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海殇:谁在唱衰欧洲文明?

轮到中国人来唱衰欧洲文明了!

这是读罢王义桅《海殇?欧洲文明启示录》(以下简称《海殇》)之后的直接感受,在参加过光明日报社所主办的相应主题的座谈之后,更觉得关于欧洲文化衰微的话题,其实还有许多的话要讲。

遥想上个世纪80年代在西化浪潮翻涌的时代,那本《河殇》试图以蓝色文明来映照黄色文明的落后,而今的全球化时代,中华文明的重新崛起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应有之义,《海殇》的出现可谓表达的中国人的最新的“欧洲文明观”。

现当代历史上,究竟有谁在唱衰欧洲呢?应该说,有三个高潮期。

首先是美国盟友在超越欧洲。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开始成为西方世界的领先者。在世界占满殖民地的大英帝国风光不再,世界文化中心也从巴黎移到了纽约。

其次是冷战时期,美苏两强争霸世界,军事竞争再度将欧洲推到了历史的边缘。

最后才是全球化时代,中国人终于发出了欧洲文明衰落的心声,在高呼海洋文明的衰微背后,其实是中国文明兴起的自信与自觉。但与美国雄霸全球不同,因为美国尽管只有三百多年历史,却占据了全球的文化制高点,而如今唱衰欧洲的,轮到中国这个文明古国了。

尽管严谨的学者们会从各个角度苛求《海殇》立论的细节之处,但这本新著更像是一大篇“政论”,政论无须强求究竟“是什么”,而往往应该聚焦“为什么”,就像梁启超的《欧游新影录》也并不是客观的考察报告,而是表达其以中华文明救赎欧洲文明的主观意图一样。然而,时代的转换却让中国人对于欧洲文明有了更为清醒与全面的认知。王义桅先生系统总结了欧洲现代政治文明观的八大特征,这种高屋建瓴的归纳分别是:

其一,“程序理性”;其二,“强势社会”;其三,“个人主义”;其四,“自由竞争”;其五,“人权优先”;其六,“民意为大”;其七,“民主至上”;其八,“自我中心”。

雅典卫城的帕台农神庙

海神波塞冬的青铜雕像

《海殇》展现的是中国人眼中的欧洲文明,它不同于欧洲人反观自身文明,也不同于北美人隔海相望其文明之源。换句话说,在中国人所见的欧洲文明观里面,中国文明观始终作为欧洲文明观的对照物而存在,或者说是作为背景而潜存的。更进一步说,观照欧洲文明,并不是为了欧洲而欧洲,最终的目的,仍在于如何要为建构资本生根的“中华文明”!

在这个意义上,《海殇》的启示意义是巨大的,从作者所列举的欧洲现代文明模式加以反推,我们可以将之对照的中国文明模式展露出来——如果欧洲文明持“程序理性”,那么中国文明则持“实用理性”抑或“实质理性”;如果欧洲文明是以“强势社会”为特征,那么中国文明则走“政府主导”的道路;如果说欧洲文明倡导个人主义,那么中国文明始终倡导“社群主义”或者“群体主义”;如果欧洲文明力主“自由竞争”,那么中国文明则以“和谐共进”作为主导;如果说欧洲文明高扬“人权优先”,那么中国文明则更倾向于“公平优先”;如果说欧洲文明是以“民意为大”,而中国文明则是以“民生为大”;如果说欧洲文明推崇“民主至上”,那么中国文明的民主类型则是“渐进民主”抑或“混合民主”;如果欧洲文明始终是“自我中心”,那么中国文明则以著名的“黄金规则”作为准则,其核心内涵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按照欧洲人的现代性的历史建构,欧洲文明肇源于古希腊,那是欧洲人的“文明家园”,但而今欧债危机恰恰源于希腊。这只能说是历史的巧合,真正衰落的,实乃是启蒙现代性的文明模式。正是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之下,中华文明开启了复兴的伟大脚步,《海殇》由此才应运而生。

正如欧洲人所见中国的兴起一样,中国人见到的旧大陆已走向了衰微,这恰恰就是一种文明间的“互看”,其背后所隐匿的乃为文明之间的竞争,所谓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是也! wSj9qmADUZw5Eob/OhEmJsvMkqmhquOF0O2flkk4Ac7yUU/plp3ms22L0Ii4U/W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