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原文

可道 ,非常 道。名 可名 ,非常名。无名 ,天地之始。有名 ,万物之母。故常 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ǎ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①道: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②道:道白。

③常:常规的,一般的。

④名:事物的变现形式。

⑤名:说明。

⑥无名:没有形的。

⑦有名:有形的。

⑧常:经常。

⑧徼:边际,轨迹。

⑩玄:幽深,奥妙,高深莫测。

译文

事物运行、发展的规律是可以用言词来表达的,它不是一般的“道”;“名”是可以用文字来阐明的,它不是普通的“名”。“无名”是天地的本原,“有名”是万物的根本。所以,经常没有欲望,可以从无形中去体悟“道”的微细奥妙;经常抱有欲望,可以从有形中去观察“道”的运行轨迹。这两个方面,是同一来源的不同名称。幽深而幽深,是洞悉万物变化奥妙的总门户。

老聃智慧

《道德经》开篇便讲“道”。这个“道”,即天象运行的规律,有时也包括人事吉凶祸福的规律。《道德经》用“道”构造了一个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以此来说明宇宙,说明社会,说明人生。

宇宙是什么?没有人能说得清楚。有人觉得它就像是一部无字天书,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有人觉得它像一个深不可测的世外高人,也有人觉得它像一个腼腆含蓄的闺中少女。

其实,宇宙就是宇宙,它始终存在着,永不停息地演变着。变化是绝对的,这是宇宙运行的规律;但变化的规律本身是不会变的,这就是真理。“道可道,非常道”,“道”就是规律,就是真理。

迄今为止,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还极其有限,而且这种认识永远不会终结。但早在几千年前,老子就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会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哲学命题。如果用一种“道”去对应宇宙间的所有变化,那是徒劳无功的;如果用一种“名”去印证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那是无济于事的。

从总体上来说,今人应该比古人聪明,因为今人的知识结构和物质文明,远远超越了古人。然而,现在人们考虑问题,往往强调逻辑思维,似乎这种思维方式最为严谨、最为科学。殊不知,逻辑思维是平面的,仅局限于一维至二维的尺度。相对来说,逻辑思维的内容是简单的,而形式却越来越复杂。尤其是现在的数理逻辑,完全可以借助于电子计算机来描述,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电脑甚至能取代人脑,可以展示出一种绝对有序的操控运算系统,将数理逻辑描述得天衣无缝、无懈可击。然而,一旦出现无序的现象,电子计算机便会束手无策,逻辑演算也只能搁浅了。

从某种角度来说,古人又也许比今人聪明。古人的思维方式,当然也有逻辑思维,同时也有直观思维、形象思维和感知思维等。所谓“感知思维”,是超越感官的一种思维方式,即能够看到四维以上的真如世界。释迎牟尼如果不运用感知思维,便不可能悟透世间无常和缘起诸理而成佛;老子如果不运用感知思维,便不可能捕捉到无声无息、无影无踪的“道”。

我们生活在三维时空层次,对《道德经》中的“虚”和“无”等描述很难理解。这是因为,我们不具备老子的感知思维能力,仅凭有限的感官要去认识“虚”和“无”,能够对它定形、定量、定性吗?不能。不能,只能说明我们的感官能力有限、认识水平低下、思维方式不对,并不能说明“虚”和“无”不存在。

基本上,凡是五官健全的人,都能看到东西、听到声音、嗅到气味、尝到滋味、感觉到冷热。谁也不能否认自己感官所接触的事物,并以此作为思维判断的标准,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就是这个道理。但人们无法超脱自己生活中的实物环境,去探索“虚”和“无”的更大领域。大多数人甚至不愿接受这一概念。这并不是保守或顽固不化,因为人的感官确实无法感知“虚”和“无”。

逻辑思维是人类的理性思维方式,其前提是人对客观世界已有的认识。因此,对感官无法感知的东西,便怀疑甚至否定它的存在。逻辑思维又可称为“线性思维”,它只能认识在一个水平线上发现的相对真理,而无法认识宇宙的绝对真理。宇宙有不同的层次,人类的认识水平也有不同的层次。人可以借助于天文望远镜看到一百万光年范围内的宇宙运动,但要想了解一亿光年乃至一百亿光年的宇宙空间,地球上任何仪器就都不管用了。而一个“道”字,则涵盖了宇宙的无穷。

老子所说的“道”,是万有之本,可以派生出一切。因此,“道”没有一刻处于静态,它像一张巨大的网,包罗了整个宇宙。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道”却超越时空,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甚至连因果都没有。人们概念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只是时间的一个片段;人们印象中的物质世界,只是宇宙的一个角落。只有“道”能总括一体,因为它是永恒的。

第一章是《道德经》全书的总纲,“道”则是贯串全书的灵魂。

要想真正悟解《道德经》“道”的精髓,不能仅从字面上去连释“道”的意义,而应从全章乃至全书所阐述的整体思想上去理解和认识其确切的含义。

这一点,明代高僧憨山德清做到了。他在注《老子道德经解》上篇第一章时指出:

此章总言道之体用,及入道工夫也。老子之学,尽在于此,其五千言所敷演者,唯演此一章而已。所言‘道’,乃真常之道,可道之道犹言也。意谓真常之道,本无相无名,不可言说。凡可言者,则非真常之道矣,故非常道。且道本无名,今既强名曰道,是则凡可名者,皆假名耳,故非常名。此二句,言道之体也。然无相无名之道,其体至虚,天地皆从此中变化而出,故为天地之始。斯则无相无名之道体,全成有相有名之天地,而万物尽从天地阴阳造化而生成。

人求“实”而知万物生成于天地阴阳造化,其本源则为“虚’“无”之“道”。“实”与“虚”及“有”与“无”,都相对立而存在。随着人的感知范围的扩大和思维方式的改变,“虚”可能变成“实’,“无”可能变成“有”,这时人们对“道”的认识,就会比现在深刻得多了。 9OavJs2ZyDPKzgDSVVBmkzG2KubGxiNYsKIO5i2ipHHNwB/S+ZxKwHCmNPa8Pq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