撰《煎茶水记》,温庭筠撰《采茶录》,皎然、卢仝作茶歌,使中国煎茶道日益成熟。
小巧精致的茶道具,不仅是茶艺演习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也为茶席增加了更多的情趣。
小巧精致的茶道具,不仅是茶艺演习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也为茶席增加了更多的情趣。
煎茶道茶艺:完备的茶道步骤由此开始
煎茶道茶艺有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
(1)备器《茶经》“四之器”章列茶器二十四事,即风炉(含灰承)、筥、炭挝、、交床、火夹、纸囊、碾、拂末、罗合、则、水方、漉水囊、瓢、竹夹、鹾簋、碗、熟盂、畚、札、涤方、滓方、巾、具列,另有统贮茶器的都篮。
(2)选水《茶经》“五之煮”云:“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陆羽晚年撰《水品》(一说《泉品》)一书。张又新于公元825元年前后撰《煎茶水记》,书中引刘伯刍评判天下之水等,陆羽评判天下之水二十等。讲究水品,是茶道的基本要求。
(3)取火《茶经》“五之煮”云:“其火用炭,次用劲薪。其炭曾经燔炙,为膻腻所及,及膏木、败器不用之。”温庭筠撰于公元860年前后的《采茶录》“辨”茶载:“李约,沂公子也。一生不近粉黛,性辨茶。尝曰:‘茶须缓火炙,活火煎。’活火谓炭之有焰者,当使汤无妄沸,庶可养茶。”
窗外绿影斑驳,窗内设一席茶,品一杯香茗,相映成趣。
(4)候汤《茶经》“五之煮”云:“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候汤是煎茶的关键。
(5)习茶习茶包括藏茶、炙茶、碾茶、罗茶、煎茶、酌茶、品茶等。撰于八世纪末的《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条载:“……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至临淮县馆,或言伯熊善饮茶者,李公请为之。伯熊着黄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常伯熊,生平事迹不详,约为陆羽同代人。他对《茶经》进行了润色,茶艺娴熟,是煎茶道的开拓者之一。陆羽、常伯熊之外,皎然、裴汶、张又新、刘禹锡、白居易、李约、卢仝、钱起、杜牧、温庭筠、皮日休、陆龟蒙、齐己等人对煎茶道茶艺均有贡献。
不同的茶器有不同的作用。 |
煎茶道有严格的茶道文化。 |
煎茶道茶礼:一次煎茶不能超过五碗
《茶经》“五之煮”云:“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坐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已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一次煎茶少则三碗,多不过五碗。客人五位,则行三碗茶;客人七位,则行五碗茶。缺两碗,则以最先舀出的“隽永”来补。若客四人,行三碗;客六人,行五碗。所缺一碗以“隽永”补。若八人以上则两炉、三炉同时煮,再以人数多少来确定酌分碗数。
煎茶道茶境:自然清雅之境界让人身心宁静
《茶经》“九之略”章有“若松间石上可坐”“若瞰泉临涧”;“若援藟跻岩,引絙入洞”,则饮茶活动可在松间石上,泉边涧侧,甚至山洞中。“十之图”章又载:“用绢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写之,陈诸座隅。则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目击而存,于是《茶经》之始终备焉。”室内饮茶,则在四壁陈挂写有《茶经》内容的挂轴,开后世悬挂书画条幅的先河。吕温《三月日茶宴序》云:“三月三日,上巳禊饮之日也。诸子议以茶酌而代焉。乃拨花砌,爰庭阴,清风逐人,日色留兴。卧借青霭,坐攀花枝,闻莺近席而未飞,红蕊拂衣而不散。”莺飞花拂,清风丽日,环境清幽。钱起《与赵莒茶宴》诗云:“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翠竹摇曳,树影横斜,环境清雅。唐代茶道,对环境的选择重在自然,多选在林间石上、泉边溪畔、竹树之下等清静、幽雅的自然环境中。或在道观僧寮、书院会馆、厅堂书斋,四壁常悬挂条幅。
煎茶道讲究煎茶的环境,推崇林间溪畔自然的煎茶环境。
煎茶道修道
风炉
《茶经》“一之源”载:“茶之为物,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饮茶利于“精行俭德”,使人强身健体。《茶经》“四之器”,其风炉的设计就应用了儒家《易经》的“八卦”和阴阳家的“五行”思想。风炉上铸有“坎上巽下离于中”“体均五行去百疾”的字样。的设计为:“方其耳,以正令也;广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脐,以守中也。”正令、务远、守中,反映了儒家的“中正”思想。《茶经》不仅阐述了饮茶的养生功用,已将饮茶提升到了精神文化层次,旨在培养俭德、正令、务远、守中。
茶道可以修身养性,一壶杯、一抹绿都可以愉悦身心。
茶是一种人生,是人类面对自然的态度,也是面对内心的态度。
钱起《与赵莒茶宴》诗写主客相对饮茶,言忘而道存,洗尽尘心,远胜炼丹服药。裴汶《茶述》记:“茶,起于东晋,盛于今朝。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效和。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茶,性清味淡,涤烦致和,和而不同,品格独高。中唐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茶的清、淡的品性和涤烦、致和、全真的功用。饮茶能使人养生、怡情、修性、得道,甚至能羽化登仙。陆羽《茶经》,裴汶《茶述》,皎然“三饮”,卢仝“七碗”,这些茶道论述把饮茶从日常物质生活提升到了精神文化层次。
综上所述,八世纪下半叶,即中唐时期,煎茶茶艺完备,以茶修道的思想确立,重视饮茶环境,已经具备初步的饮茶礼仪,标志着中国茶道的正式形成。陆羽不仅是煎茶道的创始人,也是中国茶道的奠基人。煎茶道是中国最早形成的茶道形式,鼎盛于中、晚唐,经五代、北宋,至南宋而亡,历时约五百年。
点茶法约始于唐末,从五代到北宋,越来越盛行。十一世纪中叶,蔡襄著《茶录》二篇,上篇论茶,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熁盏、点茶;下篇论茶器,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蔡襄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同时又是文学家、茶叶专家、荔枝专家,其《茶录》奠定了点茶茶艺的基础。
宋代时期,茶器讲究简洁古朴、不尚奢华,常用颜色较深的陶瓷茶器来品茶。
十二世纪初,宋徽宗赵佶著《大观茶论》二十篇,包括: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外焙。赵佶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书画、诗文皆佳,且精于茶道。点茶道酝酿于唐末五代,至北宋后期而成熟。
点茶道茶艺:候汤最难
点茶道茶艺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
(1)备器《茶录》《茶论》《茶谱》等书对点茶用器都有记录。宋元之际的审安老人作《茶具图赞》,对点茶道主要的十二件茶器列出名、字、号,并附图及赞。归纳起来点茶道的主要茶器有:茶炉、汤瓶、砧椎、茶钤、茶碾、茶磨、茶罗、茶匙、茶筅、茶盏等。
宋朝点茶常用茶盏,给人以古朴沉静之感。
(2)选水宋人选水继承唐人观点,以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但《大观茶论》“水”篇却认为:“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古人品水,虽曰中泠、惠山为上,然人相去之远近,似不常得。但当取山泉之清洁者。其次,则井水之常汲者为可用。若江河之水,则鱼鳖之腥、泥泞之污,虽轻甘无取。”宋徽宗主张水以清轻甘洁为好,以山水、井水为用,反对用江河水。
点茶道有一套完整的茶艺步骤,洁具、倒茶、点茶……缺一不可。(部分点茶步骤)
(3)取火宋人取火基本同于唐人。
(4)候汤蔡襄《茶录》“候汤”条载:“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汤最难。”蔡襄认为蟹眼汤已是过熟,且煮水用汤瓶,气泡难辨,故候汤最难。赵佶《大观茶论》“水”条记:“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过老则以少新水投之,就火顷刻而后用。”赵佶认为水烧至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蔡襄认为蟹眼已过熟,而赵佶认为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汤的老嫩视茶而论,茶嫩则以蔡说为是,茶老则以赵说为是。
(5)习茶点茶道习茶程序主要有:藏茶、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熁盏、点茶(调膏、击拂)、品茶等。
蔡襄、赵佶、朱权、钱椿年、顾元庆、屠隆、张谦德而外,丁谓、范仲淹、梅尧臣、欧阳修、林逋、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点茶道都有所贡献。苏轼的《叶嘉传》,明写人,暗写茶,文中暗含点茶法。
点茶道茶礼:主客互敬,茶礼要求严谨
朱权《茶谱》载:“童子捧献于前,主起举瓯奉客曰:为君以泻清臆。客起接,举瓯曰:非此不足以破孤闷。乃复坐。饮毕,童子接瓯而退。话久情长,礼陈再三。”朱权点茶道注重主、客间的端、接、饮、叙礼仪,且礼陈再三,颇为严肃。
一个完整的点茶茶席需要茶炉、水壶、茶壶、茶盏、茶筅等茶器具。
斗茶器 不只是古代人钟情于斗茶,现代人也十分喜爱斗茶,小巧玲珑的斗茶器更为斗茶增加了一种趣味。
点茶道茶境:追求自然清净
点茶道对饮茶环境的选择与煎茶道相同,大致要求自然、幽静、清静。王令诗有“果肯同尝竹林下”,苏轼诗有“一瓯林下记相逢”,陆游诗有“自挈风炉竹下来”“旋置风炉清樾下”。朱权《茶谱》则记:“或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牖。”
点茶道修道:活水煮甘泉,可清心修道
《大观茶论》载:“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澹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茶,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澹闲洁,韵高致静,士庶率以熏陶德化。
审安老人作《茶具图赞》列“茶具十二先生姓名字号”,附图及赞语。以朝廷职官命名茶县,赋予了茶具以文化内涵,而赞语更反映出儒、道两家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之理。木待制(砧椎)赞有“上应列宿,万民以济,禀性刚直”。金法槽(茶碾)赞有“柔亦不茹,刚亦不吐。圆机运用,一皆有法”。石转运(茶磨)赞有“抱坚质,怀直心。啖嚅英华,周行不怠。”胡员外(茶瓢)赞有“周旋中规而不逾其闲,动静有常而性苦其卓”。罗枢密(茶罗)赞有“凡事不密则害成,今高者抑之,下者扬之。”宗从事(茶帚)赞有“孔门高弟,当洒扫应付事之末者。”陶宝文(茶盏)赞有“虚己待物,不饰外貌”。汤提点(汤瓶)赞有“养浩然之气。发沸腾之声,以执中之能,辅成汤之德”。竺副帅(茶筅)赞有“子之清节,独以身试,非临难不顾者畴见尔。”
朱权《茶谱》序曰:“予尝举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自谓与天语以扩心志之大,符水火以副内炼之功。得非游心于茶灶,又将有裨于修养之道矣,其唯清哉!”又曰:“茶之为物,可以助诗兴而云山顿色,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可以倍清淡而万象惊寒。……乃与客清谈款话,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卢仝吃七碗,老苏不禁三碗,予以一瓯,足可通仙灵矣。”活火烹清泉,以副内炼之功。助诗兴,倍清淡。探虚玄大道,参天地造化,清心出尘,一瓯通仙。
赵佶、朱权贵为帝王,亲撰茶书,倡导茶道。宋明茶人进一步完善了唐代茶人的饮茶修道思想,赋予了茶清、和、淡、洁、韵、静的品性。
点茶道酝酿于唐末五代,至十一世纪中叶北宋时期发展成熟,鼎盛于北宋后期至明朝前期,亡于明朝后期,历时约六百年。
茶阐一味,于茶味中品味人生
古人说“茶是水中君子,酒是水中小人”,古时的文人骚客仕途不顺就喜欢隐逸,隐居到山里可以采茶、制茶,以茶养性,以茶怡情,茶中寻趣。古人讲君子之交淡如水,而茶正好满足了他们清高淡雅的性格。茶之质,茶之性,正好顺应了人的内心需求与精神的寄托。
活火煮清泉,将透亮的茶汤倒入茶碗中。
茶至无味仍余香,人若无妄心自清。品茶,乃至品人生,要的就是平实简约,雅致纯清。游走浮生,凡事要看清,看淡,且行且珍惜。意境如茶,浓时不骄,淡时而有余味;心境如禅,般若清兰,自若自清。禅在茶的余味里得道,茶在禅意里衍生。禅茶一味,亦是人生滋味,淡久生香。
茶,一片片吸日月之精华,含山川之神韵的青翠,融水之润、木之萃、土之灵、金之性、火之光,有着一种平心静气、清旷自若的淡泊,永远保持着一种与世无争的境界。
禅,冥思、纯厚、枯寂、洞彻,解茶之旷达随心,释茶之圆融自在,金木水火土乃茶之五性,茶与禅乃至真至拙至天然……禅茶一味,可让人淡静、清心、沉思、寡淡少欲、心生清凉之意,让人心境如禅茶,澄澈空明,平和宁然。
茶心即佛心,茶道教人回归本真
得一静字,便可洞察万物,道通天地,思如风云,心中常乐。道家主静,儒家主静,佛教更主静。佛教常说“禅茶一味”,在茶道中就是以静为本。同时,以静为美的诗句有很多,宋代杜小山有诗云:“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茶禅一味,于茶味中品味清净自在的禅意。
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禅茶一味,茶心佛心,何异何殊?
佳茗因茶叶不同而色味不同,其中的禅意也随之改变。(图片由春山玉品提供)
浮生若茶,需要心品悟
茶叶不同,杯中的茶水亦不同,悟禅的意境也随之改变。鹅黄清澈,淡雅的茶水,恰似久藏琥珀;汤明色绿,清新可人,宛若水洗翡翠。苏东坡言“从来佳茗似佳人”,在轻盈升腾的水雾中观看佳茗,婀娜多姿,美不胜收。
浮生若茶。我们何尝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而命运又何尝不是一壶温水或炽热的沸水呢?茶叶因为沸水才释放了深蕴的清香;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的挫折和坎坷,才能留下我们一脉脉人生的幽香!把生命看成是学习,把挫折看成是成长,把一切的泥泞坎坷,都当作是看不见的手,它推动着你,展翅翱翔。
禅茶一味,妙蕴人生,淡泊宁静,虚怀若谷。一壶茶,盛放的是一颗云水禅心,是一种人生态度。品茶之味,悟茶之道,就是要用雅性去品,要用心灵去悟。“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手执一杯香茗,茶韵生香,融入灵性,一缕茶香,轻轻一嗅,便疏通了灵秀之身心,隐逸而恬淡,清宁而闲适,此乃“水中君子”也,需要慢慢去品味,去感知。
古代婚娶不可或缺的聘礼
通常茶礼为古代男方向女方下聘,以茶为礼,称为“茶礼”,又叫“吃茶”。明人许次纾《茶疏》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植之意也。今人犹名其礼为下茶,亦曰吃茶。”因茶树移植则不生,种树必下籽(现已发明了扦插技术),所以在古代婚俗中,茶便成为坚贞不移和婚后多子的象征,婚娶聘物必定有茶。
“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茶作为水中君子,需要慢慢品味,用心感知。
古代有许多相关的记述,如宋代著名诗人陆游《老学庵笔记》中说:“男女未嫁娶时,相互踏歌,歌曰:‘小娘子,叶底花,无事出来吃盏茶。’”《元曲选·包待制智赚生金阁》:“我大茶小礼,三媒六证,亲自娶了个夫人。”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花花彩轿门前挤,不少欠分毫茶礼。”洪深《香稻米》第一幕:“今年这个冬,要寻一个可以端茶礼、结婚姻的好日子,竟是这样难!”
茶礼源自古代的嫁娶习俗,是男方向女方下的聘礼之一。
从订婚至结婚,常举行下茶、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各种仪式。《仪礼·士昏礼·疏》谓此乃“三茶六礼”。
江南一带的百姓虽然种茶养蚕,但却并不常喝茶,也很少有穿丝绸的服饰。百姓对茶有着一种天然的尊敬之情,他们认为“茶”是一种只有在祭祀时才使用的尊贵之物。借用这种“茶为尊贵正式”的概念,所谓的“茶礼”,指的是结婚的聘礼,代表着人们对婚嫁之事的敬重之心。
茶礼就是一种生活礼仪
陈香白说茶道有“七义一心”。茶礼是其诸义理之一。
在古代的婚礼习俗中,有向父母敬茶的习俗。
负水斋说:所谓茶礼,就是一种以茶为媒的人们借茶事活动在一起共同修身养性的生活礼仪;茶礼是一种在饮茶的特定环境下,相关人员约定成俗(或大宗师的倡导下形成)的行为模式,它是在人们的‘趋同’意识下形成的;茶礼是当事人通过参与有秩序的置器、控制水火、沏茶、品饮茶汤,互增情谊、交流学习及增进社会意识的行为模式及其方法论。
醉颜盖碗、金玉满堂套组 都是寓意吉祥,适合婚礼中使用的茶器具。
茶礼是茶道不可分割的部分。在茶道中,茶礼与茶艺联系最为紧密。茶礼的载体是茶事活动的全体人员,也就是说茶礼的中心是人,茶礼的目的是以茶为媒、以茶事为契机,沟通思想、交流感情。与茶礼紧密相联系的茶艺,它的中心是“茶”(从干茶到茶汤到焕发为茶人的茶情等),它的首要目的是养生,主要要求治茶人对茶理的通晓。至于茶情,它的产生则依赖于饮者们各自的艺术修养。
茶礼,体现的是中国千年的文化思想
茶礼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礼仪,它也是社会礼仪的一部分,因此,它具有稳定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的功能。它来源于中国几千年的‘尊老敬上’和‘和为贵’的文化思想,是人类在漫长的饮茶历史中积淀下来的表达情感的惯用形式。
“茶礼”在于茶事活动,是把茶道精神形式化、规范化、制度化。作为制度与规范,它是茶事引导和茶道思想体现的方法之一,是维护茶事相关人员之间交流沟通的各种礼节仪式的总和。作为茶事的制度与规范,它是需要茶事活动全体人员共同实施、维护的。
茶香宁静却可以致远,茶人淡泊却可以明志。
茶文化的厚重内涵令其历史弥新
茶道是养生之道,茶在我国被誉为“国饮”。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这与提倡“清静、恬淡”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儒释道的“内省修行”思想,因此我国历代社会名流、文人骚客、商贾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为荣,特别喜好在品茗中,吟诗议事、调琴吟唱、弈棋作画,以追求高雅的享受。
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几乎在每一页历史中上都可以嗅到茶香。茶滋润了中国人几千年,并且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茶文化——茶俗、茶礼、茶艺、茶道,等等。
茶的故乡在中国。茶文化根植于华夏文化,其中渗透了古代哲学、美学、伦理学及文化艺术等理论,并与各种宗教的思想、教义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假如从神农时代算起,已有四五千年的悠悠岁月;假如从陆羽撰写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算起,也有一千多年的漫长时光,已然是历久弥新,生生不息。茶文化不老,是因为它具有厚重的内涵,具有传承的载体,具有流动的血脉。正因为如此,茶文化才成为不老的精灵;正因为如此,茶文化才成为说不尽的话题;正因为如此,茶文化才成为写不完的锦绣文章。
文人墨客爱吃茶
中华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贯彻在饮茶喝茶中的一种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古语说:“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喝茶乃雅事,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爱好。盛唐时流行文士茶道,也就是这个原因。中国人为什么爱茶?因为喝茶有益,喝茶有礼,喝茶有道。
当代茶人对茶道的理解:修身养性
在有苦有甜的茶里,可以领悟到生活的本质和哲理。
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说:“(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茶经述评》)
一代宗师庄晚芳先生说:“茶道就是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中国茶史散论》)
陈香白说:“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在本能和理智的享受中走向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茶道”论释》)
余悦说:“作为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茶道是以一定的环境氛围为基础,以品茶、置茶、烹茶、点茶为核心,以语言、动作、器具、装饰为体现,以饮茶过程中的思想和精神追求为内涵的,是品茶约会的整套礼仪和个人修养的全面体现,是有关修身养性、学习礼仪和进行交际的综合文化活动与特有风俗。”(《中国茶韵》)
茶道最重要的是对茶道精神、茶文化的体味与传承。
总之,茶道是养生之道,既是健身之道,也是道德修养之道。饮茶有益于身心健康。人们通过茶事活动可以增长知识、修身养性。
紫砂杯垫透气性、吸水性较好,能够吸收茶碗中不慎洒落的茶汤。 |
瓢儒紫砂壶 |
文人爱茶亦爱花,茶的清香与花的淡雅都是文人所追求的。
中国茶、中国茶道以及中国茶道精神,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现代教育极其重要的道德教育资源。中国茶道崇尚“尊老敬上”和“和为贵”。
每个人都应该“尊老敬上”“以和为贵”
所谓“尊老敬上”,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多,传承尊老敬上这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美德更显得尤为重要。
茶道有很多礼仪,但关键是要以一颗恭敬之心、谦和之心泡茶、品茶。
我们要在头脑中树立尊重老人的观念。有诗曰:“老来难,老来难,少年莫把老人嫌。当初只嫌别人老,如今轮到我头前。”这个道理很简单,那就是尊重老人,就是尊重明天的自己。古往今来,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代人前仆后继,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事实上,“姜还是老的辣”,老年人的经验丰富,有许多地方都是年轻人学习的榜样,都应当得到年轻人的尊重。
茶室内每一件物品都不是随意呈现的,都要与周围环境相和谐。
“和”是茶文化主体精神之一,所谓“和”是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这又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互相协作、互相理解的精神相吻合。所以说,茶文化是培养当代青年良好素质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
无论是茶还是茶器具,只有与周围的环境达到和谐,才能表现出茶道之美。
茶性高洁,为历史文人墨客推崇
茶文化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历代文人名士早已做了很多精辟的论述。唐《喜园中茶生》曰:“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得与幽人言。”北宋范仲淹在《斗茶歌》中说:“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范仲淹赞美武夷岩茶为仙茶,系神仙所栽,为天下第一。滋味,胜过甘美无比的醍醐;香气,胜过馥郁馨香的兰芷。并以茶的俭朴清淡自比,引用屈原《渔父》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以表明自己一生为官清正廉明。
茶可以洗尘,可以清心,让浮躁的心回归宁静。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序中写道:“至苦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澹闲洁,韵高致静。”他认为茶具有“清、和、澹、静”的美德。并以此引申为社会伦理美学。他接着说:“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天下之士,励志清白,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以不蓄茶为羞,可谓盛世之清尚也。”
饮茶让人将心放在闲处,宁静淡泊
饮茶的妙趣不但在于它独有的色、香、味、形,更在于使人把心放在闲处,涤荡性灵,保持心境中一点清纯之气。
总之,茶作为大自然的产物,深得自然的禀性。钟灵毓秀,造就优良茶德。茶性俭,苦而后甘,它的俭朴、清淡、和静、健身的禀性,恰与中国人崇尚先苦后甜、温和谦逊、宁静淡泊、恪守本分的思想相吻合,深得人们的喜爱。而且,由于中国茶道的演化,茶德早已超出了自然的范畴。南宋诗人杨万里诗云:“故人气味茶样清,故人风骨茶样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直截了当地说:“从来佳茗似佳人。”将茶人格化、神秘化,把饮茶从解渴的日常层面,上升至精神寄托的高度。茶成了高尚情操的象征,超越了茶叶的经济的物质的范畴,与中国的哲学、政治、文学、艺术、伦理等领域联系起来。人们在品茶的同时也品味了人生的趣味,培养了高尚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