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永远的教诲

1814年对法国而言是有特殊意义的一年。意图征服全欧洲的拿破仑在与俄国的战争失败后,欧洲战场的局势彻底被扭转了。巴黎被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瑞典等国的联军攻陷,拿破仑被迫退位,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上。漫长的战争结束了,波旁王朝复辟,法国人民终于可以从担惊受怕中缓过气来,但是他们的日子依然不好过。政治极为混乱,革命党不断发生骚动。

拿破仑趁机逃出厄尔巴岛,占领法国的古尔诺布鲁士后,与国民军合并,进逼巴黎。1815年,法国又陷入战乱之中,欧洲各国组织联军攻入法国,与拿破仑的军队在比利时边境附近的滑铁卢展开了一场大会战。拿破仑大败,被流放到大西洋中的孤岛——圣赫勒拿岛。此后,法国仍然混乱不堪,虽然以前的国王再度复位,但是主张民主、自由的革命党的势力日益高涨,双方的斗争也越来越明朗化。连年战乱,年轻人被征召从军,土地荒废,赋税却越来越重。

尼古拉又陆陆续续有了几个孩子,家中的生活越来越艰难了。米勒在动乱的局势中渐渐长大了。他最喜欢的人无疑是他的祖母,虔诚的祖母经常给他讲圣徒弗朗西斯的故事。弗朗西斯能与森林中的小鸟及野兽对话使他深感惊奇,并羡慕不已。他稚嫩的心中有个小小的疑惑,就是为什么弗朗西斯能用人的语言与鸟兽交流?祖母告诉他,那是因为圣徒弗朗西斯有一颗圣洁的心,在森林中鸟兽会主动亲近他,安静地听他说话。米勒还记得每天祖母叫他起床时是这样说的:“我的小弗朗索瓦,起来吧!小鸟每天清早就会来到窗外,唱着美妙的歌,那是小鸟们在歌颂神的荣耀。可是,睡懒觉的人根本听不见,所以你要早起才听得见小鸟歌唱。”

夏鲁牧师也是在米勒的童年时代给予他影响的人。夏鲁牧师是米勒祖母的弟弟,他是一个诚实而博学的人。米勒和姐姐常常手拉着手到建在斜坡上的教堂去拜访夏鲁牧师。夏鲁牧师非常喜爱他们,他拿出糖果招待两个小客人,给他们讲圣经的故事听。有时,他还会带着他们到海边和森林中去散步,为他们讲解各种小知识。当遇到背着沉重的木柴,汗流浃背地从山上下来的樵夫时,夏鲁牧师总是和蔼地说:“辛苦了,神的恩宠一定会降临在你身上。”

走在长满金黄色麦子的田野旁,看到辛勤工作的农民们,夏鲁牧师就会用严肃的语气告诉他们,每一粒麦子都充满农民的血汗,带着神的恩惠,因此每天吃面包时一定要心怀感激,不可浪费食物。

在这个偏僻的小村,战火扰乱了每一个人的生活。年幼的米勒无法理解什么是战争,他向夏鲁牧师询问这个问题,夏鲁牧师一时也找不到恰当的解释。因为他每次向村民讲道,都是宣扬神的爱以及永久的和平,可是血腥的战争连年不断,和神的旨意背道而驰。夏鲁牧师想了一会儿,以坚定、平静的口吻回答说:“弗朗索瓦,你应当了解,战争不论胜败,都是背叛神的坏事。”

弗朗索瓦仍然不能理解,他不明白既然这是坏事,大人们为什么还要做呢?夏鲁牧师又向他解释,这是因为大人们的心都染上了可怕的疾病。看到米勒沉默不语,夏鲁牧师笑着对他说:“这个问题让你现在就理解的话是太困难了,你长大后就会慢慢了解,如果大家都能明白世界上什么事情是最美好、受人尊敬的,就不会再有战争这种坏事了。”

一天,三个人又一起去散步的时候,装满麦子的马车从他们身边过去,扛着锄头的健壮农夫拉着马缰,他的妻子在后面帮他推车。夏鲁牧师笑着问米勒,长大以后准备做什么。米勒高声回答他,要做一个好农民,还要画许多漂亮的画。夏鲁牧师听后很欣慰。

米勒7岁时,夏鲁牧师去世了。米勒伤心不已,他总是回想起和夏鲁牧师在一起的日子和他对自己的教导。祖母轻轻擦掉米勒的泪水,温和地对他说:“孩子,不要哭了,牧师的灵魂是受神的召唤到了天国,肉体虽然要埋入土里,灵魂却在天国看着你们。别再哭泣,作最后的告别吧!”米勒在夏鲁牧师的遗体前,静静地祈祷着。

晚上,米勒从二楼窗口往墓地看时,发现很多人在那里燃火,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几天。他感到非常奇怪,就问父亲那些人为什么要在墓地燃火,尼古拉用很无奈的语气解释说,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坏人专偷刚埋葬的尸体,所以村民们只好带着枪和铁棒,轮流看守新坟。米勒更加迷惑了,他无法想象有人会做偷尸体这样可怕的事情。

原来,因为战争持续得太久了,年轻人被征去当兵,无数的房子被大炮炸毁了,田地也被糟蹋了,很多人穷得连食物都没有了,有些人为了生活只好做坏事,这也是不得已的。那些人偷尸体是想卖给医生作解剖,得到些钱维持生活,但这种偷窃行为实在太不应该了。

看到米勒脸色苍白,尼古拉安慰他说:“谁也不愿做这种坏事,可是,有人穷困到不这样做就不能生活下去。”米勒没有说话,父亲继续说:“任何人都有可能会贫穷,但若是因为贫穷就做坏事是不对的,心正的人是绝不会被贫穷打倒的。”说完,父亲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米勒虽然年幼,但是“心正的人是绝不会被贫穷打倒的”这句话已经牢牢地烙在他的心上。

战乱还没有彻底地远离法国,旱灾、水灾又接连而至,农作物收成不佳,赋税却日益繁重。家中人口多了,负担很重,父母为了要养活一家人,也从早到晚都在田里拼命工作。祖母为了照顾年幼的孩子,没有时间如以往一样给米勒讲故事了。

米勒到了上学的年纪,尼古拉把他送到村里的教会学校。他性格内向,和同学们不是很亲近,但是他学习用功,非常懂事。放学后,他从不到处玩耍,而是到田里帮父母干活儿。没有农活儿要做的时候,他就躲到安静的地方,把家里的藏书拿出来阅读。

米勒家竟然有一间小小的图书室,使得米勒能畅游在书籍的海洋中,尽情享受这些精神食粮。这些图书大多是关于圣经或是诗人的著作。之前,很少有人想起来翻看这些藏书,上面积满了厚厚的灰尘。

米勒总是小心翼翼地拂去灰尘,对这些书异常珍惜、爱护。他一看起书来就废寝忘食。米勒一生手不释卷的读书习惯是在少年时期就养成的。他可以称得上是活到老,学到老。 6UJP08GDU6nWEun6vdkeX2niIZlsCOPpxOtrRMZQZDIiUYg4xVw3G8Rj6zPle+G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